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二皇子鬥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64章 二皇子鬥雞

  清晨,紅日從東方升起,海上起了淡淡的薄霧,兩里之外,一片模糊。

  清晨的空氣格外清新,帶著海水特有的鹹味,令人精神抖擻。

  中大兄站在崖岸上,目光遙望著西方,表情之中,帶著一絲擔憂之色。

  「殿下是在擔心三殿下嗎?」身後傳來中臣鐮足的聲音。

  中大兄道:「他和你一樣,都是我最信賴的人。將來我死後,只有他能讓倭國變得更加強大。只可惜,為了取信唐人,派一個王子過去,是最好的選擇。」

  中臣鐮足低聲道:「相信三殿下一定能平安歸來。」

  中大兄擺了擺手,道:「多想無益,母親正在接見唐人嗎?」

  中臣鐮足微笑道:「是的,唐朝這次派來的是營州副督府,看來他們已經被您給欺騙。」

  中大兄道:「在他們心中,根本沒有把我們放在眼裡。他們確實強大,然而在這片大海上,沒什麼不可能發生。弱能勝強,下也能克上!」

  中臣鐮足道:「只可惜軍隊依然由阿倍比羅夫統領,若是由鬼島川清統領,

  勝算更大。」

  中大兄道:「這也沒辦法,計劃既然失敗,眼下只能暫且退讓。母親也已讓步,讓鬼島擔任副大將,十二軍之中,有三軍由鬼島統領。」

  中臣鐮足道:「殿下,您和女王決定好出兵時間了嗎?」

  中大兄眯著眼道:「已經定好了。會在唐人最空虛不設防的時候。」

  中臣鐮足心中一動,已猜到中大兄要動手的時間了。

  「殿下,是不是要提前召大海人王子回來?」

  「不,他必須一直留在長安,才能將唐人的警戒心降到最低。」

  「可戰事一起,唐人必定殺他泄憤。」

  中大兄沉默了一會,道:「你放心,我已安排好了,會在適當的時候,讓潛伏在長安的神照軍,將情況告訴他,助他逃跑。」

  「殿下,都什麼時候了,您竟然還有心情逛街!」

  「村國,放輕鬆點,難得來一次長安城,你這輩子可見過這麼繁華的地方?」

  村國男依哼了一聲,道:「沒見過,可這次有多麼兇險,您該知道,他們竟不准您回去,讓您待到十二月,這不是——」

  大海人打斷道:「村國,這裡是長安。」轉過頭,冷冷望著他。

  村國男依低聲道:「我說的是倭語,唐人又聽不懂。」

  大海人沉聲道:「長安城內,就沒人聽得懂倭語的人嗎?」

  村國男依低聲道:「是。」

  大海人望著四周琳琅滿目的商品,感慨道:「村國,陸地上的人,物產果然豐富,模樣也不同,你瞧,他們的馬多麼高大健壯。」

  村國男依低聲道:「他們都稱呼咱們的馬為矮種馬。」

  大海人見有百姓買米,遂走到米鋪前,詢問米的價格,發現換算成倭錢後,

  竟低的離譜。

  在倭國,就算是王室中人,也不能隨意吃米飯。

  唐朝的普通百姓卻可以吃得起,這讓他感慨中原的地大物博,心想如此富饒之地,若是倭國的就好了。

  這時,大街上傳來一陣喧譁聲,一群人圍在一個茶棚前,議論著什麼,嗓門很大。

