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我一句勸,皇上不是個愛株連的人。如今你既然入了宮,好不容易擺脫了家中的連累,便該想著怎麼把自己的日子過好,而不是再去牽扯那些陳年舊事。難道你真要去虞韶面前招搖,讓她記起你這個仇家的身份?到時候,皇上若動了治罪的念頭,你可還保得住這條命?」

  錢曉曉聽到這話,臉色一陣青白交替,低垂下眼帘,聲音裡帶著幾分哀愁和不甘:「可……那到底是我家中的父親和哥哥,是我的至親……

  「至親?」周昭儀冷笑一聲,「我看你當初在宮中日子不好過的時候,你那父親和哥哥可沒想著怎麼幫襯你。既沒有托人遞些銀錢進宮讓你傍身,也沒想著尋個門路替你爭一爭靠山。你受的那些冷眼和委屈,他們可曾心疼過你?

  如今倒好,他們自己落了難,竟然想起宮中還有個女兒、有個妹妹。而你呢?還掏心*掏肺地想著他們,處處為他們憂心,傻不傻呀?

  皇上最厭惡的就是朝臣勾連後宮,攪得前朝與後宮不清不楚。你若真為了你家那兩位跑去求情,只怕連自己都要搭進去。」

  看著錢曉曉眼眶紅紅的模樣,周昭儀搖搖頭,「明日太后和吳婕妤就要離宮前往五台山了,宮中眾人都要去相送。你且看著她們,再好好想想吧。」

  錢曉曉轉身離去,腳步虛浮地走了。

  貼身伺候的女官從屏風後繞了出來,手中捧著一盞新沏的熱茶,恭敬地放在周昭儀面前,抬頭輕聲笑道:「娘娘心善,對著錢小主這樣愚笨之人,竟還這般用心提點,真是讓奴婢都覺得不值。」

  周昭儀輕輕笑了笑,搖了搖頭,往日以華貴凌厲著稱的她,此刻眉眼間竟浮現出幾分難得的溫柔神態。她將手中的玉花隨意放在几案上,眸光低垂,淡淡說道:「我不過是想到了從前的自己,有些感傷罷了。誰年輕的時候不是個傻的呢?」

  輕嘆一聲後,她抬起頭,對身邊的女官吩咐道:「給家中回信吧。如今皇上行事愈發果決,不是能容忍臣子在後宮中安插勢力的君主。二妹頗有才情,又性子清高,與這宮裡的渾濁格格不入。

  若父親還有一二分慈心,不如替她擇一門書香門第的好夫君,平平靜靜地過一生,又何必讓她步我的後塵,進宮來枉費一段韶華?」

  女官沉默一瞬,輕輕上前一步,雙手溫柔地搭在周昭儀的肩上,輕聲安慰道:「娘娘別傷心,還有奴婢陪著您呢。無論什麼事,奴婢都會一直在您身邊。」

  周昭儀勾勾唇角,她低頭翻開手邊案几上的帳冊,修長的指尖隨意地在幾行文字間點過,語氣輕鬆而帶著一絲自嘲:「我有什麼好傷心的?皇上剛封了我做德妃,咱們的月例銀子可是又要漲了呢。

  虞韶雖說現在是後宮之首,可她也不是個睚眥必報的性子。就算不喜歡我,還不是依舊讓我分管著近一半的公務?這後宮裡的事,她分得開輕重,也知道誰能替她分憂。

  我呢,也不是個鑽牛角尖的性子,我若成了誰家兒媳婦,只怕光是婆婆天天給我送的那些坐胎藥,都夠我喝一壺的了。知足常樂呀。

  -------------------------------

  半個月之後,吳登因罪行累累,罪證確鑿,被判處腰斬之刑,引得百姓拍手稱快。

  虞韶此時身孕已近九個月,行動不便,腹中胎兒愈發活躍,她時常覺得累得很。心中只想著能將惡人繩之以法,便已十分意足,沒什麼興趣再去看那樣鮮血淋漓的場景。

  方葳蕤卻興致勃勃,主動請纓去菜市口監刑,「娘娘,這種事我最擅長了。我去幫您當個監督官,以防吳家狗急跳牆,再來個狸貓換太子。」

  虞韶倚在軟榻上,手輕輕撫摸著微微隆起的肚子,笑著擺擺手,語氣裡帶著幾分揶揄:「由你去了吧。不過如今吳家主支旁支加起來六百多人,全都蹲在天牢里等著發往嶺南流放。還有誰能有這本事,替吳登找條生路?

  吳登處斬的第二天,慈寧宮太后便遞上了一封罪己折。摺子中言辭懇切,說自己身為太后,理應為天下女子表率,但卻未能嚴格約束家中子弟,致使吳家犯下累累惡行,實在有負先帝遺願。她自陳愧疚,自願離開宮廷,前往皇陵為先帝祈福,替吳家贖罪。

  這封摺子傳開後,滿朝上下皆贊太后識大體、顧大局,但虞韶可不覺得這是太后心甘情願的想法。

  晚上,趙煜果然揣著那份罪己折回了虞韶的房中。他笑著走上前,將摺子從袖口裡抽出來,遞給她:「知道你好奇,朕特地把摺子帶回來了,看看?」

  虞韶接過摺子,攤開細細看著。她的目光掃過那娟秀的字體,眉頭微微皺起,嘆了口氣:「果然是吳凝月寫的。」她聲音裡帶著一絲悵然,「雖然吳家罪有應得,可是家中這些女眷卻是無辜的。」

  趙煜在虞韶身旁坐下,動作溫柔地替她撥開耳邊的一縷碎發,那雙深邃的鳳眸中透著一絲難掩的無奈:「昭昭,縱然吳凝月本人沒有直接參與那些惡事,可是這些年來,她享受著吳家為她堆積起來的榮華富貴,那些鐘鳴鼎食的日子,何嘗不是用民間搜刮來的民脂民膏換來的?」

  朕已經親自與她說了,只要她伺候太后直到離世,朕便不會趕盡殺絕。等到時候,朕可以放她去邊關流放地,與她的家人團聚。」

  第81章

  太后要去五台山修行,後宮眾妃嬪都來相送。這趟五台山之行,名為修行,卻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縱然權勢赫赫如太后,吳家一朝樹倒猢猻散,也只能遠離中樞,避開朝堂風波,再無從左右後宮大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