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兩人交握的手指上各戴著一枚模樣奇異的指環,似乎隱隱昭示著什麼。
他臉上的糾結沒有遮掩,持有密旨的人就有一定任性的資本,可衛北臨的身份又著實尷尬……褚雪鏡對他道:「王爺是我的丈夫,我帶家眷入宮面聖,有何不可?」
禁軍睜大眼睛,驚愕覆蓋了他的猶豫,使他心裡的天平不知不覺傾斜。
說實話他見褚雪鏡有幾分眼熟,但方才受了那麼大的衝擊,一時半會想不起來她到底是誰,眼下甫一聽她這般說辭,竟是把本就打好的腹稿一律咽了回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了。
「這是禁軍營的馬,」就在開門的禁軍要讓開之際,身後忽地有人牽著一匹駿俏的黑馬走來,對兩人道,「小心為上,一定要見到陛下。」
衛北臨從北境騎回來的馬必然是進不了金陵,但金陵城內的馬卻可以在城中行動自如——自城門至皇宮有好些距離,繞過市井騎馬而去會減少許多不受控的因素。
男人將馬從褚朗手中接過,低聲道:「多謝。」
送馬來的人正是褚雪鏡曾經名義上的兄長褚朗,他隨意擺了擺手,幾年前不著正路的流氣已然在時間中消失殆盡,他最後看了被男人護在懷裡的人一眼,似是想說什麼,欲言又止後低下了眼,什麼也沒說。
那一邊的禁軍福至心靈,下意識脫口而出,「那是被擄走的……?!」
能讓褚朗和顏悅色的人,好像除了他家裡人沒有別的人了,再結合先前金陵中瘋傳的「謠言」……禁軍餘下的話被褚朗一個眼刀堵了回去,他後知後覺地看向兩人騎塵而去的背影,飛速合上了城門。
雖說謝楚源口口聲聲說衛北臨形似造反,但從北境軍抵達金陵周遭開始,他們就一直嚴防突擊,可北境軍像是提前知道什麼似的只在附近打轉,沒有一點要突城的意思。
而今日衛北臨和褚雪鏡現身,更是驗證了他們心中的猜想——這些禁軍不是傻子,如果衛北臨要造反,遠不會如此小心翼翼。
禁軍是仰仗天子鼻息存活的軍隊,當初衛北臨進京封賞時特意被景仁帝安排到禁軍營練兵,前前後後不過才過了三四個月,他們還不至於翻臉不認人。
景仁帝沒有明令格殺勿論,哪怕謝楚源給衛北臨的頭上扣滿了誅殺九族的罪名,他們也不會真的完全聽他的命令輕舉妄動。
只是從「睿王」回到金陵後,景仁帝變了許多,衛北臨和褚雪鏡過了進城的這一關,可之後呢?
帝王的心思,是天底下最難猜的。
入了皇宮,他們可還能全身而退呢?
