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遺詔?」沈皇后纖細的手指掀起盞蓋,輕輕在茶水上颳了刮,道:「本宮不知你在說什麼,就算陛下擬好了遺詔,那為何要送到我這來?又為何不直接告知大人?」

  朝堂上眾人還在等他拿證據回去,卓祁沒時間再慢慢解釋,只能實話實說:「娘娘是後宮之主,陛下信任娘娘,便將大景最後的希望交予娘娘之手,還望娘娘行個方便,將遺詔轉交於臣。」

  「陛下信任本宮?」

  聞言,沈皇后似是沒想到一般,微微一愣,隨即很快恢復了常態:「既然你知曉了,本宮也不再隱瞞了。你說遺詔關乎著整個大景,那總有個由吧?倘若大景在燕王的治下更上一層樓了呢?」

  卓祁剛舒緩下去的眉頭又微微蹙了起來,他深吸一口氣,語氣變得異常嚴肅,只說了兩個字:「百姓。」

  「百姓?」沈皇后重複了一遍。

  卓祁將茶盞輕輕放下,目光望向那扇閉著的窗子,仿佛透過窗子看到了身處江南叛亂之中的眾多百姓,悠悠道:「沒錯,是百姓。江南水鄉本是一處風景優美之地,不該被戰爭所踐踏,而其中百姓何其無辜,平白無故地成了這場戰爭的犧牲者,他們本該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百姓之苦,怎能忽視?」

  百姓之苦,怎能忽視?

  沈皇后默默地在心裡默念著這句話,她忽地抬首看向卓祁,似乎在透過他看向另外一個人,而那個人也曾說過這句話。

  是誰說過呢?

  是長公主,還有李琛。

  曾經說過這話的人,卻親手違背了自己的諾言。

  最終,她還是妥協了。

  她緩緩起身來到床榻邊,掀開被褥的一角,取出遺詔,將其交於卓祁,道:「這便是你想要的東西。林崢自始至終便是燕王的人,大皇子也是。」

  卓祁微微頷首,他不知沈皇后為何要告知他這些事,但在朝堂之時也看出了些端倪,他展開遺詔確認無誤後轉身離去。

  就在他即將走到殿門前時,身後不知怎的傳來一聲茶盞打碎的清脆聲響,隨後是沈皇后的嘶喊聲:「長公主於我有恩。」

  我只能幫你到這兒了。

  倘若沒有長公主,我也不會遇見他了。

  第89章

  聞言,卓祁大驚失色,連忙轉身回頭看去,然而一切都已經太遲了,沈皇后側躺在地上,眉頭緊緊擰起,面容顯得痛苦不堪。

  她猛地吐出一口黑紅的血液,胸口劇烈起伏,斷斷續續道:「放心,你的那盞沒有毒,遺言在茶壺下面,不會牽累著你,我此生做了太多違背良心的事,也無顏再苟活於世。」

  她抬眼望著卓祁,道:「倘若有機會,請將我與他埋在一塊,此生不能長相守,但願長相思。」

  說著,沈皇后的頭無力地垂了下去,眸子緩緩閉上,再也沒有睜開。

  一瞬間,一條鮮活的生命就此消逝。宮女們見狀,紛紛哭著蜂擁而上,唯有卓祁呆立在原地,仿若隔世。

  「皇后娘娘崩逝。」

  服毒自盡。

  遺言被翻了出來,正如沈皇后所說,就算與她見的最後一面的人是卓祁,也毫無關係,他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抬腳邁出了鳳儀宮,殿外,多數大臣皆在焦急等候,其中包括大皇子與林崢。

  大皇子見卓祁面帶沮喪之情走出,心底不禁樂開了花,他昂首挺胸,得意道:「倘若大人拿不出證據,那就是嫁禍,是死罪,大人可拿出了證據?」

  聞言,卓祁非但沒有大皇子想像中的驚慌失措,反而鎮定自若,從容不迫。他緩緩從寬袖中取出遺詔,並未回答大皇子的話,而是自顧自地展開遺詔,朗聲宣讀起來。

  遺詔的大概意思是:江南戰亂,李晟稱帝罪無可赦,而林崢已然投靠了李琛,其言不可信。

  最為重要的是,大皇子雖有著皇室血脈,但生父並非李晟,而是李琛。

  大皇子並非皇后所生,這是大臣們知曉的,然而大皇子並非李晟親子,這著實讓群臣們大吃一驚,就連林崢也用一種難以置信的眼神看著大皇子。

  「一定是你偽造的!」

  「相信各位都上過摺子,陛下的字跡也都認得,更不用說傳國玉璽。」卓祁將遺詔高高舉起,道:「所以是大殿下與林大人說的可信,還是陛下可信,想必各位心裡也都清楚。」

  事實已被全盤托出,這下群臣們紛紛徹底站在了卓祁這一邊,矛頭齊齊指向大皇子與林崢。

  「來人,將林崢帶下去,明日午時斬殺,大皇子關入牢內,聽候發落。」

  朝堂上沒了林崢,能起到帶頭作用的,唯有卓祁。

  「大人,如今我們該怎麼辦?」

  「京城是大景的中心城池,只要守住京城,便還有一線希望。」

  卓祁面向朝臣,道:「夏國已滅,叛軍沒了人源的供給,進攻之勢定會不如前段時日猛烈。」他看向高恭,道:「高統領,你立刻派人去北疆請求支援,調集附近官兵與所有的御林軍都要守在京城裡,直到援軍到來。」

  「是。」

  李琛的目標是京城,叛軍人數眾多,所以在打下京城前,他不會去攻打其他城池,這也是唯一的突破之機。

  如今只能拼死一搏,才能搏出一條生路。

  ……

  北疆,寧州。

  寒風呼嘯,吹得旌旗獵獵作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