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玄深的面目越發慈和了起來,他伸手撥動過手邊的機關,藏經閣最深處的一道牆面發出了沉悶的聲響,打開了一道昏暗的入口。
沈羨再次向玄深一拜,緩緩直起身,要向著那裡頭走去。
“沈姑娘。”玄深將她叫住了,將閣內唯一的一盞油燈遞給了她,“路難行,需些光亮。”
沈羨接過了,似是忽然才想到一般,問道,“重芳宮既有密道可以出宮,為何長公主仍然困居三載不出?”
玄深的眼中有許多憐憫,嘆息道,“困住人一生的,又何止於重芳宮呢。”
崇武十八年,公主純封征北將軍,領兵三萬,擊退北戎七百里,揚大盛國威,昌大盛千秋。
她這一生,如同戰場之上的最驕傲的將軍,又何曾給自己尋過一條退路呢。
沈羨將油燈舉在身前,如豆的亮光在黑暗中照亮了前頭的一點路途,她笑了笑,穩穩向前踏了出去。
玄深目送著她的身影漸漸消失在那道黑暗的石門之中,方才回過頭瞧著那副與先帝未完的殘局,將其中一顆黑子與一旁的白子都盡數撿回了棋盒裡頭。
他在心底不無遺憾的想到,可惜到了最後這副殘局,他仍然沒能夠贏了他的老友。
作者有話要說: 最後一個懸念啦,先帝遺詔在哪裡,下一章會揭開,小天使們不如猜一猜呀,第一個猜中的有大紅包,後面猜中的有小紅包,人人有份,永不落空,吱!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姒蓁 2個;小魚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鵲上了心頭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8章 終章
昭化門外下著密密的雨珠, 自靈川護送宣王遺骨的人手在宮門下候了一會。
來的人不是裴賀,是跟在他身邊的副統領孫宵, 瞧了那些個穿著蓑衣,面容尋常的兵士一眼, 說道昨日武定侯已經驗過宣王遺骨, 放行便是了。
有多嘴的守衛問了一句, 今日怎麼未見裴統領當值。
孫宵壓低了眉眼, 斥了一句, 裴家二公子出了事,多嘴問這些幹什麼?
那守衛才懵懂地想到,鎮南王府今日闔府舉哀, 為裴世子送行,倒是沒聽得旁人再來消息, 裴二公子是什麼時候出的事?
他想到今日一早武定侯便領了驍騎營弓手出了昭化門,莫非與此有關?
又想到這些個貴人的家族秘辛, 也不是他這樣的人可以聽得的,便也不再多事,閉嘴立在了一旁。
外頭穿著蓑衣的人手低著頭從昭化門過了宮禁, 到了平日裡新帝與眾大臣上朝的大殿外頭,便聽得孫宵說道, “武定侯昨日吩咐了,宣王棺槨便在此處停靈罷。”
護送宣王遺骨的人手大約有兩三個小隊,呈了兩列圍在一旁,領頭的人向著副統領孫宵拱了拱手, 從懷中取出一封奏報,說道,“此乃旭王殿下親筆,我等官職卑微,勞煩孫統領稍後替我等將奏報上呈大殿。”
因了今日宣王遺骨要進宮,新帝召集了眾大臣入宮上殿,一道迎上一迎,朝堂上下共同舉哀,以慰功臣忠將之靈。
此刻殿裡頭已經是站滿了官員,新帝卻遲遲未到。
孫宵將信塞進了懷中,抬頭瞧了瞧愈發陰沉的天色與依然不停的雨勢,不耐煩地點了點頭,抬步往殿那頭走近了一些。
他心裡頭想著那武定侯也不知道為什麼,非要挑了這麼個日子舉哀,害得他輪值了整整兩日不得歇息,又撞上這種陰雨天氣,真是晦氣。
杜義捧了盞熱茶往承明殿裡頭送了一送,瞧見新帝負手立在那副大盛輿地圖前發怔。
前朝已經召集了諸大臣,新帝此時卻仍然著了一身黑色的常服,也不曾吩咐了內侍來更衣。
杜義將熱茶放下了,微微彎下身子,恭聲道,“陛下,宣王的遺骨,已經入宮了,李相等都已經在候著陛下了。”
趙纓聞言並沒有回頭,他淡淡吩咐道,“傳孤的旨意,讓承明殿的人都退下。”
“陛下?”
“你也退下。”
杜義愣了愣,半晌應了一聲是,垂頭退了出去。
新帝素來喜靜,承明殿伺候的人手本來就不算多,如今便越發寂靜了下來。
外頭已經臨近傍晚了,今日這雨,下了一個整日,平白便給了許多不好的兆頭。
不多時承明殿的大門被緩緩推了開來,有人自外頭踏了進來,步伐穩定又從容,與杜義的小心謹慎完全不同。
一直到那人立於階下,衣衫拂動間的聲響靜了下來,趙纓方才平靜開口,道了一聲,“你來了。”
也不曾回過頭。
那人開口語調也是平淡,道了一聲,“別來無恙。”
趙纓回過身來,已入暮色的光線籠罩過他身上常服的黯淡花紋。
他想老七果然沒有殺趙緒,他的這個三弟,放在了外頭,憑誰也動不了他。
他瞧著階下立著的趙緒,見到他比起從前去靈川時已經瘦了一些,笑了笑,“你今日來,是得了先帝遺詔,要來奪孤的承明殿嗎?”
