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李治回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07章 李治回宮

  一月末旬,被冷風吹打了一整個冬天的關中大地,隨著連續幾日的晴日,終於解了霜。

  一輛馬車緩緩行駛在解霜的大地上,車輪嘎吱作響。

  李治坐在寬闊的車廂內,掀起車簾,望著一大清早就在田陌間開始農忙的百姓,發出一聲感嘆。

  「狄卿,你看,百姓們的要求並不多,只要給他們一片屬於自己的田,他們不僅能養活自己,也能養活整個大唐。」

  「陛下說的極是,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狄仁傑回答。

  他昨日來到溫泉宮後,便被李治留了下來,宿在溫泉宮,今早還被皇帝喊到御中,一起返回長安。

  李治放下車簾,忽然道:「狄卿,你在偵辦蕭恕的案子時,遇到了不少困難吧?」

  狄仁傑遲疑道:「確實遇到一些阻礙。」

  李治微笑道:「和朕說一下,有哪些人干擾你辦案?」

  狄仁傑低聲道:「有些人勸說臣,對蕭恕從輕處置,不過他們也是為了臣好,並非干擾臣辦案。」

  李治淡淡道:「哦,都有誰在為你好?」

  狄仁傑頓時陷入猶豫,那些勸說他的人,都跟他有些交情,而且也是受人之託,他並不想因此報復。

  「狄卿?」

  狄仁傑暗暗苦笑,皇帝既然追問,他也無可奈何,只能說了,低聲道:「辛相最先來找臣。」

  「嗯,朕猜到了,他是世族代表,這時候不出面,別人也不會服他,還有呢?」李治點點頭。

  狄仁傑又道:「任寺卿曾把臣喊過去,說有人控告臣的親屬。」

  「什麼親屬?」

  狄仁傑低聲道:「臣的九叔和岳父,他們有違法之事。」

  李治沉默了一會,拍了拍狄仁傑肩膀,道:「狄卿,朕不問了。他們找的人,都與你關係親密。其實想想也是,要說服你,自然要找你身邊之人,朕不讓你為難就是。」

  狄仁傑心中一暖,拱手道:「臣多謝陛下。」

  李治微笑道:「朕知道這次你有多麼不容易,你放心,這次的事解決完,朕定會好好補償你。」

  狄仁傑忙拱手道:「陛下,這些都是臣分內之事,臣—」

  李治擺手笑道:「照你這麼說,所有立功之人,所做的事也都是分內之事,

  朕就不嘉獎他們了?不准推辭!」

  狄仁傑深吸一口氣,道:「臣謝恩。」

  李治笑道:「這就對了,朕以後還有很多事指望你幫朕,不給你升官加爵,

  到時又會出現諸多阻礙不是?」

  御攀很快駛入禁苑,過玄武門,回到後宮。

  狄仁傑在甘露殿拜別皇帝,一路出了承天門,朝大理寺返回。

  距離朝會還有一個多時辰,他要去大理寺瞧瞧,李元芳是否能審問出新的情況。

  沿著承天門大街急行時,忽然聽到有人喊自己。

  狄仁傑轉頭一瞧,只見一名年紀蒼老的官員,穿著一身紫團官服,站在尚書省衙署檐下,望著自己。

  狄仁傑快步過去,朝那人拱手道:「下官狄仁傑,見過於太傅。」

  那老者正是于志寧,他微笑道:「狄少卿,剛從溫泉宮回來的吧?」

  狄仁傑道:「是,下官隨陛下一起回的。」

  于志寧負著雙手,朝著朱雀門緩緩而行,道:「狄少卿,不知可有空閒,去老夫府上一坐?」

  狄仁傑快步跟上,道:「下官遵命。」他其實忙的很,沒有空閒,奈何是于志寧的邀請,他實在無法拒絕。

  兩人出了朱雀門後,坐上於府的馬車,很快來到于志寧的府邸。

  于志寧將狄仁傑請入書房,命人上了茶,隨後屏退下人,書房中只剩兩人。

  于志寧親自給狄仁傑斟了杯茶,道:「狄少卿,老夫先為蕭恕之事,向你賠罪!」拱了拱手。

  狄仁傑彎腰拱手,道:「於相不必如此,下官承受不起。」

  于志寧凝視著他,道:「狄少卿,老夫想告訴你,老夫事先絕不清楚蕭氏謀反之事。」

  「下官相信您。」狄仁傑道。

  于志寧感嘆一聲,道:「老夫一隻腳邁入棺材的人,腦子也早就糊塗了,按理來說,不該管這閒事,狄少卿知道老夫為何要插手嗎?』

  狄仁傑道:「下官正要請教。」

  于志寧緩緩道:「這件事,老夫原本不打算告訴任何人,然而事關重大,老夫若不說清楚,就怕有人在陛下耳邊進讒言,說老夫與蕭氏謀逆有什麼關係。」

  狄仁傑默然不語。他知道于志寧說的是清流和李義府等人。

