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頁
至夜中聖駕想必是歇在鍾粹宮,明裳著了衾衣睡去,月香見娘娘黯然失落的神情,輕嘆了口氣,落下帷幔。不止娘娘,就連她也習慣了皇上時常到永和宮,可這宮裡總不是只有娘娘一位主子。
娘娘早歇下了,守歲的宮人們靠著炭盆,搓了搓手,剪紅紙窗花打發悶子。
深夜,宮人們倚肩靠背,撐不住困意,稀稀拉拉地回耳房睡下。
一盞一盞的宮燈熄滅,輪到辛小五守門,他迷迷瞪瞪地倚著宮門,打著瞌睡時,聽門吱呀一聲,猛地驚醒,卻見聖駕不知何時到了眼前,嚇得撲通跪下身子,嘴巴叫全福海一把捂住,「閉嘴!」
辛小五嗚嗚地點頭,全福海這才放手。
三皇子那頭折騰到大半夜終於沒事,皇上就來了永和宮。陸美人有心委婉地留下皇上,被皇上不咸不淡地掠去一眼,明白皇上的意思,再不敢說一句。陸美人聰慧就該知道只要安安分分撫養好了三皇子,就能得到旁人奢求不到的位分,不該借三皇子做其他妄想。
全福海以為皇上要歇去寢宮,不想是到了宓妃娘娘這兒。
他為皇上寬了龍袍,帶著宮人退下身。
明裳是第二日一早才發現皇上和自己同榻,疑心是自己睡糊塗了,要坐起身,又被他帶回懷裡,李懷修擰著眉,不耐地讓她別吵,明裳意識到,皇上昨夜確實是在永和宮。
今日前朝不必上朝,後宮也不必問安,她安安心心地繼續去睡。
男人睡飽後,明裳在夢中又被迫雲雨一番。
……
年宴過後,太後派去乾坤宮詢問選秀的人又被皇上藉口推回了壽康宮。
眼見年關後就要開春,如今這後宮裡哪還有多少嬪妃,三皇孫又自小孱弱,皇后身邊也沒有皇子,先帝時後宮僅是皇子就有十餘之眾,太後不禁為兒子的子嗣操心。
借著皇帝到她這兒問安的日子,太後提點兩句,「年宴那日,哀家看陳令家的二姑娘是極守規矩的,相貌也很是周正。」
李懷修似沒聽出太後話里的意思,無所謂地勾唇,「母后喜歡,朕便下旨封她個郡主,傳召入宮,留在母后身邊伺候。」
太後是真的被皇帝這不上心的態度氣得臉色難看,忍不住拍案,眼白他,「哀家身邊有月兒,缺這麼一個伺候的人?」
殿內靜著,李懷修把玩拇指的玉扳指,抿唇不語,趙月兒有眼色地領著宮人退出內殿,太後平下心火,開門見山,「你如今膝下只有三子,嘉兒又孱弱多病,後宮嬪妃不多,也該為皇室考慮,納些新人,綿延後嗣。」
良久,李懷修換了個姿勢,徐徐掀眼,「兒子實話說給母后,兒子不打算再行春選。」
第104章
兒子不打算再行春選——
聽到這句話, 太后撫在憑几的手心陡然發緊,兩眼一黑,險些被氣昏過去。
「你說什麼?」
「你再跟哀家說一遍。」
「什麼叫不打算再行春選了!」
李懷修任由太后訓斥, 面不改色道:「正如母后所想, 兒子後宮子嗣足矣,沒有再添新人的必要。」
「荒唐!」太后手撫胸口, 怒氣沖沖,「後宮不過三個皇子,如何就足矣?李氏先祖哪一代不是依著規矩, 三年一選?選秀事關前朝,豈能兒戲!」
宮燈晃出的光照過男人衣袍金線鉤織出的龍紋,上好的絳紗緙絲,金尊玉貴。
李懷修雙目微斂,平靜地開口, 「朕並未兒戲。」
