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頁
明裳眉眼彎彎,眸子亮亮的,「皇上,綏兒會說父皇了呢!」
柔和的光暈打過女子的面龐,鋪上一抹柔色。
李懷修自是聽到了兒子叫他,他心口生出一處柔軟,去握兒子的小手,那隻胖乎乎的小手還沒他的手指大,卻握住了他的指骨,喚著他父親,他沒有動,眼眸很沉,酸酸澀澀,仿佛在這世上冥冥中有了更深的羈絆。
……
聖旨下令不再春選,滿朝譁然,朝臣爭相勸諫皇上此舉不妥,李懷修不耐煩地聽著,理也未理。下了朝李懷修吩咐御史台將那些對他聖旨不滿之人一一挑出來,尋到錯處,直接打發出京。三日後,勸諫之聲消了下去,又過五日,再沒人敢提此事。
而在後宮,皇后終於坐不住了。
她忍了宓妃獨寵這麼久,就是在等待今年春選,新人進宮,新進的秀女分去宓妃的聖寵,她再尋個時機在膝下撫養一個皇嗣,可如今皇上一紙令下,不再新選,她原先打過的算盤全都落了空。
皇后如今看似是中宮主位,可皇上早已不到她的坤寧宮中,即便是陪伴寶珠,也是直接吩咐宮人帶著寶珠去乾坤宮見皇上。她主掌六宮之權更是旁落到了賢妃手裡,三皇子孱弱,定是不能成事。他日只能是大皇子和二皇子去爭那個位子,宓妃與張貴嬪又無一人忠心於她。
心身俱疲之下,皇后頭風發作,疼了整整三天,太醫接連不斷進出坤寧宮。直到第四日,看診的太醫去了鍾粹宮,後午,她才得知,三皇子高熱不治,太醫束手無策。
入夜,三皇子薨逝。
皇后忍著頭疾,乘坐儀仗前去鍾粹宮看望三皇子,至宮門前遭宮人阻攔,皇上有令,六宮不必前去探視,三皇子薨後喪儀交由賢妃操辦。皇上是還在怒她,皇后面容霎時血色褪去,回宮後一病不起,頭風更加嚴重。
三皇子猝然夭折,皇上痛悼不已,廢朝三日,下旨追封英王,特賜諡號福慧,命鴻臚寺霍遠侯監護,少卿文義思使護喪,厚葬於北氓昭陵。
春日漸暖,今歲的寒冬尤為不好過。三皇子的夭折仿似成了一片陰雲,籠罩在皇城之上,直至乍暖春來,才漸漸消散。
三皇子生來不足,胎里弱症,六宮心知肚明養不了多久,然真正到了這一日,仍是讓人唏噓。年關後本該到了太后娘娘壽辰,因三皇子猝然夭折,太后精神不濟,宮裡便沒再大辦。
這日,全福海抹了把額頭的熱汗,皇上用過晚膳就歇在了宓妃娘娘這兒,遣他回南書房拿博古架上那本策論,全福海緊趕慢趕終於送回了永和宮。
他埋著頭,壓根不敢多看案後的皇上娘娘,悄聲送了書,退出內殿。
殿中,明裳伏身作畫,男人臉色淡淡地站在身後,手掌握著她的手腕,垂著眼,面容專注冷峻。
畫了一會兒,明裳手腕就開始發酸,但這位好似並沒有停下的意思,明裳輕咬住下唇,手也不動了,任由男人牽著她在宣紙上塗抹。
李懷修有所察覺,睨去一眼,擰著眉峰,冷冷嗤道:「究竟是你求著朕學,還是朕上趕著要教你?」
明裳癟癟唇瓣,轉身討好地伏到他懷中,臉蛋仰起來,美目盈盈,波光流轉,「自然是嬪妾求著皇上學,皇上字畫絕倫,嬪妾仰慕不已。」
究竟是仰慕他的字畫,還是別的什麼,李懷修自然清楚,這女子的心思也不加掩飾,還說得這般冠冕堂皇。
