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好在……好在辜家還有些余錢,還能周旋得開。辜夫人勉強止住哭,看引路的燈光縮減成拳頭大的一點,漸漸消失不見了。
「婆母,回去吧。」
兩個兒媳上來攙扶,辜夫人失魂落魄收回視線,慢慢挪了挪步子。
這時卻聽見街口傳來一陣哭聲,伴著匆促的腳步,幾個人影跌跌撞撞到了門前。
仔細一看,是辜家三房,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嚎啕:「阿兄阿嫂,不得了了,我家蘇意被太常寺的人帶走,充內敬坊去了。這可怎麼辦,到了那種地方,哪還有命活著回來……」
這簡直是戳人痛肋,因為怕妻子發愁,辜祈年壓根不敢往壞處想,好不容易敷衍住了,天知道他三弟從天而降,口沒遮攔地胡說了一氣。
他皺眉不迭,低低道:「別說了。」
三房全沒領會他的意思,也沒細想半夜三更,長房一家子為什麼站在門外,只管沒頭蒼蠅般吵嚷:「這麼大的事,怎麼能不說?上京眼下全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好好的女郎送到梨園供那些人取樂,還能落著好處?」
辜祈年眼看妻子白了臉,不由氣得朝三房大聲呵斥:「我讓你別說了!」
三房看他置身事外,最後一點希望也沒了,咧開嘴哭喊:「阿兄,你不能見死不救,蘇意是你嫡親的侄女,你可是看著她長起來的呀。」
這一晚上的驚濤駭浪,都是強壓下來的,臨了三房這通糾纏,徹底讓辜祈年發作了。
他火氣上涌,嗓門也畸高,暴跳如雷道:「你家蘇意去了,我家蘇月也去了。難道你爛了眼睛,看不出來嗎!」
第03章
從姑蘇到上都,風雪連著一程又一程。
在家的時候,吃穿都有人照應,就算最艱難的年月,身邊至少還有一兩個女使。如今呢,離開家,再也不是深閨中的嬌女郎了,沒有伺候的人,吃穿住行都得靠自己。
因為新朝甫立,一度被棄用的上都需要重建,水路暫且只作官用,用來運送糧食和茶鹽。官船不載人,她們只能走陸路,這一行千餘里,靠兩個輪子滾碾出來,其中艱辛,可想而知。
太常寺急需樂工,所給的時間並不充裕,幾乎是日夜兼程。有時候不湊巧,趕不上驛站,只能在野外過夜。
十一月的天氣,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沒有那麼多火堆供人取暖,女孩子們只能擠在一起。負責伙食的雜役趁著夜色還未降臨,逐一分發餅子,至多再給你一碗熱湯。姑蘇城裡徵集出來的女郎們,基本都有不錯的出身,大家茫然坐在雪地里,茫然地對望,都是一臉愁苦的模樣。
手背被寒風吹得生疼,扣著陶碗的手指凍僵了,不小心一抖,熱湯潑了滿身。擦拭來不及了,很快滲進襖裙里,很快又結了冰。蘇月看那個女孩怔怔發呆,最後終於放聲大哭起來。
很奇怪,走了好幾天,所有人都安安靜靜地,仿佛情緒被封存住了,誰也不敢打破看不見的屏障。但壓抑得太久,早晚會失控,只需要一個契機,心底的委屈和怨恨就會傾瀉而出,那個女孩的哭聲,成功引出了成片的啜泣。
「我不去上都,我要回家。」
氣沖了頭,就有些不管不顧了。那個女孩衝著隊伍里的士曹參軍大喊:「就算是死,我也要回家!」
一旦有人帶頭,群情不免激奮,以為法不責眾,只要反抗的人夠多,就有回到姑蘇的希望。
看四周紛紛有人起身,蘇意自然也受了鼓舞。正要跟著附和,卻被邊上的蘇月一把拽住了。
離開姑蘇的頭一天,蘇月就從人堆里發現了這個堂妹。雖然早前長房和三房並不算親厚,但在這樣孤絕的情況下,能遇見一個親人,已經是上天的眷顧了。
