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吳登雖然混帳,但也知道,忤逆與謀反之間僅差一步之遙,若真讓「忤逆之心」這一罪名坐實,他這個吳家之子便會成為棄子,哪怕是親姐姐太后,為了保全整個家族,也只能將他捨棄。
他不敢再耽擱,立刻跪倒在地,臉上堆起幾分勉強的懇切之色,急忙道:「皇上,臣不敢!臣……臣只是府中下人讒言蒙蔽,一時迷惑,才會信了這些賤民的欺騙之言,絕無半分對皇上不滿之意啊!」
只可惜,吳登混帳久了,縱然如今跪下認錯,卻依舊不改桀驁的模樣,梗著脖子不像是在向皇上認錯,倒像是大聲嚷嚷著挑釁。試圖將自己的態度擺得低些,但言辭之間依舊透露著一種不耐煩,顯得敷衍又生硬。
蕭瑟冷冷地看了吳登一眼,眼中滿是厭惡之色。他二話不說,抬起腳,長靴毫不留情地踏在吳登圓滾滾的腰背上,狠狠一腳將他踹倒在地。吳登猝不及防,慘叫一聲,整個身子狼狽地伏趴在冰冷的殿堂地磚上。
蕭瑟卻好整以暇地對著趙煜拱拱手,「請皇上寬恕臣御前失儀之罪!只是臣實在見不得這豎子對皇上如此無禮,擅自冒犯,臣不得不出手教訓一番!」
方葳蕤握緊了拳頭,眼中閃動著興奮的光芒,真是解氣!
虞韶心中也一舒,縱然唇槍舌劍也能讓吳登敗落,可是對著這樣的惡人!能將他那張高高在上的面龐踩在腳下,實在讓她心中痛快無比!她的眼角微微揚起,掩不住的暢快之意在眼中一閃而過。
就連一向苛刻、素來嚴詞彈劾玄衣衛行事「過於血腥暴烈,難免草菅人命」的崔大人,此刻也沒有出言譴責。反而,他雙手背在身後,看得很是愉快。
吳登自從出生以來,處處都被捧著敬著,何曾遭受過如此屈辱?此刻,他被蕭瑟毫不留情地踩在地上,脊背上的靴子如同千斤重壓,令他一動也不能動。吳登只覺羞憤交加,臉色漲紅,目眥欲裂。
他咬緊牙關,心中暗罵不已,拼盡全力想要掙脫蕭瑟的束縛,想要將蕭瑟掀翻在地。然而,他多年來只知紙醉金迷,沉溺於酒色,早已消磨了體力和鬥志,身體更是肥碩臃腫,雙臂使出吃奶的力氣也不過是徒勞無功,根本無法撼動如磐石般的蕭瑟半分。
蕭瑟面無表情,完全沒有把他的掙扎放在眼裡。他腳下微微用力,壓得更深,將那張肥碩的臉龐死死地壓在冰冷的地磚上。吳登的面頰被迫擠壓成一團肉餅。
吳登覺得全身骨頭仿佛都在嘎吱作響,脊背和肩膀一陣劇痛,似乎要被生生壓碎。他再也顧不上所謂的尊嚴與面子,額頭上冷汗涔涔,疼痛中夾雜著恐懼,連忙求饒道:「臣……臣饒命啊!臣還有其他的證據!能證明,當年的水患……全是潯陽知府一人之責,臣……臣只是被小人蒙蔽!」
第70章
「你還有何證據?」趙煜揮手示意,蕭瑟立刻放開了吳登,吳登雙手撐地,跪倒在地,總算低下了那一貫傲慢的頭顱。
吳登眼中划過一絲陰狠的光芒,語氣帶著幾分冷意,「昭美人雖然聲稱虞家帳目中並未有那筆巨額銀錢的蹤跡,但這只能說明虞知府貪污的銀兩沒有落入家中子女手中,然而贓款的去處有千百種可能。
除了暗中轉交給私生子,還可能託付於信賴的友人,或是偷偷藏匿起來,等待風頭過去後再悄然使用。或許虞知府自以為謀劃周密,殊不知還是沒逃過朝廷的法眼,最終一死了之,故而連藏起來的贓款也不能使用,只能落得如今這樣無頭公案的結果。
但兩江沿岸的百姓呢?他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饑寒交迫,那可是實實在在的民生疾苦。昭美人所依仗的,不過是那帳目上的幾行字,又怎能洗清虞知府的罪責?
