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頁
新宅子占地面積擴大到了原本的兩倍大小,之前的院子作為主院重新翻修,換了更粗更結實的樑柱,更精緻的花窗與彩繪,正房與東西廂房兩邊增建梢間和抱夏,擴為官員宅邸才能使用的五間大小。
除了主院,原本的園子和擴建的地合起來蓋了三座四四方方的小院子,最早的大梨樹保留了下來,旁邊蓋了一座觀景小亭,移栽了一些耐寒的花草,組成一個小小的花園。
秋華年在寶仁的介紹下大致參觀了一遍宅子,非常滿意,再次表達了感謝。
孟福月回家照看孫女小阿糕去了,葉桃紅去廚房給從天津帶來的廚娘說了說各項調料與食材都在哪裡,等下人們快速把被褥、炭火和其他生活用具放入對應的屋子,廚房也做好了飯。
「這是高粱米熬的粥,冬天喝熱粥,夏天時吃高粱水飯,就是把高粱米煮熟後撈進涼水裡弄涼,再撈出來配上菜和醬吃。」
秋華年給兩個木家表舅一人添了一勺粥,「你們沒吃過,快嘗一嘗,我當時特別喜歡吃這個。」
桌上的飯菜很簡單,除了一大盆高粱粥,還有一海碗雞蛋醬,一大碟豆芽、一大碟蔥絲與一盤切得薄薄的臘肉。
這樣的農家飯菜無論從哪個層面都無法與京城與天津的珍饈佳肴相較,但每一個坐在這裡的人都吃得很開心,春生一連添了三碗粥,秋華年不知不覺也吃完了一大碗。
他咽下味道熟悉的食物,看著眼前粥碗裡氤氳升起的白氣,恍惚間仿佛回到了數年前,回到了還在村裡的時候。
這頓飯吃完,杜雲瑟便要去耳房的書房讀書了,為了考取功名改變全家人的命運,哪怕數九寒冬,他也從不休息,永遠比秋華年起得早睡的晚。秋華年在廚房做好高粱飴與爆米花,端著熱乎的剛出鍋的美食,腳步輕快地去敲書房的門,投餵自家刻苦努力的小龍男……
「華哥兒。」
秋華年回神,杜雲瑟的臉近在咫尺,比記憶中的書生模樣成熟了一些,身居高位養成的貴氣與風采愈發動人。
「我們用過飯便都去休息吧,明日再去後山上墳。」
秋華年愣愣點頭,杜雲瑟勾起唇角,拇指擦了下他臉上不小心沾上的碎屑。
主院由秋華年一家六口居住,九九和春生依舊住在東西廂房,餘下三個小院子,木家兄弟暫住一個,文暉陽單獨住一個,梅望舒則與衛櫟、青梅一起住。
護送他們返鄉的禁軍自己帶著紮營的帳篷,但天寒地凍的秋華年不忍讓他們在室外過年,和寶義說了一聲,讓寶義安排一部分禁軍去附近的軍營休息,輪流換班。
把所有事情處理妥當,孩子們也都睡著了,秋華年脫了外衣與鞋襪,撲上暖烘烘的炕,在柔軟的棉花褥子裡打了個滾。
杜雲瑟走過來,捉住他白皙細嫩的雙腳塞進被子裡。
「東北天氣冷,華哥兒小心些,別得了風寒。」
秋華年趴在鼓囊囊的蕎麥皮大枕頭上,慢慢打了個哈欠,「快上來陪我睡一會兒,知道冷,還不給縣主暖被窩,嗯?」
杜雲瑟無奈一笑,洗漱後也上了炕,掀開被子把秋華年抱進懷裡。
窗外寒氣逼人,窗內卻一片溫暖,早上剛燒熱的炕隔著毛氈和褥子傳來源源不斷的熱氣,被窩裡的溫度逐漸升高,從肌膚到五臟六腑全被熨貼的無比舒服。
秋華年在杜雲瑟胸口輕輕蹭了蹭,半閉著眼開口,「真好啊。」
「嗯?」
