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完顏雍沉思半晌,說:“也罷,朕可以下令,所有女直人,撤回灤河之北,北國漢人,如願南歸,朕也不阻攔。今後宋金兩國,以灤河為界,永不相犯。但朕有兩個要求。”

  “講”。

  “第一,金國不犯宋境,宋國亦不得犯金境。”

  “這是自然,聖上一定會應允。”

  “第二條,我女真人的年輕才俊,也要有權進逍遙派學習仙術!”

  “這一條,我無法應允。”虞允文說。

  “我同意了”,一聲清麗的女聲從夜空傳來。

  黯淡的星空下,林朝英足踏蓮花,飄然而至,恍如月宮仙子。

  “我是逍遙派長老林朝英,我代表逍遙派,同意女真人才俊進逍遙派學習仙術,一切待遇,一如大宋國。”

  “如此以來,也算給族民一點交待了”,完顏雍無可奈何的說,“來人哪,糙詔。女直諸部,世居灤河之北。及至太宗,倚仗兵勢,侵入華夏之土。凡五十年後,宋人兵精將廣,不孝孫雍,無力回天,決議永息刀兵,率合族重返女直故地,定都上京。劫掠宋人之財物,亦悉數歸還。從今以後,宋金兩國,重歸兄弟之好,以灤河為界,永不相犯。

  不孝孫雍,素虧德能,不當再居九五之位。太子允恭,孝友謹厚,宜掌社稷。”

  此詔書二十五日到濟南、太原,二十七日至開封,二十八日至兩淮。

  各地女真人,聞得詔書,紛紛放棄田舍,只帶刀馬乾糧,成群結隊,返回遼東。

  惟有兩淮主帥仆散揆拒不接詔,揮劍自盡,部將斂其遺骨,送歸故土。

  各地漢人官吏,一律暫理地方政務,直至宋廷委派新官到來。

  五月二十八日,金國皇室數百人,另有親信大臣及家眷上萬,以完顏雍為首,皆著麻衣,不乘車馬,浩浩蕩蕩的從北門而出,徒步往上京行去。虞允文派精騎一萬,隨行護送。

  四十七年前,這些人的先祖,擄走了宋朝的徽欽二帝、滿朝文武,擄走嬪妃、才女、民間秀女共11635人,各類農工匠人10萬人,就沿著同一條路,北去上京。

  那些被擄走的秀女的遭遇,悲慘到史官都不忍下筆。

  時至今日,宋人終於盡收祖地,一雪前恥。

  第59回 逍遙派四海發布告  段正彥點名要洪七

  在完顏雍詔告天下的同時,另一則消息,以更快的速度,幾日內便傳遍了五洲四海。

  五月二十五日晨,宋、金、西夏、大理的每一個州縣,府衙門口都被貼了相同的布告。

  布告云:為向天下布道,逍遙派決定,從全天下招收外門弟子一百二十人。今年七月初五始,從武當山和杭州、上京、興慶、大理、成都、零陵、濟南等八地同時開時收徒,為期十天,過期不候。屆時,凡年齡在七歲至四十歲的心智聰穎之人,不分國家、男女、出身、門派、傷殘與否,均可至以上八地海選,檢驗靈根資質,判定有無仙緣。

  今後,每五年一收徒,年齡改為五歲至二十歲,每次收徒三十人。

  杭州等八地的選擇,充分考慮了位置的分散。四國百姓,除了遠在邊塞之民,距八地都在千里以內。貼出布告到收徒結束有五十天,如果某人有志於修行,卻無法在五十天內走完千里之路,那還是趁早絕了修行之念為好。

  告示貼出不過兩三日,便傳的天下皆知。

  無它,只因逍遙派的名頭實在是太響亮了。

  據說逍遙派有四大長老,都能御劍飛天、移山填海、行雲布雨、起死回生。

  這樣的門派,誰不想入。

  所以天下芸芸眾生,億萬之民,都想到那八地去測測靈根,也好知自己有無仙緣。

  此時,大宋國有民八千萬,金國民近四千萬,大理和西夏各二百多萬。

  因為戰亂,這些人中,十歲至四十歲之間者不足半數,約五千萬人。

  這五千萬人,多是逆來順受的碌碌之人,大都沒有改變現狀的想法和勇氣。

  但仍有約百餘萬人,一聽到消息,就決定不惜代價,趕往八地之一,一試仙緣。

  有的心急之人,當天就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啟程。

  遠在遼東辰州的熊岳縣城,二十三歲的青年書生王庭筠,讀罷逍遙派收徒布告和朝廷的返鄉通告,哈哈大笑,高聲吟誦道:“世事雲千變,浮生夢一場;故國三千里,梅花入夢香。收拾行裝,南歸去也!”

  王庭筠為書畫大家米芾的外甥,左相張浩的外孫、漢朝太原賢士王烈的32世孫。世代忠良,怎能自甘蠻夷。

  河北西路的磁州滏陽縣,縣學的少年們聽說了逍遙派布告,其中的佼佼者,年僅十五歲的趙秉文當即提筆在紙上寫下:

  “四明有狂客,呼我謫仙人。俗緣千劫不盡,回首落紅塵。我欲騎鯨歸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時真。笑拍群仙手,幾度夢中身。

  倚長松,聊拂石,坐看雲。忽然黑霓落手,醉舞紫毫春。寄語滄浪流水,曾識閒閒居士,好為濯冠巾。卻返天台去,華發散麒麟。”

  大宋臨安城,御前畫院,一個新來的十九歲學生劉松年正在一絲不苟的畫‘伐金四帥圖’,圖中四人為虞允文、葉衡、李顯中、辛棄疾。其實這四人劉松年一個也沒見過,但他憑著坊間傳聞,加上自己的想像,把四人畫得英武不凡。

  畫院待詔馬遠見了,笑著說道:“畫得不錯,可惜並不好拿來換錢,現今市井之人,最想看的乃是‘逍遙四長老圖’,而不是‘伐金四帥圖’”。

  劉松年:“我等凡俗,想見四帥猶不易得,況逍遙神仙乎?”

  “不一定啊,逍遙派貼出告示來,說是要在這臨安城收徒,你年紀輕輕,人又機靈,沒準就能踏入仙門呢!”馬遠說。

  “此話可真?”劉松年雙目放光,急切地問。

  兩浙路,嘉興縣城,許多人都圍著剛貼出的告示觀看,擠得里三層外三層。

  一個七歲的孩童也想擠進去瞅瞅,被裡層一個員外一肘磕中胸口,當即站立不穩,坐倒在地。

  那男童卻也不生氣,拍拍身上的灰塵,揚長而去。

  男童來到一個僻靜的小巷,見四下無人,從袖子裡摸出一個錢袋,掂掂分量,笑道:“摔一跤換七兩銀子,賺大了。”

  “小賊,偷了多少錢,可被我逮找了,哪兒跑”。遠處一個十三歲的男孩手持一根木棒向男童追來。

  “要糟”,男童聽到聲音,不及多想,撒腿就跑。

  “哪兒跑”,巷子對面閃出另一個十四歲的大男孩,將男童堵在中間。

  “兩位大哥,我朱聰認栽了,我只偷了七兩銀子,你們都拿去吧,不要打我的手和腿,求求兩位大哥了”。

  “我們也不打你,自己去把錢還給失主,下次要再讓我柯鎮惡看到,非打斷你的腿。小小年紀,學點什麼不好,幹這種下三濫的勾當。”

  兩個大男孩押著朱聰將錢還給失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