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在這裡,她見到了真正的才子江抒懷。曾經高中狀元的江抒懷才情不減分毫,而今身為一方父母官的江知縣更是處事周到。他們二人見過幾面,君子之交淡如水,洪雲韶或許已經不喜歡才子了。
待走遍了她經過的每一個地方之後,宿凌心中的思念愈發熱切,只想穿過時間迴廊擁抱那個人。於是乎輕舟快馬一路疾行,他終於回到了京城。
遠遠便看到烙在腦海中的那道人影,宿凌勒馬止步,看著她自城樓下來,將同行的軍士挨個問候了一遍,最後才來到自己面前,站定。
他張了張口:「我打勝了。」
她點頭稱讚:「很厲害。」
是很平靜客套的回答,宿凌略想了想,換了一句:「我回來了。」
安蘊秀抬頭看他,終於笑了:「歡迎。」
在場眾人都離得遠遠的,似乎對二人的關係心照不宣。而宿凌也在這一刻陡然明白,心懷天下的安大人,或許也不會放棄自己。
第95章番外三
平定璃王禍亂後的第二年, 宿岑改年號天佑為新元。
新元元年,安蘊秀任主考官,於貢院測試天下舉人。待會試放榜, 滿目以墨筆寫就的中榜名單上, 有一個用硃筆寫的醒目名字:姜至。
儘管心中早有猜測,可看到出現在殿試現場的女子身影, 群臣依舊遲疑,不知道自己該做如何反應。
當初是不知道安蘊秀的女子身份,知道時她已經是不能招惹的存在了。之前那些個想拉她下馬的朝臣都已被處置, 眾人明哲保身,自然不會跳出來反對她, 心裡卻琢磨著朝局非是一成不變, 逮到個尋常臣子要降職的錯處, 於安蘊秀而言或許就是逐出朝堂, 滿殿男兒中唯一的異類自然也就消弭了。
現如今,這個姜至可是大剌剌以女子身份來應試的, 若是開了這個先河, 朝堂又會是怎樣一番局面?
眾人悄悄抬眼,只見上首的皇帝無比自然地與姜至交談, 仿佛絲毫不在意自己策問的是一名女子。
……也對,皇帝敬重皇后, 皇后又是安蘊秀的妹妹, 雙方利益與共, 這事肯定少不得皇后吹耳旁風。
再看站在前排八風不動的安蘊秀,她今日的朝服有些不一樣, 似乎在原有朝服上做了細微改動,大體上沒變, 卻能讓人輕易認出這是女式朝服。
看她這副模樣,明顯是要為姜至保駕護航了。
眾臣憂愁不已,神情複雜地望著殿中對答如流的姜至。果不其然,策問結束後,皇帝龍心大悅,對姜至的學識頗為讚賞,明晃晃地釋放出要欽點女進士的信號。
眼見皇帝半點沒關注女子身份這一點,眾人不得不小心提醒:「陛下,這位姜至,乃是一名女子。」
「雖是女子,但姜姑娘自小熟讀詩書,才名遠揚;又在奉山書院任教五載有餘,座下學生已有十餘位考取秀才功名,足以見其是有真才實學的。」
安蘊秀不慌不忙地站出來:「與某同年的狀元郎江抒懷,時任鳳山知縣,對姜姑娘也是讚賞有加,縣試後特授女教習之職。此後為精進教學,姜姑娘力爭上遊,鄉試的考卷也答得出色,本官已經呈送給皇上過目。」
「適逢姜姑娘與時逢君夫婦回京接旨,為不埋沒人才,本官才與江大人聯合作保,請姜姑娘入場一試。」
江與舟瞥了她一眼,他確信安蘊秀沒來找過自己,自家兄長那性子也很難短時間有如此大的變化。從前頭明確提到的江抒懷到後頭模稜兩可的江大人,安蘊秀這是在借自己兄弟二人的聲威促成此事。
一開始不提,或許是覺得自己不會同意吧。
江與舟神情無甚變化,只道:「本官與兄長往來書信,確實曾提過這位姜姑娘,教養了邊地許多女童,才學人品毋庸置疑。」
安蘊秀挑了挑眉,這些話由江與舟說可比自己說有信服力得多。
果不其然,眾臣再度遲疑。這個姜至是時逢君的妻子,時家在洪家獨大時蒙冤,這才平反不久,時逢君除了正名的聖旨別的什麼都沒要,這個時候顯然不適合拿他的妻子開刀。何況姜至出身索州,除了聯合作保的兩位大人,同樣出身鳳山縣的皇后娘娘少不得也會站在她那邊。
安蘊秀與皇后這姐妹二人已是不好對付,眾人同樣憂慮出言相幫的江與舟。綏川江家在天下讀書人心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從前有先祖的功德,近年來兩名子弟先後問鼎狀元,位極人臣,算是給江家打通了入世的路,他們幾乎能看到未來更多江家子弟拔得頭籌占據朝堂的局面。
「往事不提,會試和殿試可是半點水分都沒有。糊上名字原本是為了公平,可不知道名字時,眾考官選了姜至的答卷,看到名字後,難道要因為她是女子而作罷?」
安蘊秀直接點出,反問道:「這又是什麼道理?意義何在?」
江與舟再次附和:「沒有意義。」
安蘊秀只當他是個捧哏,繼續追問:「難不成各位天之驕子,竟還怕一個女子搶奪了自己的位置?」