且不說是否真的有證據證明他的清白,當年在潯陽獄中,虞知府親筆寫下血書,可字字句句皆是認罪悔過之言。若真是清白無辜,他完全可以視死如歸,拒不承認,何必主動留下血書,為自己當年的所作所為懺悔?
昭美人若真要為虞家平反,何不先去看看那封血書?虞知府自己都已認罪,昭美人卻依舊執意為他辯護,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那封血書,就放在大理寺的存檔中,臣懇請陛下將其取出,交由朝中諸臣與昭美人親眼所見。或許,昭美人見到外祖父的遺書之後,便會明白虞知府的心意,不再一意孤行,將舊案翻起,再掀起朝堂上的腥風血雨。
為人子孫為長輩申冤固然是孝道,可若一味執念於虛名,卻忽略了長輩的真正意願,那又談何為大孝?虞知府在血書中坦言,『只求速死,甘之如飴』。
若虞知府在世,看到昭美人如此堅持為他翻案,恐怕他心中更是痛苦。外祖已經在血書中認罪伏法,不願再拖累家族,寧願以死謝罪,也希望潯陽的百姓能夠得到安撫,人死如燈滅,活著的人總要尊重逝者的遺願才是。」
大理寺的官員們立馬將早就準備好的血書證物呈上,關鍵證物,理所當然要第一個奉給坐在龍椅上的趙煜過目。大理寺的官員們多半是常年奔波在外辦案之人,與尋常的文官不同,舉止剛硬,步伐也十分迅疾。虞韶的目光緊緊追隨,只見那團染著暗紅血跡的慘白絹布一閃而過。
虞韶下意識地握緊了方葳蕤的手,掌心漸漸滲出微微的冷汗。方葳蕤察覺到虞韶的緊張,溫柔地用另一隻手輕輕扶住她,眼中浮現出一抹深深的擔憂。<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不敢再耽擱,立刻跪倒在地,臉上堆起幾分勉強的懇切之色,急忙道:「皇上,臣不敢!臣……臣只是府中下人讒言蒙蔽,一時迷惑,才會信了這些賤民的欺騙之言,絕無半分對皇上不滿之意啊!」
只可惜,吳登混帳久了,縱然如今跪下認錯,卻依舊不改桀驁的模樣,梗著脖子不像是在向皇上認錯,倒像是大聲嚷嚷著挑釁。試圖將自己的態度擺得低些,但言辭之間依舊透露著一種不耐煩,顯得敷衍又生硬。
蕭瑟冷冷地看了吳登一眼,眼中滿是厭惡之色。他二話不說,抬起腳,長靴毫不留情地踏在吳登圓滾滾的腰背上,狠狠一腳將他踹倒在地。吳登猝不及防,慘叫一聲,整個身子狼狽地伏趴在冰冷的殿堂地磚上。
蕭瑟卻好整以暇地對著趙煜拱拱手,「請皇上寬恕臣御前失儀之罪!只是臣實在見不得這豎子對皇上如此無禮,擅自冒犯,臣不得不出手教訓一番!」
方葳蕤握緊了拳頭,眼中閃動著興奮的光芒,真是解氣!
