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頁
陸薇交給她的任務是讓她去清點兩位未來皇子福晉的嫁妝。一般來說閨女出嫁的嫁妝得由娘家來辦,但在皇室這裡,卻是由內務府來包辦嫁妝。
毛太監這時候拿了兩位未來福晉的嫁妝清單過來呈給皇后。
穎貴妃好奇道:「嬪妃進宮是沒有嫁妝的,我這還是第一次見嫁妝單子呢,皇后姐姐給我看看吧。」
陸薇示意毛太監把嫁妝單字給了穎貴妃。
穎貴妃一邊看一遍嘖嘖感嘆:「天,連痰盂與馬桶都有!」
令貴妃不以為意道:「嫁妝就是女人的底氣,民間有那疼愛女兒的父母給女兒準備的嫁妝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包括在內了,這嫁妝就是新娘子的底氣,意思是新娘子吃穿都不必靠婆家。」
「是嗎?」穎貴妃笑道,「但這兩份嫁妝都是內務府辦的,只是薄厚不同,十一福晉的東西足足比十二福晉多了至少一倍。」
陸薇解釋道:「這是皇上的意思。其實也沒有虧待十二福晉,她的嫁妝是按規格來辦的;十一福晉的嫁妝則是加恩過的,不必多言。」
皇帝深恨那拉氏,那拉氏去世時不過三百兩銀子就給安葬了,到了十二阿哥這裡,他那股恨意猶未消,不可能額外給十二阿哥加恩。至於十一阿哥,情況又有不同。
她簡單幾句話說過,穎貴妃瞭然,令貴妃臉色微變,沒有說話。
兩位阿哥同時成
親,就算皇帝再厭惡那拉氏,十二阿哥總是他的親生兒子,這麼對比著在他與十一阿哥之間分出輕重,他到底是怎麼想的?
陸薇與穎貴妃合得來,兩人之間更有默契,令貴妃待著也無趣,再者她與她們也沒什麼話題,於是領了任務就告退。
她一離開,穎貴妃就道:「皇后姐姐有什麼事情喊我就行了,何必叫上令貴妃?」
陸薇道:「兩樁婚事同時進行,事情多,令貴妃細心,有些瑣事讓她做更好。」
令貴妃就是太閒了,給她點事情做省得再去搞事。更重要的是十一阿哥與十二阿哥的婚事得讓她全面參與進來,這樣她才知道十一阿哥在皇帝心裡有多重要。
當然皇帝現在看重永瑆,不代表他要立永瑆為太子,頂多是將永瑆納入考察的範圍。
陸薇要得只是令貴妃猶疑、慌張而已。
當初五阿哥有希望當太子時,令貴妃就沒忍住出手,在皇帝面前言語挑撥。這一次眼看著十一阿哥似乎又有希望了,令貴妃絕對會心態發生變化。
但這些鋪墊尚且不夠,還差一把關鍵的火候。
……
十一阿哥與十二阿哥兩人雖然是皇子,但實際上都是光頭阿哥,身上沒有任何爵位,因此這婚事雖然要辦得熱鬧,但肯定不能太隆重。六月份定下婚事,七月下旬就把婚事辦完了。
三日後,兩位阿哥攜福晉來給皇上、太后,皇后行禮請安。
這兩對新婚夫妻先去九州清晏見過皇上,然後再來長春仙館見太后與皇后。
在太后眼裡,兩人都是她的孫兒,老太太倒沒有厚此薄彼,給了同樣的賞賜。陸薇按降一等的規格隨著太后賞賜。
兩位新娘子在長輩面前都是含羞帶怯的,她們的丈夫卻有很大的不同。永瑆常常為太后抄佛經,關係更親昵;永璂經歷生母事件,性情大變,沉默寡言,小小年紀眼神里竟能看出絕望來,哪怕是他的新婚期,他臉上也不見喜色,就如同尋常日子一樣。
