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頁
陸薇說:「記得,長春宮裡有畫像。」
太后緩緩道:「我也記得。唉,我有時候在想,當年是不是苛待了她?」
這話題陸薇沒法接,古今中外,婆媳關係一直都是一道難以解決的謎。
好在太后也沒太糾結,「我看小富察氏不錯,她剛進宮,你多多提點她,就當是看她姑姑的面子吧。」
陸薇趕緊道:「您放心吧,我會的。」
太后年紀大了,說著說著就開始打盹,陸薇不敢讓她睡覺,「才吃了飯,現在睡覺積食,我陪您出去散散吧。」
太后睜開眼睛,笑道:「不必啦,我活到這個年紀,享的福也夠了,哪怕明日就過世也是值的,現在就講究一個隨心所欲,隨我去吧。」
陸薇哭笑不得。
……
兩件婚事對比明顯,無疑是凸顯了十一阿哥的身份,再加上五阿哥去年已經過世了,沒有了更好在前面比著,十一阿哥開始稱為阿哥中佼佼者。
皇帝今年都已經五十五歲了,他爹也才活了五十七歲,立儲之事在朝臣眼裡簡直刻不容緩。
放在現在普通人被催婚、催生,到了皇帝這裡則被催著立儲君。滿人入關日久,受漢文化的影響越來越深,立儲這件事是必須且正當的,於國於民都有利。
即使皇帝早幾年將上奏提議立儲的大臣貶到伊犁,但仍然有勇士敢提。之前有五阿哥時還好,五阿哥沒了,立儲的事情當然又給抬上來了。
這些人在摺子里說著大義凜然,令人無可辯駁,皇帝留中不發,但這種摺子每隔一段時間就來一波,很讓皇帝心煩。
五阿哥過世之後,他竟然在剩餘中皇子中扒拉不出一個看著還算過得去的皇子。
陸薇現在更多可以成為他煩惱的傾聽者,偶爾也會說兩句。
本著為皇帝分憂解難,她道:「十一阿哥呢?」
弘曆搖搖頭,「他比不得五阿哥。而且現在年紀尚輕,慢慢再看吧。」
陸薇看著他桌子上的那疊摺子,笑道:「皇上不急臣子急。」
弘曆嘆氣,想想也覺得可笑,「誰說不是!朕也不可能把他們一個個都打發到伊犁去,但說實話,朕也不是不急。」
原來有五阿哥時,就算真有什麼意外,五阿哥自有人輔佐。可現在的情況時,年長的皇子被過繼,剩下的都不成,一旦發生什麼,朝廷肯定得亂。現在的皇帝其實是想秘密立儲了,無奈沒人。
「朕想再等個幾年,看看那些皇子的品性,然後再確定一個人秘密立儲。」
陸薇:「皇上想等,臣子們卻隔三差五催,也是煩人。我有一個主意,但說出來之前還請您恕罪,我的願意是為您分憂。」
弘曆好奇:「恕你罪,快說。」
陸薇笑道:「我的主意就是皇上得儘快秘密立儲,以安臣民之心。」
「朕已經說過暫時沒有合適的人。」
「那也要立儲,秘密立儲,但詔書是空的,旁人不會知道,等過幾年您確定合適的人了,再填上他的名字即可。」
第261章 所謂的秘密立儲,簡直……
所謂的秘密立儲,簡直是人才想出來的主意,既可以堵悠悠眾口,又特別機動靈活,操作空間可太大了。哪怕現在在秘密立儲的詔書上寫上了名字,若是日後這人不滿意了,隨時都可以改。
陸薇有時候覺得秘密立儲其實就是皇帝玩的一個小手段,實際上執行起來也沒啥懸念,在雍正朝,四阿哥弘曆沒有對手,大家都知道他基本上就是太子了;在嘉慶、道光兩朝延續「祖制」,搞秘密立儲,大家也能猜到嫡長子大概率就是太子。
只有乾隆朝還有的玩,他老人家雲山霧罩的,活著超長壽,最後這個秘密立儲的詔書也是由自己拿出來宣布的。
所以陸薇就乾脆提出在光明正大殿的匾
額後面藏一份空詔書糊弄糊弄算了,說不定還更符合皇帝的心意。
果然皇帝聽她這麼一說,就意動了,但仍有些端著,「這不太好吧?」
陸薇就道:「確實有些不大好,但事急從權,這是不得已而為之。」
弘曆頷首:「是啊。」
他對自己有自信,大清國怎麼也不會淪落到後繼無人的地步,他現在身子還算康健,皇子們都還年輕,他再慢慢地培養也不急。
總的來說,陸薇替他解決了一樁不大不小的麻煩,這讓他還是很高興,笑道:「朕決定採納愛卿的主意了。嗯,愛卿有什麼想要的,朕都賞賜給你。」
陸薇配合他,「那就把您上回南巡從揚州帶回來的廚子分我一個吧。」
民以食為天,能當皇帝的廚子的人都有幾分真本事,弘曆可寶貴這幾個廚子了,但現在陸薇開口要了,當即毫不猶豫道:「行,朕送你一個,今日就讓他去你的膳房報導。」
陸薇笑吟吟道:「謝主隆恩!」
……
皇帝的不是拖拉的性子,決定的事情立刻就要執行,幾日後,他在紫禁城養心殿當眾公布要秘密立儲。
立儲的詔書他已經準備好了,藏於密匣中,然後皇帝親率眾王公大臣一同見證這份詔書被放置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
如此,立儲之事正式告一段落,大清國後繼有人啦。
朝臣們欣慰有之,懵逼有之,往常說起立儲,皇帝從來不接茬,突然間這麼大的就搞定了。
