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蘇月問:「不再彈琴了嗎?」
醍醐搖了搖頭, 「我一個大老粗,本不該做這種精細活計。別人看我像看猴戲,太過招人矚目,早晚會引出麻煩。」
顏在還蒙在鼓裡,蘇月心裡卻明白,這是哪個都不選啊,寧願回老家,也不在上都謀求富貴。
看來漢陽長公主和魯國夫人的爭端,經歷了這麼長的時間,也沒分出個高下來。醍醐是個明白人,與其夾在權貴中間進退維谷,不如遠遠離開,保得後半輩子太平。
只是她不免惜才,悵然道:「這麼好的琴技,就此放棄了實在可惜。」
醍醐卻爽朗一笑,「不可惜,將來茶餘飯後給鄉親們彈彈曲,十里八鄉誰家要是做紅白事,我還能掙些出場的小錢兒,也是個不錯的進項。」
蘇月見他這麼說,終究不能再強留了,便道:「你若是下定了決心要走,那就走吧。向太樂令回稟一聲,把俸祿結清,就可以離開圓璧城了。」
醍醐拱起手,深深向她長揖下去,「多謝大娘子了。後日漢陽長公主府上有一場吹彈雅樂,卑下這一走,恐怕亂了園中的安排。大娘子放心,我已託了同寢的好友代我,不會出亂子的。卑下這陣子在園中蒙受大娘子抬舉,還沒能報效大娘子,半道上打了退堂鼓,實在愧對大娘子。」
蘇月笑了笑,「鼎盛的時候選擇隱退,必定有不得不走的原因。我不會勉強你,一切你自己做決定,只要是無悔的,就按著自己的心意去辦吧。」
醍醐振袖長拜,直起身時再沒有遲疑,轉身朝遠處去了。
顏在望著他的背影嘆息,「這麼好的樂師去經商,埋沒了天賦。」轉頭又問蘇月,「你怎麼不挽留他?說不定再勸一勸,他就又想通了呢。」
蘇月道:「他有不得已的難言之隱,能夠一走了之,我反倒覺得他有骨氣。」
顏在詫然,「怎麼還牽扯上了骨氣?」
蘇月便把初雪那天見了魯國夫人的經過告訴她,聽得顏在嘖嘖稱奇,「咱們只看見他技藝精湛,技藝之外,必定也有可圈可點之處啊。不過他是兩個都不喜歡嗎,為什麼一個都不選?」
蘇月道:「漢陽長公主和魯國夫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真要是夾在她們中間,對誰都不好。所以說他是個聰明人,不去攪渾這潭水,不給自己惹事。只要他一走,兩位命婦也能冰釋前嫌,不是誰都不得罪嗎。」
顏在懊惱不已,「她們搶人,害咱們損失了一員大將。」
損失了也沒有辦法,好在醍醐走前推舉了他的朋友,那位熟知他的指法習慣,緊要關頭頂上,倒也能順利應付過去。
初五轉眼即至,大宴近在眼前。
經過了年前的動盪,那些文臣武將顯見地收斂了不少。御史不再沒事找事了,曾經與齊王有過往來的人也心驚膽戰,只要皇帝陛下的視線輕掃過去,就足以令他們聞風喪膽。
畢竟經過了幾天沉澱,這件事引發的軒然大波,已經開始蔓延整個朝堂。皇帝縱容齊王作亂,並不只為剷除這個隱患,還有更深的安排。開國之初人心浮動,朝廷格局卻已定,逐個擊破太費周章,但只要讓這盤棋活起來,就能擺布成皇帝希望的模樣。
今天在場的眾臣,都是經過了檢驗,福大命大的。那些對皇帝來說再無必要容忍的,此時都在牢獄裡,等著經受大理寺卿和司隸校尉徹查。所以今日的氣氛應當說是和諧至極,大家盡心盡力地演出了過年的熱鬧,和塵埃落定後的坦然。
蘇月呢,則帶領梨園子弟分作兩班,一班在大業殿侍奉君臣,一班在莊敬殿裡討太后和貴婦們的喜歡。
她得兩頭跑,確定大業殿裡的法曲演奏順利後,又急忙趕往莊敬殿查看雅樂的推進。
太后在外人面前一向是堅強向上的,絕不顯露出半點殘餘的憂傷,照例是該吃吃該喝喝。聽過了雅樂還要點上一支康居舞,領頭往台上拋錢,一時把紅氈拋得像廟裡的許願池一樣。
蘇月過殿裡照應,她見了她,招呼她坐到身邊歇息,「兩頭跑多累得慌,那頭交給底下人吧,你在這兒吃過了飯再過去。」
蘇月笑著說是,「我就是等著開席,來陪您用飯的。」邊說邊看了一圈,但凡有品級的命婦都在,連漢陽長公主也在,唯獨不見長公主的對家,便好奇地問太后,「怎麼沒見魯國夫人,她今日沒來赴宴麼?」
太后腦門子直突突,扶額道:「別提了,宴前接了她一封書信,說上青州去了,讓我不必掛念她。」
太后這番話引得漢陽長公主抬眼,想必這個問題也困擾了她良久,總算有人問出來,給她答疑解惑了。
蘇月不知道魯國夫人和青州有什麼淵源,「還未出正月,走親戚去了?」
太后臉上木噔噔地,「說是投奔她的志向去了,要跟著那個醍醐種地做買賣,開酒館,開客棧。」
其實太后的這番話,也是有意說給漢陽長公主聽的,畢竟都混到了吃穿不愁的地步,何必為個毛臉男人爭得頭破血流。上都繁華之地,什麼才俊沒有,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那個傻子一根筋千里追隨,沒跟去的就踏實過好自己的日子吧,再不濟找個樣貌上佳的,養養小白臉也行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醍醐搖了搖頭, 「我一個大老粗,本不該做這種精細活計。別人看我像看猴戲,太過招人矚目,早晚會引出麻煩。」
