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戶部尚書看著同僚們各異的神色,自己卻十分有把握,戶部存在的根本便是要充盈國庫,尤其是皇帝征戰蒙古的心思已經放在了明面上,更是一個好時機。
況且將商人集中管理,讓商人更加明白不能與民爭利,讓商人同朝廷的關係更加緊密,反而更有利於國家管理商人。
修改現如今對商人的種種壓制,用一種更加平等的態度來對待商人,更能刺激商人的活力。
且現如今工部和營造司的各種研究都如火如荼,所有商人都在盯著營造司和工部的動作,如今戶部還願意開班教學,這對於商人們來說也是增加同朝廷交流的一種便利,因此根本不用擔心商人們不願意過來。
商人們圖利會蜂擁而上,戶部教導他們知識,增加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讓大清出現災難的時候,商人們更加願意分擔,更有利於集中管理商人,不論怎麼想都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且商學院的學費不菲,這也算是戶部充盈國庫的另外一種方式。
果不其然,等戶部尚書將所有的想法都闡述完,不等早朝結束,康熙已經鬆口了,戶部可以開始準備商學院的地方,刊登報紙準備招生,這些事情都由戶部自己安排。
散朝時,戶部尚書笑的連眼睛都要看不見了,他特意走到了胤礽身旁,攀談兩句,真誠道謝。
這法子是當初胤礽提供給他的,如今贏得了康熙的准許,自然也要真誠感謝胤礽。
「大人客氣了,戶部上下一心才能想出這樣的法子,都是大人管理有方。」胤礽笑呵呵地同戶部尚書告辭,腳步匆匆去了工部的小組。
京都又一場大雪來臨的時候,京都的年味也越來越重了,胤礽特意抽出時間帶著幾個弟弟去城中的街道看了看。
京城的大街小巷都是用水泥新修過的,主道路的兩旁都放有垃圾桶,每隔一段路都有公共廁所,顯得乾淨整潔又氣派。
京城中還設置了專門的商業街,建築設計都是統一的,現如今正是買年貨的好時間,商鋪里都熱熱鬧鬧的,路上的行人也都手提著大包小包,對新的一年充滿了期盼。
京城這兩年的基礎設施一直在完善,朝廷發布政令,但施工總要人手,京城的百姓們便多了些營生,荷包更鼓了一些。
除了商業街,胤礽也在規劃新的商場。
當初祭祖規划過的想法,已經開始一一實現,商場的建設圖已經畫了出來,只是如今冬日天寒地凍,不適宜動工,需要等來年開春才行。
胤礽這次帶著弟弟們出宮,便是想要看看百姓們的生活,雖說是潤雪兆豐年,但今年冬天的雪都不小,各地報上來的因為下雪而死亡的人數比之往年少了許多。
新年將近,胤礽事物繁忙,不方便出京查看各地的情況,但京城還是能夠看一看的。
老九老十兩個小人跑在最前面,不論看到什麼都覺得很驚奇。
胤礽最後站在了高高的城牆上,冬風凜冽吹得人臉疼,但是在心裡卻是春暖花開般的模樣。
第79章
康熙二十七年已經在不知不覺中來臨,除了大清各地的變化,最讓胤礽開心的便是不論是太皇太后還是老師湯斌都順利度過了二十六年,等來了二十七年的春季。
湯斌已經正式從工部辭職,開始了自己的養老生活。
不過湯斌並不是一個能夠閒下來的人,經過兩個月的休息,內務府學堂再次開學的時候,湯斌找到了胤礽。
他想要每周同學堂的學生們上兩節課,不會勞累,也不會讓自己徹底清閒。
湯斌任職工部多年,關於造橋修路,疏通河道都有自己的想法,湯斌願意主動站出來,這是胤礽求之不得的事情。
同時也為胤礽打開了另外的思路,他找康熙要了這幾年逐漸退下的大臣們,帶著弟弟們挨家挨戶拜訪,做足了姿態,想要這些老臣們重新出山,給學生們上課。
太子親自去請人,對於大臣們來講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因此大都答應下來,教學人手一下子也充盈了許多,不至於讓學堂的老師們過於勞累。
日子一日日變暖,太皇太后疲乏了一冬天的身子骨也覺得鬆快了一些,很快又提起想要回蒙古看看的想法。
但這一次康熙並沒有答應,只是通知蒙古,將一批年輕人送到京都,此番一同前來的還有太皇太后的女兒固倫淑慧長公主雅圖。
蒙古前來的年輕人在京城中留了一個月的時間,陸陸續續回到蒙古,但淑慧長公主卻不再離開,而是一心一意陪在太皇太后身旁。
女兒長時間陪在身邊,太皇太后很是知足,眼看著精神一日比一日好,但胤礽卻沒由來的開始感覺到心慌。
以前每日一次慈寧宮,現在恨不得一日三次,找個藉口時時刻刻守在太皇太后身邊。
「太子,我的身體我自己心中有數,前朝繁忙,你尚且年輕應該一心拼搏。」在胤礽連續三天一日三次來慈寧宮報導後,太皇太后終於開口說道,「我這裡有雅圖還有蘇麻喇姑,一切都好。」
胤礽壓下心底的不安,讓自己表情正常一些,「工部的研究陷入了難題,孫兒往烏庫媽媽這裡跑,除了想要多陪陪烏庫媽媽外,也是孫兒想要放鬆一下腦子,不能讓自己太急躁,走入了死胡同。」
