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怪不得張家這麼有錢。」夏文軒忍不住說道:「這群世家的人膽子忒大了。怕是一直都沒把朝廷律法放在眼裡。」
他們夏家會跟張家結親,是因為張大人的官聲不錯,沒有干出什麼徇私枉法,魚肉百姓的壞事。
紅巾軍路過燒了幾個縣衙,張大人雖然生氣,但也知道好歹,沒有硬剛,紅巾軍走了,也依舊按照紅巾軍的規矩來,沒把土地搶回來。
這種有背景,有實力,又能審時度勢的人,確實是個不錯的合作對象。
結果現在發現,張大人不是會審時度勢,是因為他都自己造錢了,懶得跟百姓爭這點土地。
底下的人願意種地就種唄,反正種出來的糧食,他造點銅錢就換回來了。
富寶郡的百姓日子過得苦,不只是因為土地貧瘠,還有物價崩壞的緣故。只是他們自始至終,都不知道是誰搗的鬼,還誇張大人這官做得不錯,讓張家在富寶郡經營出了一片好名聲。
「張大人說郡中土地貧瘠,糧食產量低,但產量低苦的是百姓,可沒苦著他。按理來說,哪怕紅巾軍來過一趟,張家該有不少存糧。他家都敢造私錢了,偷報鐵礦產量,估計也是正常操作。有糧食有武器,富寶郡不至於養不起城中這點兵馬。」
夏文君分析完情況,說道:「張家肯定在銅礦那邊留了一大批人馬,保護他們的搖錢樹,這才顯得糧食不夠吃。」
「有人他還跟我們借兵?」夏文軒差點沒忍住翻白眼。
對方合作,一方為了糧食,一方為了武器,這點雙方都心知肚明。
「借兵只是個由頭,糧食才是他們的主要目的。」夏文君拿起匕首在手上玩了玩,好笑的說道:「說不定張家還把平安郡當成能囊中之物呢。」
說到這裡,夏文軒也蔫吧了。
誰叫平安郡一直這麼窩囊呢,現在平安郡又被夏文君經營得很好,一塊沒有保護的肥肉,誰都想啃一口。
這次幫富寶郡鎮壓郡內叛軍,夏文君原本是打著亮一亮肌肉,方便接下來的合作,發現張家的實力比自家強,夏文君立刻老實了。
亮什麼肌肉啊,這個時候就該示弱,保存實力。
然後張大人就看著平安郡出來的兵,穿著鋥亮的鎧甲,拿著鋒利的武器,踩著厚實的千層底布鞋,逃得比誰都快。
偏偏這群人吃得也壯實,跑了一大截路,都不帶喘氣的,中氣十足的跟夏文君匯報軍情。
「六娘子,那伙叛軍的營地,易守難攻,還有那麼多陷阱,我們打不過。」
『打不過』那三個字,還說的超大聲,一點也不知道丟人。
夏文君不僅不責怪,還好聲好氣的安撫,「事緩則圓,咱們回去再想想辦法。這次準備不周,攻不下也是常事。」
這一瞬間,張大人一下子就悟了什麼叫『慈不掌兵』,虧他剛見面的時候,見夏文君那氣勢,還以為夏文君是高手,怕未來兒媳不好掌控呢。
但平安郡出來的兵,打仗不行,卻很聽夏文君的話,夏文君指哪兒,他們打哪兒。
打不打得過另說,反正態度是好的。
平安郡來的兵仗著人多,欺負小股的叛軍還行,遇上實力強勁的硬骨頭,平安郡出來的兵就啃不動了。夏文君又心善,捨不得拿自己的人去填。所以硬骨頭就只能先撂在一邊不管。
這垃圾的戰鬥力,太符合張大人對平安郡的刻板印象了,他雖然恨鐵不成鋼,但卻只能自己暗自深呼吸,面對夏文君的時候,連重話都不敢說幾句。
從富寶郡回家,夏文君帶著的人,都只受了點皮外傷。
回程的路上,一個個全都笑嘻嘻的,去富寶郡乾的那些活,運動量還沒平時訓練大,出來一趟跟玩兒似的。
「就算六娘子不發話,我下手也挺不忍心的。有個寨子里的流寇,都餓得面黃肌瘦了,我都不知道他們怎麼當土匪的。」
「他們力氣不行,但手裡的武器還挺不錯。估計是對張家的鐵礦動過手。」
「富寶郡的地太薄了,年成不好,就種不出什麼東西來。那走投無路的樣子,跟我們當年也差不多,我當時還苦口婆心的勸他們來平安郡找活路,也不知道他們聽進去沒。」
富寶郡的條件比平安郡可差太多了,不下雨他們那兒就乾旱,下雨他們那兒才有水,但雨水落地就會外流,根本存不住。
同一年裡,同樣的天氣,平安郡能大豐收,富寶郡就減產。
但因為富寶郡有礦,依舊是個人人搶著去當官的好地方。
以前有礦有錢,多買些糧食,富寶郡的問題就能解決。現在世道這不是亂了嘛,糧食價格暴漲不說,還不好買了。
遠地方的糧食,救不了近火,半道上容易被搶。細數周邊的地區,也就平安郡還有餘糧,養得起自己不說,還養得起富寶郡。
在張大人眼裡,夏文君帶兵打仗不行,但經營內務確實很有一手,把平安郡搞得有錢又有糧。
