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頁
有請帖?往裡面請。
林黛玉早早就來幫忙了,她生的兒子剛滿周歲,這回也一塊兒帶來了。
她是王妃,身份高,崔玥也不會什麼人都讓她去招待,賈家那邊算是親戚,倒是不用太講究身份。
所以王熙鳳來的時候,略和崔玥說了幾句,就被人引到了林黛玉周邊,這時候迎春已經到了。
元春在宮裡,探春在密西國,惜春在江南,只有迎春因為陳大人在京為官也在京城住下,能和黛玉時不時見一面,姐妹兩個感情日益深厚。
見到她們,王熙鳳臉上的表情越發燦爛。
老太太在四年前已經去了,在得知寶玉又一次秋闈落榜後不久,就懷著對二房、對寶玉的不放心咽下了最後一口氣,自那之後,榮國府和林家的關係不可避免淡了一層,王熙鳳比以往更注重維護林家、外嫁女的關係了。
賈家的男人沒幾個出息的,倒是賈家的女兒日子過的都不差,哪怕是和親的探春都寫了信回來說她在那邊生下了一兒一女,站穩了跟腳,還給自己姨娘和弟弟送了不少東西。
榮國府還有什麼?
一個三等將軍的虛爵,一個六品官?
要不是有姻親家的關係撐著,榮國府還要繼續倒退,爵位無法再升,賈璉的官位因為他只是舉人天花板有限,頂多爬到四品,現在王熙鳳一心培養兒女,就盼著他們有出息了。
見到王熙鳳來了,黛玉和迎春都暫停了原先的談話,「二嫂子來了,怎麼不見巧姐?」
說到自己的長女,王熙鳳臉上的笑意更深:「巧姐今日有些不太舒坦,我就讓她在家中休息了。」
說是不太舒坦,就是來了月事,不方便出門。
黛玉和迎春聽到這話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迎春點了點頭:「看二嫂子臉上的笑容,可是有什麼喜事?」
王熙鳳也沒隱瞞的意思:「是有件喜事,趙家大郎中舉人了。」這位趙家大郎是巧姐定的未婚夫,趙家祖上沒出什麼人物,但趙家大郎被賈璉看中了,覺得他未來會是個人物,就把自己的嫡長女聘給了他。
趙大郎也沒讓賈家失望,這一次的秋闈中了,而在他中之前,王熙鳳對這門親事是很有意見的,覺得自己的女兒委屈了,誰知道他未來能不能中呢,要是不能中,她女兒就要嫁給一個窮秀才了!
幸好,賈璉的眼光還不錯!
迎春也笑了:「確實是件大喜事。」
這時候誰都沒提掃興的事,也就是賈寶玉。
老太太去後,他一蹶不振,無法承擔家人放在他身上的壓力,選擇了逃避,拋下嬌妻幼子,跑去出家了,他這一跑,二太太的心氣也沒了,躺了不到半年就沒了,二老爺也是個不頂事的,如今二房是葉姨娘和賈環、蘭哥兒撐起來的。
當宴席正式開始,迎春看著滿堂賓客,看著興高采烈的二嫂子,突然有些恍惚。
時至今日,她偶爾還是會因為夢到過去而噩夢驚醒。
在璉二哥上進之前,在他關注到自己之前,她只是一個小透明,探春妹妹和惜春妹妹都比她有存在感,她哪怕是大房唯一的女兒,地位卻是比二房的妹妹要低的,整個大房都被老太太和二房壓在底下,如今再看,大房和二房地位翻轉了,讓人唏噓。
二房還有出頭的希望嗎?有的。
不過這個出頭的人選跟自幼被賦予厚望的寶玉無關,而是要看基本都被老太太、太太他們忽視的蘭哥兒。
如果二太太還活著,看到這一幕,不知道她會作何感想?會後悔嗎?迎春想,大概還是不會吧,二太太是個執拗的人,認定了什麼事,很難發生改變,正如她認定寶玉會有大出息,就一直相信他會有大出息,實際寶玉自小就被她們寵壞了,她看不見,一味的認定他還小,懂事就好了,結果他出家了,徹底粉碎了二太太的夢,那時候,蘭哥兒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了,但二太太看不見蘭哥兒,被寶玉出家這事打擊的心如死灰,再沒了活下去的心氣。
第159章 變化
迎春在京城住久了, 有的時候會失去對時間的感知。
因為京城的變化太快了。
她自小在京城長大,又在北地住了幾年才回京城,知道外地和京城的差距, 而在她再一次回到京城定居後,感覺京城和外地的差距被拉的更大了。
最先感到變化的是路況,不管是回娘家,還是去赴宴, 她出行再也不會感到難受了,路面變得平整,馬車也經過了改造變得更不易感受到顛簸,哪怕是懷孕最難受的時候, 出門都變得可以忍受。
然後, 她在京城可以吃到各種從南邊運來的水果罐頭, 十分齊全, 這些產自南邊的水果罐頭製作好了之後經過水運、海運送到京城, 不僅僅是京城的達官貴人, 就是手裡有些錢的富商平民都能買到,嘗嘗南方水果的風味。
還有那不知不覺間就變得亮堂起來的窗戶。
之前糊窗戶大部分用的是窗紙,玻璃窗是大富大貴人家才用的起的, 現在大片的玻璃窗戶依舊昂貴, 但拼接的小塊玻璃窗戶卻不算罕見了,她嫁的陳家是耕讀傳家, 有些積蓄, 但在京城不能說多, 如今主子的住處都換上了拼接的玻璃窗戶, 哪怕颳風下雨, 都能在屋裡安然欣賞窗外的風景, 也不用再怕昏暗需要點起蠟燭。
迎春覺得在孩子讀書的時候特別好,不傷眼睛,還不怕不小心弄倒了燭台引起火災。
林黛玉早早就來幫忙了,她生的兒子剛滿周歲,這回也一塊兒帶來了。
她是王妃,身份高,崔玥也不會什麼人都讓她去招待,賈家那邊算是親戚,倒是不用太講究身份。
所以王熙鳳來的時候,略和崔玥說了幾句,就被人引到了林黛玉周邊,這時候迎春已經到了。
元春在宮裡,探春在密西國,惜春在江南,只有迎春因為陳大人在京為官也在京城住下,能和黛玉時不時見一面,姐妹兩個感情日益深厚。
見到她們,王熙鳳臉上的表情越發燦爛。
老太太在四年前已經去了,在得知寶玉又一次秋闈落榜後不久,就懷著對二房、對寶玉的不放心咽下了最後一口氣,自那之後,榮國府和林家的關係不可避免淡了一層,王熙鳳比以往更注重維護林家、外嫁女的關係了。
賈家的男人沒幾個出息的,倒是賈家的女兒日子過的都不差,哪怕是和親的探春都寫了信回來說她在那邊生下了一兒一女,站穩了跟腳,還給自己姨娘和弟弟送了不少東西。
榮國府還有什麼?