「我們一起度過了六年的時光,還能像這樣回到最初的地方……」
「六年不夠。」
「那要多久?六十年?」
「不夠。」
秋華年笑起來,聲音隔著被子悶悶的,「還不夠就成老妖怪啦。好吧好吧,你看六百年怎麼樣?」
杜雲瑟收緊了手臂,吻在他的額頭。
「怎麼都不夠,我不止想要一生一世,還想要生生世世。」
「華哥兒,我想在每一個有你的地方,都有一個我,都能和你相遇,與你相愛。」
秋華年從被窩裡抬起頭,怔怔看著他,「你太貪心了呀。」
……但我也一樣。
第247章 明珠與良人【正文完結】
第二天早上,秋華年在一陣陣爆竹聲中悠悠睜開雙眼。
這幾年杜家村的村民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鄉親們除了吃飽穿暖,也有了其他追求,這不還要一天就是除夕了,有些閒錢的人家都買了爆竹與炮仗,在一年的末尾盡情地去晦氣迎喜神。
隔著高大的院牆,爆竹的聲音並不刺耳,噼里啪啦的動靜和孩童們笑鬧的聲音在空曠的天地間迴蕩,其中還夾雜著許多聽不清具體內容的鄉音,帶來充足的年味。
秋華年簡單洗漱後披上斗篷出來,家裡人差不多都起來了,春生正在院子裡擺從天津帶來的新型炮仗,看見秋華年後歡呼一聲。
「太好啦,華哥哥醒了,我們可以放炮仗了!」
秋華年轉頭,西廂房的屋檐下放著一個半人高的銅火爐,打開的爐蓋里悶著紅薯和栗子,許多栗子已經炸開了殼,紅薯也散發出焦香的味道。
穀穀、秧秧連同青梅和小阿糕四個小豆丁圍在爐子旁邊,都在眼巴巴地等春生放炮仗,再早熟的孩子,也抵擋不了聲響和火光的誘惑。
秋華年笑道,「放吧,當心別炸到人,也別把耳朵震聾了。」
除了主院,原本的園子和擴建的地合起來蓋了三座四四方方的小院子,最早的大梨樹保留了下來,旁邊蓋了一座觀景小亭,移栽了一些耐寒的花草,組成一個小小的花園。
秋華年在寶仁的介紹下大致參觀了一遍宅子,非常滿意,再次表達了感謝。
孟福月回家照看孫女小阿糕去了,葉桃紅去廚房給從天津帶來的廚娘說了說各項調料與食材都在哪裡,等下人們快速把被褥、炭火和其他生活用具放入對應的屋子,廚房也做好了飯。
「這是高粱米熬的粥,冬天喝熱粥,夏天時吃高粱水飯,就是把高粱米煮熟後撈進涼水裡弄涼,再撈出來配上菜和醬吃。」
秋華年給兩個木家表舅一人添了一勺粥,「你們沒吃過,快嘗一嘗,我當時特別喜歡吃這個。」
桌上的飯菜很簡單,除了一大盆高粱粥,還有一海碗雞蛋醬,一大碟豆芽、一大碟蔥絲與一盤切得薄薄的臘肉。
這樣的農家飯菜無論從哪個層面都無法與京城與天津的珍饈佳肴相較,但每一個坐在這裡的人都吃得很開心,春生一連添了三碗粥,秋華年不知不覺也吃完了一大碗。
他咽下味道熟悉的食物,看著眼前粥碗裡氤氳升起的白氣,恍惚間仿佛回到了數年前,回到了還在村裡的時候。
這頓飯吃完,杜雲瑟便要去耳房的書房讀書了,為了考取功名改變全家人的命運,哪怕數九寒冬,他也從不休息,永遠比秋華年起得早睡的晚。秋華年在廚房做好高粱飴與爆米花,端著熱乎的剛出鍋的美食,腳步輕快地去敲書房的門,投餵自家刻苦努力的小龍男……
「華哥兒。」