褚朗走上城牆高台,面無表情地看向牆邊一站一坐的人,旋即與他們擦肩而過,回到了他本該在的位置。
如果衛北臨死在了皇宮。
褚朗幾近冷漠地注視著手中弓箭泛著冷光的箭簇。
北境軍恐怕保不住了。
……
仿佛是提前預知了他們會進城一般,整個金陵各家各戶都門窗緊閉,不聞一絲煙火氣。更離奇的是,竟是一路順暢,不曾遇到半分阻攔。
皇宮之前,深紅色的宮門邊候著兩個人。
衛北臨勒了馬,看清了靜靜等候的人——是賀尹和赤蓮。
有宮人自發上前帶走了他們駕來的黑馬,四人目目相視,還是賀尹先開了口,「王爺,又見面了。」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明明只離開了幾個月,可賀尹看起來比三年前他離開金陵時還要滄桑,就連笑容也像是強撐的,不見當初的從容溫和。衛北臨不欲寒暄,道:「睿王可已伏誅?」
他一來的第一句話竟還是擔心此事——賀尹蒼老渾濁的眼瞳微閃,衛北臨既然撇下北境軍獨自進城,說明他早就心知肚明回金陵的這一趟到底意味著什麼,在意的卻還是皇帝的安危,若是演的,未免太沉得住氣了。
忠臣良將,最受不了的自然是帝王的猜疑,無論臣子多麼忠誠敬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景仁帝到底還是容不下北境、容不下衛家,就像十多年前將衛靜安一家召進金陵一般,那一年他留下了衛靜安年幼的孩子,而這一年,他想要的卻是鎮北王的命。
直到衛北臨擰眉再次詢問,賀尹才像是如夢初醒般緩慢地嘆了口氣,道:「王爺,陛下已等候多時了。」
他頓了頓,沒等衛北臨繼續問什麼,視線已轉到了男人身邊的褚雪鏡身上,道:「您有陛下親賜的密旨,陛下說,可以滿足您一個願望。雪姑娘,您……」
「我要面聖。」
褚雪鏡絲毫不停頓地打斷他的話,雙眸冷靜平淡,似乎早就想好了對策。
她低眸主動握住衛北臨的手,一瞬不眨地看著賀尹道:「阿臨與我一起。」
有些出乎意料,又好像在意料之中。賀尹無奈地搖了搖頭,正要說話,卻聽赤蓮道:「鎮北王有他該去的地方。」
褚雪鏡一怔,對上她毫無波動的眼睛。
……
這不是褚雪鏡第一次去到御書房,卻是無端生出了一種詭異的陌生感。
大殿之外宮人在費力清掃著什麼,從前只漂浮著淡淡龍涎香的地方,如今唯余腥臭的血氣,銀灰的地石上還有殘留的血漬。
在北境的時候其實得到金陵的消息是很難的,一方面天高皇帝遠,等傳回北境時早已不是最新的變化,二來北境地域特殊,若是上面的人有心隱瞞,他們自然無法知道金陵的要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臉上的糾結沒有遮掩,持有密旨的人就有一定任性的資本,可衛北臨的身份又著實尷尬……褚雪鏡對他道:「王爺是我的丈夫,我帶家眷入宮面聖,有何不可?」
禁軍睜大眼睛,驚愕覆蓋了他的猶豫,使他心裡的天平不知不覺傾斜。
說實話他見褚雪鏡有幾分眼熟,但方才受了那麼大的衝擊,一時半會想不起來她到底是誰,眼下甫一聽她這般說辭,竟是把本就打好的腹稿一律咽了回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了。
「這是禁軍營的馬,」就在開門的禁軍要讓開之際,身後忽地有人牽著一匹駿俏的黑馬走來,對兩人道,「小心為上,一定要見到陛下。」
衛北臨從北境騎回來的馬必然是進不了金陵,但金陵城內的馬卻可以在城中行動自如——自城門至皇宮有好些距離,繞過市井騎馬而去會減少許多不受控的因素。
男人將馬從褚朗手中接過,低聲道:「多謝。」
送馬來的人正是褚雪鏡曾經名義上的兄長褚朗,他隨意擺了擺手,幾年前不著正路的流氣已然在時間中消失殆盡,他最後看了被男人護在懷裡的人一眼,似是想說什麼,欲言又止後低下了眼,什麼也沒說。
那一邊的禁軍福至心靈,下意識脫口而出,「那是被擄走的……?!」
能讓褚朗和顏悅色的人,好像除了他家裡人沒有別的人了,再結合先前金陵中瘋傳的「謠言」……禁軍餘下的話被褚朗一個眼刀堵了回去,他後知後覺地看向兩人騎塵而去的背影,飛速合上了城門。
雖說謝楚源口口聲聲說衛北臨形似造反,但從北境軍抵達金陵周遭開始,他們就一直嚴防突擊,可北境軍像是提前知道什麼似的只在附近打轉,沒有一點要突城的意思。
而今日衛北臨和褚雪鏡現身,更是驗證了他們心中的猜想——這些禁軍不是傻子,如果衛北臨要造反,遠不會如此小心翼翼。
禁軍是仰仗天子鼻息存活的軍隊,當初衛北臨進京封賞時特意被景仁帝安排到禁軍營練兵,前前後後不過才過了三四個月,他們還不至於翻臉不認人。
景仁帝沒有明令格殺勿論,哪怕謝楚源給衛北臨的頭上扣滿了誅殺九族的罪名,他們也不會真的完全聽他的命令輕舉妄動。
只是從「睿王」回到金陵後,景仁帝變了許多,衛北臨和褚雪鏡過了進城的這一關,可之後呢?
