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宰相的夫人
第133章 宰相的夫人
金水河畔,彩兒站在一棵梅樹後面,手中抱著枝梅花,一臉羨慕的望著遠處玩要的眾人。
平整的草地上,用木棍擺出兩個球門。
兩名小公主和一群十五歲以下的內侍、宮人們,正歡快的踢著鞠。
最近唐軍又打了勝仗,聽說連突厥人的首領都捉到了。
常山公主也覺得欣喜,派彩兒出來打探消息,
彩兒打聽完後,便想著順便摘一枝梅花回去,恰好碰到兩名小公主在梅園附近玩耍鞠球。
彩兒八歲入宮,便一直被安排在公主院伺候,平日冷冷清清,從沒有一個玩伴。
此刻見到那麼多同齡人玩耍,心中充滿了羨慕。
「回去後,我就求容婆做一個鞠球,在庭院裡玩。
正當她想著自己的小小心事時,有人驚呼道:「小心!」
彩兒急忙抬頭,只見一隻鞠球在眼前不斷放大,「砰」的一聲,正打在她臉上。
彩兒朝後仰倒,摔入河中。
那一球正是高安公主踢的,她見自己將人踢入河中,急忙喊道:「快救人啊2
周圍內侍有的不通水性,有的沒勇氣跳下水救人,還有些年長的,欺負過彩兒,不願救她。
便在這時,一人躍入河中,將彩兒抱住,探出水面,正是小吉。
彩兒在水中胡亂撲騰,還揪住了小吉頭髮。
幸虧小吉水性不錯,人又頗有力氣,總算把她撈了上來。
高安公主急忙來到彩兒身邊,問道:「哎,你沒事吧?」
彩兒嗆了幾口水,總算小吉救的快,咳了幾聲,說道:「奴婢沒事。」
高安公主鬆了口氣,朝義陽公主道:「阿姊,快去拿一件你的衣服過來,給她穿上吧。」
義陽公主皺了皺眉,心道:「我的衣服她哪裡穿得上。」
轉頭朝一名宮人吩咐道:「去取一件適合她穿的衣服過來。」
宮人很快拿著衣服回來了,其他宮人圍了帘子,彩兒換上了乾淨衣服。
高安公主見她年紀與自己大不了很多,有心拉著她一起玩,笑道:「你是哪個宮裡的宮人?」
彩兒低聲道:「奴婢是公主院的。」
高安公主最近也曾跟著徐槿去見過常山公主。
常山公主性子溫柔,她非常喜歡,拍手笑道:「原來你是常山姑姑的婢女那很好啊,以後我們一起玩吧。」
彩兒低著頭道:「我要回去請示公主殿下才行。」
高安公主笑道:「那你去吧,常山姑姑那麼好,肯定會答應的。」
這時,一名內侍從遠處奔了過來,道:「兩位小公主殿下,充容娘子喊你們回去。」
高安公主嘟囊道:「我們才從蓬萊殿出來,又沒到用膳時間,幹嘛這麼快要我們過去?」
那內侍說道:「充容娘子說了,是貴妃娘子派人喊您回去。」
高安公主奇道:「鄭姨娘喊我回去做什麼,耶耶去薰風殿了嗎?」
內侍笑道:「那奴婢就不知道了。」
高安公主嘻嘻一笑,道:「定是耶耶去了薰風殿,可以見到耶耶了,阿姊,
我們回去吧。」
義陽公主點點頭,兩人手牽著手離開了。
彩兒呆呆望著二人的背影,忽見高安公主扭過頭,朝她笑道:「你回去記得向常山姑姑說踢鞠的事,明兒個我們一起踢著玩。」
彩兒大喜,道:「奴婢記著呢。」
等兩人走遠,她步履飛快的朝公主院返回。
高安公主和義陽公主一起回到蓬萊殿,只見徐槿正在屋子裡欣賞詩詞。
這些詩詞都是翰林院送過來的。
科舉揭榜後,很多考生的優秀詩詞,都已流出。
翰林院有很多詩詞大家,便將這些詩詞收集起來,附上自己的點評,送給後宮喜歡詩詞的嬪妃閱覽。
高安公主走了過去,仰著臉問道:「姨娘,耶耶去了薰風殿嗎?」
徐槿笑道:「不是陛下,是你鄭姨娘的一位親戚,你趕緊回薰風殿瞧瞧吧。」
高安公主頓時露出失望之色,嘟嘴道:「鄭姨娘的親戚我又不認識,幹嘛讓我去見?」
義陽公主道:「鄭姨娘對你那麼好,你去見見她的親戚,也是應該的。」
高安公主一想也是,嘻嘻一笑,與徐槿和義陽公主道別。
徐槿忽然喊住她,取了一個捲軸遞給她,笑道:「這首詩詞挺有意思,你拿去給你鄭姨娘瞧瞧。」
高安公主答應一聲,抱著捲軸蹦跳跳跑著,好半響才回到薰風殿。
剛到門口,就聽到裡面傳來女子說話的聲音。
高安公主見有外人在,便邁著小碎步進入大殿,朝鄭貴妃行了一個標準的宮廷禮儀。
「姨娘,兒回來了。」
抬頭的間隙,瞟了一眼,只見鄭貴妃正在跟一名四十多歲的婦人說話。
那婦人滿臉微笑的朝高安公主行了一禮,道:「妾身見過公主。」
她長的非常豐腴,笑起來連眼晴都看不到了。
高安公主回了一個晚輩禮。
因高安公主並非鄭貴妃女兒,鄭貴妃便沒有給她認輩分,直接讓她喊那女子鄭娘子。
高安公主站在一旁,聽著鄭娘子與鄭貴妃說話。
那鄭娘子也不知為什麼,說了幾句話就起身告辭了。
高安公主一臉困惑,鄭貴妃讓她回來,不就是讓她陪客人說話?
