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初冬的寒風輕拂過宮牆,樹枝上幾片殘葉搖搖欲墜。虞韶身著一襲深紅色狐裘披風,領口鑲著一圈柔軟的白毛,襯得她愈發雍容端莊。
就在幾個月前的盛夏,她還不過是後宮中一個不起眼的小主。太后當時坐在高高的主位上,語氣淡漠卻又刻意帶著一絲「恩寵」的姿態,施捨般地讓虞韶先選一處避暑的院落。
幾個月過去,物是人非。如今,她成為後宮之首的宸妃,帶領著眾多低位妃嬪們前來送行。
太后一夜間仿佛老了十歲,那曾經端莊筆直的脊背,如今竟微微佝僂。她的華服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樸素的深藍色衣裙,面料雖然依舊上乘,但裁剪和紋飾卻簡單低調,再沒有昔日那般張揚。她鬢邊的髮絲,也添了不少花白,在寒風中顯得格外刺目。
虞韶站在不遠處,目光平靜地看著太后的身影,她斂下心中些許唏噓,卻無論如何也生不出一絲憐憫之情。
這個女人,雖然身為太后,執掌後宮,卻從未將自己的權勢用在真正有益於江山社稷的事情上。
她縱容吳家的紈絝子弟,任由他們在地方橫行霸道,欺壓百姓;她包庇吳家的罪行,陷害忠臣良將,讓那些罪孽深重的人逍遙法外。
更幾次三番想要對自己和孩子不利。就連趙煜的親生母親,都是倒在了太后的心狠手辣之下。如今落得這般下場,不過是因果循環,自作自受罷了。
虞韶的目光悠然地投向宮中西北角,那高聳的鳳閣樓闕在午後的陽光下籠罩著一層金黃的光輝。遠遠望去,隱約可見一群宮人簇擁著一個明黃色的身影。
趙煜被太后收養的時候也不過垂髫之年,在他幼小的心靈里,太后大約是他失去生母之後唯一能依靠的親人。或許也曾帶著一份孩童的天真與依戀,將太后當作母親般看待吧。可一次次的試探與算計甚至是加害,終究吧還是化成了仇怨。
竹影扶著虞韶的手,小聲提醒道:「娘娘,是時候和太后告別了。」
虞韶微微頷首,整了整衣袖,緩緩上前一步,面對太后微微屈膝,行了一禮。聲音溫婉柔和,透著一種不卑不亢的端莊:「臣妾恭送太后娘娘。
此番離宮,祈願太后娘娘一路安康,五台山上風景秀麗,清淨祥和,望太后娘娘也別網了珍重自身。
往事如煙,既已散去,太后娘娘莫要過於掛懷吳家的舊事。罪臣已伏誅,皇上勵精圖治,社稷重歸太平,這正是蒼生之幸,也是上天庇佑。太后娘娘若能放下執念,才是幸事。」
太后端坐在軟轎之中,身披厚重的玄狐披風,神色端肅,緊蹙的眉間,卻無論如何掩不住一絲淒涼與落寞。風從簾外吹入,帶著些許寒意,也將她的心冷得愈發透徹。
她恨虞韶,恨得牙癢,恨得恨不能將那張溫婉無害的笑臉撕碎。是虞韶,步步為營地拆散了吳家百年的基業,將她賴以為傲的家族打入深淵。她更恨趙煜,那個自己一手扶持著坐上皇位長大的養子,竟為了一個女人對她如此絕情,將她逼至今日這步田地。
她想怒斥,更想讓這個女人從此消失在世間,然而,她清楚地知道,這一切都不過是痴心妄想。她早已不是從前那個掌控後宮的太后,她已經被剝奪了權勢,只能在這軟轎之中,屈辱地前往五台山,去過那長伴青燈古佛的餘生。
吳家覆滅的噩耗,這些日子的種種煎熬,將她最後一絲活力都壓榨殆盡。她閉上眼,倚在轎中的軟墊上,卻發現自己連發脾氣的精力都已經沒有了。
太后的目光在虞韶身上停留了一瞬,那目光複雜,似乎藏著怨恨、不甘,又夾雜著一絲冷漠與疲憊。
她隨即移開視線,抬手攏了攏身上的玄狐披風,語氣淡淡地說道:「宸妃勞心,特意帶著眾人前來相送,本宮心領了。以後宮中諸事,望你多費心思。這一宮之主的位置可不好坐,水深火熱,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的下場。只盼著你夠聰慧,不要登高跌重,辜負皇上的抬愛,也不要讓宮中人看了笑話。」
一旁的松聲只能緊緊抿著唇,心中暗自不平,這太后,就算離宮,還非得用幾句陰陽怪氣的話來給小主添堵。
若不是她仗著皇上養母的名頭,此時早就該和吳家其他罪人一同流放三千里,又哪裡會有五台山那般清淨的好日子過?這會兒還能站在這裡冷嘲熱諷,簡直可恨!
