第370章 倭人的貢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70章 倭人的貢品

  正日初一,全城封禁,一年一度的大朝會,在太極殿召開。

  此時正值正午,太陽從烏雲中透出半個身子,吝嗇的落下幾縷陽光後,又躲到雲層之後。

  高安公主站在公主院的月亮門口,探頭朝外,不住張望。

  義陽公主從屋中走了出來,來到她旁邊,說道:「你既要出宮,就趕緊去吧,立政殿賜來的東西,我會幫你收好,回頭再給你瞧也一樣。」

  每年正日,皇后都會在立政殿召開例會。

  按理來說,宮中命婦都能參加,公主自然也行。

  但這幾年來,參加的都是嬪妃,已成常例,大家便都謹守舊規。

  高安公主和義陽公主只需在公主院等著,皇后自會派人將貢品賜下。

  高安公主道:「我又不急,反正跟小吉阿兄約的是申時。聽說昨天晚上,倭國使節到了長安。」

  義陽公主奇道:「倭國?」

  「對呀,他們拖了十幾車貢品來呢,我琢磨著,也許有什麼精巧的物件。」

  義陽公主奇道:「他們不是在戰場上輸給我們,怎還派使節過來?」

  高安公主道:「聽說是倭國王子所派,向我大唐請罪。還說倭國幫助扶餘義慈,皆是倭國女王之意。如今倭人已逐出女王,由王子主政,希望臣服大唐,和睦相處。」

  義陽公主道:「你聽誰說的,我怎地不知?」

  高安公主道:「大柱子跟我說的訝。」

  「大柱子」名為王褚,是千牛衛一名備身。

  高安公主二人住進公主院後,李治特意調了支千牛衛,保護兩個女兒,衛隊首領便是此人。

  王褚長得又高又黑,像是一根立柱,高安公主便給他起了個大柱子的外號。

  義陽公主道:「倭人以前也獻過貢品,並不如何出奇,只怕你要白等一場。」

  高安公主反駁道:「那不一定,他們如今急著求父親放過他們,定會把最好的寶貝拿來。」

  義陽公主覺得有理,便不再反駁,站在門口等候。

  沒過多久,便見一群宮人內侍們端著托盤,上面蓋著黃綢,魚貫而來。

  為首的是立政殿的何尚宮。

  她比江尚宮年輕很多,只有三十多歲,進入公主院後,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

  「兩位小殿下有禮了,這是皇后殿下給兩位賜下的貢品方物、綾羅綢緞、金銀飾物。清單在此,請兩位殿下查收。」

  通常查收賜物,都由下人負責。

  何尚宮見兩個小公主等在門口,翹首以盼,便知她們想親自查收。

  義陽公主接過清單,看了起來。

  高安公主則直接掀開黃綢,眼睛掃過,一件件點驗賜物。

  她眼睛很刁,翻的很快,一般的珍珠瑪瑙、翡翠寶石,她都不會多看一眼。

  只有那些她很少見過的寶物,才會駐足把玩。

  正翻看間,忽然瞧見一種奇怪的玉飾,首端寬而圓,內有小孔,尾端尖而細,像是魚尾巴,呈乳白色,金瑩剔透,煞是可愛。

  「這是什麼玉?」她好奇的問。

  何尚宮微微一笑,道:「公主殿下好眼力,這是倭人進貢的瓊勾玉,十分珍貴,一共也只有三十幾枚,連幾位國夫人也沒分到。皇后殿下特意挑選出三枚,賜給兩位殿下。」

  除高安公主手中那枚乳白色的瓊勾玉,還有一塊藍色和綠色的瓊勾玉。

  義陽公主趕忙道:「還請何尚宮替我們向母親謝恩。」

  何尚宮笑著答應了。

  高安公主忽然道:「阿姊,這裡有三塊,我拿一塊去給小吉阿兄,你說好不好?」

  義陽公主想到李吉昨日送的金船,點頭答應了。

  高安公主大喜,讓她挑選一塊,隨即將另外兩塊,都裝入腰間小囊。

  剩下的賜物,雖也珍貴,多是往年有過的東西,對高安公主來說,並不如何吸引人。

  她隨手拿起一件百濟珂玉,在手中把玩了一會,也收入小囊中。

  何尚宮將東西交給公主院的人後,便帶人離開了。

  高安公主回到屋中,開始換衣服,準備出宮。

  「阿姊,你真的不跟我一起去嗎?」她換好衣服後,問道。

