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為此事,顧青雲幾乎是每到一處地方就會受到當地官員的邀請,和方仁霄、顧大河他們商量後,根據他們的身體狀況,他差不多把邀請接受下來。

  不管他們是因為自己的身份還是因為自己的學識,只要肯學,顧青雲一定會教。這些學子中,只要以後有一人對算學感興趣,肯下功夫去研究,那他就賺大了,誰知道他們會不會研究到物理、化學、力學等方面去呢?

  不過時間一久,竟然有學子想留在他身邊學習,而且毫不介意跟著他回鄉。

  這,這似乎是想拜師的節奏吧?想起他要回京時,也有幾個人要跟著他回鄉繼續學習,他可是好不容易才把他們勸說住,沒想到現在又來了。

  儘管心裡這麼想著,顧青雲內心深處還是愉悅的,不過最終,他還是拒絕了。

  這次回家,他最大的目的是好好陪伴長輩,而且他暫時不想收徒。

  一直到八月初,歷經四個月,他們終於回到林山縣。

  在回林溪村給顧伯山和顧季山他們掃墓後,顧青雲他們又回到林山縣居住,和京城一樣,與方仁霄夫婦挨著院子。

  不遠處就是簡志遠和方氏的住宅,他們在簡志遠致仕後就回到林山縣,現在一家子團圓,自然是高高興興的。

  大概是女兒外孫在身邊,方仁霄和連氏精神煥發,讓顧青雲和簡薇放心許多。

  顧青雲也清閒不了多久,他剛回到家沒過幾天,聞訊而來的人幾乎能把他家門檻踏破,上門求學和想交流的人絡繹不絕。

  第286章 求教

  張振之是臨陽府人, 家中有上千畝地和幾間鋪子,平時居住在府城。他從小就展現出讀書的天分, 剛滿六歲就被滿懷期待的父母送到私塾開蒙。

  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 他展現出自己的天資,在刻苦努力下,他十六歲考中秀才, 二十三歲中舉,名次名列前茅。今年剛滿二十六歲的他在整個臨陽府依然可以稱得上是年少有為,青年才俊。

  明年又是一年會試年,張振之最近都在考慮是否要進京趕考,三年前他剛中舉, 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結果那年他名落孫山。

  正思考著, 張振之來到茶樓的二樓, 一上樓梯就四處看了下,裡面坐的幾乎都是寬袖廣袍的讀書人,這副場景他並不陌生,唯一令他好奇的是, 此刻聽到耳里的聲音卻比往常嘈雜,要知道這裡一向較為安靜。

  他走到自己慣常的位置, 那是一個靠窗的位置, 此時四方桌上已經坐有兩個人。

  “劉兄,李兄……”張振之和他們打招呼,開口就問, “大家都在說什麼?我見大家說得起勁,難不成最近發生了什麼大事?”這兩人和他相同,有舉人身份,對科舉還有進取心,張振之和他們聊得來,還能互相切磋學問,所以有空的話他們就會相約在一起聚一聚。

  “張兄,你在鄉下住了三個月難怪消息不靈通,呵呵,剛才我們在討論顧大人回鄉的事。”劉舉人胖乎乎的臉笑了起來,他擦擦汗,看了一眼李舉人,笑道,“我們也是昨天剛得到消息,剛才還在討論是不是要到林山縣拜訪顧大人,未拿定主意,你是怎麼想的?去不去?”

  “顧大人真的回鄉了?我以為是不靠譜的小道消息。”張振之大驚,夏季天氣最是炎熱,他在城裡住得不舒服,就到鄉下別院避暑,那裡安靜又涼快,讀起書來事半功倍。沒想到才閉關三個月,一出來就聽到這個驚人的消息。

  整個臨陽府姓顧的人不多也不少,但一說起“顧大人”,大家都默認是顧青雲。

  李舉人一言不發地給他扔來一份邸報和一份小報,這小報是郡城才有的,傳到他們這裡會晚個兩三天,即便如此,當地有點身份地位的人都會按時買來看,這是獲得最新信息的絕佳手段。

  顧青雲之所以在全國有名氣,和這些分布在各個郡城的小報是分不開的。

  張振之拿起來迅速看了一遍,總算是把事情了解清楚了。即便如此,他仍然訝異:“沒想到顧大人竟然在這前途光明的時刻提前致仕,真是……令人佩服。”

  顧青雲出海立功回來,已經在皇帝心中掛上號,要不然也不能被請入宮教導皇子,這說明皇帝對他十分信任。再一想到他才五十出頭,對於一名官員來說,這還不算老,還處於壯年時期,能更進一步,甚至厚積薄發,突然被提拔入閣的也不是沒有。