虞韶卻神色如常,似未曾聽出太后的譏諷一般:「太后娘娘教誨之言,臣妾銘記於心。既然皇上信任,臣妾定當盡心竭力,不負陛下的厚愛,更不敢讓太后娘娘失望。臣妾會竭力守好這宮中的規矩,讓一切井然有序。往後,也絕不會讓這些俗世瑣事擾了太后娘娘的清修。」
太后眼神微動,似乎被這句話刺得有些不快,卻又無法反駁,只能冷冷地「嗯」了一聲,算作回應。
虞韶的目光轉向吳凝月,只見她眼眶紅紅的,一看便知昨夜定是哭過了。
她目光中雖蒙著一層絕望的陰霾,但卻不見怨恨,見到虞韶時,吳凝月甚至勉強揚起一抹笑意,「宸妃娘娘放心吧,我會好好照顧好太后娘娘的。」
虞韶微微一怔,雖說她是吳家的女兒,卻始終未曾參與那些惡事,虞韶抿了抿唇,終究心軟了一分,她側過頭,朝著竹影使了個眼色。
竹影心領神會,立刻將手中小巧精緻的木盒遞了過去。虞韶的語氣柔和了幾分,帶著一絲真摯的關懷:「聽聞太醫院說,姐姐自幼體寒,最近身子愈發虛弱。山上寒涼,我特意讓林太醫準備了一些治療寒症的藥丸,姐姐務必要好好保重身體,切莫因天氣耽誤了康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就在幾個月前的盛夏,她還不過是後宮中一個不起眼的小主。太后當時坐在高高的主位上,語氣淡漠卻又刻意帶著一絲「恩寵」的姿態,施捨般地讓虞韶先選一處避暑的院落。
幾個月過去,物是人非。如今,她成為後宮之首的宸妃,帶領著眾多低位妃嬪們前來送行。
太后一夜間仿佛老了十歲,那曾經端莊筆直的脊背,如今竟微微佝僂。她的華服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樸素的深藍色衣裙,面料雖然依舊上乘,但裁剪和紋飾卻簡單低調,再沒有昔日那般張揚。她鬢邊的髮絲,也添了不少花白,在寒風中顯得格外刺目。
虞韶站在不遠處,目光平靜地看著太后的身影,她斂下心中些許唏噓,卻無論如何也生不出一絲憐憫之情。
這個女人,雖然身為太后,執掌後宮,卻從未將自己的權勢用在真正有益於江山社稷的事情上。
她縱容吳家的紈絝子弟,任由他們在地方橫行霸道,欺壓百姓;她包庇吳家的罪行,陷害忠臣良將,讓那些罪孽深重的人逍遙法外。
更幾次三番想要對自己和孩子不利。就連趙煜的親生母親,都是倒在了太后的心狠手辣之下。如今落得這般下場,不過是因果循環,自作自受罷了。
虞韶的目光悠然地投向宮中西北角,那高聳的鳳閣樓闕在午後的陽光下籠罩著一層金黃的光輝。遠遠望去,隱約可見一群宮人簇擁著一個明黃色的身影。
趙煜被太后收養的時候也不過垂髫之年,在他幼小的心靈里,太后大約是他失去生母之後唯一能依靠的親人。或許也曾帶著一份孩童的天真與依戀,將太后當作母親般看待吧。可一次次的試探與算計甚至是加害,終究吧還是化成了仇怨。
竹影扶著虞韶的手,小聲提醒道:「娘娘,是時候和太后告別了。」
虞韶微微頷首,整了整衣袖,緩緩上前一步,面對太后微微屈膝,行了一禮。聲音溫婉柔和,透著一種不卑不亢的端莊:「臣妾恭送太后娘娘。
此番離宮,祈願太后娘娘一路安康,五台山上風景秀麗,清淨祥和,望太后娘娘也別網了珍重自身。
