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頁
東方子峻:「你想哪兒去了?再怎麼也不會禍及我們家啊,你看她都沒受牽連,肖大人照樣做官。」
張采青:「她外祖父做官是不假,可不過是個六品小官,況且她只是外孫女,那便是外人,我曾祖叔爺還做過知府呢。還有,你可不知道,她可會巴結你娘了,天天在廚房裡幹活獻殷勤。」
東方子峻眉眼微蹙,筷子停了一下耐著性子說道:「阿嬋原廚藝上天賦極高,本身就貪吃,又喜歡做菜,你這麼想誤會她了。將來你們都過了門,她是長嫂,你可不能再這樣。」
張采青哦了一聲,「那……你家裡就不能先把我們的婚事辦了嗎?我四妹都訂親了,商量著明年就出嫁,到時候她都出去了,我這當姐姐的還在家裡,那豈不是當左鄰右舍的笑話?」
東方子峻清了清嗓子:「還是再等等吧,那我趕在兄長前成婚像什麼樣子?何況……祁山那邊今日流匪猖獗,將軍讓我帶兵去打壓,我下次回來可能得一年後了。」
東方子峻在家裡待了三天,基本都在地里幫忙,算著回營的時間,一大早騎著馬回劍閣。
五月底,孫秀娥和許嬋離開,眾人在門口相送,馬車上被岳氏和東方柏塞滿了。
臨別時,岳氏給了許嬋一隻玉手鐲:「阿嬋,這段日子家裡忙著地里的活兒,沒能讓子謙帶著你四處玩玩兒。這是昨日我京城挑的一隻鐲子,也不知你喜不喜歡。」
許嬋受寵若驚,眾目睽睽下又紅了臉,害羞了片刻接過手鐲:「謝謝伯母,我很喜歡。」
人群里張采青眼巴巴地看著那隻手鐲,心裡無比羨慕,低頭看了看自己手腕上的玉鐲子。這也是前兩年上門來的時候,岳氏送給她的,總感覺自己這隻沒有許嬋那個好。
馬車漸行漸遠,眾人都回屋去了,東方子謙還望著馬車的方向不肯離去。
孫秀娥祖孫倆一回到安鄉,在官舍門口,家裡幾個小廝丫鬟和婆子都出來道喜。
「恭喜夫人嬋姑娘,老爺升官了。」
孫秀娥下了馬車,不以為然道:「他不是早升了嗎?只是因為新任安鄉知縣沒來,還一直留在這裡。難道新任知縣來了?咱們要搬到岳州府去了?」
管事的婆子上前說道:「不是要搬去岳州府,是要搬到京城去。老爺升遷為工部郎中,就等著夫人和姑娘回來一塊兒搬家上京。」
孫秀娥和許嬋都不敢相信,腦子嗡嗡的。
等到傍晚肖克嵐從衙門裡回來,一問真的是升遷了,祖孫倆興奮不已。
孫秀娥帶著許嬋往祠堂去上香,嘴裡開心地念叨:「一大把年紀了,本不指望他做上京官,只求晚年能回臨安就成。沒曾想這老了老了,老娘還能做上京城官眷,這是祖宗顯靈了!」
肖克嵐也跟著她們來到祠堂給祖先們上香,又說道:「還有一事,錦語和修遠能回來了。」
話音一落,孫秀娥和許嬋齊齊看向他。
「原本他們二人是流放瓊州,有生之年不得再回來,如今陛下開恩,改為流放二十年。」
孫秀娥立馬心算了下,「二十年……那,那豈不是還有十三年?」她喜極而泣地抱住許嬋:「阿嬋,你爹娘要回來了……十三年,我撐著這把老骨頭,我也要熬到你娘回來那一天。」
許嬋已經泣不成聲,鑽進孫秀娥懷裡放聲大哭,之前不知爹娘何時回來,如今總算有盼頭了,雖然十三年很長,但也給了她希望。
第210章 出閣
任命書上讓肖克嵐八月前上京到任,安鄉到京城路途遙遠,孫秀娥算這時間,還得加緊趕路才行。
肖克嵐讓他們先把行裝都收拾好,他還有到鄰縣裡去一趟,這邊河渠還未竣工,還有諸多事務要交接。
孫秀娥說道:「那你趕緊交代當日就回來了,咱們還出發上路,再耽擱幾日,咱們不一定能在八月前趕到京城。那邊又不是離了你工程進行不下去了,難道朝廷沒有派人來接手嗎?」
肖克嵐覺得不妥:「這是之前上邊交給我的事,雖然不能親自監督竣工,但我把事事料理周全交接清楚了,他們後面的進度也能快些,少出些差錯,百姓地里的莊稼也能少受些災。」
孫秀娥:「行行行,你總有些大道理。快去吧,咱們大不了連夜趕路不歇息,晚上輪流睡覺。」
七月底,肖克嵐一家抵達京城。
陛下有賞賜肖克嵐一座宅子,肖大郎夫婦早半月就已經把宅子收拾打掃乾淨,等著他們來。
馬車是中午到京城的,先到肖大郎的宅子落腳,吃過了午飯,再去肖克嵐的新宅。兩家隔得不遠,馬車一盞茶的功夫就到了。
因為這些年肖克嵐在岳州興修水利,往年旱災不斷,這幾年旱情越來越輕。陛下念及他的功勞,最關鍵的是他們家找到了周康王的遺孤。不僅僅給肖克嵐升了官,賞了宅子錢財田莊,府上十幾個的奴僕都是簽了死契的。
肖克嵐翌日一早便去工部報導,孫秀娥和許嬋再逛自家院子,確實要比安鄉那官舍寬敞氣派多了。