張家先下手為強,和夏家結親,其他人慢了一步,再想來尋求合作,就沒機會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們夏家會跟張家結親,是因為張大人的官聲不錯,沒有干出什麼徇私枉法,魚肉百姓的壞事。
紅巾軍路過燒了幾個縣衙,張大人雖然生氣,但也知道好歹,沒有硬剛,紅巾軍走了,也依舊按照紅巾軍的規矩來,沒把土地搶回來。
這種有背景,有實力,又能審時度勢的人,確實是個不錯的合作對象。
結果現在發現,張大人不是會審時度勢,是因為他都自己造錢了,懶得跟百姓爭這點土地。
底下的人願意種地就種唄,反正種出來的糧食,他造點銅錢就換回來了。
富寶郡的百姓日子過得苦,不只是因為土地貧瘠,還有物價崩壞的緣故。只是他們自始至終,都不知道是誰搗的鬼,還誇張大人這官做得不錯,讓張家在富寶郡經營出了一片好名聲。
「張大人說郡中土地貧瘠,糧食產量低,但產量低苦的是百姓,可沒苦著他。按理來說,哪怕紅巾軍來過一趟,張家該有不少存糧。他家都敢造私錢了,偷報鐵礦產量,估計也是正常操作。有糧食有武器,富寶郡不至於養不起城中這點兵馬。」
夏文君分析完情況,說道:「張家肯定在銅礦那邊留了一大批人馬,保護他們的搖錢樹,這才顯得糧食不夠吃。」
「有人他還跟我們借兵?」夏文軒差點沒忍住翻白眼。
對方合作,一方為了糧食,一方為了武器,這點雙方都心知肚明。
「借兵只是個由頭,糧食才是他們的主要目的。」夏文君拿起匕首在手上玩了玩,好笑的說道:「說不定張家還把平安郡當成能囊中之物呢。」
說到這裡,夏文軒也蔫吧了。
誰叫平安郡一直這麼窩囊呢,現在平安郡又被夏文君經營得很好,一塊沒有保護的肥肉,誰都想啃一口。
這次幫富寶郡鎮壓郡內叛軍,夏文君原本是打著亮一亮肌肉,方便接下來的合作,發現張家的實力比自家強,夏文君立刻老實了。
亮什麼肌肉啊,這個時候就該示弱,保存實力。
然後張大人就看著平安郡出來的兵,穿著鋥亮的鎧甲,拿著鋒利的武器,踩著厚實的千層底布鞋,逃得比誰都快。
偏偏這群人吃得也壯實,跑了一大截路,都不帶喘氣的,中氣十足的跟夏文君匯報軍情。
「六娘子,那伙叛軍的營地,易守難攻,還有那麼多陷阱,我們打不過。」
『打不過』那三個字,還說的超大聲,一點也不知道丟人。
夏文君不僅不責怪,還好聲好氣的安撫,「事緩則圓,咱們回去再想想辦法。這次準備不周,攻不下也是常事。」
這一瞬間,張大人一下子就悟了什麼叫『慈不掌兵』,虧他剛見面的時候,見夏文君那氣勢,還以為夏文君是高手,怕未來兒媳不好掌控呢。
但平安郡出來的兵,打仗不行,卻很聽夏文君的話,夏文君指哪兒,他們打哪兒。
打不打得過另說,反正態度是好的。
平安郡來的兵仗著人多,欺負小股的叛軍還行,遇上實力強勁的硬骨頭,平安郡出來的兵就啃不動了。夏文君又心善,捨不得拿自己的人去填。所以硬骨頭就只能先撂在一邊不管。
這垃圾的戰鬥力,太符合張大人對平安郡的刻板印象了,他雖然恨鐵不成鋼,但卻只能自己暗自深呼吸,面對夏文君的時候,連重話都不敢說幾句。
從富寶郡回家,夏文君帶著的人,都只受了點皮外傷。
回程的路上,一個個全都笑嘻嘻的,去富寶郡乾的那些活,運動量還沒平時訓練大,出來一趟跟玩兒似的。
「就算六娘子不發話,我下手也挺不忍心的。有個寨子里的流寇,都餓得面黃肌瘦了,我都不知道他們怎麼當土匪的。」
「他們力氣不行,但手裡的武器還挺不錯。估計是對張家的鐵礦動過手。」
「富寶郡的地太薄了,年成不好,就種不出什麼東西來。那走投無路的樣子,跟我們當年也差不多,我當時還苦口婆心的勸他們來平安郡找活路,也不知道他們聽進去沒。」
富寶郡的條件比平安郡可差太多了,不下雨他們那兒就乾旱,下雨他們那兒才有水,但雨水落地就會外流,根本存不住。
同一年裡,同樣的天氣,平安郡能大豐收,富寶郡就減產。
但因為富寶郡有礦,依舊是個人人搶著去當官的好地方。
以前有礦有錢,多買些糧食,富寶郡的問題就能解決。現在世道這不是亂了嘛,糧食價格暴漲不說,還不好買了。
遠地方的糧食,救不了近火,半道上容易被搶。細數周邊的地區,也就平安郡還有餘糧,養得起自己不說,還養得起富寶郡。
在張大人眼裡,夏文君帶兵打仗不行,但經營內務確實很有一手,把平安郡搞得有錢又有糧。
張家先下手為強,和夏家結親,其他人慢了一步,再想來尋求合作,就沒機會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