往事如煙,既已散去,太后娘娘莫要過於掛懷吳家的舊事。罪臣已伏誅,皇上勵精圖治,社稷重歸太平,這正是蒼生之幸,也是上天庇佑。太后娘娘若能放下執念,才是幸事。」
太后端坐在軟轎之中,身披厚重的玄狐披風,神色端肅,緊蹙的眉間,卻無論如何掩不住一絲淒涼與落寞。風從簾外吹入,帶著些許寒意,也將她的心冷得愈發透徹。
她恨虞韶,恨得牙癢,恨得恨不能將那張溫婉無害的笑臉撕碎。是虞韶,步步為營地拆散了吳家百年的基業,將她賴以為傲的家族打入深淵。她更恨趙煜,那個自己一手扶持著坐上皇位長大的養子,竟為了一個女人對她如此絕情,將她逼至今日這步田地。
她想怒斥,更想讓這個女人從此消失在世間,然而,她清楚地知道,這一切都不過是痴心妄想。她早已不是從前那個掌控後宮的太后,她已經被剝奪了權勢,只能在這軟轎之中,屈辱地前往五台山,去過那長伴青燈古佛的餘生。
吳家覆滅的噩耗,這些日子的種種煎熬,將她最後一絲活力都壓榨殆盡。她閉上眼,倚在轎中的軟墊上,卻發現自己連發脾氣的精力都已經沒有了。
太后的目光在虞韶身上停留了一瞬,那目光複雜,似乎藏著怨恨、不甘,又夾雜著一絲冷漠與疲憊。
她隨即移開視線,抬手攏了攏身上的玄狐披風,語氣淡淡地說道:「宸妃勞心,特意帶著眾人前來相送,本宮心領了。以後宮中諸事,望你多費心思。這一宮之主的位置可不好坐,水深火熱,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的下場。只盼著你夠聰慧,不要登高跌重,辜負皇上的抬愛,也不要讓宮中人看了笑話。」
一旁的松聲只能緊緊抿著唇,心中暗自不平,這太后,就算離宮,還非得用幾句陰陽怪氣的話來給小主添堵。
若不是她仗著皇上養母的名頭,此時早就該和吳家其他罪人一同流放三千里,又哪裡會有五台山那般清淨的好日子過?這會兒還能站在這裡冷嘲熱諷,簡直可恨!
虞韶卻神色如常,似未曾聽出太后的譏諷一般:「太后娘娘教誨之言,臣妾銘記於心。既然皇上信任,臣妾定當盡心竭力,不負陛下的厚愛,更不敢讓太后娘娘失望。臣妾會竭力守好這宮中的規矩,讓一切井然有序。往後,也絕不會讓這些俗世瑣事擾了太后娘娘的清修。」
太后眼神微動,似乎被這句話刺得有些不快,卻又無法反駁,只能冷冷地「嗯」了一聲,算作回應。
虞韶的目光轉向吳凝月,只見她眼眶紅紅的,一看便知昨夜定是哭過了。
她目光中雖蒙著一層絕望的陰霾,但卻不見怨恨,見到虞韶時,吳凝月甚至勉強揚起一抹笑意,「宸妃娘娘放心吧,我會好好照顧好太后娘娘的。」
虞韶微微一怔,雖說她是吳家的女兒,卻始終未曾參與那些惡事,虞韶抿了抿唇,終究心軟了一分,她側過頭,朝著竹影使了個眼色。
竹影心領神會,立刻將手中小巧精緻的木盒遞了過去。虞韶的語氣柔和了幾分,帶著一絲真摯的關懷:「聽聞太醫院說,姐姐自幼體寒,最近身子愈發虛弱。山上寒涼,我特意讓林太醫準備了一些治療寒症的藥丸,姐姐務必要好好保重身體,切莫因天氣耽誤了康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