下朝後,一班臣子們議論紛紛,重點在兩個人身上:和親王弘晝與傅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太后緩緩道:「我也記得。唉,我有時候在想,當年是不是苛待了她?」
這話題陸薇沒法接,古今中外,婆媳關係一直都是一道難以解決的謎。
好在太后也沒太糾結,「我看小富察氏不錯,她剛進宮,你多多提點她,就當是看她姑姑的面子吧。」
陸薇趕緊道:「您放心吧,我會的。」
太后年紀大了,說著說著就開始打盹,陸薇不敢讓她睡覺,「才吃了飯,現在睡覺積食,我陪您出去散散吧。」
太后睜開眼睛,笑道:「不必啦,我活到這個年紀,享的福也夠了,哪怕明日就過世也是值的,現在就講究一個隨心所欲,隨我去吧。」
陸薇哭笑不得。
……
兩件婚事對比明顯,無疑是凸顯了十一阿哥的身份,再加上五阿哥去年已經過世了,沒有了更好在前面比著,十一阿哥開始稱為阿哥中佼佼者。
皇帝今年都已經五十五歲了,他爹也才活了五十七歲,立儲之事在朝臣眼裡簡直刻不容緩。
放在現在普通人被催婚、催生,到了皇帝這裡則被催著立儲君。滿人入關日久,受漢文化的影響越來越深,立儲這件事是必須且正當的,於國於民都有利。
即使皇帝早幾年將上奏提議立儲的大臣貶到伊犁,但仍然有勇士敢提。之前有五阿哥時還好,五阿哥沒了,立儲的事情當然又給抬上來了。
這些人在摺子里說著大義凜然,令人無可辯駁,皇帝留中不發,但這種摺子每隔一段時間就來一波,很讓皇帝心煩。
五阿哥過世之後,他竟然在剩餘中皇子中扒拉不出一個看著還算過得去的皇子。
陸薇現在更多可以成為他煩惱的傾聽者,偶爾也會說兩句。
本著為皇帝分憂解難,她道:「十一阿哥呢?」
弘曆搖搖頭,「他比不得五阿哥。而且現在年紀尚輕,慢慢再看吧。」
陸薇看著他桌子上的那疊摺子,笑道:「皇上不急臣子急。」
弘曆嘆氣,想想也覺得可笑,「誰說不是!朕也不可能把他們一個個都打發到伊犁去,但說實話,朕也不是不急。」
原來有五阿哥時,就算真有什麼意外,五阿哥自有人輔佐。可現在的情況時,年長的皇子被過繼,剩下的都不成,一旦發生什麼,朝廷肯定得亂。現在的皇帝其實是想秘密立儲了,無奈沒人。
「朕想再等個幾年,看看那些皇子的品性,然後再確定一個人秘密立儲。」
陸薇:「皇上想等,臣子們卻隔三差五催,也是煩人。我有一個主意,但說出來之前還請您恕罪,我的願意是為您分憂。」
弘曆好奇:「恕你罪,快說。」
陸薇笑道:「我的主意就是皇上得儘快秘密立儲,以安臣民之心。」
「朕已經說過暫時沒有合適的人。」
「那也要立儲,秘密立儲,但詔書是空的,旁人不會知道,等過幾年您確定合適的人了,再填上他的名字即可。」
第261章 所謂的秘密立儲,簡直……
所謂的秘密立儲,簡直是人才想出來的主意,既可以堵悠悠眾口,又特別機動靈活,操作空間可太大了。哪怕現在在秘密立儲的詔書上寫上了名字,若是日後這人不滿意了,隨時都可以改。
陸薇有時候覺得秘密立儲其實就是皇帝玩的一個小手段,實際上執行起來也沒啥懸念,在雍正朝,四阿哥弘曆沒有對手,大家都知道他基本上就是太子了;在嘉慶、道光兩朝延續「祖制」,搞秘密立儲,大家也能猜到嫡長子大概率就是太子。
只有乾隆朝還有的玩,他老人家雲山霧罩的,活著超長壽,最後這個秘密立儲的詔書也是由自己拿出來宣布的。
所以陸薇就乾脆提出在光明正大殿的匾
額後面藏一份空詔書糊弄糊弄算了,說不定還更符合皇帝的心意。
果然皇帝聽她這麼一說,就意動了,但仍有些端著,「這不太好吧?」
陸薇就道:「確實有些不大好,但事急從權,這是不得已而為之。」
弘曆頷首:「是啊。」
他對自己有自信,大清國怎麼也不會淪落到後繼無人的地步,他現在身子還算康健,皇子們都還年輕,他再慢慢地培養也不急。
總的來說,陸薇替他解決了一樁不大不小的麻煩,這讓他還是很高興,笑道:「朕決定採納愛卿的主意了。嗯,愛卿有什麼想要的,朕都賞賜給你。」
陸薇配合他,「那就把您上回南巡從揚州帶回來的廚子分我一個吧。」
民以食為天,能當皇帝的廚子的人都有幾分真本事,弘曆可寶貴這幾個廚子了,但現在陸薇開口要了,當即毫不猶豫道:「行,朕送你一個,今日就讓他去你的膳房報導。」
陸薇笑吟吟道:「謝主隆恩!」
……
皇帝的不是拖拉的性子,決定的事情立刻就要執行,幾日後,他在紫禁城養心殿當眾公布要秘密立儲。
立儲的詔書他已經準備好了,藏於密匣中,然後皇帝親率眾王公大臣一同見證這份詔書被放置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
如此,立儲之事正式告一段落,大清國後繼有人啦。
朝臣們欣慰有之,懵逼有之,往常說起立儲,皇帝從來不接茬,突然間這麼大的就搞定了。
下朝後,一班臣子們議論紛紛,重點在兩個人身上:和親王弘晝與傅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