虞韶心中也一舒,縱然唇槍舌劍也能讓吳登敗落,可是對著這樣的惡人!能將他那張高高在上的面龐踩在腳下,實在讓她心中痛快無比!她的眼角微微揚起,掩不住的暢快之意在眼中一閃而過。
就連一向苛刻、素來嚴詞彈劾玄衣衛行事「過於血腥暴烈,難免草菅人命」的崔大人,此刻也沒有出言譴責。反而,他雙手背在身後,看得很是愉快。
吳登自從出生以來,處處都被捧著敬著,何曾遭受過如此屈辱?此刻,他被蕭瑟毫不留情地踩在地上,脊背上的靴子如同千斤重壓,令他一動也不能動。吳登只覺羞憤交加,臉色漲紅,目眥欲裂。
他咬緊牙關,心中暗罵不已,拼盡全力想要掙脫蕭瑟的束縛,想要將蕭瑟掀翻在地。然而,他多年來只知紙醉金迷,沉溺於酒色,早已消磨了體力和鬥志,身體更是肥碩臃腫,雙臂使出吃奶的力氣也不過是徒勞無功,根本無法撼動如磐石般的蕭瑟半分。
蕭瑟面無表情,完全沒有把他的掙扎放在眼裡。他腳下微微用力,壓得更深,將那張肥碩的臉龐死死地壓在冰冷的地磚上。吳登的面頰被迫擠壓成一團肉餅。
吳登覺得全身骨頭仿佛都在嘎吱作響,脊背和肩膀一陣劇痛,似乎要被生生壓碎。他再也顧不上所謂的尊嚴與面子,額頭上冷汗涔涔,疼痛中夾雜著恐懼,連忙求饒道:「臣……臣饒命啊!臣還有其他的證據!能證明,當年的水患……全是潯陽知府一人之責,臣……臣只是被小人蒙蔽!」
第70章
「你還有何證據?」趙煜揮手示意,蕭瑟立刻放開了吳登,吳登雙手撐地,跪倒在地,總算低下了那一貫傲慢的頭顱。
吳登眼中划過一絲陰狠的光芒,語氣帶著幾分冷意,「昭美人雖然聲稱虞家帳目中並未有那筆巨額銀錢的蹤跡,但這只能說明虞知府貪污的銀兩沒有落入家中子女手中,然而贓款的去處有千百種可能。
除了暗中轉交給私生子,還可能託付於信賴的友人,或是偷偷藏匿起來,等待風頭過去後再悄然使用。或許虞知府自以為謀劃周密,殊不知還是沒逃過朝廷的法眼,最終一死了之,故而連藏起來的贓款也不能使用,只能落得如今這樣無頭公案的結果。
但兩江沿岸的百姓呢?他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饑寒交迫,那可是實實在在的民生疾苦。昭美人所依仗的,不過是那帳目上的幾行字,又怎能洗清虞知府的罪責?
且不說是否真的有證據證明他的清白,當年在潯陽獄中,虞知府親筆寫下血書,可字字句句皆是認罪悔過之言。若真是清白無辜,他完全可以視死如歸,拒不承認,何必主動留下血書,為自己當年的所作所為懺悔?
昭美人若真要為虞家平反,何不先去看看那封血書?虞知府自己都已認罪,昭美人卻依舊執意為他辯護,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那封血書,就放在大理寺的存檔中,臣懇請陛下將其取出,交由朝中諸臣與昭美人親眼所見。或許,昭美人見到外祖父的遺書之後,便會明白虞知府的心意,不再一意孤行,將舊案翻起,再掀起朝堂上的腥風血雨。
為人子孫為長輩申冤固然是孝道,可若一味執念於虛名,卻忽略了長輩的真正意願,那又談何為大孝?虞知府在血書中坦言,『只求速死,甘之如飴』。
若虞知府在世,看到昭美人如此堅持為他翻案,恐怕他心中更是痛苦。外祖已經在血書中認罪伏法,不願再拖累家族,寧願以死謝罪,也希望潯陽的百姓能夠得到安撫,人死如燈滅,活著的人總要尊重逝者的遺願才是。」
大理寺的官員們立馬將早就準備好的血書證物呈上,關鍵證物,理所當然要第一個奉給坐在龍椅上的趙煜過目。大理寺的官員們多半是常年奔波在外辦案之人,與尋常的文官不同,舉止剛硬,步伐也十分迅疾。虞韶的目光緊緊追隨,只見那團染著暗紅血跡的慘白絹布一閃而過。
虞韶下意識地握緊了方葳蕤的手,掌心漸漸滲出微微的冷汗。方葳蕤察覺到虞韶的緊張,溫柔地用另一隻手輕輕扶住她,眼中浮現出一抹深深的擔憂。<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