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頁
第229章
◎漢朝與羅馬◎
公元395年1月,西方,米迪歐蘭尼恩。
地中海的冬天其實並不寒冷,出太陽時站在陽光底下會有一種暖洋洋的感覺,可惜今日的米迪歐蘭尼恩依舊陰雨綿綿,這天氣就如同禁宮裡的氣氛一樣讓人覺得壓抑。
皇帝寢宮裡的侍者們大都低著頭步履匆匆,在見到向皇帝寢殿走去的西里修教皇本人時,侍者們大都是一愣之後又露出了驚惶的表情。他們每一個人都明白,在這間寢宮最深處的房間裡,他們偉大的皇帝正在慢慢死去,而教皇此行,恐怕是為了安撫陛下的靈魂,讓之順利進入神的國度。
西里修在進入寢殿的大門後就聽到床上的狄奧多西垂死的呼吸聲,這位軍人出身的皇帝曾經健壯地像一頭公牛,但如今,他的肌肉被經年累月的病痛掏空,只留下一層皮包骨在高級的絲綢寢被下苟延殘喘。
「西里修……你來了……」狄奧多西艱難地轉過頭看向走到他床邊的教皇。
「你說……我能平靜地回歸主的懷抱嗎……」
「當然,陛下。」西里修俯下身子跪坐在皇帝的床邊。
「您的虔誠有目共睹,主一定會派遣他的天使來迎接您回歸神國的。」
「是嗎……那就好……」
這位皇帝在位之時宣布掃清帝國之內的一切舊時偽神的痕跡,於是亞歷山大港的圖書館沒有了,奧林匹亞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也沒有了。無論曾經在這片土地上活躍過的諸神會如何悲嘆自己給人類留下的遺產被一一清,狄奧多西至少做到了對他的上帝,他唯一的神絕對的忠誠。
「那麼……我對於身後之事……只剩下一個遺憾了……」
狄奧多西努力地抬起手招了招,將本來待在房間一角的幾人一同叫了過來。
一位青年和一位少年各自站在了狄奧多西臥床的兩側,而另兩位軍人打扮的男子則站在了床尾的位置。
「阿卡迪烏斯……弗拉維烏斯……我的孩子們……在主的見證之下……我將羅馬分給你們倆兄弟共治。」
以這兩兄弟的年齡而言,成為一個偌大帝國的皇帝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當這個帝國中軍隊、權臣、教派各種勢力互相牽扯、各種關係錯綜複雜的情況之下,這著實有些強人所難了。
這兩兄弟一個十八,一個十一,雖然更早前就各自有了統治羅馬所需要的頭銜,卻並沒有與頭銜相稱的能力,他們只是茫然又悲傷地站在那裡,一人握住他們父親的一隻手掌,嘴裡不停祈禱著願神庇佑。
「魯菲努斯……斯提里科……你們是我最信任的將軍和副手……」
一直神情肅穆站在床尾的男人們各自下跪行了一個軍禮,而後就被狄奧多西叫到床頭的位置,讓他們一邊一個站在皇子們的身邊。
「我正式……任命你們為帝國攝政……以後我的兩個兒子就靠你們輔佐了……從今以後……東邊的羅馬將交由我的長子管轄……由魯菲努斯將軍攝政……而西邊的羅馬則歸屬於我的次子……由斯提里科將軍攝政……願神保佑你們……榮耀歸於……羅馬……」
「父皇!!」
「陛下!!!」
自那天之後,西邊那個由羅馬人建立的帝國正式一分為二,分為了西羅馬和東羅馬。
三年之後的十二月,東方,平城。
漢人的禮官們在檢查最後的儀式部署,連細節之處都再三確認,以免犯下任何的錯誤。因為這場接下來的儀式對於整個國家來說尤為重要,關係到上天是否能承認這個國家的正統性和合法性,使它得以一代代在這片土地上傳承。