「母后所言, 一曰先祖宮規, 二曰皇室後嗣。宮規由人而定,朕是大魏之君,江山之主, 只作罷選秀一事, 有何不可?更何況前朝風波平定,也無需充盈六宮做以制衡。至於皇室後嗣……」
李懷修輕輕一笑,薄唇譏諷,「先帝生子十九,母后更是清楚朕是經怎樣一番兄弟嫌隙, 手足相殘,才得來的這皇位。」
「朕只是不想朕生的兒子走朕曾經走過的路。」
太后心頭一震, 猛然抬眼,都說天家薄情,可誰又不想過安穩的日子,望著面前沉穩從容,仿若沒有任何事情能夠將他擊垮的年輕君王,太后忽然後悔,自己曾經那樣渴求這個位子,逼迫兒子太多,也虧欠了太多。
她疲累地閉了閉眼,「哀家知道了。」
……
選秀擱置一事很快傳遍了六宮,明裳得知後,神色詫異茫然,原本她是介意這後宮裡要多上新鮮的面孔,但轉而想到此事非自己能夠決定,就釋然了。結果沒過多久,得知皇上居然下旨不再新選,她心事重重地哄著兩個孩子,在想其中的原因。
如今這後宮裡的嬪妃實在算不上多,皇上為何忽然會下這樣的旨意。
夜中聖駕到永和宮,明裳正哄著小綏兒叫母妃。綏兒說話說得要比安兒清楚,只是那妃字仍吐不清晰,明裳就哄他叫娘親,綏兒很乖,一板一眼地學,安兒也過來湊熱鬧,跟著哥哥學,沒學會叫母妃,娘親,先是學會了吃字,見什麼都要抓過來吃,逗得闔宮日日笑聲不斷。
李懷修要安兒叫父皇,安兒圓溜溜的眼珠轉來轉去,小臉憋得鼓了起來,卯足了勁兒也只會說嗒嗒,大底是這父皇二字對她實在困難,這時候,明裳抱著的綏兒忽然開口冒出一句,「父……父父……」<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娘娘早歇下了,守歲的宮人們靠著炭盆,搓了搓手,剪紅紙窗花打發悶子。
深夜,宮人們倚肩靠背,撐不住困意,稀稀拉拉地回耳房睡下。
一盞一盞的宮燈熄滅,輪到辛小五守門,他迷迷瞪瞪地倚著宮門,打著瞌睡時,聽門吱呀一聲,猛地驚醒,卻見聖駕不知何時到了眼前,嚇得撲通跪下身子,嘴巴叫全福海一把捂住,「閉嘴!」
辛小五嗚嗚地點頭,全福海這才放手。
三皇子那頭折騰到大半夜終於沒事,皇上就來了永和宮。陸美人有心委婉地留下皇上,被皇上不咸不淡地掠去一眼,明白皇上的意思,再不敢說一句。陸美人聰慧就該知道只要安安分分撫養好了三皇子,就能得到旁人奢求不到的位分,不該借三皇子做其他妄想。
全福海以為皇上要歇去寢宮,不想是到了宓妃娘娘這兒。
他為皇上寬了龍袍,帶著宮人退下身。
明裳是第二日一早才發現皇上和自己同榻,疑心是自己睡糊塗了,要坐起身,又被他帶回懷裡,李懷修擰著眉,不耐地讓她別吵,明裳意識到,皇上昨夜確實是在永和宮。
今日前朝不必上朝,後宮也不必問安,她安安心心地繼續去睡。
男人睡飽後,明裳在夢中又被迫雲雨一番。
……
年宴過後,太後派去乾坤宮詢問選秀的人又被皇上藉口推回了壽康宮。
眼見年關後就要開春,如今這後宮裡哪還有多少嬪妃,三皇孫又自小孱弱,皇后身邊也沒有皇子,先帝時後宮僅是皇子就有十餘之眾,太後不禁為兒子的子嗣操心。