不過蘇意年紀小,行事還有些莽撞,見蘇月拽她,納罕地望了族姐一眼,心裡未必不覺得她膽小怕事。
蘇月沒言聲,只是望向那個士曹參軍。行伍出身的人,沒有那麼好的脾氣來安撫女郎們。
他聽見這兩句話,滿臉陰沉地走向那女孩,幾乎沒有任何遲疑,揚手就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啪」地一聲,震驚了所有人,也打醒了所有人。
「要入梨園,首要一條就是守規矩。」士曹參軍一字一句地說,目光像蛇,吐著涼信掃向所有人,「老子不管你們姓甚名誰,路上只要敢出亂子,老子就打得你們找不著北。別以為自己是富戶小吏家的女郎,就給老子裝腔作勢,現如今你們只有一個身份,良家子!何為良家子?平民家的女兒就叫良家子。但凡上得台面的,也不來充內敬坊了,別自視甚高,給老子添麻煩。這一路安安穩穩到了上都,往後你們想見我也見不著,彼此忍耐些,免得自討苦吃。要回家的話也別再說了,既然已經應選,死也回不去了。」
不留情面的話像刀子,扎得人千瘡百孔。
蘇意心有餘悸,忐忑地望了望蘇月。蘇月端起茶湯,默默朝她遞了過去。
給過下馬威後,隊伍里果然再也沒人吭聲了,挨了打的女郎也只能悄悄抹淚。
眾人和著西北風,勉強填飽了肚子,返回車上後蘇意問蘇月:「 阿姐,太常寺征我們入梨園,是奉了朝廷的命令。那個士曹隨意打罵,不怕朝廷怪罪嗎?」
一輛車裡擠了四個人,三雙眼睛都直勾勾地望著她。
蘇月嘆了口氣,「沒人在意我們的死活,說是良家子,其實入了內敬坊,等同賤籍。大梁剛立國,從各處採選民女充入梨園,單是姑蘇就有三十八人,加上別處的,少說也得上千。這麼多的人,死了幾個算得了什麼。也別指望屍首能回家,就地找個地方埋了,誰會送你回姑蘇!」<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婆母,回去吧。」
兩個兒媳上來攙扶,辜夫人失魂落魄收回視線,慢慢挪了挪步子。
這時卻聽見街口傳來一陣哭聲,伴著匆促的腳步,幾個人影跌跌撞撞到了門前。
仔細一看,是辜家三房,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嚎啕:「阿兄阿嫂,不得了了,我家蘇意被太常寺的人帶走,充內敬坊去了。這可怎麼辦,到了那種地方,哪還有命活著回來……」
這簡直是戳人痛肋,因為怕妻子發愁,辜祈年壓根不敢往壞處想,好不容易敷衍住了,天知道他三弟從天而降,口沒遮攔地胡說了一氣。
他皺眉不迭,低低道:「別說了。」
三房全沒領會他的意思,也沒細想半夜三更,長房一家子為什麼站在門外,只管沒頭蒼蠅般吵嚷:「這麼大的事,怎麼能不說?上京眼下全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好好的女郎送到梨園供那些人取樂,還能落著好處?」
辜祈年眼看妻子白了臉,不由氣得朝三房大聲呵斥:「我讓你別說了!」
三房看他置身事外,最後一點希望也沒了,咧開嘴哭喊:「阿兄,你不能見死不救,蘇意是你嫡親的侄女,你可是看著她長起來的呀。」
這一晚上的驚濤駭浪,都是強壓下來的,臨了三房這通糾纏,徹底讓辜祈年發作了。
他火氣上涌,嗓門也畸高,暴跳如雷道:「你家蘇意去了,我家蘇月也去了。難道你爛了眼睛,看不出來嗎!」
第03章
從姑蘇到上都,風雪連著一程又一程。
在家的時候,吃穿都有人照應,就算最艱難的年月,身邊至少還有一兩個女使。如今呢,離開家,再也不是深閨中的嬌女郎了,沒有伺候的人,吃穿住行都得靠自己。
