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頁
顧青雲聞言就抬眼看了他一眼。
十五歲的顧傳恪身材修長,五官俊俏,他剛從書院結業時,還帶著幾分書生氣和稚氣,但跟顧青雲回鄉的這段時間,他作為唯一陪在身邊的小輩,經常被顧青雲提溜出去見人,慢慢的,待人接物變得落落大方,比以前更勝一籌。
“現在還不到時候,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助手或夥伴。”顧青雲耐心解釋,“想辦一間書院對咱家來說不是一件難事,難的是讓書院一直維持下去。你想想,那些辭官回鄉辦學的人,他們的書院最後存在多久?”更何況他以後辦的不一定是書院。
“絕大部分的書院在創辦者本人去世後撐不了多久。”顧傳恪若有所思。
現在大夏出名的書院只有幾間,一間是隔壁省的嶽麓書院,一間是江浙地區的清遠書院,還有就是京城的兩家書院稍有名氣,不過這是沾了地理位置的光,結果還是不溫不火。
皇家書院倒是聞名整個大夏,可那不是普通人能讀的。
顧青雲點點頭:“不能只有我一個老師,爺爺只有一個人,精力有限,就是三頭六臂都無法勝任,無法達到我的要求。”
“那爺爺想什麼辦?去找夥伴?”顧傳恪說到這裡,腦袋一轉,想到顧青雲經常通信指點的幾個年輕人,恍然大悟,“爺爺現在是不是在挑選適合的人?”
顧青雲含笑點頭:“嗯,就看有沒有緣分了,不急。”
爺孫倆正說著熱鬧,就聽到有人在敲門。
陳小滿進門行禮後就說道:“老爺,大姑奶奶和二姑奶奶來了,老太爺和老夫人問您什麼時候能忙完。”
大姐和二姐來了?
顧青雲也不驚訝,他只是奇怪大家前幾天剛見過為何又這麼快上門,不知道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第287章 來意
顧青雲琢磨了一下顧蓮和顧荷的來意, 然後很快就拋開了,反正待會兒就會知道。
他和顧傳恪沒什麼事要做了, 兩人就站起來往花園方向走去。
一路走來, 綠樹成蔭,其中兩棵桂花樹盛開的桂花香氣襲人,這是顧青雲所喜愛的。
這座院子是他和簡薇剛成親時別人送的, 他們去京城後就一直出租,等到他出海那一年,顧永東會試失利,搭顧青雲的順風船回鄉時他就順便讓侄子幫忙收回來,這些年一直有修繕, 維護得挺好。
方仁霄和連氏在隔壁居住。
“我聽奶奶說今晚會有桂花糕。”顧傳恪走在顧青雲身邊,見他的視線往桂花樹上一轉, 就開口道。心裡暗暗琢磨著, 他爺爺為何一直對桂花糕那麼情有獨鍾、百吃不厭?還是說只要是甜的他都喜歡?
聽奶奶說小時候他的糖經常被爺爺騙去……顧傳恪表示,爺爺這麼好,小時候的他肯定抵不住,會心甘情願掏出來, 根本用不著騙。
“嗯,桂花開得正好, 是可以吃了, 你奶奶做的桂花糕堪稱一絕。”顧青雲臉上笑眯眯的,又道,“回來後是不是更想你爹娘了?”
顧傳恪七歲就和父母分開, 雖然有長輩們的寵愛,但顧青雲知道這和父母是不同的,只是像他這樣的孩子不少,大家不覺得有什麼,起碼顧永良回不來,寧瑤是每年必回京一次,母子還能相見。
想到路過閩省時,顧傳恪那依依不捨的模樣,顧青雲到底還是心疼。
“有一點點。”顧傳恪抿嘴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側臉望向其他地方。
“哈哈,傻孩子,喜歡親近父母是天性,這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如果你明年能考中秀才,那爺爺就派人送你到閩省和他們相聚。”顧青雲承諾,後年有鄉試,就看顧傳恪會不會參加了。
大孫子的基礎很紮實,學習刻苦,就算他的天資只是中等,顧青雲認為只要不出什麼意外,考中秀才還是十分正常的,鄉試就不一定了,到了鄉試這一步,自己有實力還不行,還得靠點運氣。
顧青雲這幾年還曾經出京作為主考官主持過一次鄉試,加上以前做副考官的經歷,其中的門門道道他自是清楚無比。
“真的?”顧傳恪眼睛一亮,隨即苦惱地說道,“可是我也捨不得你們呀。”
“你倒是對考中秀才很有信心。”顧青雲笑道。
顧傳恪扶著顧青雲的手臂,嘴角微翹。
有自信是好事,顧青雲拍拍他的手,想到陸堅,兩個小傢伙從小在一起玩耍和讀書,能做到互相促進,真好。
思考到這裡,走在兩邊有繁華盛開的小徑,顧青雲心情頗為愉悅。不管如何,他回到林山縣養老算是走對了,老師外婆和父母都極為開心,像顧大河和小陳氏,就時不時有親戚上門來和他們嘮嗑,不管那些人的目的是什麼,只要不是太過分,他能幫忙的會幫忙。
當然,回來後,顧青雲又讓人把顧氏族人查了一遍,前兩天結果出來,他看了後還是挺滿意的,雖然自己的勢被仗過,但還在合理的範圍,沒有弄出什麼欺男霸女或犯法的事來,最多有一兩個被寵壞的孩子在和別人鬥氣時嚷嚷著,“知道我族叔是誰嗎?”