太后看他這副模樣心裡也難受,揮揮手,讓永璂帶著他的福晉離開了,永瑆與小富察氏則留下來用膳。
永瑆妙語連珠,小富察氏端莊大方,兩人看起來很配。太后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拉著他倆的手,說了很多貼心話。
陸薇看著這對新婚小夫妻,不禁感嘆道,不知道未來怎麼樣,這會兒他們確實看起來男才女貌。
小富察氏還送了一面摺扇給她,陸薇一看上面的題字就知道是永瑆的字跡。
搞藝術的人都得給自己起個別致的名號,以示風雅,永瑆也不例外,這位的別號叫做「鏡泉」。
陸薇拿給太后一同觀賞,「十一阿哥的字越發精進了,靈秀清逸,很有魏晉遺風。」
太后笑道:「我們愛新覺羅家也出了一個王羲之!」
永瑆連忙謙遜道:「永瑆不敢當。」
陸薇指著扇子上的印章問道:「十一阿哥如今還稱『鏡泉』嗎?」
永瑆有些不好意思道:「兒臣與文人朋友們相交時多用這個號。」
陸薇點點頭,「號雖雅致,但國俗尚武,這騎射也不可落下。」
永瑆心裡大驚,他從來不敢小看皇后,皇阿瑪是多難伺候的人啊,陸氏能從一個普通的漢人女子坐到皇后的位置上,對皇帝的心意肯定把握得很精準,她這麼說必定有深意。
往日永瑆自詡寫得一筆好字,人人都誇讚好,他很自得,寫了墨寶到處送人以彰顯自己的才華,可是如果這一切都不是皇阿瑪所喜歡的呢?
後怕的同時,又暗自慶幸,眼下還沒到更糟糕的地步,他還有機會在皇阿瑪面前改。
他懇切道:「皇額娘說得是,兒臣記住了。」
吃過完飯,太后吩咐總管太監李公公親自送他們回了住所。
她的神情就有些鬱鬱不樂,陸薇問她是不是不舒服?
太后搖搖頭,「沒有,我只是看到小富察氏突然就想起了她的姑姑。當年富察氏嫁進宮時就是小富察氏這般的年紀。薇薇,你還記得富察氏長什麼樣子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毛太監這時候拿了兩位未來福晉的嫁妝清單過來呈給皇后。
穎貴妃好奇道:「嬪妃進宮是沒有嫁妝的,我這還是第一次見嫁妝單子呢,皇后姐姐給我看看吧。」
陸薇示意毛太監把嫁妝單字給了穎貴妃。
穎貴妃一邊看一遍嘖嘖感嘆:「天,連痰盂與馬桶都有!」
令貴妃不以為意道:「嫁妝就是女人的底氣,民間有那疼愛女兒的父母給女兒準備的嫁妝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包括在內了,這嫁妝就是新娘子的底氣,意思是新娘子吃穿都不必靠婆家。」
「是嗎?」穎貴妃笑道,「但這兩份嫁妝都是內務府辦的,只是薄厚不同,十一福晉的東西足足比十二福晉多了至少一倍。」
陸薇解釋道:「這是皇上的意思。其實也沒有虧待十二福晉,她的嫁妝是按規格來辦的;十一福晉的嫁妝則是加恩過的,不必多言。」
皇帝深恨那拉氏,那拉氏去世時不過三百兩銀子就給安葬了,到了十二阿哥這裡,他那股恨意猶未消,不可能額外給十二阿哥加恩。至於十一阿哥,情況又有不同。
她簡單幾句話說過,穎貴妃瞭然,令貴妃臉色微變,沒有說話。
兩位阿哥同時成
親,就算皇帝再厭惡那拉氏,十二阿哥總是他的親生兒子,這麼對比著在他與十一阿哥之間分出輕重,他到底是怎麼想的?