今天是拓跋珪登基稱帝的典禮,在今日之後,魏國將會變成大魏朝,而繼南面的晉朝皇帝之後,北面又多了一位魏朝皇帝。
拓跋珪看了看現在這個典禮的儀仗,不得不說漢人做起這些來比鮮卑人要擅長得多,在多了這麼多的步驟和禮器之後,它看起來就不像是拓跋珪最初登國時候那副草台班子的模樣了。連帶著眾人看拓跋珪的樣子也覺得信服了許多,人還是同樣的那個人,但從王上變成陛下之後,似乎有種威儀自拓跋珪的周身散發開來。
「陛下,吉時已到。」被提醒的拓跋珪站上屬於他的位置,而台下的禮官們開始誦讀他登基時一同頒發的詔書。此時的拓跋珪望了望眼前的上天,心裡想的卻是一句古早的讖言。
「諸王滅,帝星出。」
這些年裡拓跋珪滅掉了一眾部落,並與鮮卑的另一支王族慕容氏數場大戰,隨著慕容氏的雄主慕容垂病逝,慕容氏的燕國迅速崩塌最後倒在了拓跋氏的魏國之下。直至此刻,鮮卑人終於定於一尊,胡人迎來了他們的帝王。
隨著典禮的進行,拓跋珪一步步走到了他的皇座面前,君王面南背北是為光明。但拓跋珪的眼裡不光有光明本身,還有越過一切阻礙,直至黃河以南的漢人江山。
自那天之後,東邊那個由漢人建立的帝國也正式一分為二,分為了北朝和南朝。
這兩個帝國,東邊與西邊,漢朝與羅馬,大漢因為漢人而成為大漢,羅馬因為羅馬人而成為羅馬。可是漢人與羅馬人,各自沉溺在他們祖先的榮光之下,縱情享樂、不思進取,於是東邊的帝國陷入一片混亂,西邊的帝國變得混亂一片。
而後北面的野蠻人來了,他們騎著馬匹手拿彎刀,用鐵和血讓那些沉迷在財富和內鬥中的文明人清醒過來。一切似乎已經太遲了,東邊的漢人最終弄丟了他們的長安和洛陽,西邊的羅馬人弄丟了他們的羅馬和米迪歐蘭尼恩。
◎漢朝與羅馬◎
公元395年1月,西方,米迪歐蘭尼恩。
地中海的冬天其實並不寒冷,出太陽時站在陽光底下會有一種暖洋洋的感覺,可惜今日的米迪歐蘭尼恩依舊陰雨綿綿,這天氣就如同禁宮裡的氣氛一樣讓人覺得壓抑。
皇帝寢宮裡的侍者們大都低著頭步履匆匆,在見到向皇帝寢殿走去的西里修教皇本人時,侍者們大都是一愣之後又露出了驚惶的表情。他們每一個人都明白,在這間寢宮最深處的房間裡,他們偉大的皇帝正在慢慢死去,而教皇此行,恐怕是為了安撫陛下的靈魂,讓之順利進入神的國度。
西里修在進入寢殿的大門後就聽到床上的狄奧多西垂死的呼吸聲,這位軍人出身的皇帝曾經健壯地像一頭公牛,但如今,他的肌肉被經年累月的病痛掏空,只留下一層皮包骨在高級的絲綢寢被下苟延殘喘。
「西里修……你來了……」狄奧多西艱難地轉過頭看向走到他床邊的教皇。
「你說……我能平靜地回歸主的懷抱嗎……」
「當然,陛下。」西里修俯下身子跪坐在皇帝的床邊。
「您的虔誠有目共睹,主一定會派遣他的天使來迎接您回歸神國的。」
「是嗎……那就好……」
這位皇帝在位之時宣布掃清帝國之內的一切舊時偽神的痕跡,於是亞歷山大港的圖書館沒有了,奧林匹亞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也沒有了。無論曾經在這片土地上活躍過的諸神會如何悲嘆自己給人類留下的遺產被一一清,狄奧多西至少做到了對他的上帝,他唯一的神絕對的忠誠。
「那麼……我對於身後之事……只剩下一個遺憾了……」
狄奧多西努力地抬起手招了招,將本來待在房間一角的幾人一同叫了過來。
一位青年和一位少年各自站在了狄奧多西臥床的兩側,而另兩位軍人打扮的男子則站在了床尾的位置。