帝王的心思,是天底下最難猜的。
入了皇宮,他們可還能全身而退呢?
褚朗走上城牆高台,面無表情地看向牆邊一站一坐的人,旋即與他們擦肩而過,回到了他本該在的位置。
如果衛北臨死在了皇宮。
褚朗幾近冷漠地注視著手中弓箭泛著冷光的箭簇。
北境軍恐怕保不住了。
……
仿佛是提前預知了他們會進城一般,整個金陵各家各戶都門窗緊閉,不聞一絲煙火氣。更離奇的是,竟是一路順暢,不曾遇到半分阻攔。
皇宮之前,深紅色的宮門邊候著兩個人。
衛北臨勒了馬,看清了靜靜等候的人——是賀尹和赤蓮。
有宮人自發上前帶走了他們駕來的黑馬,四人目目相視,還是賀尹先開了口,「王爺,又見面了。」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明明只離開了幾個月,可賀尹看起來比三年前他離開金陵時還要滄桑,就連笑容也像是強撐的,不見當初的從容溫和。衛北臨不欲寒暄,道:「睿王可已伏誅?」
他一來的第一句話竟還是擔心此事——賀尹蒼老渾濁的眼瞳微閃,衛北臨既然撇下北境軍獨自進城,說明他早就心知肚明回金陵的這一趟到底意味著什麼,在意的卻還是皇帝的安危,若是演的,未免太沉得住氣了。
忠臣良將,最受不了的自然是帝王的猜疑,無論臣子多麼忠誠敬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景仁帝到底還是容不下北境、容不下衛家,就像十多年前將衛靜安一家召進金陵一般,那一年他留下了衛靜安年幼的孩子,而這一年,他想要的卻是鎮北王的命。
直到衛北臨擰眉再次詢問,賀尹才像是如夢初醒般緩慢地嘆了口氣,道:「王爺,陛下已等候多時了。」
他頓了頓,沒等衛北臨繼續問什麼,視線已轉到了男人身邊的褚雪鏡身上,道:「您有陛下親賜的密旨,陛下說,可以滿足您一個願望。雪姑娘,您……」
「我要面聖。」
褚雪鏡絲毫不停頓地打斷他的話,雙眸冷靜平淡,似乎早就想好了對策。
她低眸主動握住衛北臨的手,一瞬不眨地看著賀尹道:「阿臨與我一起。」
有些出乎意料,又好像在意料之中。賀尹無奈地搖了搖頭,正要說話,卻聽赤蓮道:「鎮北王有他該去的地方。」
褚雪鏡一怔,對上她毫無波動的眼睛。
……
這不是褚雪鏡第一次去到御書房,卻是無端生出了一種詭異的陌生感。
大殿之外宮人在費力清掃著什麼,從前只漂浮著淡淡龍涎香的地方,如今唯余腥臭的血氣,銀灰的地石上還有殘留的血漬。
在北境的時候其實得到金陵的消息是很難的,一方面天高皇帝遠,等傳回北境時早已不是最新的變化,二來北境地域特殊,若是上面的人有心隱瞞,他們自然無法知道金陵的要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