  義陽公主搖頭道:「你若是真去大慈恩寺,我就跟你去。民間酒樓那種地方,混亂不堪,我可不想去那種地方。」

  高安公主笑道:「沒去過的地方才有意思,那我自己去了。」帶上一名貼身婢女,離開了屋子。

  公主院外,王儲早知她今日要出宮,已帶上幾名侍衛,換上常服,準備好馬車,等候多時。

  高安公主坐上馬車,穿過一重重宮門,很快出了皇宮。

  橫街對面的興道坊,便是她此行的第一個目的地。

  高安公主的馬車從北坊門進入興道坊,來到常山公主府。

  常山公主將她接入府中,命下人上了各種時鮮蔬果,又和她討論起去大慈恩寺的相關事宜。

  高安公主這才將自己要跟李吉出去玩兒的事,跟她說了。

  常山公主怔了怔,道:「你這丫頭,我說怎麼有功夫來陪我,原來又是要我幫你打掩護。」

  高安公主抱住她手臂,「姑姑,姑姑」的一陣討好。

  常山公主本就寵溺她,摸了摸她的小臉,只囑咐了些話,便沒再多說什麼了。

  未時三刻,駙馬盧照鄰先回來了。

  他與高安公主見禮後,拉著常山公主進裡屋說話。

  高安公主正準備去公主府大門等李吉,忽聽裡屋傳來一道驚呼,似乎是常山公主的聲音。

  高安公主微微一愣。

  在她印象中,常山姑姑一直知書達理,溫文爾雅,從未如此失態,怎會驚呼出聲。

  高安公主心中好奇,便待在屋中不動。

  過了半晌,常山公主終於出來了。

  高安公主便問起剛才之事。

  常山公主眼神有些閃躲,笑道:「沒什麼,我只是聽駙馬提起一件怪事,有些驚奇而已。」

  高安公主追問是什麼怪事,常山公主卻顧左右而言他。

  高安公主是個急性子,見問不出來,心中好不難受,正琢磨著怎麼套問出來,公主府家僕來報,吳王來了。

  不一會,李吉被引入大廳,向常山公主見了禮,盧照鄰也換好衣服,過來待客。

  坐了一盞茶時間,李吉便帶著高安公主離開了。

  出了公主府大門後,兩人坐著馬車朝平康坊而行。

  高安公主先將藍色的瓊勾玉取出來,送給李吉,又將常山公主驚呼出聲的事,跟他分享。

  「阿兄,你說奇怪不奇怪,常山姑姑到底是聽了什麼事,竟會如此反應?」

  李吉看了她一眼,道:「我大概知道是什麼原因。」

  高安公主驚喜道:「你知道?那快告訴我!」

  李吉道:「今日大朝會之後,陛下在武德殿招待群臣和各國使節,吐谷渾使節卻突然提出,希望替吐谷渾王的二兒子慕容智求婚,迎娶本國公主。」

  高安公主呆愣了一下,道:「求娶公主?可常山姑姑已經嫁人了啊。」

  李吉看了她一眼,沒有說話。

  高安公主這才醒悟,又驚又怒,道:「難道他們是要迎娶我和阿姊……哎喲……」

  她激動之下,站了起來,腦袋撞在馬車頂部。

  李吉忍住笑意,拉著她坐下。

  「別怕,當年先帝將弘化公主嫁過去,是為了拉攏吐谷渾,防止他們倒向吐蕃。如今吐蕃已衰弱,情況自然不同。」

  高安公主問道:「那耶耶是拒絕了嗎?」

  最⊥新⊥小⊥說⊥在⊥⊥⊥首⊥發!

  李吉道:「陛下自然拒絕了,只不過吐谷渾人卻有點不知好歹。」

  高安公主忙問:「他們怎麼了?」

  李吉道:「他們想要效仿當年,讓你大唐出幾道題目,只要他們都能通過,便將公主嫁給他們。」

  高安公主握緊小拳頭,怒道:「他們好可惡!」

  李吉拍了拍她的手,笑道:「不必生氣,剛才在大殿上,已經有人教訓過他們了,而且不止一人。」

  高安公主忙問有哪些人。

  李吉笑道:「第一個是咱們的鴻臚寺少卿,張柬之相公。他引經據典,嘴裡不帶一個髒字,便將吐谷渾使節罵的狗血淋頭,精彩極了!」

  高安公主欣喜道:「還有呢?還有呢?」

  李吉道:「第二個便是吐蕃使節,他們說吐谷渾人居功自傲,冒犯宗主國,非屬國之道。」

  高安公主驚奇道:「吐蕃使節竟幫咱們說話了?」

  李吉感嘆道:「是啊,如今吐蕃需要靠我們對抗大食人,與我們變得親密起來。哎,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還真是複雜。」