事後,這麼大喊的孩子就被家長拉回家重新教做人了,要知道顧青明可是在林山縣做官,這類消息就沒有他不知道的。
沒過多久,在下人的指引下,兩人來到花園中間的涼亭,見到了顧蓮和顧荷,以及她們的孫子一輩。
顧大河和小陳氏坐在中間,被孩子們逗著合不攏嘴。
“大姐,二姐……”顧青雲打招呼。
“青雲。”顧蓮是六旬老人,她生有三子,丈夫早三年因病去世,但兒子兒媳都極為孝順,大概是生活順心,又保養得當,她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年輕幾歲,面容和藹,一如顧青雲記憶里那個溫柔和善的大姐,看向顧青雲的目光又是驕傲又是自豪。
五十七歲的顧荷看起來比顧蓮還要顯老些,主要是她的獨子不大爭氣,屬於那種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人,年齡只比顧永良小兩歲,但現在還是童生,沒能考上秀才。
此刻的她看向顧青雲的目光和顧蓮如同一轍。
都是自家人,沒有那麼多禮數,就是孩子們看到顧青雲都挺拘謹的。
看得出顧青雲他們有話說,顧傳恪很快就帶著幾個孩子到別處玩去了。
顧青雲又和她們寒暄一會,他就只有這麼兩個親姐,往年父母沒有和他在一起時,姐姐們會經常到林溪村看望……想到這裡,他就直接開口道:“大姐,二姐,有什麼事你們就直說吧,咱們又不是外人。”
顧大河和小陳氏對視一眼,點點頭。
顧蓮見狀,也直白地說道:“青雲,那大姐就直說了,依你看,我家的幾個孩子有沒有福氣讓你指點一二?”她生有三個兒子,兒子又生孫子,現在一共有七個孫子,可謂是人丁興旺。
兒子一輩只有大兒子考中秀才,舉人是無能為力了,所幸她還有七個孫子,就想著是不是能培養一個出來。
指點?顧青雲又轉向顧荷。
顧荷是同樣的心思,不過她還想著讓顧青雲教導一下獨子。
“你外甥讀了那麼多年書,每次都是院試不過,這都快三十歲的人了,除了讀書什麼都不會,你說我和你姐夫以後能放心?”顧荷用手帕按按眼角,“青雲,我真是後悔當初沒聽你話,沒讓你外甥多學點東西,就一門心思讓他科考,唉,科考哪是那麼容易的?”
顧荷是真的後悔,她在家裡說一不二,最大的不足就是自己的兒子,她這個兒子來之不易,她是又疼又寵,生怕他受委屈。她是經歷過顧青雲科考成功後家裡那種變化的,於是就想著一定要讓自己的兒子也出人頭地,沒想到期盼了二十幾年,眼看著孫子都開蒙了,兒子還在讀書,中秀才遙遙無期,為人又不通世事。
幸好,當初給他娶的媳婦有嫁妝,人又賢惠,可是媳婦再好有什麼用?兒子和兒媳的關係不大好,時常鬧彆扭,讓她這把年紀了還要跟著憂心。
如果當初能狠下心就好了!想到顧永良和顧永辰回林溪村時,曾經還被顧青雲趕到田裡幹活,再想想自家的兒子拎得最重的東西就是書籍,顧荷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教育孫子,不能重蹈覆轍。
姐姐們的要求在顧青雲的意料之中,他聽完後,沉吟了一會兒,十分慡快地同意了。
“真的?”顧蓮和顧荷大喜。她們先前還沒意識到顧青雲的價值,畢竟何家和高家是有秀才教書的,只是這段時間她們看到了太多人上門想拜師,再加上親朋好友的議論和請託,還有太子太傅的名頭,她們心動了。
其他人可以不幫,自家的孩子總要幫忙吧?這可是嫡親的外甥啊。
“嗯,不過我還有事要忙,不可能開課直接教他們,你讓他們有疑惑的時候上門就可以了。話說到前頭,我可以指點,但不保證成才,學習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努力。”顧青雲來的路上已經想好如何解決這個事情,他是不可能親自教一群五六歲至十幾歲的孩子的,畢竟他現在還沉迷在微積分中,自己的事一大堆,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
十五歲的顧傳恪身材修長,五官俊俏,他剛從書院結業時,還帶著幾分書生氣和稚氣,但跟顧青雲回鄉的這段時間,他作為唯一陪在身邊的小輩,經常被顧青雲提溜出去見人,慢慢的,待人接物變得落落大方,比以前更勝一籌。
“現在還不到時候,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助手或夥伴。”顧青雲耐心解釋,“想辦一間書院對咱家來說不是一件難事,難的是讓書院一直維持下去。你想想,那些辭官回鄉辦學的人,他們的書院最後存在多久?”更何況他以後辦的不一定是書院。
“絕大部分的書院在創辦者本人去世後撐不了多久。”顧傳恪若有所思。
現在大夏出名的書院只有幾間,一間是隔壁省的嶽麓書院,一間是江浙地區的清遠書院,還有就是京城的兩家書院稍有名氣,不過這是沾了地理位置的光,結果還是不溫不火。
皇家書院倒是聞名整個大夏,可那不是普通人能讀的。
顧青雲點點頭:“不能只有我一個老師,爺爺只有一個人,精力有限,就是三頭六臂都無法勝任,無法達到我的要求。”
“那爺爺想什麼辦?去找夥伴?”顧傳恪說到這裡,腦袋一轉,想到顧青雲經常通信指點的幾個年輕人,恍然大悟,“爺爺現在是不是在挑選適合的人?”