  大海人走了過去,只聽一人道:「真的假的,你確定是二皇子?」

  「不會錯,就是二皇子殿下。」

  「誰這麼大膽,敢跟二皇子殿下對賭?」

  「嘿嘿,聽說是英國公府的那位郎君。」

  「那就難怪了,那位郎君可是天不怕地不怕,這種熱鬧平日可瞧不到,快去瞧瞧!」

  「走,瞧瞧去!」

  一群人頓時朝著大街上奔了過去。

  「村國,你聽到沒有,他們剛才好像提到了二皇子,應該是唐朝的王子吧。

  」大海人問道。

  「是的。」

  大海人眯著眼道:「走,咱們也瞧瞧去,看看大國的皇子,是怎樣的人物。」

  兩人當即跟著人群,很快離開東市,來到平康坊北街,在一座華麗的樓閣外停下。

  抬頭一看,樓上寫著「墨佳軒」三個字。

  墨佳軒在唐朝生意紅火,最近又有擴張,在原本的那座主樓左右旁邊,起了兩座小樓,一樓曰雞樓,一樓曰蟲樓。

  此刻來到墨佳軒的客人,都是衝著二皇子與英國公府長孫鬥雞而來。

  雞樓比蟲樓的大廳更寬一些,為了空出鬥雞場地,廳內不設家具,只在最中心,有一座一丈見方的鬥雞台。

  只聽「咯咯」聲不絕,兩隻高冠公雞正在鬥雞台內激鬥,雞毛亂舞,鮮血淋漓。

  旁邊圍觀的人像打了雞血一樣,不住的揮舞拳頭。

  「咬它!啄啊!」

  大海人和村國男依瞧見唐人瘋狂的模樣後,都非常驚。

  在倭國,雞屬於五獸之一,在倭國神話中,是神的使者,屬于禁止殺害的。

  唐人竟然以鬥雞取樂,更何況還是皇子帶頭,實在讓兩人大受衝擊。

  大海人抬頭朝上方看去。

  在鬥雞台二樓,有兩座貴賓樓分別位於東西兩端。

  兩樓的窗戶都是開著的,窗後各自站一排人,他們站在最佳視野處,觀賞著下方的鬥雞。

  大海人朝左右分別看了一眼,站在東樓最中心位置的是一個英武青年,已經二十多歲了。

  西樓則是一名十四五歲的少年,被一群人簇擁。

  大海人問:「大唐二皇子今年多大了?」

  村國男依道:「應該不超過二十。」

  大海人點點頭,朝西樓的那名少年看去。

  只見他容貌並不如何出眾,正目不轉睛的望著鬥雞台,臉上帶著興奮的表情。

  「哼,大唐皇子也不過如此。」他心中做出評價。

  正當兩隻雞斗得酣暢時,忽聽外面傳來「砰」的一聲,卻是一名少年端門走了進來。

  「都別鬥了!」那少年大喊道。

  大海人朝他看去,只見他比二皇子年齡稍矮一些,但四肢魁梧有力,一看便經常習練武藝。

  周圍人都異的望看這不速之客。

  都在想,這是哪裡來的愣頭青,竟然敢打擾二皇子和英國公府的郎君鬥雞,

  這不是找打嗎?

  然而,預料中的情況卻沒有發生。

  二樓兩間屋子都鴉雀無聲,無人呵斥那少年。

  終於,有人認出了那少年。

  「我的娘,三皇子也來了。」

  「什麼,他是三皇子?」

  三皇子李勇今年才開府,故而認識他的人不多。

  大海人望著這位更年輕的大唐皇子,心道:「看來大唐皇子,也並非都是草包。」

  眾人被李勇這一嗓子都鎮住了,二樓的李孝和李繼業也沒有做聲。

  然而,鬥雞台上的兩隻雞卻元自激鬥不休!