孫秀娥做夢都沒想到,這輩子還能住上天子賞賜的宅子,到祠堂把列祖列宗的排位供奉起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張采青:「她外祖父做官是不假,可不過是個六品小官,況且她只是外孫女,那便是外人,我曾祖叔爺還做過知府呢。還有,你可不知道,她可會巴結你娘了,天天在廚房裡幹活獻殷勤。」
東方子峻眉眼微蹙,筷子停了一下耐著性子說道:「阿嬋原廚藝上天賦極高,本身就貪吃,又喜歡做菜,你這麼想誤會她了。將來你們都過了門,她是長嫂,你可不能再這樣。」
張采青哦了一聲,「那……你家裡就不能先把我們的婚事辦了嗎?我四妹都訂親了,商量著明年就出嫁,到時候她都出去了,我這當姐姐的還在家裡,那豈不是當左鄰右舍的笑話?」
東方子峻清了清嗓子:「還是再等等吧,那我趕在兄長前成婚像什麼樣子?何況……祁山那邊今日流匪猖獗,將軍讓我帶兵去打壓,我下次回來可能得一年後了。」
東方子峻在家裡待了三天,基本都在地里幫忙,算著回營的時間,一大早騎著馬回劍閣。
五月底,孫秀娥和許嬋離開,眾人在門口相送,馬車上被岳氏和東方柏塞滿了。
臨別時,岳氏給了許嬋一隻玉手鐲:「阿嬋,這段日子家裡忙著地里的活兒,沒能讓子謙帶著你四處玩玩兒。這是昨日我京城挑的一隻鐲子,也不知你喜不喜歡。」
許嬋受寵若驚,眾目睽睽下又紅了臉,害羞了片刻接過手鐲:「謝謝伯母,我很喜歡。」
人群里張采青眼巴巴地看著那隻手鐲,心裡無比羨慕,低頭看了看自己手腕上的玉鐲子。這也是前兩年上門來的時候,岳氏送給她的,總感覺自己這隻沒有許嬋那個好。
馬車漸行漸遠,眾人都回屋去了,東方子謙還望著馬車的方向不肯離去。
孫秀娥祖孫倆一回到安鄉,在官舍門口,家裡幾個小廝丫鬟和婆子都出來道喜。
「恭喜夫人嬋姑娘,老爺升官了。」
孫秀娥下了馬車,不以為然道:「他不是早升了嗎?只是因為新任安鄉知縣沒來,還一直留在這裡。難道新任知縣來了?咱們要搬到岳州府去了?」
管事的婆子上前說道:「不是要搬去岳州府,是要搬到京城去。老爺升遷為工部郎中,就等著夫人和姑娘回來一塊兒搬家上京。」
孫秀娥和許嬋都不敢相信,腦子嗡嗡的。
等到傍晚肖克嵐從衙門裡回來,一問真的是升遷了,祖孫倆興奮不已。
孫秀娥帶著許嬋往祠堂去上香,嘴裡開心地念叨:「一大把年紀了,本不指望他做上京官,只求晚年能回臨安就成。沒曾想這老了老了,老娘還能做上京城官眷,這是祖宗顯靈了!」
肖克嵐也跟著她們來到祠堂給祖先們上香,又說道:「還有一事,錦語和修遠能回來了。」
話音一落,孫秀娥和許嬋齊齊看向他。
「原本他們二人是流放瓊州,有生之年不得再回來,如今陛下開恩,改為流放二十年。」
孫秀娥立馬心算了下,「二十年……那,那豈不是還有十三年?」她喜極而泣地抱住許嬋:「阿嬋,你爹娘要回來了……十三年,我撐著這把老骨頭,我也要熬到你娘回來那一天。」
許嬋已經泣不成聲,鑽進孫秀娥懷裡放聲大哭,之前不知爹娘何時回來,如今總算有盼頭了,雖然十三年很長,但也給了她希望。
第210章 出閣
任命書上讓肖克嵐八月前上京到任,安鄉到京城路途遙遠,孫秀娥算這時間,還得加緊趕路才行。
肖克嵐讓他們先把行裝都收拾好,他還有到鄰縣裡去一趟,這邊河渠還未竣工,還有諸多事務要交接。
孫秀娥說道:「那你趕緊交代當日就回來了,咱們還出發上路,再耽擱幾日,咱們不一定能在八月前趕到京城。那邊又不是離了你工程進行不下去了,難道朝廷沒有派人來接手嗎?」
肖克嵐覺得不妥:「這是之前上邊交給我的事,雖然不能親自監督竣工,但我把事事料理周全交接清楚了,他們後面的進度也能快些,少出些差錯,百姓地里的莊稼也能少受些災。」
孫秀娥:「行行行,你總有些大道理。快去吧,咱們大不了連夜趕路不歇息,晚上輪流睡覺。」
七月底,肖克嵐一家抵達京城。
陛下有賞賜肖克嵐一座宅子,肖大郎夫婦早半月就已經把宅子收拾打掃乾淨,等著他們來。
馬車是中午到京城的,先到肖大郎的宅子落腳,吃過了午飯,再去肖克嵐的新宅。兩家隔得不遠,馬車一盞茶的功夫就到了。
因為這些年肖克嵐在岳州興修水利,往年旱災不斷,這幾年旱情越來越輕。陛下念及他的功勞,最關鍵的是他們家找到了周康王的遺孤。不僅僅給肖克嵐升了官,賞了宅子錢財田莊,府上十幾個的奴僕都是簽了死契的。
肖克嵐翌日一早便去工部報導,孫秀娥和許嬋再逛自家院子,確實要比安鄉那官舍寬敞氣派多了。
孫秀娥做夢都沒想到,這輩子還能住上天子賞賜的宅子,到祠堂把列祖列宗的排位供奉起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