李懷修捏了把她的臉蛋,將人從懷裡扯下來,慢條斯理道:「你這字畫實無天資,朕要教好你怕是花上些心血功夫。」
明裳眸子淺淺眨了下,聽得出這是玩笑之言,但並未如從前一般跟男人嬌嗔胡鬧。
她其實有所感覺,自三皇子夭折後,皇上心情一直算不上好,皇上面上不顯,她有心要勸,也不知如何開口。
這位許是坐在這個位子上已經習慣了這樣不動聲色,什麼事都藏在心裡,人前仍是那個喜怒不形於色的君王。她暗自嘆息一聲,回頭抱住李懷修的腰身,埋入男人懷中,想說點兒什麼,「臣妾最近廚藝精進了,皇上想吃什麼臣妾做給皇上。」
李懷修手掌撫著她垂落的青絲,漫不經心道:「朕又不缺廚子,總去庖廚仔細傷了手。」
其實也沒什麼話要說,選秀作罷後,前朝後宮風平浪靜,李懷修待在永和宮陪這女子消磨了大半日,說些有的沒的。
明裳撐起臉蛋,忽然想起來,「臣妾記得東山行宮臣妾生病那日,皇上說回宮後要與臣妾回虞府。」
「皇上可是當真?」
那日明裳迷迷糊糊的,回宮這段日子倒是忘了。她沒對此抱多少希望,父親非皇上重臣,皇上能准她回去探望雙親已是天恩,怎能還陪她一同回去。
李懷修擰了擰眉,要陪她回虞府不是不可,只是自己的身份卻有些麻煩,她在家中也會不自在。
「你想讓朕同去?」
他問。
明裳想像聖駕親臨自家胡同的情形,不禁想笑,皇上陪著她確實太大張旗鼓,過於張揚了些,怕是家裡會誠惶誠恐,自己根本和父親說不上幾句話。
她忍笑搖搖頭,「皇上准臣妾一人回去就好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柔和的光暈打過女子的面龐,鋪上一抹柔色。
李懷修自是聽到了兒子叫他,他心口生出一處柔軟,去握兒子的小手,那隻胖乎乎的小手還沒他的手指大,卻握住了他的指骨,喚著他父親,他沒有動,眼眸很沉,酸酸澀澀,仿佛在這世上冥冥中有了更深的羈絆。
……
聖旨下令不再春選,滿朝譁然,朝臣爭相勸諫皇上此舉不妥,李懷修不耐煩地聽著,理也未理。下了朝李懷修吩咐御史台將那些對他聖旨不滿之人一一挑出來,尋到錯處,直接打發出京。三日後,勸諫之聲消了下去,又過五日,再沒人敢提此事。
而在後宮,皇后終於坐不住了。
她忍了宓妃獨寵這麼久,就是在等待今年春選,新人進宮,新進的秀女分去宓妃的聖寵,她再尋個時機在膝下撫養一個皇嗣,可如今皇上一紙令下,不再新選,她原先打過的算盤全都落了空。
皇后如今看似是中宮主位,可皇上早已不到她的坤寧宮中,即便是陪伴寶珠,也是直接吩咐宮人帶著寶珠去乾坤宮見皇上。她主掌六宮之權更是旁落到了賢妃手裡,三皇子孱弱,定是不能成事。他日只能是大皇子和二皇子去爭那個位子,宓妃與張貴嬪又無一人忠心於她。
心身俱疲之下,皇后頭風發作,疼了整整三天,太醫接連不斷進出坤寧宮。直到第四日,看診的太醫去了鍾粹宮,後午,她才得知,三皇子高熱不治,太醫束手無策。
入夜,三皇子薨逝。
皇后忍著頭疾,乘坐儀仗前去鍾粹宮看望三皇子,至宮門前遭宮人阻攔,皇上有令,六宮不必前去探視,三皇子薨後喪儀交由賢妃操辦。皇上是還在怒她,皇后面容霎時血色褪去,回宮後一病不起,頭風更加嚴重。