顧青雲含笑點頭:“嗯,就看有沒有緣分了,不急。”
爺孫倆正說著熱鬧,就聽到有人在敲門。
陳小滿進門行禮後就說道:“老爺,大姑奶奶和二姑奶奶來了,老太爺和老夫人問您什麼時候能忙完。”
大姐和二姐來了?
顧青雲也不驚訝,他只是奇怪大家前幾天剛見過為何又這麼快上門,不知道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第287章 來意
顧青雲琢磨了一下顧蓮和顧荷的來意, 然後很快就拋開了,反正待會兒就會知道。
他和顧傳恪沒什麼事要做了, 兩人就站起來往花園方向走去。
一路走來, 綠樹成蔭,其中兩棵桂花樹盛開的桂花香氣襲人,這是顧青雲所喜愛的。
這座院子是他和簡薇剛成親時別人送的, 他們去京城後就一直出租,等到他出海那一年,顧永東會試失利,搭顧青雲的順風船回鄉時他就順便讓侄子幫忙收回來,這些年一直有修繕, 維護得挺好。
方仁霄和連氏在隔壁居住。
“我聽奶奶說今晚會有桂花糕。”顧傳恪走在顧青雲身邊,見他的視線往桂花樹上一轉, 就開口道。心裡暗暗琢磨著, 他爺爺為何一直對桂花糕那麼情有獨鍾、百吃不厭?還是說只要是甜的他都喜歡?
聽奶奶說小時候他的糖經常被爺爺騙去……顧傳恪表示,爺爺這麼好,小時候的他肯定抵不住,會心甘情願掏出來, 根本用不著騙。
“嗯,桂花開得正好, 是可以吃了, 你奶奶做的桂花糕堪稱一絕。”顧青雲臉上笑眯眯的,又道,“回來後是不是更想你爹娘了?”
顧傳恪七歲就和父母分開, 雖然有長輩們的寵愛,但顧青雲知道這和父母是不同的,只是像他這樣的孩子不少,大家不覺得有什麼,起碼顧永良回不來,寧瑤是每年必回京一次,母子還能相見。
想到路過閩省時,顧傳恪那依依不捨的模樣,顧青雲到底還是心疼。
“有一點點。”顧傳恪抿嘴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側臉望向其他地方。
“哈哈,傻孩子,喜歡親近父母是天性,這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如果你明年能考中秀才,那爺爺就派人送你到閩省和他們相聚。”顧青雲承諾,後年有鄉試,就看顧傳恪會不會參加了。
大孫子的基礎很紮實,學習刻苦,就算他的天資只是中等,顧青雲認為只要不出什麼意外,考中秀才還是十分正常的,鄉試就不一定了,到了鄉試這一步,自己有實力還不行,還得靠點運氣。
顧青雲這幾年還曾經出京作為主考官主持過一次鄉試,加上以前做副考官的經歷,其中的門門道道他自是清楚無比。
“真的?”顧傳恪眼睛一亮,隨即苦惱地說道,“可是我也捨不得你們呀。”
“你倒是對考中秀才很有信心。”顧青雲笑道。
顧傳恪扶著顧青雲的手臂,嘴角微翹。
有自信是好事,顧青雲拍拍他的手,想到陸堅,兩個小傢伙從小在一起玩耍和讀書,能做到互相促進,真好。
思考到這裡,走在兩邊有繁華盛開的小徑,顧青雲心情頗為愉悅。不管如何,他回到林山縣養老算是走對了,老師外婆和父母都極為開心,像顧大河和小陳氏,就時不時有親戚上門來和他們嘮嗑,不管那些人的目的是什麼,只要不是太過分,他能幫忙的會幫忙。
當然,回來後,顧青雲又讓人把顧氏族人查了一遍,前兩天結果出來,他看了後還是挺滿意的,雖然自己的勢被仗過,但還在合理的範圍,沒有弄出什麼欺男霸女或犯法的事來,最多有一兩個被寵壞的孩子在和別人鬥氣時嚷嚷著,“知道我族叔是誰嗎?”