  于志寧緩緩道:「去年崔相病逝之前,將老夫喊了過去,讓老夫照看著蕭嗣業。」

  狄仁傑愣道:「崔相?」

  于志寧嘆道:「當初長孫無忌弄權,我和老崔都是反對的,因為長孫無忌的緣故,陛下對世族印象很差,我們都指望蕭嗣業能帶了好頭,扭轉陛下的印象。」

  狄仁傑道:「原來是這樣。」

  于志寧一拍桌子,怒道:「我受崔相所託,故而對蕭嗣業關照一二,卻沒想到他竟帶著蕭氏造反!」

  狄仁傑忙道:「於相請息怒,此事蕭尚書並未參與其中,正是他和蕭庶人舉報,金吾衛才能及時抓獲謀逆之人。」

  于志寧皺眉道:「他是族長,怎會脫身事外,不會是蕭氏棄卒保帥的苦肉計吧?」

  狄仁傑道:「下官早已審問清楚,蕭尚書確實沒有參與此事。」

  于志寧皺眉道:「會不會是串供?」

  狄仁傑笑道:「可以排除這種可能,因為蕭氏是在去年陛下收拾顧氏、王氏後,開始暗中聯絡江南世族。」

  于志寧皺眉道:「那不正好嗎?他就是在那之前,接任族長,顯然就是他帶著蕭氏謀逆!」

  狄仁傑暗暗一笑。

  他這時已經瞧出來,于志寧表面是在追究蕭嗣業的責任,其實他故意這樣說,是為了試探狄仁傑對蕭嗣業的看法。

  狄仁傑自然不會說破,繼續解釋。

  「顧氏、王氏勾結鐵勒人,破壞漠北商道,蕭尚書卻一直支持漠北商道,跟他們劃清界限。怎會因他們,生謀逆之心呢?」

  于志寧沉吟了一會,道:「倒也有些道理,不過他身為族長,無法約束族人,也難逃罪責。老夫準備上奏彈劾他,罷免他的兵部尚書之職,狄少卿以為如何?」

  狄仁傑道:「於相切莫如此,陛下聽說了蕭尚書的行為,對他頗多讚賞,似乎還有獎勵之意。」

  于志寧嘆道:「陛下仁厚,真是我等做臣子的福德,罷了,算他運氣好罷。」

  狄仁傑拱手道:「於相,那狄某告辭了。」

  于志寧笑道:「老夫今日才算知道,狄少卿為何能得陛下信賴了,若不是下午有朝會,老夫一定要留你用晚膳!」

  狄仁傑笑道:「下官改日再來拜訪。」

  離開于志寧府邸後,狄仁傑策馬返回大理寺,剛進大理寺,便見李元芳沿著走廊快步而來。

  「狄少卿,有新情況!」

  「什麼情況?」狄仁傑一邊問,一邊與李元芳並肩朝大理獄而行。

  李元芳笑道:「蕭氏中有個膽小的傢伙,大概是被關傻了,瘋瘋癲癲的,說出一件大事。」

  「什麼大事?」

  「嘿,咱們之前不是以為蕭氏去年才生出謀逆之心嗎?」

  「不錯。」

  「哼,這幫膽大妄為的傢伙,其實永徽四年,就已經不老實了。」李元芳一字字道。

  「永徽四年?」狄仁傑重複了一遍,脫口道:「陳碩真?」

  「不錯,那小子說,當初陳碩真謀逆前,蕭氏曾暗中資助過章叔胤。」

  「章叔胤?」狄仁傑皺眉道。

  「就是陳碩真手下的丞相。」

  「這麼說,陳碩真謀逆,是蕭氏在背後主導?」狄仁傑臉色凝重。

  「那倒也不是,我仔細拷問過那小子,陳碩真造反後,蕭氏便跟她斷絕來往,也沒有再資助他們。」

  狄仁傑皺了皺眉,不聲了。

  李元芳笑道:「怎麼樣,是不是覺得蕭氏的行為很奇怪?我昨晚想了一整夜,總算理清了頭緒。」

  「哦?」

  「很簡單,蕭氏應該是知道陳碩真想謀反,所以推了一把,想利用他們來試探江南百姓的心思。」李元芳眼中閃動著精光。

  「若響應之人很多,聲勢浩大,他們就會響應陳碩真,重新扶持一個南朝,

  與我大唐對抗。」

  「若江南百姓人心思定,無人響應,他們自不會冒險,再去支持陳碩真。怎麼樣,狄少卿,我的猜測如何?」

  狄仁傑沉默了一會,不置可否,問道:「那個被你審問的蕭氏之人,是怎麼說的?」

  李元芳哼道:「他在族中地位太低,只知道有這麼個事,卻根本不知道原因狄仁傑沒有做聲。

  李元芳皺眉道:「狄少卿,你怎麼不說話,待會上朝匯報此案時,到底要不要提此事?」

  狄仁傑緩緩道:「絕不能提。」

  「為什麼?」李元芳不解道。

  狄仁傑正要回答,一名寺正從另一條走廊上走了過來,拱手道:「狄少卿,

  朝會馬上要開始了,任寺卿請您過去一趟,商議一下案情。」

  狄仁傑朝李元芳道:「我待會再告訴你原因,你看好蕭氏中人,別讓任何人見他們。」

  語畢,跟著那寺正朝寺卿衙而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