她剛回來,客人怎麼就走了?
待宮人將鄭娘子送走後,鄭貴妃側躺在榻上,打了個哈欠,朝高安公主笑道:「累死我了,高安,姨娘可得多謝你。」
高安公主奇道:「姨娘,那大娘子怎麼這麼快就走了。」
鄭貴妃笑道:「當然是因為你呀。」
「我?」
鄭貴妃笑道:「她來找我,其實是為人求情的,彎彎繞繞說了一大堆,我可受不了,只好喊你回來。」
「為何我回來了,她就走了呢?」高安公主依然一臉迷糊。
鄭貴妃道:「你知道她夫郎是誰嗎?」
高安公主搖了搖頭。
鄭貴妃道:「她夫郎是宰相李義府。她來找我,是想讓我在大家面前,替李敬玄說話,你在場的話,她就不好繼續說了。」
高安公主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又問:「那您幫她嗎?」
鄭貴妃搖頭道:「傻孩子,這種事可幫不得,陛下最不喜後宮干政。她先去找的皇后,連皇后都拒絕她了,我何必觸那個霉頭呢?」
高安公主呆呆道:「那我是不是也要注意,不能干政?」
鄭貴妃噗一笑,道:「你又不是後宮,不必在意。」
高安公主皺著小眉毛,點了點頭。
鄭貴妃忽然問道:「你手上抱著什麼?一直拿著不累嗎?」
高安公主這才想了起來,將捲軸拿過去,遞給鄭貴妃。
「姨娘,這是徐姨娘讓我給您的。」
鄭貴妃接過一看,只見捲軸上寫著一首詩詞。
「春水春池滿,春時春草生。春人飲春酒,春鳥弄春聲。」
鄭貴妃笑道:「這首詩詞倒有些意思,初看大俗,再看俗中有雅,倒也不凡,也不知是何人————·
目光挪到角落時,忽然呆愣住了。
高安公主眨了眨眼睛,道:「姨娘,怎麼啦?」
鄭貴妃盯著捲軸角落處,只見上面寫著「鄭鳴玉」三個字。
「高安,這首詩詞,你徐姨娘是從哪裡得來的?」鄭貴妃一臉緊張的問。
高安公主道:「我不知道呀。」
鄭貴妃坐起身,問道:「你還想去蓬萊殿嗎?」
高安公主點頭道:「想,剛才都沒怎麼玩,就被您喊回來了。」
鄭貴妃道:「那好,我們一起去蓬萊殿。」
兩人一起來到蓬萊殿正殿,只見徐槿正在教義陽公主讀書。
她似乎猜到鄭貴妃要來,朝義陽公主笑道:「和你妹妹去玩吧。」
兩個小公主一起出去了,殿內只剩下徐槿和鄭貴妃。
鄭貴妃在徐槿旁邊坐下,忙問:「妹妹,鳴玉那首詩詞,你從哪裡得來的?