趙緒目光中有許多的淡漠,“前頭大殿如今集結了所有的大盛朝官,用不了片刻,會有人送一封旭王的親筆信上殿呈給丞相李鏞,上頭寫了大盛新帝命旭王趙繹無故戕害征北將軍,也就是大盛宣王的始末。”
沈羨再次向玄深一拜,緩緩直起身,要向著那裡頭走去。
“沈姑娘。”玄深將她叫住了,將閣內唯一的一盞油燈遞給了她,“路難行,需些光亮。”
沈羨接過了,似是忽然才想到一般,問道,“重芳宮既有密道可以出宮,為何長公主仍然困居三載不出?”
玄深的眼中有許多憐憫,嘆息道,“困住人一生的,又何止於重芳宮呢。”
崇武十八年,公主純封征北將軍,領兵三萬,擊退北戎七百里,揚大盛國威,昌大盛千秋。
她這一生,如同戰場之上的最驕傲的將軍,又何曾給自己尋過一條退路呢。
沈羨將油燈舉在身前,如豆的亮光在黑暗中照亮了前頭的一點路途,她笑了笑,穩穩向前踏了出去。
玄深目送著她的身影漸漸消失在那道黑暗的石門之中,方才回過頭瞧著那副與先帝未完的殘局,將其中一顆黑子與一旁的白子都盡數撿回了棋盒裡頭。
他在心底不無遺憾的想到,可惜到了最後這副殘局,他仍然沒能夠贏了他的老友。
作者有話要說: 最後一個懸念啦,先帝遺詔在哪裡,下一章會揭開,小天使們不如猜一猜呀,第一個猜中的有大紅包,後面猜中的有小紅包,人人有份,永不落空,吱!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姒蓁 2個;小魚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鵲上了心頭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8章 終章
昭化門外下著密密的雨珠, 自靈川護送宣王遺骨的人手在宮門下候了一會。
來的人不是裴賀,是跟在他身邊的副統領孫宵, 瞧了那些個穿著蓑衣,面容尋常的兵士一眼, 說道昨日武定侯已經驗過宣王遺骨, 放行便是了。
有多嘴的守衛問了一句, 今日怎麼未見裴統領當值。
孫宵壓低了眉眼, 斥了一句, 裴家二公子出了事,多嘴問這些幹什麼?
那守衛才懵懂地想到,鎮南王府今日闔府舉哀, 為裴世子送行,倒是沒聽得旁人再來消息, 裴二公子是什麼時候出的事?
他想到今日一早武定侯便領了驍騎營弓手出了昭化門,莫非與此有關?
又想到這些個貴人的家族秘辛, 也不是他這樣的人可以聽得的,便也不再多事,閉嘴立在了一旁。
外頭穿著蓑衣的人手低著頭從昭化門過了宮禁, 到了平日裡新帝與眾大臣上朝的大殿外頭,便聽得孫宵說道, “武定侯昨日吩咐了,宣王棺槨便在此處停靈罷。”
護送宣王遺骨的人手大約有兩三個小隊,呈了兩列圍在一旁,領頭的人向著副統領孫宵拱了拱手, 從懷中取出一封奏報,說道,“此乃旭王殿下親筆,我等官職卑微,勞煩孫統領稍後替我等將奏報上呈大殿。”
因了今日宣王遺骨要進宮,新帝召集了眾大臣入宮上殿,一道迎上一迎,朝堂上下共同舉哀,以慰功臣忠將之靈。
此刻殿裡頭已經是站滿了官員,新帝卻遲遲未到。
孫宵將信塞進了懷中,抬頭瞧了瞧愈發陰沉的天色與依然不停的雨勢,不耐煩地點了點頭,抬步往殿那頭走近了一些。
他心裡頭想著那武定侯也不知道為什麼,非要挑了這麼個日子舉哀,害得他輪值了整整兩日不得歇息,又撞上這種陰雨天氣,真是晦氣。
杜義捧了盞熱茶往承明殿裡頭送了一送,瞧見新帝負手立在那副大盛輿地圖前發怔。
前朝已經召集了諸大臣,新帝此時卻仍然著了一身黑色的常服,也不曾吩咐了內侍來更衣。
杜義將熱茶放下了,微微彎下身子,恭聲道,“陛下,宣王的遺骨,已經入宮了,李相等都已經在候著陛下了。”
趙纓聞言並沒有回頭,他淡淡吩咐道,“傳孤的旨意,讓承明殿的人都退下。”
“陛下?”
“你也退下。”
杜義愣了愣,半晌應了一聲是,垂頭退了出去。
新帝素來喜靜,承明殿伺候的人手本來就不算多,如今便越發寂靜了下來。
外頭已經臨近傍晚了,今日這雨,下了一個整日,平白便給了許多不好的兆頭。
不多時承明殿的大門被緩緩推了開來,有人自外頭踏了進來,步伐穩定又從容,與杜義的小心謹慎完全不同。
一直到那人立於階下,衣衫拂動間的聲響靜了下來,趙纓方才平靜開口,道了一聲,“你來了。”
也不曾回過頭。
那人開口語調也是平淡,道了一聲,“別來無恙。”
趙纓回過身來,已入暮色的光線籠罩過他身上常服的黯淡花紋。
他想老七果然沒有殺趙緒,他的這個三弟,放在了外頭,憑誰也動不了他。
他瞧著階下立著的趙緒,見到他比起從前去靈川時已經瘦了一些,笑了笑,“你今日來,是得了先帝遺詔,要來奪孤的承明殿嗎?”
趙緒目光中有許多的淡漠,“前頭大殿如今集結了所有的大盛朝官,用不了片刻,會有人送一封旭王的親筆信上殿呈給丞相李鏞,上頭寫了大盛新帝命旭王趙繹無故戕害征北將軍,也就是大盛宣王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