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反正那是下課時間,他們想怎麼弄朝氣,隨他們怎麼朝氣。要是上課時間這樣,咱們再好好管也來得及,你說是不是?」
張安仁性格雖不討喜,卻不是個不知趣的人,見有人給他遞台階,他立馬順著下了,「還是你看事情比較通透,不像我,總抱著自己過去那堆思想不放,看什麼不順眼,都要說上幾句。」
「沒什麼通透不通透的,就是我們自己也是年輕時過來的,也有過那樣滿是朝氣的時候,就覺得那樣很正常而已。」
他其實更想說,做父母的管不了孩子一輩子,該讓孩子自己承擔,要放手讓他們自己承擔。不然,父母把自己搞得里外不是人,孩子還得不到成長。
張安仁要不是為了兒子的事,不至於總看林希不順眼。
要他說,他那兒子要是個有能耐的,不用他做什麼,也比林希有機會當這老師。
可那孩子,不說成績不好,性格還讓人一言難盡。
校長真把那樣的人招來當老師,那才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
結果張安仁做了那麼多,那孩子還不知道感恩,還總是抱怨張安仁沒本事,連份老師的工作都沒辦法替他安排好。
說真的那孩子要是他兒子,他早兩年就直接將人扔下鄉。
讓他好好去接受一下現實的毒打。
不過,這些都是別人的家事,他跟張安仁只是一般交情的同事,他不會去說這些讓人不愉快的話。
林希將兩人的話都聽在耳里,卻沒開口說任何一句話,她只在自己的辦公位上稍作休息了一番,又拿著書本和教材去給孩子們上課。
這會兒已經十二月底,她的老師生涯只剩一個月時間。
一個月時間很短,她做不了太多事,只想上好屬於她的每一節課,給自己為期一個學期的老師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學生們都知道,這是他們跟林老師最後的相處時光,一個個都很配合。
認真負責,方法新穎,言之有物的老師,搭上認真學習,不懂就問的學生。
一個月的時間,初一年級學生的英語又更近了一步。
這點從期末考,孩子們的英語分數,就能看出來。
期末考完,意味著林希的老師生涯即將結束。
雖然早就知道要分別,雖然早就懂得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按說早該有心裡準備才是。
可真到了這一刻,學生們一個個都捨不得。
捨不得這個陪他們走過初中第一學期,也是最重要一個學期的英語老師。
當林希把早就給孩子們準備好的複習資料,以及承諾要請客的東西,兩份頗有分量的東西一一擺在每個同學的跟前時,孩子們看著複習資料上寫著的那行字: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
這句話林希曾經跟他們說過,他們知道是什麼意思。
糖果包裝紙上是另一句話:生活很苦,自己加糖。最後的期待,是未來可期。願所想皆所願,所遇皆所期。【1】
這話哪怕林希沒說過,他們也懂什麼意思。
這個年代的孩子,關於未來的暢享很少,甚至沒有想過未來。
可無論林希上課時給他們講的那些話,還是偶爾課後閒聊時,跟他們說的,還是眼前這兩句話,無不在告訴他們:只要他們敢想,肯做,不畏難,不怕苦,他們的一輩子一定會很精彩。
這一刻,林希在這些孩子心裡都播下了一顆未來的種子。
他們開始暢想未來,並開始想怎麼做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未來。
當中有好些人,將來被問及,他們是怎麼做出那麼大成就時,他們不約而同說起了這個只教了他們一個學期,卻影響了他們一生的老師。
彼時,林希自己也沒想到,她在這些孩子心裡種下的這顆種子,竟然都生根發芽了。
還有不少長成了參天大樹。
此刻,看著那一雙雙不舍的眼睛,她最後說了一句:都說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遇,老師希望咱們再相遇時,都是更好的自己。
學期結束,意味著臨近年關。
林希原本想兌現之前的承諾,跟祁博衍回京陪老爺子的。
結果祁博衍說要帶她出去旅行。
這個年代當然沒旅行這樣的說辭,但林希跟祁博衍說過,她上輩子每年都會抽時間出去旅行兩次,說她的足跡幾乎踏遍了祖國的山川河流。
其實現有的交通條件,遠程坐車,堪稱遭罪。
林希對祁博衍所謂的旅行,並不是太感興趣。
卻聽祁博衍說,現在條件有限,他暫時給不了她口中說過的所有的後世的東西,但他會儘量做,儘量給。
秉承著男人的這份心,不能糟蹋的想法,林希同意了旅行的事。
彼時,已農曆臘月中旬,距離過年只有半個月時間。
這是兩人結婚後的第一個年,又是祁博衍往後兩三年唯一一次能在國內過的年,於情於理他們應該在京城陪老爺子一起。
也就是說,兩人半個月內要回到京城。
這年代交通不方便,除非去的地方不遠,不然這半個月時間,有大半時間都得花在往返的車程上。
林希以為祁博衍頂多帶她周邊的省份,轉轉,便沒問他要去哪裡,或者去哪些地方。