  他沒想到的是,顧青雲說辭官就辭官了。

  “顧大人真是孝順。”劉舉人感慨,方老大人的眼光真准。

  張振之點點頭,小報上把顧青雲的行蹤都一路說得清清楚楚,他在越陽郡還公開講學了,只可惜到了臨陽府因為回家心切,就暫時沒有接受邀請,要不然自己早就該得到消息。

  “我準備去林山縣一趟。”張振之一向果斷,馬上做出決定,“難得顧大人回鄉,我想上門請教。”

  “真的要上門?”一直默不作聲的李舉人驚訝地看著他,他的聲量有點高,很快就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力。

  “嗯,我上次進京趕考,曾上顧家拜訪,當時是小顧大人接待我,顧家上下待人親切,完全沒有盛氣凌人,還幫我解決麻煩。要不是顧大人辦公未回,我還能見到顧大人他老人家哩。”張振之語氣理直氣壯,“我現在就趕去林山縣感謝顧家的幫助。”

  說到這裡,他就再也坐不住了,難得有這個機會,他想去試試,就算不能得到顧大人的指點,能見一面也好哇。

  在場的舉人和秀才加起來有十二三人,其他人一聽不得不感嘆張振之的厚臉皮。要知道只要是舉人,如果上京趕考的話,沒有特殊情況,那上自己省內的官員家拜訪是正常的,尤其是顧家,這可是和他們同一個府的,必須得去。

  大家想到顧青雲喜好安靜,不喜歡別人打擾,又考慮到他剛回鄉,要空出時間走親訪友,這才猶猶豫豫,沒想到張振之的動作那麼快,竟然想馬上就去了?

  不行!不能讓他專美於前,要知道顧大人可是他們越省的驕傲,是越省對外的門面之一,文風不盛的越省能出現顧青雲這麼一個名氣大、威望高的大師,是件容易的事麼?就算顧青雲擅長的是算學,那也是很厲害的!

  萬一,萬一……顧大人看中自己的天資,想收自己為弟子呢?想到顧青雲至今為止尚未收徒,眾人的眼睛頓時亮得嚇人,看向別人的目光都有些不友好了。

  如果想要入顧大人的眼,那在場的人都是自己的競爭對手,尤其是……有幾個人把目光看向張振之,暗忖:這可是個強勁對手,對方在算學方面尤其出色,萬一顧大人看中他……區區商家之子,何德何能啊?

  於是,等張振之離開後,才一盞茶的功夫,一向賓客盈門的茶樓頓時變得門可羅雀,讓茶樓掌柜簡直是欲哭無淚。

  *

  和張振之有同樣想法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因此顧青雲回鄉後的生活依然過得精彩。

  在和地方父母官見過面後,顧青雲又抽空到臨陽府的府學講學,這是他曾經讀過書的地方,不能不去。

  他在知府等一干官員的陪同下逛完了整個府學,尋找令他熟悉的地方。

  他十二歲考中秀才,一轉眼就已經過去了四十幾年,整個府學都重修了一遍,很難找到熟悉的痕跡,只有那些小樹已經長成綠蔭。

  時間過得真快!顧青雲再次嘆息。

  等把該見的人都見完後,顧青雲開始接待上門的人。如果是求教的還好,這些人想請教的問題對他而言還是很好解答的,如果有哪個人的題目能把他難住,那他反而高興。

  這方面管家方忠有充足的經驗,知道該如何打發他們,畢竟如果誰上門他都要親自接待的話,那他是什麼事不用干,直接坐在門口得了。

  他看的是信件,由顧傳恪先拆開看一遍,能解答的就會幫忙寫下答案,不能解答的再留給他。

  這不是差不多和在京城一樣嗎?顧青雲覺得自己想像中的退休生活和現在完全不同,實在是太忙碌了。所幸,在他放出風聲想安靜休養時,接下來的時間裡,他的生活終於慢慢地恢復平靜,不過收到的信件格外多,這裡面還有京城城南四合院的人寄給他的。

  他是回鄉了,可對於微積分的研究還在繼續。就像他前世聽說過的一句話,“任何新興的、具有無量前途的科學成就都吸引著廣大的科學工作者”,現在就是如此,大家對微積分正是有興趣的時候,連致仕的梁不語大師都時不時過問一下。

  “爺爺,這麼多人來找你,你為什麼不乾脆辦一間書院啊?我見有些官員致仕後就會回鄉辦學,能有個好名聲,咱們臨陽府除了官學,還沒有私學。”有一天,顧傳恪終於按捺不住,好奇地問出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