顏在還蒙在鼓裡,蘇月心裡卻明白,這是哪個都不選啊,寧願回老家,也不在上都謀求富貴。
看來漢陽長公主和魯國夫人的爭端,經歷了這麼長的時間,也沒分出個高下來。醍醐是個明白人,與其夾在權貴中間進退維谷,不如遠遠離開,保得後半輩子太平。
只是她不免惜才,悵然道:「這麼好的琴技,就此放棄了實在可惜。」
醍醐卻爽朗一笑,「不可惜,將來茶餘飯後給鄉親們彈彈曲,十里八鄉誰家要是做紅白事,我還能掙些出場的小錢兒,也是個不錯的進項。」
蘇月見他這麼說,終究不能再強留了,便道:「你若是下定了決心要走,那就走吧。向太樂令回稟一聲,把俸祿結清,就可以離開圓璧城了。」
醍醐拱起手,深深向她長揖下去,「多謝大娘子了。後日漢陽長公主府上有一場吹彈雅樂,卑下這一走,恐怕亂了園中的安排。大娘子放心,我已託了同寢的好友代我,不會出亂子的。卑下這陣子在園中蒙受大娘子抬舉,還沒能報效大娘子,半道上打了退堂鼓,實在愧對大娘子。」
蘇月笑了笑,「鼎盛的時候選擇隱退,必定有不得不走的原因。我不會勉強你,一切你自己做決定,只要是無悔的,就按著自己的心意去辦吧。」
醍醐振袖長拜,直起身時再沒有遲疑,轉身朝遠處去了。
顏在望著他的背影嘆息,「這麼好的樂師去經商,埋沒了天賦。」轉頭又問蘇月,「你怎麼不挽留他?說不定再勸一勸,他就又想通了呢。」
蘇月道:「他有不得已的難言之隱,能夠一走了之,我反倒覺得他有骨氣。」
顏在詫然,「怎麼還牽扯上了骨氣?」
蘇月便把初雪那天見了魯國夫人的經過告訴她,聽得顏在嘖嘖稱奇,「咱們只看見他技藝精湛,技藝之外,必定也有可圈可點之處啊。不過他是兩個都不喜歡嗎,為什麼一個都不選?」
蘇月道:「漢陽長公主和魯國夫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真要是夾在她們中間,對誰都不好。所以說他是個聰明人,不去攪渾這潭水,不給自己惹事。只要他一走,兩位命婦也能冰釋前嫌,不是誰都不得罪嗎。」
顏在懊惱不已,「她們搶人,害咱們損失了一員大將。」
損失了也沒有辦法,好在醍醐走前推舉了他的朋友,那位熟知他的指法習慣,緊要關頭頂上,倒也能順利應付過去。
初五轉眼即至,大宴近在眼前。
經過了年前的動盪,那些文臣武將顯見地收斂了不少。御史不再沒事找事了,曾經與齊王有過往來的人也心驚膽戰,只要皇帝陛下的視線輕掃過去,就足以令他們聞風喪膽。
畢竟經過了幾天沉澱,這件事引發的軒然大波,已經開始蔓延整個朝堂。皇帝縱容齊王作亂,並不只為剷除這個隱患,還有更深的安排。開國之初人心浮動,朝廷格局卻已定,逐個擊破太費周章,但只要讓這盤棋活起來,就能擺布成皇帝希望的模樣。
今天在場的眾臣,都是經過了檢驗,福大命大的。那些對皇帝來說再無必要容忍的,此時都在牢獄裡,等著經受大理寺卿和司隸校尉徹查。所以今日的氣氛應當說是和諧至極,大家盡心盡力地演出了過年的熱鬧,和塵埃落定後的坦然。
蘇月呢,則帶領梨園子弟分作兩班,一班在大業殿侍奉君臣,一班在莊敬殿裡討太后和貴婦們的喜歡。
她得兩頭跑,確定大業殿裡的法曲演奏順利後,又急忙趕往莊敬殿查看雅樂的推進。
太后在外人面前一向是堅強向上的,絕不顯露出半點殘餘的憂傷,照例是該吃吃該喝喝。聽過了雅樂還要點上一支康居舞,領頭往台上拋錢,一時把紅氈拋得像廟裡的許願池一樣。
蘇月過殿裡照應,她見了她,招呼她坐到身邊歇息,「兩頭跑多累得慌,那頭交給底下人吧,你在這兒吃過了飯再過去。」
蘇月笑著說是,「我就是等著開席,來陪您用飯的。」邊說邊看了一圈,但凡有品級的命婦都在,連漢陽長公主也在,唯獨不見長公主的對家,便好奇地問太后,「怎麼沒見魯國夫人,她今日沒來赴宴麼?」
太后腦門子直突突,扶額道:「別提了,宴前接了她一封書信,說上青州去了,讓我不必掛念她。」
太后這番話引得漢陽長公主抬眼,想必這個問題也困擾了她良久,總算有人問出來,給她答疑解惑了。
蘇月不知道魯國夫人和青州有什麼淵源,「還未出正月,走親戚去了?」
太后臉上木噔噔地,「說是投奔她的志向去了,要跟著那個醍醐種地做買賣,開酒館,開客棧。」
其實太后的這番話,也是有意說給漢陽長公主聽的,畢竟都混到了吃穿不愁的地步,何必為個毛臉男人爭得頭破血流。上都繁華之地,什麼才俊沒有,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那個傻子一根筋千里追隨,沒跟去的就踏實過好自己的日子吧,再不濟找個樣貌上佳的,養養小白臉也行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