借著皇帝到她這兒問安的日子,太後提點兩句,「年宴那日,哀家看陳令家的二姑娘是極守規矩的,相貌也很是周正。」
李懷修似沒聽出太後話里的意思,無所謂地勾唇,「母后喜歡,朕便下旨封她個郡主,傳召入宮,留在母后身邊伺候。」
太後是真的被皇帝這不上心的態度氣得臉色難看,忍不住拍案,眼白他,「哀家身邊有月兒,缺這麼一個伺候的人?」
殿內靜著,李懷修把玩拇指的玉扳指,抿唇不語,趙月兒有眼色地領著宮人退出內殿,太後平下心火,開門見山,「你如今膝下只有三子,嘉兒又孱弱多病,後宮嬪妃不多,也該為皇室考慮,納些新人,綿延後嗣。」
良久,李懷修換了個姿勢,徐徐掀眼,「兒子實話說給母后,兒子不打算再行春選。」
第104章
兒子不打算再行春選——
聽到這句話, 太后撫在憑几的手心陡然發緊,兩眼一黑,險些被氣昏過去。
「你說什麼?」
「你再跟哀家說一遍。」
「什麼叫不打算再行春選了!」
李懷修任由太后訓斥, 面不改色道:「正如母后所想, 兒子後宮子嗣足矣,沒有再添新人的必要。」
「荒唐!」太后手撫胸口, 怒氣沖沖,「後宮不過三個皇子,如何就足矣?李氏先祖哪一代不是依著規矩, 三年一選?選秀事關前朝,豈能兒戲!」
宮燈晃出的光照過男人衣袍金線鉤織出的龍紋,上好的絳紗緙絲,金尊玉貴。
李懷修雙目微斂,平靜地開口, 「朕並未兒戲。」
「母后所言, 一曰先祖宮規, 二曰皇室後嗣。宮規由人而定,朕是大魏之君,江山之主, 只作罷選秀一事, 有何不可?更何況前朝風波平定,也無需充盈六宮做以制衡。至於皇室後嗣……」
李懷修輕輕一笑,薄唇譏諷,「先帝生子十九,母后更是清楚朕是經怎樣一番兄弟嫌隙, 手足相殘,才得來的這皇位。」
「朕只是不想朕生的兒子走朕曾經走過的路。」
太后心頭一震, 猛然抬眼,都說天家薄情,可誰又不想過安穩的日子,望著面前沉穩從容,仿若沒有任何事情能夠將他擊垮的年輕君王,太后忽然後悔,自己曾經那樣渴求這個位子,逼迫兒子太多,也虧欠了太多。
她疲累地閉了閉眼,「哀家知道了。」
……
選秀擱置一事很快傳遍了六宮,明裳得知後,神色詫異茫然,原本她是介意這後宮裡要多上新鮮的面孔,但轉而想到此事非自己能夠決定,就釋然了。結果沒過多久,得知皇上居然下旨不再新選,她心事重重地哄著兩個孩子,在想其中的原因。
如今這後宮裡的嬪妃實在算不上多,皇上為何忽然會下這樣的旨意。
夜中聖駕到永和宮,明裳正哄著小綏兒叫母妃。綏兒說話說得要比安兒清楚,只是那妃字仍吐不清晰,明裳就哄他叫娘親,綏兒很乖,一板一眼地學,安兒也過來湊熱鬧,跟著哥哥學,沒學會叫母妃,娘親,先是學會了吃字,見什麼都要抓過來吃,逗得闔宮日日笑聲不斷。
李懷修要安兒叫父皇,安兒圓溜溜的眼珠轉來轉去,小臉憋得鼓了起來,卯足了勁兒也只會說嗒嗒,大底是這父皇二字對她實在困難,這時候,明裳抱著的綏兒忽然開口冒出一句,「父……父父……」<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