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完顏襄見狀,無奈的下令調轉馬頭,與宋軍在曠野死戰。

  部下勸完顏襄帶親兵撤退,完顏襄苦笑說:“不用再勸,二十萬大軍葬身我手,縱使回到中都,我也是個死字。再說,中都怕也保不住了,大金國氣數已盡了。金國的好兒郎們,願隨我赴死者,拔刀!”

  有道是困獸猶鬥,金兵既萌死志,便有了頑強的戰鬥欲望,此戰宋軍休想輕易拿下。

  好在天上又及時飛來了一位黃衣仙子,給宋軍降下甘霖。

  兩軍都氣勢如虹,縱馬衝鋒,決一死戰。

  金兵高昂的氣勢終究不能掩蓋體力的衰退,就算人可以鼓足精神,奔馳半日,馬卻已乏力了。兩軍高速衝鋒,尚未交接,金軍陣中數匹戰馬突然脫力摔倒,馬上騎士被後軍踩的稀爛,引起不小的混亂。

  兩軍如同兩道噴瀉的洪水,狠狠的撞向一起,刀兵相接。

  片刻兩軍互相高速穿過敵陣,再次分離。戰場上留下上千具屍體。

  兩軍調轉馬頭,再次高速對沖。

  不多幾次,金兵人馬俱已乏力,幾乎無法再戰。

  而宋軍則又一次得到了林朝英的春風化雨相助,開始高速的衝鋒。

  金兵戰馬只能軟綿綿的衝鋒,稍微加速,戰馬就要脫力。

  金兵的傷亡迅速增加,一次衝鋒就倒下了三千人。

  漸漸的,金兵徹底失去了衝鋒的體力,只能被動的應戰。

  宋軍毫不留情的一次次衝鋒,如同鐮刀一般掃過金軍的軍陣。

  但每次衝鋒過後,倖存的金軍都會重新聚集起來,與宋軍拔刀相向。

  又幾次衝鋒過後,終於,戰場上再也沒有一個活著的金兵。

  三萬八千六百餘騎金兵精銳,上至統帥,下至扈從,全部戰死於定州城南,無一人投降。

  是役,宋軍在春風化雨大法的幫助下,仍付出了五千人死亡的代價,損失之重,為虞允文歷次戰爭之最。

  虞允文不及悼念亡者,僅派出兩人向葉衡送信,便立即揮師北上,繞過定州,直撲中都。

  定州距離中都有整整四百里,通常步兵要走八天。

  那騎兵走多久呢?

  三國時期,曹孟德當陽擊劉備,五千騎兵一日夜行三百里,劉備軍以為神兵天降,瞬間崩潰。一日夜三百里,就是騎兵的巔峰行軍速度,後世的蒙古騎兵,也無法超越。

  但是,若可以不斷地換人換馬,波斯驛站的信使一日夜能傳信七百里。

  現在,宋軍可以持續的獲得仙術輔助,等於不斷換人換馬,所以行至中都只需半日。

  而金國,卻沒有任何辦法超過這個速度。

  也就是說,金國根本沒有辦法在宋軍抵達中都之前,得知完顏襄兵敗的消息。

  廿三日凌晨,彎彎的月牙掛在東方,漫天的星斗一眨不眨的望著沉睡中的中都城。

  龐大的燕京城此時萬籟俱寂,除了更夫偶爾報個更,再無其他聲響。

  寅時三刻,中都城的南方,傳來了低沉的馬蹄聲。

  馬蹄聲很快變得越來越響,聲音隆隆,不知有幾萬騎。

  永定門城樓上的守卒暗想:“這大半夜的,哪兒來的騎兵啊,按律我得通報提督大人才能開門,可提督大人睡地正香,我短不了吃一頓臭罵,真是晦氣。”