  高安公主沒他那麼多感慨,又問:「就他們兩個嗎?」

  李吉笑道:「最後一個是倭國使節,他們並非出自本心,只希望博陛下好感,讓我大唐不打他們罷了。」

  高安公主拍手笑道:「管他為什麼,只要罵吐谷渾使節,我就歡喜!」

  忽然又嘆了口氣,道:「今日朝宴想必很是有趣,可惜我是女子,無法參加。」

  李吉道:「其實有趣的事也就那麼兩件,後來大家就顧著喝酒飲宴,蹈舞唱曲,陛下很早就走了呢。」

  說話間,馬車忽然停了下來。

  高安公主朝外面問道:「大柱子,已經到了嗎?」

  「回殿下,已到了平康坊北街,距離墨佳軒還有兩百步,不過街道太擠,前方堵住了。」王褚回答道。

  高安公主將腦袋伸出車外,大街上果然被馬車給塞住了,街上到處都是行人,摩肩接踵,冠蓋如雲。

  兩人只好下車步行,很快來到墨佳軒。

  此時天色尚早,夕陽並未落下,墨佳軒卻已經點上了盞盞華燈,奼紫嫣紅,金碧輝煌。

  高安公主驚喜道:「想不到民間竟還有這種地方,阿兄,這裡一直都是這麼熱鬧嗎?」

  李吉皺眉道:「我前幾次過來,倒並沒有這般熱鬧,奇怪,難道是正日的緣故?」

  忽聽旁邊傳來一道聲音。

  「今日三樓有易寶會,故比平常熱鬧一些。」

  轉頭一看,只見旁邊站著一名三十多歲的中年文士,大冬天裡,還拿著一柄摺扇。

  高安公主聽到『易寶會』三個字,露出驚喜之色,湊到李吉耳邊。

  「阿兄,咱們也參加易寶會吧?」

  她聲音雖小,那文士卻聽到了。

  「普通人可參加不了易寶會,身家至少達到這個數,才有資格參加。」他微微一笑,舉起一隻手掌。

  高安公主不解其意,向李吉詢問。

  李吉低聲道:「在黑市之中,一根手指代表一百萬錢,五根手指便是五百萬錢。」

  五百萬錢就是五千貫,雖然不少,對高安公主和李吉來說,也並不算什麼。

  那中年文士見兩人面色如常,便知他們身份不凡,朝兩人微笑著拱了拱手,邁步進入了墨佳軒。

  兩人對視一眼,也邁步進去了。

  他們這次來墨佳軒,就是為了尋找周祥的弟弟周純。

  目前最重要的兩個線索,便是易寶會和那胡商安慶。

  如今恰好碰到易寶會,自不會錯過。

  墨蘭軒一樓已經坐滿了人,有胡人也有唐人,吵吵嚷嚷,人聲鼎沸。

  二樓倒還算清靜,兩貫錢的包間費用,並非普通人消費得起的。

  李吉和高安公主在茶室剛坐下沒多久,便有一名執事過來詢問,他們是否要參加一個時辰後的易寶會。

  這執事是名胡人女子,容貌上等,身材曼妙,言談舉止,落落大方,顯然經過嚴格訓練。

  李吉便說要參加。

  胡姬執事告訴他,需要出示財力證明,另外也要將交易的寶物,給墨蘭軒的專業鑒寶師,品鑑一番,才能參加。

  高安公主想從小囊中掏出一件寶物,被李吉趕忙按住了。

  她身上的東西,都是宮廷珍寶,若是被人認出來了,必將引起轟動,兩人的身份也就泄露了。

  李吉取出一塊龜紋玉璧,給胡姬執事瞧了。

  「這個能夠證明嗎?」

  胡姬執事眼裡極佳,一眼就認出這是上好的藍田玉,微微一笑,道:「當然可以。另外,還需要出示一件交易的寶物。」

  李吉問:「什麼樣的寶物都行嗎?」

  胡姬道:「需得拿到本樓鑒寶師處,通過品評才可。」

  李吉哼了一聲,道:「不對吧,我怎麼聽說,有人拿一個木盒子,就能參加易寶會呢?」

  胡姬神色不變,微笑道:「您說的那位閣下,是本店的老顧客,素有信譽,故能免去鑑定。」

  李吉道:「如何才能成為老顧客呢?」

  胡姬笑道:「只需參加過五次以上的易寶會。」

  李吉點了點頭,道:「那能不能問一下,那位用木盒子參加易寶會的貴客,叫什麼名字?」

  胡姬臉上露出一絲異色,凝視著他,道:「郎君見諒,按照本店規律,不得泄露任何客人信息。當然,您的信息,我們也不會泄露給別人。」

  李吉道:「那就好。」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