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謝又陵緩緩笑開來,眼中似有酸熱之感,連忙揚起頭將那酸熱盡力蔽去,一壁握了楊慕的手,道,“我不過隨口一說,不是要你放在心上,更不是迫你。你若當真想報答我,便養好身子,放寬心思,既知如此多人惦念你,還不振作精神些。”
楊慕到此刻已無言以對,唯有輕輕一嘆,點了點頭。身體的痛楚,心中的沉重,都像是緊緊鎖住他的縲紲纏縛,原來此生那些海闊天空的夢想註定成空,他的人生只是不斷在上演著一場又一場的辜負。
御花園中的菊櫻開得正盛,隔著太液池遙遙望去,奼紫嫣紅燦若流霞,皇帝望著滿眼綺麗繁複的景致,只覺得宮苑內的勝景與宮苑外的盛世遙相呼應,他親手將那盛景精心雕琢,又置身其間環顧欣賞,心頭不禁漫生出一陣綿綿喜悅之感。
常喜為他將披風披上,關切道,“春寒料峭,皇上不宜在水邊逗留太久。慶王殿下來了,皇上此刻宣召他麼?”
皇帝目光猶自停留在一片粉嫩鵝黃中,眉頭蹙了蹙,道,“他來做什麼,又看上誰家的宅子要朕替他弄過來?”
常喜不禁一笑,道,“皇上把王爺想得也太不堪了,王爺如今已不是少不更事的時候了。聽說這回是有秘奏要報與皇上,好像是和駙馬有關。”
皇帝漫不經心道,“駙馬?哪個駙馬?”常喜笑道,“是燕國公主駙馬,楊慕。”
皇帝微微一怔,似乎很久沒有聽過這個名字,倒有幾分生疏之感,他順著那名字努力回想著那個人,卻已是連面目身形都變得模糊,只隱約記得從前他是個英挺飄逸的少年,之後便長成一個溫潤和悅的男子。
“朕讓佑堂管著宗人府,他也算有個營生,如今看來確還有幾分上心。”皇帝淡淡道,“讓他進來罷。”
常喜示意一旁侍立內臣,不多時慶王李佑堂便被帶了入內,見了皇帝,倒也恭敬下拜,起身後卻是咧嘴一笑道,“春日賞櫻,皇上好情致,看來臣今日來得巧,終是趕上一回皇上心情好的時候。”
皇帝笑而不語,示意他在那石凳上坐了,才笑道,“少和朕耍貧嘴,可是有讓朕心情不好的事要奏報?”見常喜著人奉上著一季新茶與佑堂,不免笑道,“且撤了去,待他說完,若是惹朕不快,就連人一併轟出去,哪裡還有茶水給他喝。”
佑堂先時打著哈哈,此刻略微整了整容,道,“皇上又取笑臣,臣再不敢惹您生氣的。臣要說的這樁事,表面看去是件壞事,背後細思卻是於方方面面皆便宜的好事。臣昨日得了私報,不敢擅專,還請皇上過目之後再行裁奪。”言罷,將謝又陵手書的密告奏本恭敬呈於御前。
皇帝聽他言語,已略微忖度出其意,匆匆掃過那奏本之後,便即擲於面前石桌上,冷笑道,“楊慕好大的膽子,此事可真?”
佑堂點頭道,“這是小瑛府上長史所書,此人是小瑛心腹,所奏之事亦當屬實。”
皇帝望了他一刻,緩緩笑道,“這個叫謝又陵的內臣,不該是你慶王的心腹麼?”
佑堂面色一白,尷尬難言,半晌哂笑道,“皇上英明,什麼事都瞞不過您。您定然知道,臣對此人確有那麼幾分心思,只是從未付諸行動過,彼此也不過是偶有往來罷了,談不上心腹之言。”
皇帝點了點頭,道,“你的那些荒唐事,朕也沒興趣知道。你且說說,你帶著這份秘奏前來,是想要朕如何處理此事?”