因為新朝甫立,一度被棄用的上都需要重建,水路暫且只作官用,用來運送糧食和茶鹽。官船不載人,她們只能走陸路,這一行千餘里,靠兩個輪子滾碾出來,其中艱辛,可想而知。
太常寺急需樂工,所給的時間並不充裕,幾乎是日夜兼程。有時候不湊巧,趕不上驛站,只能在野外過夜。
十一月的天氣,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沒有那麼多火堆供人取暖,女孩子們只能擠在一起。負責伙食的雜役趁著夜色還未降臨,逐一分發餅子,至多再給你一碗熱湯。姑蘇城裡徵集出來的女郎們,基本都有不錯的出身,大家茫然坐在雪地里,茫然地對望,都是一臉愁苦的模樣。
手背被寒風吹得生疼,扣著陶碗的手指凍僵了,不小心一抖,熱湯潑了滿身。擦拭來不及了,很快滲進襖裙里,很快又結了冰。蘇月看那個女孩怔怔發呆,最後終於放聲大哭起來。
很奇怪,走了好幾天,所有人都安安靜靜地,仿佛情緒被封存住了,誰也不敢打破看不見的屏障。但壓抑得太久,早晚會失控,只需要一個契機,心底的委屈和怨恨就會傾瀉而出,那個女孩的哭聲,成功引出了成片的啜泣。
「我不去上都,我要回家。」
氣沖了頭,就有些不管不顧了。那個女孩衝著隊伍里的士曹參軍大喊:「就算是死,我也要回家!」
一旦有人帶頭,群情不免激奮,以為法不責眾,只要反抗的人夠多,就有回到姑蘇的希望。
看四周紛紛有人起身,蘇意自然也受了鼓舞。正要跟著附和,卻被邊上的蘇月一把拽住了。
離開姑蘇的頭一天,蘇月就從人堆里發現了這個堂妹。雖然早前長房和三房並不算親厚,但在這樣孤絕的情況下,能遇見一個親人,已經是上天的眷顧了。
不過蘇意年紀小,行事還有些莽撞,見蘇月拽她,納罕地望了族姐一眼,心裡未必不覺得她膽小怕事。
蘇月沒言聲,只是望向那個士曹參軍。行伍出身的人,沒有那麼好的脾氣來安撫女郎們。
他聽見這兩句話,滿臉陰沉地走向那女孩,幾乎沒有任何遲疑,揚手就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啪」地一聲,震驚了所有人,也打醒了所有人。
「要入梨園,首要一條就是守規矩。」士曹參軍一字一句地說,目光像蛇,吐著涼信掃向所有人,「老子不管你們姓甚名誰,路上只要敢出亂子,老子就打得你們找不著北。別以為自己是富戶小吏家的女郎,就給老子裝腔作勢,現如今你們只有一個身份,良家子!何為良家子?平民家的女兒就叫良家子。但凡上得台面的,也不來充內敬坊了,別自視甚高,給老子添麻煩。這一路安安穩穩到了上都,往後你們想見我也見不著,彼此忍耐些,免得自討苦吃。要回家的話也別再說了,既然已經應選,死也回不去了。」
不留情面的話像刀子,扎得人千瘡百孔。
蘇意心有餘悸,忐忑地望了望蘇月。蘇月端起茶湯,默默朝她遞了過去。
給過下馬威後,隊伍里果然再也沒人吭聲了,挨了打的女郎也只能悄悄抹淚。
眾人和著西北風,勉強填飽了肚子,返回車上後蘇意問蘇月:「 阿姐,太常寺征我們入梨園,是奉了朝廷的命令。那個士曹隨意打罵,不怕朝廷怪罪嗎?」
一輛車裡擠了四個人,三雙眼睛都直勾勾地望著她。
蘇月嘆了口氣,「沒人在意我們的死活,說是良家子,其實入了內敬坊,等同賤籍。大梁剛立國,從各處採選民女充入梨園,單是姑蘇就有三十八人,加上別處的,少說也得上千。這麼多的人,死了幾個算得了什麼。也別指望屍首能回家,就地找個地方埋了,誰會送你回姑蘇!」<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