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這話茬一過,幾人又繼續說著話。葉以舒餓了,看幾個小的也跟著他們不言不語的,要不是捂肚子都不知道。
「爹,先吃飯吧,都餓了。」
「是。」葉正坤也後知後覺,趕緊叫人到留出來的桌上坐下。
這頓飯吃完,家中收拾收拾,還了桌子板凳他們便不會在家中停留。
該回縣裡去了。
第90章 疫病
走之前, 宋枕錦跟葉以舒又去了一趟宋家。
崔定回來了,這小孩才十三歲,卻壯如牛犢。雖才到葉以舒肩膀高, 但身板跟磚砌似的, 一拍一個不吱聲。
「大哥, 阿舒哥。」崔定見他二人歡欣, 不過跑了兩步就停下,抱拳行禮。
葉以舒拍拍他肩膀。
「我們要回縣裡, 你要跟著一起嗎?」
崔定道:「師父留五日讓我歸家,之後要回去幫忙。」
崔定師父就是武館的館主。
崔定跟著他師父也算長久。現在在幫武館幹活兒,帶著些師弟們練武, 師父還會給他工錢。
以前還是個慣會撒潑打滾的小孩, 現在倒也懂事了。
葉以舒不強求,在這邊停留一陣, 便也回了縣裡。
走時,阿黃跟著。
阿黃隨著葉家人, 回來時才會兩家跑。走時,喚它一聲便跟在身後走了。
不過它兒子留在了宋家。
葉以舒打算過了年再回去。
現下天冷,待在縣裡也不往其他地方去。不過生病的人也多, 宋枕錦回來之後就忙個不停。
葉以舒看他看診能從早上坐到晚上,乾脆抱著湯婆子, 吃完晚飯後拉著人出去走動走動。
冬日夜晚寒冷沉暗, 縣裡沒宵禁,夜裡出來的人都跑到夜市區了。
兩人慢慢衝著夜市走去,路上聞到風中傳來那小食攤上的香味兒,忽覺饞了。
等走近了,隱隱燈火中, 夜市一條街上格外熱鬧。
葉以舒許久沒來逛過,就是以前做吃食,也不做晚上。瞧著擠擠挨挨的人群,感慨道:「以前怎麼沒覺得這麼熱鬧?」
夜市上目不暇接的美食,有傳統的小吃,也有近年來土豆弄出來的新鮮東西。
「相公,來點兒不?」
宋枕錦看他躍躍欲試,牽住哥兒的手。
「嘗嘗也可。」
葉以舒一頭扎入這人群中,一手抓著湯婆子,一手被宋枕錦緊緊牽著。他帶著人在人群中遊走,忽見那燒烤攤子,立馬走不動路。
這攤子跟後世沒什麼兩樣,專做烤羊肉串的。
「客官,大串兒十文,小串兒兩文,可要來一串兒。」
葉以舒當即點了些,去旁邊小桌等著。又覺坐下來風吹得冷了,跑去隔壁攤位上買了兩罐雪梨湯。
桌子矮,凳子也小。兩人個兒高,坐著像蜷縮起來。葉以舒往宋枕錦身邊靠,將湯婆子塞在他手上。
「相公辛苦,暖暖手。」
宋枕錦攏著哥兒的手蓋在掌心。耳邊喧囂,人群往來熱熱鬧鬧。
葉以舒靠著宋枕錦,打量了一會兒,道:「咱縣裡的人現在日子過得應該不錯。」
宋枕錦順著哥兒目光瞧去,「嗯」了一聲。
其實縣裡的變化頗為明顯。
單看縣裡重新修整過一遍的路,用石灰跟熟土夯實過的,平平整整,下雨天走都不會像以前那樣東搖西晃。
再看眼前這熱鬧的夜市,百姓只有手裡有閒錢了,才會這大晚上的出來吃喝。
放眼望去,這走來走去的人中就是再差,穿的衣服也是那厚厚的棉衣。
以前都是穿打了補丁的,錦衣綢緞是根本見不了幾個。但現在綢緞的十個里有兩三個,也不算少了。
不過他們這燒烤吃得不怎麼清淨,那肉串剛上時,便有人認出他倆。
每一個人都是以前的熟客,要扯上兩句。甚至還有些見宋枕錦空閒了,要把個平安脈。
葉以舒本意是帶宋枕錦出來放鬆,可不是大晚上地給他加活兒。
於是在他診完一人之後,立馬帶著他拿上東西走了。
在外走了一會兒,吃完東西,回到家裡。
葉以舒忽然打了個呵欠。手裡的湯婆子已經不暖和了,哥兒的手倒熱乎,但摸著臉卻被風吹涼了。
「以後晚上別出去了。」
「沒事兒。」
兩人回來收拾一下,便去睡下了。
次日過午,葉大順跟薛採風登門。
他們過來跟葉以舒說說工坊的事情,他不常回來,工坊越做越大,各種事務必須知道得清楚。
商量完正事,葉大順看著自家兒子追著薛採風家兩歲多的小哥兒玩兒,想起商隊的事,道:「去南邊的商隊已經回來了,就停在我們縣裡。」
「裝貨了嗎?」
「沒有。」葉大順也才從村里回來。
「不過聽人說黃達病了,回來折騰著總不見好。或許會耽擱北邊送貨的時間。」
「病了?」葉以舒看著撞在自己身上的崽崽,拎著他坐在自個兒腿上。
「嚴重嗎?看過大夫沒有?」
「聽說路上有吐又拉的,挺嚴重。不過到縣裡緩和了些,現在還在他家裡躺著呢。」
「大夫說什麼沒?」
「水土不服,勞碌奔忙淤積起來的。」
葉以舒道:「我明日去看看他。」