胤礽隨意找了個理由,不過確實不再一日三趟,讓太皇太后和身旁人感到不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況且將商人集中管理,讓商人更加明白不能與民爭利,讓商人同朝廷的關係更加緊密,反而更有利於國家管理商人。
修改現如今對商人的種種壓制,用一種更加平等的態度來對待商人,更能刺激商人的活力。
且現如今工部和營造司的各種研究都如火如荼,所有商人都在盯著營造司和工部的動作,如今戶部還願意開班教學,這對於商人們來說也是增加同朝廷交流的一種便利,因此根本不用擔心商人們不願意過來。
商人們圖利會蜂擁而上,戶部教導他們知識,增加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讓大清出現災難的時候,商人們更加願意分擔,更有利於集中管理商人,不論怎麼想都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且商學院的學費不菲,這也算是戶部充盈國庫的另外一種方式。
果不其然,等戶部尚書將所有的想法都闡述完,不等早朝結束,康熙已經鬆口了,戶部可以開始準備商學院的地方,刊登報紙準備招生,這些事情都由戶部自己安排。
散朝時,戶部尚書笑的連眼睛都要看不見了,他特意走到了胤礽身旁,攀談兩句,真誠道謝。
這法子是當初胤礽提供給他的,如今贏得了康熙的准許,自然也要真誠感謝胤礽。
「大人客氣了,戶部上下一心才能想出這樣的法子,都是大人管理有方。」胤礽笑呵呵地同戶部尚書告辭,腳步匆匆去了工部的小組。
京都又一場大雪來臨的時候,京都的年味也越來越重了,胤礽特意抽出時間帶著幾個弟弟去城中的街道看了看。
京城的大街小巷都是用水泥新修過的,主道路的兩旁都放有垃圾桶,每隔一段路都有公共廁所,顯得乾淨整潔又氣派。
京城中還設置了專門的商業街,建築設計都是統一的,現如今正是買年貨的好時間,商鋪里都熱熱鬧鬧的,路上的行人也都手提著大包小包,對新的一年充滿了期盼。
京城這兩年的基礎設施一直在完善,朝廷發布政令,但施工總要人手,京城的百姓們便多了些營生,荷包更鼓了一些。
除了商業街,胤礽也在規劃新的商場。
當初祭祖規划過的想法,已經開始一一實現,商場的建設圖已經畫了出來,只是如今冬日天寒地凍,不適宜動工,需要等來年開春才行。
胤礽這次帶著弟弟們出宮,便是想要看看百姓們的生活,雖說是潤雪兆豐年,但今年冬天的雪都不小,各地報上來的因為下雪而死亡的人數比之往年少了許多。
新年將近,胤礽事物繁忙,不方便出京查看各地的情況,但京城還是能夠看一看的。
老九老十兩個小人跑在最前面,不論看到什麼都覺得很驚奇。
胤礽最後站在了高高的城牆上,冬風凜冽吹得人臉疼,但是在心裡卻是春暖花開般的模樣。
第79章
康熙二十七年已經在不知不覺中來臨,除了大清各地的變化,最讓胤礽開心的便是不論是太皇太后還是老師湯斌都順利度過了二十六年,等來了二十七年的春季。
湯斌已經正式從工部辭職,開始了自己的養老生活。
不過湯斌並不是一個能夠閒下來的人,經過兩個月的休息,內務府學堂再次開學的時候,湯斌找到了胤礽。
他想要每周同學堂的學生們上兩節課,不會勞累,也不會讓自己徹底清閒。
湯斌任職工部多年,關於造橋修路,疏通河道都有自己的想法,湯斌願意主動站出來,這是胤礽求之不得的事情。
同時也為胤礽打開了另外的思路,他找康熙要了這幾年逐漸退下的大臣們,帶著弟弟們挨家挨戶拜訪,做足了姿態,想要這些老臣們重新出山,給學生們上課。
太子親自去請人,對於大臣們來講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因此大都答應下來,教學人手一下子也充盈了許多,不至於讓學堂的老師們過於勞累。
日子一日日變暖,太皇太后疲乏了一冬天的身子骨也覺得鬆快了一些,很快又提起想要回蒙古看看的想法。
但這一次康熙並沒有答應,只是通知蒙古,將一批年輕人送到京都,此番一同前來的還有太皇太后的女兒固倫淑慧長公主雅圖。
蒙古前來的年輕人在京城中留了一個月的時間,陸陸續續回到蒙古,但淑慧長公主卻不再離開,而是一心一意陪在太皇太后身旁。
女兒長時間陪在身邊,太皇太后很是知足,眼看著精神一日比一日好,但胤礽卻沒由來的開始感覺到心慌。
以前每日一次慈寧宮,現在恨不得一日三次,找個藉口時時刻刻守在太皇太后身邊。
「太子,我的身體我自己心中有數,前朝繁忙,你尚且年輕應該一心拼搏。」在胤礽連續三天一日三次來慈寧宮報導後,太皇太后終於開口說道,「我這裡有雅圖還有蘇麻喇姑,一切都好。」
胤礽壓下心底的不安,讓自己表情正常一些,「工部的研究陷入了難題,孫兒往烏庫媽媽這裡跑,除了想要多陪陪烏庫媽媽外,也是孫兒想要放鬆一下腦子,不能讓自己太急躁,走入了死胡同。」
胤礽隨意找了個理由,不過確實不再一日三趟,讓太皇太后和身旁人感到不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