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
「不怪你。」宋回涯轉向他道,「阿勉定是欣慰,你能達成他此生夙願。陸向澤……這名字起的真好。到底是場緣分,你要不要送他一程?」
陸向澤站起身,過去清開街道中間的障礙,一路走在馬車前面。
不少百姓正在街上收拾昨夜亂戰後的殘局,見此退到兩側,給亡者讓行。
唐掌柜也帶著夥計出門,混在人群中間圍觀。
年輕的夥計沉不住氣,拍了拍邊上一名梁兵的肩膀,好奇問道:「這是誰死了?怎麼還有陸將軍送行?」
將士目視宋回涯遠去,覺得該是聽不見了,才神色莊重地開口:「寧國的那位七皇子。」
夥計愣了愣,當即伸長脖子朝車輛背影吐了口唾沫,又要轉身回去拿掃帚,掃一掃門前的晦氣。
將士抓住他的手臂,怒喝道:「你做什麼!」
夥計粗著脖子,同他對罵:「如今是我們大梁贏了!還要叫這狗東西招搖過市?那麼多梁國的士兵死在異鄉,都沒一口薄棺收殮,憑什麼他一個胡人的雜種可以?」
那將士環顧一圈,拔高聲音,朝四面宣告道:「他就是大梁的子民,他是不留山的弟子!昨夜殺死寧帝,放我梁兵入城的是他!臥薪嘗膽、助我大梁平定邊關的也是他!為我大梁征戰沙場的將士,一片丹心自是英豪,以身許國,將軍會親自扶棺,帶著他們魂歸故里,可是今日,將軍只是要遠送他的師弟!」
夥計身上氣焰退去,有些茫然地看向前方。隨後明白過來,狠狠抽了下自己的嘴。
·
落滿黃葉的山巒順著道路連綿無盡,長天瀰漫起冬日的寒煙。
宋回涯帶著阿勉,馬不停蹄地朝大梁進發。
來時不覺,回去時才發現,這條歸家之路坎坷曲折,似比天涯更遠。
梁洗只抱著刀,默默陪同。
抵達光寒山下時,宋回涯被人攔下,戍邊的將士同她道:「前面的路被寧兵用山石堵了,還沒清開,需要再等幾日。」
宋回涯站在巍峨高山前,聽著高低不一的風號,宛若在吹奏一曲歸鄉的笛音。
她走到棺木身邊,俯身看著安靜閉著眼的青年,握住他的手,低聲道:「阿勉,師姐帶你回家,一日也不多等了。」
她將人從棺柩中拉了出來,背在身上,一步步朝著山中走去。
這段路她帶著魏凌生走過,帶著魏玉詞走過,次次都是險象環生,又安然無恙。
唯有阿勉,流離萬里,漂泊多年,除卻夢中,再沒能見到那山脈之外的故國。
流雲東去,日暮月升,殘星幾點。
這片積雪不化的天地,日與夜是相似的漫長。
風從二人身邊滔滔穿過,那陣陣嗚咽的呼嘯,時而叫宋回涯產生阿勉還在呼吸的錯覺。
分不清有幾里歸程,這片淒迷的雪色終於走到了盡頭。
前方燈火重重疊疊。宋回涯支撐不住,跌坐下去。一群人蜂擁而至,將阿勉跟她扶起。
宋回涯聽著嘈雜的人聲,只看清抱住她的人是魏凌生,便在大梁明月的環擁下沉沉睡去。
等她再醒來時,魏玉詞已給阿勉換好衣服,將人安放在棺木之中。
軒窗外,滿街飄灑著黃色的紙錢,哭笑聲連成一片。
百姓們跪坐在街頭,點著盞渾黃的燈火,在得勝的消息中告慰著先祖的英靈。
宋回涯聽見那一聲聲的傾訴,整理不出一條連貫的思緒,起身走向阿勉。
細長浮動的影子投在阿勉身上,呆坐在棺木邊的魏玉詞這才回神,仰頭看著宋回涯,遲鈍地開口說:「他叫我離開時,我就有預料。」
魏玉詞握住阿勉的手,斷斷續續地說:「他常在嘴裡念叨,想著見了面親自告訴師姐。他想同師姐說,師門的劍法,他有在練,雖偶有懈怠,但一招一式皆銘記於心。師姐信中叮囑他看的書,他都看了,經文抄過八遍,已能熟背,後面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師姐沒有告訴他……他想告訴師姐,他從不曾變過,他不是一個惡人……」
宋回涯聽著,感覺字字句句,噬人心肺,整個人渾渾噩噩。
魏玉詞整理好心情,拿過一旁的被面,蓋到阿勉身上,看過最後一眼,便要蓋棺。
宋回涯將手裡的劍一併放到阿勉身側。
「到家了,阿勉。」
棺木沉沉合上。
推著阿勉走出落腳的空屋,卻見夜深時分,長街兩側依舊站滿了百姓。
他們眼中是感同身受的哀痛,目送著宋回涯等人,一路向南。
千里之外的不留山上,下起一場淅瀝繁雜的雨水,山腰那片澄澈縹碧的湖水,蕩漾著點點的清波,水中倒映著山影流雲,每一圈水波都猶如一場打碎又重構的夢。岸邊草色依舊青綠。
一夜風過,梅花飄滿山坡。
·
「你說,阿勉死了?」
高觀啟坐在孤燈下,悵悵地問出一句。
術士裝扮的武者很輕地答道:「是。」
「到底是……到底是輸了。看來他與我一樣,運氣都不怎麼好。」
高觀啟肩膀聳動著放聲大笑:「從此以後,天下又多了一個遺臭萬年的奸臣。」
術士滿臉愁容地看著他,低頭不語。