葉以舒留下二人在家中吃飯,但兩人都說家裡媳婦夫郎在等,匆匆帶著小崽子回去了。
「爹,先吃飯吧,都餓了。」
「是。」葉正坤也後知後覺,趕緊叫人到留出來的桌上坐下。
這頓飯吃完,家中收拾收拾,還了桌子板凳他們便不會在家中停留。
該回縣裡去了。
第90章 疫病
走之前, 宋枕錦跟葉以舒又去了一趟宋家。
崔定回來了,這小孩才十三歲,卻壯如牛犢。雖才到葉以舒肩膀高, 但身板跟磚砌似的, 一拍一個不吱聲。
「大哥, 阿舒哥。」崔定見他二人歡欣, 不過跑了兩步就停下,抱拳行禮。
葉以舒拍拍他肩膀。
「我們要回縣裡, 你要跟著一起嗎?」
崔定道:「師父留五日讓我歸家,之後要回去幫忙。」
崔定師父就是武館的館主。
崔定跟著他師父也算長久。現在在幫武館幹活兒,帶著些師弟們練武, 師父還會給他工錢。
以前還是個慣會撒潑打滾的小孩, 現在倒也懂事了。
葉以舒不強求,在這邊停留一陣, 便也回了縣裡。
走時,阿黃跟著。
阿黃隨著葉家人, 回來時才會兩家跑。走時,喚它一聲便跟在身後走了。
不過它兒子留在了宋家。
葉以舒打算過了年再回去。
現下天冷,待在縣裡也不往其他地方去。不過生病的人也多, 宋枕錦回來之後就忙個不停。
葉以舒看他看診能從早上坐到晚上,乾脆抱著湯婆子, 吃完晚飯後拉著人出去走動走動。
冬日夜晚寒冷沉暗, 縣裡沒宵禁,夜裡出來的人都跑到夜市區了。
兩人慢慢衝著夜市走去,路上聞到風中傳來那小食攤上的香味兒,忽覺饞了。
等走近了,隱隱燈火中, 夜市一條街上格外熱鬧。
葉以舒許久沒來逛過,就是以前做吃食,也不做晚上。瞧著擠擠挨挨的人群,感慨道:「以前怎麼沒覺得這麼熱鬧?」
夜市上目不暇接的美食,有傳統的小吃,也有近年來土豆弄出來的新鮮東西。
「相公,來點兒不?」
宋枕錦看他躍躍欲試,牽住哥兒的手。
「嘗嘗也可。」
葉以舒一頭扎入這人群中,一手抓著湯婆子,一手被宋枕錦緊緊牽著。他帶著人在人群中遊走,忽見那燒烤攤子,立馬走不動路。
這攤子跟後世沒什麼兩樣,專做烤羊肉串的。
「客官,大串兒十文,小串兒兩文,可要來一串兒。」
葉以舒當即點了些,去旁邊小桌等著。又覺坐下來風吹得冷了,跑去隔壁攤位上買了兩罐雪梨湯。
桌子矮,凳子也小。兩人個兒高,坐著像蜷縮起來。葉以舒往宋枕錦身邊靠,將湯婆子塞在他手上。
「相公辛苦,暖暖手。」
宋枕錦攏著哥兒的手蓋在掌心。耳邊喧囂,人群往來熱熱鬧鬧。
葉以舒靠著宋枕錦,打量了一會兒,道:「咱縣裡的人現在日子過得應該不錯。」
宋枕錦順著哥兒目光瞧去,「嗯」了一聲。
其實縣裡的變化頗為明顯。
單看縣裡重新修整過一遍的路,用石灰跟熟土夯實過的,平平整整,下雨天走都不會像以前那樣東搖西晃。
再看眼前這熱鬧的夜市,百姓只有手裡有閒錢了,才會這大晚上的出來吃喝。
放眼望去,這走來走去的人中就是再差,穿的衣服也是那厚厚的棉衣。
以前都是穿打了補丁的,錦衣綢緞是根本見不了幾個。但現在綢緞的十個里有兩三個,也不算少了。
不過他們這燒烤吃得不怎麼清淨,那肉串剛上時,便有人認出他倆。
每一個人都是以前的熟客,要扯上兩句。甚至還有些見宋枕錦空閒了,要把個平安脈。
葉以舒本意是帶宋枕錦出來放鬆,可不是大晚上地給他加活兒。
於是在他診完一人之後,立馬帶著他拿上東西走了。
在外走了一會兒,吃完東西,回到家裡。
葉以舒忽然打了個呵欠。手裡的湯婆子已經不暖和了,哥兒的手倒熱乎,但摸著臉卻被風吹涼了。
「以後晚上別出去了。」
「沒事兒。」
兩人回來收拾一下,便去睡下了。
次日過午,葉大順跟薛採風登門。
他們過來跟葉以舒說說工坊的事情,他不常回來,工坊越做越大,各種事務必須知道得清楚。
商量完正事,葉大順看著自家兒子追著薛採風家兩歲多的小哥兒玩兒,想起商隊的事,道:「去南邊的商隊已經回來了,就停在我們縣裡。」
「裝貨了嗎?」
「沒有。」葉大順也才從村里回來。
「不過聽人說黃達病了,回來折騰著總不見好。或許會耽擱北邊送貨的時間。」
「病了?」葉以舒看著撞在自己身上的崽崽,拎著他坐在自個兒腿上。
「嚴重嗎?看過大夫沒有?」
「聽說路上有吐又拉的,挺嚴重。不過到縣裡緩和了些,現在還在他家裡躺著呢。」
「大夫說什麼沒?」
「水土不服,勞碌奔忙淤積起來的。」
葉以舒道:「我明日去看看他。」
葉以舒留下二人在家中吃飯,但兩人都說家裡媳婦夫郎在等,匆匆帶著小崽子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