  見騎兵開近城門,守卒們正待要看清楚來人,卻發現城下的騎兵、樹木、房屋、田地,都在慢慢的變小,越來越小。

  “城門樓子飛起來啦!”反應過來的守卒大聲呼喊。

  騎兵毫不減速,沿著燕京城的中軸線,直接衝進京城。

  城外五里處的軍營有駐軍三萬,聞得異狀,連忙集結,卻是遲了。

  寂靜的夜裡,四萬多精銳的騎兵在朱雀大街上肆意馳騁,筆直穿過外城,來到據說只有皇帝一人能經過的皇城正陽門前。

  門前守軍早發現了異狀,喊聲四起,巡邏的御林軍拔出佩劍,奮勇上前,想以血肉之軀阻擋疾馳而來的輕騎。

  騎兵抽出馬刀,眼都不眨的奔馳而過,一百多護衛根本沒有阻止騎兵片刻,便被踏成了無法辨識的肉泥。

  高大的正陽門也如永定門一般凌空飛起,數萬騎兵毫無阻礙的衝進了皇城。

  然後正陽門又穩穩落回原處,城門依然緊閉。

  “賊兵殺進京城啦!”

  “有人謀反,反賊進皇城啦!”

  皇城內四下巡邏的禁軍大聲呼叫,但在龐大的騎兵隊伍面前,皇城內的五千禁軍弱小的不值一提。虞允文派出一萬騎掃蕩禁軍,控制皇城各門,其餘三萬五千騎依然筆直的向著最核心的宮城殺去。

  轟鳴的馬蹄聲驚醒了沉睡的百姓,北京城南部亂作一團。

  但禁軍至死也鬧不清楚這波‘反賊’是何來路。

  宮城內的人們才剛剛驚醒,虞允文就已經踏進了宮門。

  太監總管徒勞的組織太監們抵抗,卻根本無法遲滯騎兵的腳步。

  當虞允文親自率隊殺進乾清門時,一切抵抗都消失了。

  乾清宮燈火通明,一人身著錦袍獨自傲立於乾清宮門口,正是金國皇帝完顏雍。

  “朕倒要看看,是誰要取朕的天下!”完顏雍傲然說道。

  “大宋國虞允文,奉天下蒼生之命,特來將閣下禮送至欒水之北”。虞允文獨自下馬,上前說道。

  “哈哈哈哈,虞允文,原來是你,果然是你。朕平日曾想,若無你虞允文,海陵王不會兵敗,朕也坐不上這至尊之位;天下英豪,朕只服你一人。

  但是朕不明白,朕的二十萬大軍在定州,你是如何殺到京城的。”

  “很簡單,你的二十萬大軍,已於昨日全軍盡墨了。”

  “怎麼會,我的族弟完顏襄,他的五萬女真精騎,也覆滅了?!”

  “都死了,完顏襄是條漢子,五萬精騎,全部隨主帥戰死疆場。”虞允文說。

  “唉”,完顏雍少了最大的依仗,仿佛一下子老了十歲,“看來我大金國真是氣數已盡了。

  不過,你說奉天下蒼生之命,朕卻是不服!朕掌管天下一十三年,南北合好,與民休息。躬節儉,崇孝弟,信賞罰,重農桑,慎守令之選,嚴廉察之責,任得敬分國之請,拒趙位寵郡縣之獻,孳孳為治,夜以繼日!今之金國,群臣守職,上下相安,家給人足,倉廩有餘,刑部歲斷死罪,不過十數人。

  非是朕口出狂言,朕雖不敢自比堯舜,但古之有道明君,亦不過如是。朕緣何不當據中原之地!”

  虞允文回道:“不錯,你治國理政之道,堪比古之明君,若你是漢人,今日我斷不會來到此地,但你終究是女真人!你不忘故風、禁習漢俗,拳拳以法祖宗、戒子孫為棘。全力推行女真習俗,將聖賢經典,譯為女真文。難道你以為,你治下之民,都是女真人不成!我問你,你自稱國泰民安,為何辛幼安在山東一呼,應者三十又二萬!若你的國土在灤河以北,你的確是一代明君,但你若要據華夏之地,我就要和天下蒼生一起,將你逐至燕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