佑堂忙道,“臣不敢左右皇上心意……”皇帝搖手打斷道,“你大膽說,朕不過聽聽罷了。”
佑堂恭敬稱是,才緩緩道,“據奏報所書日期,楊慕小妾有孕正值皇考孝期,已是大不敬之罪,何況其後又有嘉太妃之喪,既為小瑛女婿更不該於此時做下這等事,足可見其對小瑛亦不敬。他夫婦二人近年來鮮少在一處,那楊慕未免因家事對小瑛心存不滿,既為怨偶,內中又有楊家之事,不如請皇上就此事下旨令他二人和離,如此也可算作幫小瑛從中解脫,臣實在是見這些日子,她精神頗為不好。”
皇帝挑眉看了他良久,點頭道,“你想要朕做這個惡人?”
佑堂沒料到皇帝有此一問,更是訕訕,半晌眼風掃到近處的常喜,二人對視一道,便即錯開目光,只聽常喜低聲道,“皇上,王爺並非此意,臣聽著確是心疼公主,只怕這般下去對公主身心俱是損耗,還望皇上三思,畢竟公主是先帝最為疼愛的幼女,與其令她鬱郁,不如痛下決心,助她脫離苦楚,想來他日公主也會對皇上感激不盡。”
皇帝正徐徐飲著一口茶,聞言,便將那茶盞重重摜在石桌之上,但聽一聲鏗鏘響動,那茶盞便在桌上顫了幾顫。
佑堂見皇帝動怒,連忙站起身來,垂手立在一旁,不敢再多言。良久,皇帝忽然一笑道,“你且坐著罷,不必裝得那般像,好像你多怕朕似的。”轉顧常喜一眼,接著道,“你們一個個倒都齊心合力,為著這起子事在朕面前一唱一和。那楊慕倒也有些手段,將朕身邊之人也能籠絡住。”
佑堂聽得這話,才屈膝要坐下卻又慌忙站直了身子,偷眼覷著常喜,見他也一臉低眉順目的惶恐,索性愈發恭敬道,“皇上這般說臣,臣不敢應。只是臣與楊慕過從一向不密,彼此又無交情,實在不必為他思慮,,如此大費周章,別說臣,就連常喜,臣也是可以擔保的,不過都是為著小瑛著想,也是替皇上友愛宗親的仁政著想。”
楊慕到此刻已無言以對,唯有輕輕一嘆,點了點頭。身體的痛楚,心中的沉重,都像是緊緊鎖住他的縲紲纏縛,原來此生那些海闊天空的夢想註定成空,他的人生只是不斷在上演著一場又一場的辜負。
御花園中的菊櫻開得正盛,隔著太液池遙遙望去,奼紫嫣紅燦若流霞,皇帝望著滿眼綺麗繁複的景致,只覺得宮苑內的勝景與宮苑外的盛世遙相呼應,他親手將那盛景精心雕琢,又置身其間環顧欣賞,心頭不禁漫生出一陣綿綿喜悅之感。
常喜為他將披風披上,關切道,“春寒料峭,皇上不宜在水邊逗留太久。慶王殿下來了,皇上此刻宣召他麼?”
皇帝目光猶自停留在一片粉嫩鵝黃中,眉頭蹙了蹙,道,“他來做什麼,又看上誰家的宅子要朕替他弄過來?”