即便眾臣心裡真的有這個擔憂,問到眼前了也不願露怯。有人上前道:「若是公平公正,必沒有不敢應戰的道理;若女子有如安大人這般,我等自然無有不服。」<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待走遍了她經過的每一個地方之後,宿凌心中的思念愈發熱切,只想穿過時間迴廊擁抱那個人。於是乎輕舟快馬一路疾行,他終於回到了京城。
遠遠便看到烙在腦海中的那道人影,宿凌勒馬止步,看著她自城樓下來,將同行的軍士挨個問候了一遍,最後才來到自己面前,站定。
他張了張口:「我打勝了。」
她點頭稱讚:「很厲害。」
是很平靜客套的回答,宿凌略想了想,換了一句:「我回來了。」
安蘊秀抬頭看他,終於笑了:「歡迎。」
在場眾人都離得遠遠的,似乎對二人的關係心照不宣。而宿凌也在這一刻陡然明白,心懷天下的安大人,或許也不會放棄自己。
第95章番外三
平定璃王禍亂後的第二年, 宿岑改年號天佑為新元。
新元元年,安蘊秀任主考官,於貢院測試天下舉人。待會試放榜, 滿目以墨筆寫就的中榜名單上, 有一個用硃筆寫的醒目名字:姜至。
儘管心中早有猜測,可看到出現在殿試現場的女子身影, 群臣依舊遲疑,不知道自己該做如何反應。
當初是不知道安蘊秀的女子身份,知道時她已經是不能招惹的存在了。之前那些個想拉她下馬的朝臣都已被處置, 眾人明哲保身,自然不會跳出來反對她, 心裡卻琢磨著朝局非是一成不變, 逮到個尋常臣子要降職的錯處, 於安蘊秀而言或許就是逐出朝堂, 滿殿男兒中唯一的異類自然也就消弭了。
現如今,這個姜至可是大剌剌以女子身份來應試的, 若是開了這個先河, 朝堂又會是怎樣一番局面?
眾人悄悄抬眼,只見上首的皇帝無比自然地與姜至交談, 仿佛絲毫不在意自己策問的是一名女子。
……也對,皇帝敬重皇后, 皇后又是安蘊秀的妹妹, 雙方利益與共, 這事肯定少不得皇后吹耳旁風。
再看站在前排八風不動的安蘊秀,她今日的朝服有些不一樣, 似乎在原有朝服上做了細微改動,大體上沒變, 卻能讓人輕易認出這是女式朝服。
看她這副模樣,明顯是要為姜至保駕護航了。
眾臣憂愁不已,神情複雜地望著殿中對答如流的姜至。果不其然,策問結束後,皇帝龍心大悅,對姜至的學識頗為讚賞,明晃晃地釋放出要欽點女進士的信號。
眼見皇帝半點沒關注女子身份這一點,眾人不得不小心提醒:「陛下,這位姜至,乃是一名女子。」
「雖是女子,但姜姑娘自小熟讀詩書,才名遠揚;又在奉山書院任教五載有餘,座下學生已有十餘位考取秀才功名,足以見其是有真才實學的。」
安蘊秀不慌不忙地站出來:「與某同年的狀元郎江抒懷,時任鳳山知縣,對姜姑娘也是讚賞有加,縣試後特授女教習之職。此後為精進教學,姜姑娘力爭上遊,鄉試的考卷也答得出色,本官已經呈送給皇上過目。」
「適逢姜姑娘與時逢君夫婦回京接旨,為不埋沒人才,本官才與江大人聯合作保,請姜姑娘入場一試。」
江與舟瞥了她一眼,他確信安蘊秀沒來找過自己,自家兄長那性子也很難短時間有如此大的變化。從前頭明確提到的江抒懷到後頭模稜兩可的江大人,安蘊秀這是在借自己兄弟二人的聲威促成此事。
一開始不提,或許是覺得自己不會同意吧。
江與舟神情無甚變化,只道:「本官與兄長往來書信,確實曾提過這位姜姑娘,教養了邊地許多女童,才學人品毋庸置疑。」
安蘊秀挑了挑眉,這些話由江與舟說可比自己說有信服力得多。
果不其然,眾臣再度遲疑。這個姜至是時逢君的妻子,時家在洪家獨大時蒙冤,這才平反不久,時逢君除了正名的聖旨別的什麼都沒要,這個時候顯然不適合拿他的妻子開刀。何況姜至出身索州,除了聯合作保的兩位大人,同樣出身鳳山縣的皇后娘娘少不得也會站在她那邊。
安蘊秀與皇后這姐妹二人已是不好對付,眾人同樣憂慮出言相幫的江與舟。綏川江家在天下讀書人心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從前有先祖的功德,近年來兩名子弟先後問鼎狀元,位極人臣,算是給江家打通了入世的路,他們幾乎能看到未來更多江家子弟拔得頭籌占據朝堂的局面。
「往事不提,會試和殿試可是半點水分都沒有。糊上名字原本是為了公平,可不知道名字時,眾考官選了姜至的答卷,看到名字後,難道要因為她是女子而作罷?」
安蘊秀直接點出,反問道:「這又是什麼道理?意義何在?」
江與舟再次附和:「沒有意義。」
安蘊秀只當他是個捧哏,繼續追問:「難不成各位天之驕子,竟還怕一個女子搶奪了自己的位置?」
即便眾臣心裡真的有這個擔憂,問到眼前了也不願露怯。有人上前道:「若是公平公正,必沒有不敢應戰的道理;若女子有如安大人這般,我等自然無有不服。」<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