事後,這麼大喊的孩子就被家長拉回家重新教做人了,要知道顧青明可是在林山縣做官,這類消息就沒有他不知道的。
沒過多久,在下人的指引下,兩人來到花園中間的涼亭,見到了顧蓮和顧荷,以及她們的孫子一輩。
顧大河和小陳氏坐在中間,被孩子們逗著合不攏嘴。
“大姐,二姐……”顧青雲打招呼。
“青雲。”顧蓮是六旬老人,她生有三子,丈夫早三年因病去世,但兒子兒媳都極為孝順,大概是生活順心,又保養得當,她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年輕幾歲,面容和藹,一如顧青雲記憶里那個溫柔和善的大姐,看向顧青雲的目光又是驕傲又是自豪。
五十七歲的顧荷看起來比顧蓮還要顯老些,主要是她的獨子不大爭氣,屬於那種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人,年齡只比顧永良小兩歲,但現在還是童生,沒能考上秀才。
此刻的她看向顧青雲的目光和顧蓮如同一轍。
都是自家人,沒有那麼多禮數,就是孩子們看到顧青雲都挺拘謹的。
看得出顧青雲他們有話說,顧傳恪很快就帶著幾個孩子到別處玩去了。
顧青雲又和她們寒暄一會,他就只有這麼兩個親姐,往年父母沒有和他在一起時,姐姐們會經常到林溪村看望……想到這裡,他就直接開口道:“大姐,二姐,有什麼事你們就直說吧,咱們又不是外人。”
顧大河和小陳氏對視一眼,點點頭。
顧蓮見狀,也直白地說道:“青雲,那大姐就直說了,依你看,我家的幾個孩子有沒有福氣讓你指點一二?”她生有三個兒子,兒子又生孫子,現在一共有七個孫子,可謂是人丁興旺。
兒子一輩只有大兒子考中秀才,舉人是無能為力了,所幸她還有七個孫子,就想著是不是能培養一個出來。
指點?顧青雲又轉向顧荷。
顧荷是同樣的心思,不過她還想著讓顧青雲教導一下獨子。
“你外甥讀了那麼多年書,每次都是院試不過,這都快三十歲的人了,除了讀書什麼都不會,你說我和你姐夫以後能放心?”顧荷用手帕按按眼角,“青雲,我真是後悔當初沒聽你話,沒讓你外甥多學點東西,就一門心思讓他科考,唉,科考哪是那麼容易的?”
顧荷是真的後悔,她在家裡說一不二,最大的不足就是自己的兒子,她這個兒子來之不易,她是又疼又寵,生怕他受委屈。她是經歷過顧青雲科考成功後家裡那種變化的,於是就想著一定要讓自己的兒子也出人頭地,沒想到期盼了二十幾年,眼看著孫子都開蒙了,兒子還在讀書,中秀才遙遙無期,為人又不通世事。
幸好,當初給他娶的媳婦有嫁妝,人又賢惠,可是媳婦再好有什麼用?兒子和兒媳的關係不大好,時常鬧彆扭,讓她這把年紀了還要跟著憂心。
如果當初能狠下心就好了!想到顧永良和顧永辰回林溪村時,曾經還被顧青雲趕到田裡幹活,再想想自家的兒子拎得最重的東西就是書籍,顧荷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教育孫子,不能重蹈覆轍。
姐姐們的要求在顧青雲的意料之中,他聽完後,沉吟了一會兒,十分慡快地同意了。
“真的?”顧蓮和顧荷大喜。她們先前還沒意識到顧青雲的價值,畢竟何家和高家是有秀才教書的,只是這段時間她們看到了太多人上門想拜師,再加上親朋好友的議論和請託,還有太子太傅的名頭,她們心動了。
其他人可以不幫,自家的孩子總要幫忙吧?這可是嫡親的外甥啊。
“嗯,不過我還有事要忙,不可能開課直接教他們,你讓他們有疑惑的時候上門就可以了。話說到前頭,我可以指點,但不保證成才,學習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努力。”顧青雲來的路上已經想好如何解決這個事情,他是不可能親自教一群五六歲至十幾歲的孩子的,畢竟他現在還沉迷在微積分中,自己的事一大堆,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