「阿卡迪烏斯……弗拉維烏斯……我的孩子們……在主的見證之下……我將羅馬分給你們倆兄弟共治。」
以這兩兄弟的年齡而言,成為一個偌大帝國的皇帝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當這個帝國中軍隊、權臣、教派各種勢力互相牽扯、各種關係錯綜複雜的情況之下,這著實有些強人所難了。
這兩兄弟一個十八,一個十一,雖然更早前就各自有了統治羅馬所需要的頭銜,卻並沒有與頭銜相稱的能力,他們只是茫然又悲傷地站在那裡,一人握住他們父親的一隻手掌,嘴裡不停祈禱著願神庇佑。
「魯菲努斯……斯提里科……你們是我最信任的將軍和副手……」
一直神情肅穆站在床尾的男人們各自下跪行了一個軍禮,而後就被狄奧多西叫到床頭的位置,讓他們一邊一個站在皇子們的身邊。
「我正式……任命你們為帝國攝政……以後我的兩個兒子就靠你們輔佐了……從今以後……東邊的羅馬將交由我的長子管轄……由魯菲努斯將軍攝政……而西邊的羅馬則歸屬於我的次子……由斯提里科將軍攝政……願神保佑你們……榮耀歸於……羅馬……」
「父皇!!」
「陛下!!!」
自那天之後,西邊那個由羅馬人建立的帝國正式一分為二,分為了西羅馬和東羅馬。
三年之後的十二月,東方,平城。
漢人的禮官們在檢查最後的儀式部署,連細節之處都再三確認,以免犯下任何的錯誤。因為這場接下來的儀式對於整個國家來說尤為重要,關係到上天是否能承認這個國家的正統性和合法性,使它得以一代代在這片土地上傳承。
今天是拓跋珪登基稱帝的典禮,在今日之後,魏國將會變成大魏朝,而繼南面的晉朝皇帝之後,北面又多了一位魏朝皇帝。
拓跋珪看了看現在這個典禮的儀仗,不得不說漢人做起這些來比鮮卑人要擅長得多,在多了這麼多的步驟和禮器之後,它看起來就不像是拓跋珪最初登國時候那副草台班子的模樣了。連帶著眾人看拓跋珪的樣子也覺得信服了許多,人還是同樣的那個人,但從王上變成陛下之後,似乎有種威儀自拓跋珪的周身散發開來。
「陛下,吉時已到。」被提醒的拓跋珪站上屬於他的位置,而台下的禮官們開始誦讀他登基時一同頒發的詔書。此時的拓跋珪望了望眼前的上天,心裡想的卻是一句古早的讖言。
「諸王滅,帝星出。」
這些年裡拓跋珪滅掉了一眾部落,並與鮮卑的另一支王族慕容氏數場大戰,隨著慕容氏的雄主慕容垂病逝,慕容氏的燕國迅速崩塌最後倒在了拓跋氏的魏國之下。直至此刻,鮮卑人終於定於一尊,胡人迎來了他們的帝王。
隨著典禮的進行,拓跋珪一步步走到了他的皇座面前,君王面南背北是為光明。但拓跋珪的眼裡不光有光明本身,還有越過一切阻礙,直至黃河以南的漢人江山。
自那天之後,東邊那個由漢人建立的帝國也正式一分為二,分為了北朝和南朝。
這兩個帝國,東邊與西邊,漢朝與羅馬,大漢因為漢人而成為大漢,羅馬因為羅馬人而成為羅馬。可是漢人與羅馬人,各自沉溺在他們祖先的榮光之下,縱情享樂、不思進取,於是東邊的帝國陷入一片混亂,西邊的帝國變得混亂一片。
而後北面的野蠻人來了,他們騎著馬匹手拿彎刀,用鐵和血讓那些沉迷在財富和內鬥中的文明人清醒過來。一切似乎已經太遲了,東邊的漢人最終弄丟了他們的長安和洛陽,西邊的羅馬人弄丟了他們的羅馬和米迪歐蘭尼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