陸薇與穎貴妃合得來,兩人之間更有默契,令貴妃待著也無趣,再者她與她們也沒什麼話題,於是領了任務就告退。
她一離開,穎貴妃就道:「皇后姐姐有什麼事情喊我就行了,何必叫上令貴妃?」
陸薇道:「兩樁婚事同時進行,事情多,令貴妃細心,有些瑣事讓她做更好。」
令貴妃就是太閒了,給她點事情做省得再去搞事。更重要的是十一阿哥與十二阿哥的婚事得讓她全面參與進來,這樣她才知道十一阿哥在皇帝心裡有多重要。
當然皇帝現在看重永瑆,不代表他要立永瑆為太子,頂多是將永瑆納入考察的範圍。
陸薇要得只是令貴妃猶疑、慌張而已。
當初五阿哥有希望當太子時,令貴妃就沒忍住出手,在皇帝面前言語挑撥。這一次眼看著十一阿哥似乎又有希望了,令貴妃絕對會心態發生變化。
但這些鋪墊尚且不夠,還差一把關鍵的火候。
……
十一阿哥與十二阿哥兩人雖然是皇子,但實際上都是光頭阿哥,身上沒有任何爵位,因此這婚事雖然要辦得熱鬧,但肯定不能太隆重。六月份定下婚事,七月下旬就把婚事辦完了。
三日後,兩位阿哥攜福晉來給皇上、太后,皇后行禮請安。
這兩對新婚夫妻先去九州清晏見過皇上,然後再來長春仙館見太后與皇后。
在太后眼裡,兩人都是她的孫兒,老太太倒沒有厚此薄彼,給了同樣的賞賜。陸薇按降一等的規格隨著太后賞賜。
兩位新娘子在長輩面前都是含羞帶怯的,她們的丈夫卻有很大的不同。永瑆常常為太后抄佛經,關係更親昵;永璂經歷生母事件,性情大變,沉默寡言,小小年紀眼神里竟能看出絕望來,哪怕是他的新婚期,他臉上也不見喜色,就如同尋常日子一樣。
太后看他這副模樣心裡也難受,揮揮手,讓永璂帶著他的福晉離開了,永瑆與小富察氏則留下來用膳。
永瑆妙語連珠,小富察氏端莊大方,兩人看起來很配。太后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拉著他倆的手,說了很多貼心話。
陸薇看著這對新婚小夫妻,不禁感嘆道,不知道未來怎麼樣,這會兒他們確實看起來男才女貌。
小富察氏還送了一面摺扇給她,陸薇一看上面的題字就知道是永瑆的字跡。
搞藝術的人都得給自己起個別致的名號,以示風雅,永瑆也不例外,這位的別號叫做「鏡泉」。
陸薇拿給太后一同觀賞,「十一阿哥的字越發精進了,靈秀清逸,很有魏晉遺風。」
太后笑道:「我們愛新覺羅家也出了一個王羲之!」
永瑆連忙謙遜道:「永瑆不敢當。」
陸薇指著扇子上的印章問道:「十一阿哥如今還稱『鏡泉』嗎?」
永瑆有些不好意思道:「兒臣與文人朋友們相交時多用這個號。」
陸薇點點頭,「號雖雅致,但國俗尚武,這騎射也不可落下。」
永瑆心裡大驚,他從來不敢小看皇后,皇阿瑪是多難伺候的人啊,陸氏能從一個普通的漢人女子坐到皇后的位置上,對皇帝的心意肯定把握得很精準,她這麼說必定有深意。
往日永瑆自詡寫得一筆好字,人人都誇讚好,他很自得,寫了墨寶到處送人以彰顯自己的才華,可是如果這一切都不是皇阿瑪所喜歡的呢?
後怕的同時,又暗自慶幸,眼下還沒到更糟糕的地步,他還有機會在皇阿瑪面前改。
他懇切道:「皇額娘說得是,兒臣記住了。」
吃過完飯,太后吩咐總管太監李公公親自送他們回了住所。
她的神情就有些鬱鬱不樂,陸薇問她是不是不舒服?
太后搖搖頭,「沒有,我只是看到小富察氏突然就想起了她的姑姑。當年富察氏嫁進宮時就是小富察氏這般的年紀。薇薇,你還記得富察氏長什麼樣子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