直到他們出發當天,看到車票上的終點站,她才知道這男人要帶自己去閩省。<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張安仁性格雖不討喜,卻不是個不知趣的人,見有人給他遞台階,他立馬順著下了,「還是你看事情比較通透,不像我,總抱著自己過去那堆思想不放,看什麼不順眼,都要說上幾句。」
「沒什麼通透不通透的,就是我們自己也是年輕時過來的,也有過那樣滿是朝氣的時候,就覺得那樣很正常而已。」
他其實更想說,做父母的管不了孩子一輩子,該讓孩子自己承擔,要放手讓他們自己承擔。不然,父母把自己搞得里外不是人,孩子還得不到成長。
張安仁要不是為了兒子的事,不至於總看林希不順眼。
要他說,他那兒子要是個有能耐的,不用他做什麼,也比林希有機會當這老師。
可那孩子,不說成績不好,性格還讓人一言難盡。
校長真把那樣的人招來當老師,那才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
結果張安仁做了那麼多,那孩子還不知道感恩,還總是抱怨張安仁沒本事,連份老師的工作都沒辦法替他安排好。
說真的那孩子要是他兒子,他早兩年就直接將人扔下鄉。
讓他好好去接受一下現實的毒打。
不過,這些都是別人的家事,他跟張安仁只是一般交情的同事,他不會去說這些讓人不愉快的話。
林希將兩人的話都聽在耳里,卻沒開口說任何一句話,她只在自己的辦公位上稍作休息了一番,又拿著書本和教材去給孩子們上課。
這會兒已經十二月底,她的老師生涯只剩一個月時間。
一個月時間很短,她做不了太多事,只想上好屬於她的每一節課,給自己為期一個學期的老師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學生們都知道,這是他們跟林老師最後的相處時光,一個個都很配合。
認真負責,方法新穎,言之有物的老師,搭上認真學習,不懂就問的學生。
一個月的時間,初一年級學生的英語又更近了一步。
這點從期末考,孩子們的英語分數,就能看出來。
期末考完,意味著林希的老師生涯即將結束。
雖然早就知道要分別,雖然早就懂得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按說早該有心裡準備才是。
可真到了這一刻,學生們一個個都捨不得。
捨不得這個陪他們走過初中第一學期,也是最重要一個學期的英語老師。
當林希把早就給孩子們準備好的複習資料,以及承諾要請客的東西,兩份頗有分量的東西一一擺在每個同學的跟前時,孩子們看著複習資料上寫著的那行字: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
這句話林希曾經跟他們說過,他們知道是什麼意思。
糖果包裝紙上是另一句話:生活很苦,自己加糖。最後的期待,是未來可期。願所想皆所願,所遇皆所期。【1】
這話哪怕林希沒說過,他們也懂什麼意思。
這個年代的孩子,關於未來的暢享很少,甚至沒有想過未來。
可無論林希上課時給他們講的那些話,還是偶爾課後閒聊時,跟他們說的,還是眼前這兩句話,無不在告訴他們:只要他們敢想,肯做,不畏難,不怕苦,他們的一輩子一定會很精彩。
這一刻,林希在這些孩子心裡都播下了一顆未來的種子。
他們開始暢想未來,並開始想怎麼做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未來。
當中有好些人,將來被問及,他們是怎麼做出那麼大成就時,他們不約而同說起了這個只教了他們一個學期,卻影響了他們一生的老師。
彼時,林希自己也沒想到,她在這些孩子心裡種下的這顆種子,竟然都生根發芽了。
還有不少長成了參天大樹。
此刻,看著那一雙雙不舍的眼睛,她最後說了一句:都說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遇,老師希望咱們再相遇時,都是更好的自己。
學期結束,意味著臨近年關。
林希原本想兌現之前的承諾,跟祁博衍回京陪老爺子的。
結果祁博衍說要帶她出去旅行。
這個年代當然沒旅行這樣的說辭,但林希跟祁博衍說過,她上輩子每年都會抽時間出去旅行兩次,說她的足跡幾乎踏遍了祖國的山川河流。
其實現有的交通條件,遠程坐車,堪稱遭罪。
林希對祁博衍所謂的旅行,並不是太感興趣。
卻聽祁博衍說,現在條件有限,他暫時給不了她口中說過的所有的後世的東西,但他會儘量做,儘量給。
秉承著男人的這份心,不能糟蹋的想法,林希同意了旅行的事。
彼時,已農曆臘月中旬,距離過年只有半個月時間。
這是兩人結婚後的第一個年,又是祁博衍往後兩三年唯一一次能在國內過的年,於情於理他們應該在京城陪老爺子一起。
也就是說,兩人半個月內要回到京城。
這年代交通不方便,除非去的地方不遠,不然這半個月時間,有大半時間都得花在往返的車程上。
林希以為祁博衍頂多帶她周邊的省份,轉轉,便沒問他要去哪裡,或者去哪些地方。
直到他們出發當天,看到車票上的終點站,她才知道這男人要帶自己去閩省。<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