  李勇大怒,靈活的跳入鬥雞台,伸手就去抓一隻雞的脖子。

  門外李勇的侍衛大吃一驚,急忙道:「殿下,危險!」

  鬥雞與普通雞不同,斗出凶性後,管你是人是雞,照啄不誤。

  那雞見李勇來抓,掉頭便是一啄,不料李勇反應極快,手腕翻轉間,便抓住那雞的脖子。

  接下來,他如法炮製,又抓住另一隻雞的脖子,走到雞籠,將兩隻雞關了進去。

  周圍人都看傻眼了,沒想到這位三皇子小小年紀,竟有如此利落的身手。

  大海人心中,也再次將李勇的評價提高,

  李勇大步上到西首二樓,推門而入,朝樓內的李孝道:「二兄,你可是堂堂皇子,怎能在這種地方鬥雞,父親若是知曉,豈能饒你?」

  李孝盯看他看了一會,一言不發,邁步與李勇擦肩而過,離開了屋子。

  李勇望著他冷漠的背影,心中極為難受。

  當初他和李孝同住大吉殿時,關係何等親密。

  然而自從李孝開府之後,性格大變。

  他成日與一幫勛貴子弟混在一起,不愛鞠,也不愛讀書了,成日裡鬥雞走狗,或去曲江池玩樂,甚至還去過煙花柳巷之地。

  李勇怕他被那幫人帶壞,將他們打了一頓,導致兩人關係惡化。

  後來李勇每次聽說他胡鬧,都會急忙來勸阻,誰知每次勸阻,兩人關係卻越來越差。

  不到兩年時間,兄弟二人的親密關係,竟一下變得形同陌路。

  李勇離開墨佳軒時,發現李孝已經坐馬車離開了,心中一陣失落,騎著馬朝皇宮而去。

  離宮的皇子,無法隨意入宮,需要向內侍監請示,內侍監再向皇帝或者皇后匯報。

  有其中一人的許可,才能入宮。

  李勇開府後經常入宮,徑直來到內侍監,等了沒多久,宮鬧局一名內侍過來,說皇帝已准許他入宮。

  李勇跟著那內侍,穿過宮門,一路朝著蓬萊殿而行,很快來到蓬萊殿側院,

  拜見生母楊才人。

  因最近宮中縮衣節食,楊才人位份低,受影響較大,正在殿內裁剪新衣。

  李勇瞧見後,驚道:「阿娘,您怎麼做這些下人做的事?」

  楊才人不願將窘境告訴兒子,微笑道:「閒來無事,便隨意裁剪著玩兒。」

  將衣服遞給一名婢女,朝他問道:「你今日怎麼有空來看我了?」

  李勇坐在椅子上,垂頭喪氣的道:「阿娘,我今日又遇到二兄了,他似乎越來越討厭我了。」

  楊才人問道:「他還是不務正業嗎?」

  李勇點點頭,嘀咕道:「孩兒真不明白,二兄以前那麼老實巴交的一個人,

  出宮之後,怎麼變化這麼大?」

  楊才人朝他招了招手,道:「過來和娘說話。」

  李勇走了過去,在楊才人旁邊坐下。

  楊才人輕輕道:「勇兒,你要記住,既生長在皇家,擁有別人享受不到的富貴時,也會失去一些東西。」

  李勇愜道:「您指的是兄弟情誼嗎?」

  楊才人點點頭,道:「你們只要出宮,便不僅僅是兄弟,還同殿為臣,很容易陷入朝中某一方勢力之中。」

  李勇若有所思道:「您是說,二兄已被某方勢力拉過去了嗎?」

  楊才人道:「你自己覺得呢?」

  李勇沉默了一會,道:「不錯,二兄如今最信任的人,一個是韋氏的韋岳,

  一個是周氏的周伯瑜。」

  如今的朝堂之中,原本的大勢力被切割,形成一些較小的勢力團體。

  韋氏、周氏和宇文氏三家,關係親密,屬於其中一個小團體。

  這個團體原是蕭嗣業暗中促成的,只可惜蕭嗣業還未將其發展壯大,自己便死了。

  楊才人凝視著他,道:「勇兒,你如今離開皇宮,自己心中,也要有分寸才是。」

  李勇嘟囊道:「孩兒才不會像二兄那樣。」

  楊才人憐惜的望著兒子,道:「傻孩子,你身邊不也有太原王氏子弟嗎?」

  李勇微微一驚。

  他確實與王勃走的很近,王勃也介紹了一些人給他認識,都是山東世族子弟難道他跟李孝之間的隔閣,是因兩人已經涉入不同的朝堂勢力中了嗎?

  李勇越想越是心驚。

  楊才人拍了拍手,屋中下人全部退下了。

  「勇兒,你是不是一直在向薛仁貴將軍學習武藝?」楊才人低聲問道。

  李勇忙道:「孩兒並未拜他為師,只是偶爾去禁苑向薛將軍請教。」

  楊才人低聲道:「阿娘知道你敬佩薛將軍,可你要記住,他是軍中大將,你身為皇子,不能與他走的太近。」

  李勇愜了愜,低下了頭。

  楊才人一臉嚴肅的道:「你二兄就算在長安城再胡鬧,你父親頂多訓斥他幾句。可你若是結交軍方大臣,後果可要嚴重的多。」

  李勇低聲道:「孩兒只想精進武藝,並未想那麼多。」

  楊才人道:「身為皇子,以後你必須多想。」

  李勇嘆了口氣,道:「孩兒以前總想著出宮,現在倒寧願一直待在宮裡就好了。」

  楊才人見訓斥的差不多了,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以後注意一些便是。」

  李勇「嗯」了一聲。

  楊才人轉移話題道:「遼東最近情況如何,還會有戰事嗎?」

  李勇一談到戰事,頓時又有了精神,說道:「應該不會了,不過也說不準。

  眼下局勢很複雜。」

  楊才人對這些並不感興趣,又問:「聽說陳王也參與了遼東之事?」

  李勇羨慕的道:「是啊,大兄被派到萊州,也可以參與訓練水師。等孩兒就藩時,一定要去營州!」

  楊才人微笑道:「那你可得討你父親喜歡才行。」

  李勇挺了挺胸,道:「父親當然喜歡孩兒了,還與孩兒在神龍殿討論過軍事呢。」

  楊才人見他振作起來,微笑道:「都聽你說八百遍了,好了,快去向你父親請安吧。」

  李勇答應一聲,奔到門口時,又聽楊才人道:「別忘了,也去給皇后殿下請個安。」

  當初因為禮部混亂,李勇一直無法開府,楊才人去找了武皇后,才得以順利。

  所以她心中一直記著這個情。

  李勇答應一聲,很快離開了蓬萊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