一個三等將軍的虛爵,一個六品官?
要不是有姻親家的關係撐著,榮國府還要繼續倒退,爵位無法再升,賈璉的官位因為他只是舉人天花板有限,頂多爬到四品,現在王熙鳳一心培養兒女,就盼著他們有出息了。
見到王熙鳳來了,黛玉和迎春都暫停了原先的談話,「二嫂子來了,怎麼不見巧姐?」
說到自己的長女,王熙鳳臉上的笑意更深:「巧姐今日有些不太舒坦,我就讓她在家中休息了。」
說是不太舒坦,就是來了月事,不方便出門。
黛玉和迎春聽到這話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迎春點了點頭:「看二嫂子臉上的笑容,可是有什麼喜事?」
王熙鳳也沒隱瞞的意思:「是有件喜事,趙家大郎中舉人了。」這位趙家大郎是巧姐定的未婚夫,趙家祖上沒出什麼人物,但趙家大郎被賈璉看中了,覺得他未來會是個人物,就把自己的嫡長女聘給了他。
趙大郎也沒讓賈家失望,這一次的秋闈中了,而在他中之前,王熙鳳對這門親事是很有意見的,覺得自己的女兒委屈了,誰知道他未來能不能中呢,要是不能中,她女兒就要嫁給一個窮秀才了!
幸好,賈璉的眼光還不錯!
迎春也笑了:「確實是件大喜事。」
這時候誰都沒提掃興的事,也就是賈寶玉。
老太太去後,他一蹶不振,無法承擔家人放在他身上的壓力,選擇了逃避,拋下嬌妻幼子,跑去出家了,他這一跑,二太太的心氣也沒了,躺了不到半年就沒了,二老爺也是個不頂事的,如今二房是葉姨娘和賈環、蘭哥兒撐起來的。
當宴席正式開始,迎春看著滿堂賓客,看著興高采烈的二嫂子,突然有些恍惚。
時至今日,她偶爾還是會因為夢到過去而噩夢驚醒。
在璉二哥上進之前,在他關注到自己之前,她只是一個小透明,探春妹妹和惜春妹妹都比她有存在感,她哪怕是大房唯一的女兒,地位卻是比二房的妹妹要低的,整個大房都被老太太和二房壓在底下,如今再看,大房和二房地位翻轉了,讓人唏噓。
二房還有出頭的希望嗎?有的。
不過這個出頭的人選跟自幼被賦予厚望的寶玉無關,而是要看基本都被老太太、太太他們忽視的蘭哥兒。
如果二太太還活著,看到這一幕,不知道她會作何感想?會後悔嗎?迎春想,大概還是不會吧,二太太是個執拗的人,認定了什麼事,很難發生改變,正如她認定寶玉會有大出息,就一直相信他會有大出息,實際寶玉自小就被她們寵壞了,她看不見,一味的認定他還小,懂事就好了,結果他出家了,徹底粉碎了二太太的夢,那時候,蘭哥兒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了,但二太太看不見蘭哥兒,被寶玉出家這事打擊的心如死灰,再沒了活下去的心氣。
第159章 變化
迎春在京城住久了, 有的時候會失去對時間的感知。
因為京城的變化太快了。
她自小在京城長大,又在北地住了幾年才回京城,知道外地和京城的差距, 而在她再一次回到京城定居後,感覺京城和外地的差距被拉的更大了。
最先感到變化的是路況,不管是回娘家,還是去赴宴, 她出行再也不會感到難受了,路面變得平整,馬車也經過了改造變得更不易感受到顛簸,哪怕是懷孕最難受的時候, 出門都變得可以忍受。
然後, 她在京城可以吃到各種從南邊運來的水果罐頭, 十分齊全, 這些產自南邊的水果罐頭製作好了之後經過水運、海運送到京城, 不僅僅是京城的達官貴人, 就是手裡有些錢的富商平民都能買到,嘗嘗南方水果的風味。
還有那不知不覺間就變得亮堂起來的窗戶。
之前糊窗戶大部分用的是窗紙,玻璃窗是大富大貴人家才用的起的, 現在大片的玻璃窗戶依舊昂貴, 但拼接的小塊玻璃窗戶卻不算罕見了,她嫁的陳家是耕讀傳家, 有些積蓄, 但在京城不能說多, 如今主子的住處都換上了拼接的玻璃窗戶, 哪怕颳風下雨, 都能在屋裡安然欣賞窗外的風景, 也不用再怕昏暗需要點起蠟燭。
迎春覺得在孩子讀書的時候特別好,不傷眼睛,還不怕不小心弄倒了燭台引起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