徐槿笑道:「這是翰林院的待詔們,從長安城收錄的,聽說與高有道有關。」
鄭府家人早就派人傳訊入宮,說鄭鳴玉與新科狀元高有道私交不錯。
鄭貴妃聽說與高有道有關,更加好奇了。
「到底什麼情況,你可得跟我仔細說說。」
徐槿笑道:「聽那待詔說,昨日新科進士們,在芙蓉園舉辦文酒會,席間斗詩,高有道念出此詩,說是滎陽鄭氏的鄭鳴玉所作。
1
高有道作為新科狀元,又是天子近臣,如今正炙手可熱。
這番話顯然是在幫鄭鳴玉揚名。
「難得高校書有心了。」鄭貴妃感慨道。
金水河畔,彩兒站在一棵梅樹後面,手中抱著枝梅花,一臉羨慕的望著遠處玩要的眾人。
平整的草地上,用木棍擺出兩個球門。
兩名小公主和一群十五歲以下的內侍、宮人們,正歡快的踢著鞠。
最近唐軍又打了勝仗,聽說連突厥人的首領都捉到了。
常山公主也覺得欣喜,派彩兒出來打探消息,
彩兒打聽完後,便想著順便摘一枝梅花回去,恰好碰到兩名小公主在梅園附近玩耍鞠球。
彩兒八歲入宮,便一直被安排在公主院伺候,平日冷冷清清,從沒有一個玩伴。
此刻見到那麼多同齡人玩耍,心中充滿了羨慕。
「回去後,我就求容婆做一個鞠球,在庭院裡玩。
正當她想著自己的小小心事時,有人驚呼道:「小心!」
彩兒急忙抬頭,只見一隻鞠球在眼前不斷放大,「砰」的一聲,正打在她臉上。
彩兒朝後仰倒,摔入河中。
那一球正是高安公主踢的,她見自己將人踢入河中,急忙喊道:「快救人啊2
周圍內侍有的不通水性,有的沒勇氣跳下水救人,還有些年長的,欺負過彩兒,不願救她。
便在這時,一人躍入河中,將彩兒抱住,探出水面,正是小吉。
彩兒在水中胡亂撲騰,還揪住了小吉頭髮。
幸虧小吉水性不錯,人又頗有力氣,總算把她撈了上來。
高安公主急忙來到彩兒身邊,問道:「哎,你沒事吧?」
彩兒嗆了幾口水,總算小吉救的快,咳了幾聲,說道:「奴婢沒事。」
高安公主鬆了口氣,朝義陽公主道:「阿姊,快去拿一件你的衣服過來,給她穿上吧。」
義陽公主皺了皺眉,心道:「我的衣服她哪裡穿得上。」
轉頭朝一名宮人吩咐道:「去取一件適合她穿的衣服過來。」
宮人很快拿著衣服回來了,其他宮人圍了帘子,彩兒換上了乾淨衣服。
高安公主見她年紀與自己大不了很多,有心拉著她一起玩,笑道:「你是哪個宮裡的宮人?」
彩兒低聲道:「奴婢是公主院的。」
高安公主最近也曾跟著徐槿去見過常山公主。
常山公主性子溫柔,她非常喜歡,拍手笑道:「原來你是常山姑姑的婢女那很好啊,以後我們一起玩吧。」
彩兒低著頭道:「我要回去請示公主殿下才行。」
高安公主笑道:「那你去吧,常山姑姑那麼好,肯定會答應的。」
這時,一名內侍從遠處奔了過來,道:「兩位小公主殿下,充容娘子喊你們回去。」
高安公主嘟囊道:「我們才從蓬萊殿出來,又沒到用膳時間,幹嘛這麼快要我們過去?」
那內侍說道:「充容娘子說了,是貴妃娘子派人喊您回去。」
高安公主奇道:「鄭姨娘喊我回去做什麼,耶耶去薰風殿了嗎?」
內侍笑道:「那奴婢就不知道了。」
高安公主嘻嘻一笑,道:「定是耶耶去了薰風殿,可以見到耶耶了,阿姊,
我們回去吧。」
義陽公主點點頭,兩人手牽著手離開了。
彩兒呆呆望著二人的背影,忽見高安公主扭過頭,朝她笑道:「你回去記得向常山姑姑說踢鞠的事,明兒個我們一起踢著玩。」
彩兒大喜,道:「奴婢記著呢。」
等兩人走遠,她步履飛快的朝公主院返回。
高安公主和義陽公主一起回到蓬萊殿,只見徐槿正在屋子裡欣賞詩詞。
這些詩詞都是翰林院送過來的。
科舉揭榜後,很多考生的優秀詩詞,都已流出。
翰林院有很多詩詞大家,便將這些詩詞收集起來,附上自己的點評,送給後宮喜歡詩詞的嬪妃閱覽。
高安公主走了過去,仰著臉問道:「姨娘,耶耶去了薰風殿嗎?」
徐槿笑道:「不是陛下,是你鄭姨娘的一位親戚,你趕緊回薰風殿瞧瞧吧。」
高安公主頓時露出失望之色,嘟嘴道:「鄭姨娘的親戚我又不認識,幹嘛讓我去見?」
義陽公主道:「鄭姨娘對你那麼好,你去見見她的親戚,也是應該的。」
高安公主一想也是,嘻嘻一笑,與徐槿和義陽公主道別。
徐槿忽然喊住她,取了一個捲軸遞給她,笑道:「這首詩詞挺有意思,你拿去給你鄭姨娘瞧瞧。」
高安公主答應一聲,抱著捲軸蹦跳跳跑著,好半響才回到薰風殿。
剛到門口,就聽到裡面傳來女子說話的聲音。
高安公主見有外人在,便邁著小碎步進入大殿,朝鄭貴妃行了一個標準的宮廷禮儀。
「姨娘,兒回來了。」
抬頭的間隙,瞟了一眼,只見鄭貴妃正在跟一名四十多歲的婦人說話。
那婦人滿臉微笑的朝高安公主行了一禮,道:「妾身見過公主。」
她長的非常豐腴,笑起來連眼晴都看不到了。
高安公主回了一個晚輩禮。
因高安公主並非鄭貴妃女兒,鄭貴妃便沒有給她認輩分,直接讓她喊那女子鄭娘子。
高安公主站在一旁,聽著鄭娘子與鄭貴妃說話。
那鄭娘子也不知為什麼,說了幾句話就起身告辭了。
高安公主一臉困惑,鄭貴妃讓她回來,不就是讓她陪客人說話?