常喜不禁一笑,道,“皇上把王爺想得也太不堪了,王爺如今已不是少不更事的時候了。聽說這回是有秘奏要報與皇上,好像是和駙馬有關。”
皇帝漫不經心道,“駙馬?哪個駙馬?”常喜笑道,“是燕國公主駙馬,楊慕。”
皇帝微微一怔,似乎很久沒有聽過這個名字,倒有幾分生疏之感,他順著那名字努力回想著那個人,卻已是連面目身形都變得模糊,只隱約記得從前他是個英挺飄逸的少年,之後便長成一個溫潤和悅的男子。
“朕讓佑堂管著宗人府,他也算有個營生,如今看來確還有幾分上心。”皇帝淡淡道,“讓他進來罷。”
常喜示意一旁侍立內臣,不多時慶王李佑堂便被帶了入內,見了皇帝,倒也恭敬下拜,起身後卻是咧嘴一笑道,“春日賞櫻,皇上好情致,看來臣今日來得巧,終是趕上一回皇上心情好的時候。”
皇帝笑而不語,示意他在那石凳上坐了,才笑道,“少和朕耍貧嘴,可是有讓朕心情不好的事要奏報?”見常喜著人奉上著一季新茶與佑堂,不免笑道,“且撤了去,待他說完,若是惹朕不快,就連人一併轟出去,哪裡還有茶水給他喝。”
佑堂先時打著哈哈,此刻略微整了整容,道,“皇上又取笑臣,臣再不敢惹您生氣的。臣要說的這樁事,表面看去是件壞事,背後細思卻是於方方面面皆便宜的好事。臣昨日得了私報,不敢擅專,還請皇上過目之後再行裁奪。”言罷,將謝又陵手書的密告奏本恭敬呈於御前。
皇帝聽他言語,已略微忖度出其意,匆匆掃過那奏本之後,便即擲於面前石桌上,冷笑道,“楊慕好大的膽子,此事可真?”
佑堂點頭道,“這是小瑛府上長史所書,此人是小瑛心腹,所奏之事亦當屬實。”
皇帝望了他一刻,緩緩笑道,“這個叫謝又陵的內臣,不該是你慶王的心腹麼?”
佑堂面色一白,尷尬難言,半晌哂笑道,“皇上英明,什麼事都瞞不過您。您定然知道,臣對此人確有那麼幾分心思,只是從未付諸行動過,彼此也不過是偶有往來罷了,談不上心腹之言。”
皇帝點了點頭,道,“你的那些荒唐事,朕也沒興趣知道。你且說說,你帶著這份秘奏前來,是想要朕如何處理此事?”
佑堂忙道,“臣不敢左右皇上心意……”皇帝搖手打斷道,“你大膽說,朕不過聽聽罷了。”
佑堂恭敬稱是,才緩緩道,“據奏報所書日期,楊慕小妾有孕正值皇考孝期,已是大不敬之罪,何況其後又有嘉太妃之喪,既為小瑛女婿更不該於此時做下這等事,足可見其對小瑛亦不敬。他夫婦二人近年來鮮少在一處,那楊慕未免因家事對小瑛心存不滿,既為怨偶,內中又有楊家之事,不如請皇上就此事下旨令他二人和離,如此也可算作幫小瑛從中解脫,臣實在是見這些日子,她精神頗為不好。”
皇帝挑眉看了他良久,點頭道,“你想要朕做這個惡人?”
佑堂沒料到皇帝有此一問,更是訕訕,半晌眼風掃到近處的常喜,二人對視一道,便即錯開目光,只聽常喜低聲道,“皇上,王爺並非此意,臣聽著確是心疼公主,只怕這般下去對公主身心俱是損耗,還望皇上三思,畢竟公主是先帝最為疼愛的幼女,與其令她鬱郁,不如痛下決心,助她脫離苦楚,想來他日公主也會對皇上感激不盡。”
皇帝正徐徐飲著一口茶,聞言,便將那茶盞重重摜在石桌之上,但聽一聲鏗鏘響動,那茶盞便在桌上顫了幾顫。
佑堂見皇帝動怒,連忙站起身來,垂手立在一旁,不敢再多言。良久,皇帝忽然一笑道,“你且坐著罷,不必裝得那般像,好像你多怕朕似的。”轉顧常喜一眼,接著道,“你們一個個倒都齊心合力,為著這起子事在朕面前一唱一和。那楊慕倒也有些手段,將朕身邊之人也能籠絡住。”
佑堂聽得這話,才屈膝要坐下卻又慌忙站直了身子,偷眼覷著常喜,見他也一臉低眉順目的惶恐,索性愈發恭敬道,“皇上這般說臣,臣不敢應。只是臣與楊慕過從一向不密,彼此又無交情,實在不必為他思慮,,如此大費周章,別說臣,就連常喜,臣也是可以擔保的,不過都是為著小瑛著想,也是替皇上友愛宗親的仁政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