三皇子猝然夭折,皇上痛悼不已,廢朝三日,下旨追封英王,特賜諡號福慧,命鴻臚寺霍遠侯監護,少卿文義思使護喪,厚葬於北氓昭陵。
春日漸暖,今歲的寒冬尤為不好過。三皇子的夭折仿似成了一片陰雲,籠罩在皇城之上,直至乍暖春來,才漸漸消散。
三皇子生來不足,胎里弱症,六宮心知肚明養不了多久,然真正到了這一日,仍是讓人唏噓。年關後本該到了太后娘娘壽辰,因三皇子猝然夭折,太后精神不濟,宮裡便沒再大辦。
這日,全福海抹了把額頭的熱汗,皇上用過晚膳就歇在了宓妃娘娘這兒,遣他回南書房拿博古架上那本策論,全福海緊趕慢趕終於送回了永和宮。
他埋著頭,壓根不敢多看案後的皇上娘娘,悄聲送了書,退出內殿。
殿中,明裳伏身作畫,男人臉色淡淡地站在身後,手掌握著她的手腕,垂著眼,面容專注冷峻。
畫了一會兒,明裳手腕就開始發酸,但這位好似並沒有停下的意思,明裳輕咬住下唇,手也不動了,任由男人牽著她在宣紙上塗抹。
李懷修有所察覺,睨去一眼,擰著眉峰,冷冷嗤道:「究竟是你求著朕學,還是朕上趕著要教你?」
明裳癟癟唇瓣,轉身討好地伏到他懷中,臉蛋仰起來,美目盈盈,波光流轉,「自然是嬪妾求著皇上學,皇上字畫絕倫,嬪妾仰慕不已。」
究竟是仰慕他的字畫,還是別的什麼,李懷修自然清楚,這女子的心思也不加掩飾,還說得這般冠冕堂皇。
李懷修捏了把她的臉蛋,將人從懷裡扯下來,慢條斯理道:「你這字畫實無天資,朕要教好你怕是花上些心血功夫。」
明裳眸子淺淺眨了下,聽得出這是玩笑之言,但並未如從前一般跟男人嬌嗔胡鬧。
她其實有所感覺,自三皇子夭折後,皇上心情一直算不上好,皇上面上不顯,她有心要勸,也不知如何開口。
這位許是坐在這個位子上已經習慣了這樣不動聲色,什麼事都藏在心裡,人前仍是那個喜怒不形於色的君王。她暗自嘆息一聲,回頭抱住李懷修的腰身,埋入男人懷中,想說點兒什麼,「臣妾最近廚藝精進了,皇上想吃什麼臣妾做給皇上。」
李懷修手掌撫著她垂落的青絲,漫不經心道:「朕又不缺廚子,總去庖廚仔細傷了手。」
其實也沒什麼話要說,選秀作罷後,前朝後宮風平浪靜,李懷修待在永和宮陪這女子消磨了大半日,說些有的沒的。
明裳撐起臉蛋,忽然想起來,「臣妾記得東山行宮臣妾生病那日,皇上說回宮後要與臣妾回虞府。」
「皇上可是當真?」
那日明裳迷迷糊糊的,回宮這段日子倒是忘了。她沒對此抱多少希望,父親非皇上重臣,皇上能准她回去探望雙親已是天恩,怎能還陪她一同回去。
李懷修擰了擰眉,要陪她回虞府不是不可,只是自己的身份卻有些麻煩,她在家中也會不自在。
「你想讓朕同去?」
他問。
明裳想像聖駕親臨自家胡同的情形,不禁想笑,皇上陪著她確實太大張旗鼓,過於張揚了些,怕是家裡會誠惶誠恐,自己根本和父親說不上幾句話。
她忍笑搖搖頭,「皇上准臣妾一人回去就好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