那乾澀變調的笑聲在一句似有似無的嘆息後戛然而止。<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陸向澤站起身,過去清開街道中間的障礙,一路走在馬車前面。
不少百姓正在街上收拾昨夜亂戰後的殘局,見此退到兩側,給亡者讓行。
唐掌柜也帶著夥計出門,混在人群中間圍觀。
年輕的夥計沉不住氣,拍了拍邊上一名梁兵的肩膀,好奇問道:「這是誰死了?怎麼還有陸將軍送行?」
將士目視宋回涯遠去,覺得該是聽不見了,才神色莊重地開口:「寧國的那位七皇子。」
夥計愣了愣,當即伸長脖子朝車輛背影吐了口唾沫,又要轉身回去拿掃帚,掃一掃門前的晦氣。
將士抓住他的手臂,怒喝道:「你做什麼!」
夥計粗著脖子,同他對罵:「如今是我們大梁贏了!還要叫這狗東西招搖過市?那麼多梁國的士兵死在異鄉,都沒一口薄棺收殮,憑什麼他一個胡人的雜種可以?」
那將士環顧一圈,拔高聲音,朝四面宣告道:「他就是大梁的子民,他是不留山的弟子!昨夜殺死寧帝,放我梁兵入城的是他!臥薪嘗膽、助我大梁平定邊關的也是他!為我大梁征戰沙場的將士,一片丹心自是英豪,以身許國,將軍會親自扶棺,帶著他們魂歸故里,可是今日,將軍只是要遠送他的師弟!」
夥計身上氣焰退去,有些茫然地看向前方。隨後明白過來,狠狠抽了下自己的嘴。
·
落滿黃葉的山巒順著道路連綿無盡,長天瀰漫起冬日的寒煙。
宋回涯帶著阿勉,馬不停蹄地朝大梁進發。
來時不覺,回去時才發現,這條歸家之路坎坷曲折,似比天涯更遠。
梁洗只抱著刀,默默陪同。
抵達光寒山下時,宋回涯被人攔下,戍邊的將士同她道:「前面的路被寧兵用山石堵了,還沒清開,需要再等幾日。」
宋回涯站在巍峨高山前,聽著高低不一的風號,宛若在吹奏一曲歸鄉的笛音。
她走到棺木身邊,俯身看著安靜閉著眼的青年,握住他的手,低聲道:「阿勉,師姐帶你回家,一日也不多等了。」
她將人從棺柩中拉了出來,背在身上,一步步朝著山中走去。
這段路她帶著魏凌生走過,帶著魏玉詞走過,次次都是險象環生,又安然無恙。
唯有阿勉,流離萬里,漂泊多年,除卻夢中,再沒能見到那山脈之外的故國。
流雲東去,日暮月升,殘星幾點。
這片積雪不化的天地,日與夜是相似的漫長。
風從二人身邊滔滔穿過,那陣陣嗚咽的呼嘯,時而叫宋回涯產生阿勉還在呼吸的錯覺。
分不清有幾里歸程,這片淒迷的雪色終於走到了盡頭。
前方燈火重重疊疊。宋回涯支撐不住,跌坐下去。一群人蜂擁而至,將阿勉跟她扶起。
宋回涯聽著嘈雜的人聲,只看清抱住她的人是魏凌生,便在大梁明月的環擁下沉沉睡去。
等她再醒來時,魏玉詞已給阿勉換好衣服,將人安放在棺木之中。
軒窗外,滿街飄灑著黃色的紙錢,哭笑聲連成一片。
百姓們跪坐在街頭,點著盞渾黃的燈火,在得勝的消息中告慰著先祖的英靈。
宋回涯聽見那一聲聲的傾訴,整理不出一條連貫的思緒,起身走向阿勉。
細長浮動的影子投在阿勉身上,呆坐在棺木邊的魏玉詞這才回神,仰頭看著宋回涯,遲鈍地開口說:「他叫我離開時,我就有預料。」
魏玉詞握住阿勉的手,斷斷續續地說:「他常在嘴裡念叨,想著見了面親自告訴師姐。他想同師姐說,師門的劍法,他有在練,雖偶有懈怠,但一招一式皆銘記於心。師姐信中叮囑他看的書,他都看了,經文抄過八遍,已能熟背,後面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師姐沒有告訴他……他想告訴師姐,他從不曾變過,他不是一個惡人……」
宋回涯聽著,感覺字字句句,噬人心肺,整個人渾渾噩噩。
魏玉詞整理好心情,拿過一旁的被面,蓋到阿勉身上,看過最後一眼,便要蓋棺。
宋回涯將手裡的劍一併放到阿勉身側。
「到家了,阿勉。」
棺木沉沉合上。
推著阿勉走出落腳的空屋,卻見夜深時分,長街兩側依舊站滿了百姓。
他們眼中是感同身受的哀痛,目送著宋回涯等人,一路向南。
千里之外的不留山上,下起一場淅瀝繁雜的雨水,山腰那片澄澈縹碧的湖水,蕩漾著點點的清波,水中倒映著山影流雲,每一圈水波都猶如一場打碎又重構的夢。岸邊草色依舊青綠。
一夜風過,梅花飄滿山坡。
·
「你說,阿勉死了?」
高觀啟坐在孤燈下,悵悵地問出一句。
術士裝扮的武者很輕地答道:「是。」
「到底是……到底是輸了。看來他與我一樣,運氣都不怎麼好。」
高觀啟肩膀聳動著放聲大笑:「從此以後,天下又多了一個遺臭萬年的奸臣。」
術士滿臉愁容地看著他,低頭不語。
那乾澀變調的笑聲在一句似有似無的嘆息後戛然而止。<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