秋華年回神,杜雲瑟的臉近在咫尺,比記憶中的書生模樣成熟了一些,身居高位養成的貴氣與風采愈發動人。
「我們用過飯便都去休息吧,明日再去後山上墳。」
秋華年愣愣點頭,杜雲瑟勾起唇角,拇指擦了下他臉上不小心沾上的碎屑。
主院由秋華年一家六口居住,九九和春生依舊住在東西廂房,餘下三個小院子,木家兄弟暫住一個,文暉陽單獨住一個,梅望舒則與衛櫟、青梅一起住。
護送他們返鄉的禁軍自己帶著紮營的帳篷,但天寒地凍的秋華年不忍讓他們在室外過年,和寶義說了一聲,讓寶義安排一部分禁軍去附近的軍營休息,輪流換班。
把所有事情處理妥當,孩子們也都睡著了,秋華年脫了外衣與鞋襪,撲上暖烘烘的炕,在柔軟的棉花褥子裡打了個滾。
杜雲瑟走過來,捉住他白皙細嫩的雙腳塞進被子裡。
「東北天氣冷,華哥兒小心些,別得了風寒。」
秋華年趴在鼓囊囊的蕎麥皮大枕頭上,慢慢打了個哈欠,「快上來陪我睡一會兒,知道冷,還不給縣主暖被窩,嗯?」
杜雲瑟無奈一笑,洗漱後也上了炕,掀開被子把秋華年抱進懷裡。
窗外寒氣逼人,窗內卻一片溫暖,早上剛燒熱的炕隔著毛氈和褥子傳來源源不斷的熱氣,被窩裡的溫度逐漸升高,從肌膚到五臟六腑全被熨貼的無比舒服。
秋華年在杜雲瑟胸口輕輕蹭了蹭,半閉著眼開口,「真好啊。」
「嗯?」
「我們一起度過了六年的時光,還能像這樣回到最初的地方……」
「六年不夠。」
「那要多久?六十年?」
「不夠。」
秋華年笑起來,聲音隔著被子悶悶的,「還不夠就成老妖怪啦。好吧好吧,你看六百年怎麼樣?」
杜雲瑟收緊了手臂,吻在他的額頭。
「怎麼都不夠,我不止想要一生一世,還想要生生世世。」
「華哥兒,我想在每一個有你的地方,都有一個我,都能和你相遇,與你相愛。」
秋華年從被窩裡抬起頭,怔怔看著他,「你太貪心了呀。」
……但我也一樣。
第247章 明珠與良人【正文完結】
第二天早上,秋華年在一陣陣爆竹聲中悠悠睜開雙眼。
這幾年杜家村的村民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鄉親們除了吃飽穿暖,也有了其他追求,這不還要一天就是除夕了,有些閒錢的人家都買了爆竹與炮仗,在一年的末尾盡情地去晦氣迎喜神。
隔著高大的院牆,爆竹的聲音並不刺耳,噼里啪啦的動靜和孩童們笑鬧的聲音在空曠的天地間迴蕩,其中還夾雜著許多聽不清具體內容的鄉音,帶來充足的年味。
秋華年簡單洗漱後披上斗篷出來,家裡人差不多都起來了,春生正在院子裡擺從天津帶來的新型炮仗,看見秋華年後歡呼一聲。
「太好啦,華哥哥醒了,我們可以放炮仗了!」
秋華年轉頭,西廂房的屋檐下放著一個半人高的銅火爐,打開的爐蓋里悶著紅薯和栗子,許多栗子已經炸開了殼,紅薯也散發出焦香的味道。
穀穀、秧秧連同青梅和小阿糕四個小豆丁圍在爐子旁邊,都在眼巴巴地等春生放炮仗,再早熟的孩子,也抵擋不了聲響和火光的誘惑。
秋華年笑道,「放吧,當心別炸到人,也別把耳朵震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