她剛回來,客人怎麼就走了?
待宮人將鄭娘子送走後,鄭貴妃側躺在榻上,打了個哈欠,朝高安公主笑道:「累死我了,高安,姨娘可得多謝你。」
高安公主奇道:「姨娘,那大娘子怎麼這麼快就走了。」
鄭貴妃笑道:「當然是因為你呀。」
「我?」
鄭貴妃笑道:「她來找我,其實是為人求情的,彎彎繞繞說了一大堆,我可受不了,只好喊你回來。」
「為何我回來了,她就走了呢?」高安公主依然一臉迷糊。
鄭貴妃道:「你知道她夫郎是誰嗎?」
高安公主搖了搖頭。
鄭貴妃道:「她夫郎是宰相李義府。她來找我,是想讓我在大家面前,替李敬玄說話,你在場的話,她就不好繼續說了。」
高安公主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又問:「那您幫她嗎?」
鄭貴妃搖頭道:「傻孩子,這種事可幫不得,陛下最不喜後宮干政。她先去找的皇后,連皇后都拒絕她了,我何必觸那個霉頭呢?」
高安公主呆呆道:「那我是不是也要注意,不能干政?」
鄭貴妃噗一笑,道:「你又不是後宮,不必在意。」
高安公主皺著小眉毛,點了點頭。
鄭貴妃忽然問道:「你手上抱著什麼?一直拿著不累嗎?」
高安公主這才想了起來,將捲軸拿過去,遞給鄭貴妃。
「姨娘,這是徐姨娘讓我給您的。」
鄭貴妃接過一看,只見捲軸上寫著一首詩詞。
「春水春池滿,春時春草生。春人飲春酒,春鳥弄春聲。」
鄭貴妃笑道:「這首詩詞倒有些意思,初看大俗,再看俗中有雅,倒也不凡,也不知是何人————·
目光挪到角落時,忽然呆愣住了。
高安公主眨了眨眼睛,道:「姨娘,怎麼啦?」
鄭貴妃盯著捲軸角落處,只見上面寫著「鄭鳴玉」三個字。
「高安,這首詩詞,你徐姨娘是從哪裡得來的?」鄭貴妃一臉緊張的問。
高安公主道:「我不知道呀。」
鄭貴妃坐起身,問道:「你還想去蓬萊殿嗎?」
高安公主點頭道:「想,剛才都沒怎麼玩,就被您喊回來了。」
鄭貴妃道:「那好,我們一起去蓬萊殿。」
兩人一起來到蓬萊殿正殿,只見徐槿正在教義陽公主讀書。
她似乎猜到鄭貴妃要來,朝義陽公主笑道:「和你妹妹去玩吧。」
兩個小公主一起出去了,殿內只剩下徐槿和鄭貴妃。
鄭貴妃在徐槿旁邊坐下,忙問:「妹妹,鳴玉那首詩詞,你從哪裡得來的?
徐槿笑道:「這是翰林院的待詔們,從長安城收錄的,聽說與高有道有關。」
鄭府家人早就派人傳訊入宮,說鄭鳴玉與新科狀元高有道私交不錯。
鄭貴妃聽說與高有道有關,更加好奇了。
「到底什麼情況,你可得跟我仔細說說。」
徐槿笑道:「聽那待詔說,昨日新科進士們,在芙蓉園舉辦文酒會,席間斗詩,高有道念出此詩,說是滎陽鄭氏的鄭鳴玉所作。
1
高有道作為新科狀元,又是天子近臣,如今正炙手可熱。
這番話顯然是在幫鄭鳴玉揚名。
「難得高校書有心了。」鄭貴妃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