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這幾年我活得一蹋糊塗。日常生活既井井有條,又十分紊亂。井井有條,是因為我仍然很上進,很敬業。企圖證明自己沒有失敗。十分紊亂,是因為只要不工作,不學習,我就立即陷入恍惚,陷入到回憶這個無邊無際的漩渦中。所以,我的日常生活必須安排得滿滿的,搞自己搞得累累的,時間分割成一個個的小塊,每個小塊間隔半小時。這樣,我就沒有多餘的時間胡思亂想。
我的瑜珈課一周三次,每次60分鐘。裡面多是來減肥的媽媽們。做完瑜珈大家有時一起找地方喝茶吃點心,然後我去桑拿,桑拿二十分鐘,又去游泳。體育中心的年票很貴,儘量利用上。回到家裡八九點,很累,很快就入睡了。如果睡不著,我就喝啤酒,啃雞翅,或者到門外的小館子去吃羊肉串,和陌生人聊天。周末我泡吧。不是什麼吧都去,我最喜歡去的那個叫“波西米亞”,半沙龍性質,很多搞藝術、搞詩歌的人在裡面混。我在那裡活動了三年,所有的人都面熟,一個深交也無。我愛去那裡,因為那裡可以抽菸,有很好的咖啡,很好的酒,裝修是我喜歡的波西米亞風格。整個大廳又暗又嘈雜,瀰漫著一股廣藿香油的氣息。女人的眼眶塗得黑乎乎的,燙著波浪卷的長髮,手和頸上,掛著亮晶晶的銀飾。談吐也很高雅:從雨果到左拉,從波德萊爾到蘭波,從凱魯亞克到金斯伯格……當然,也不一定非談這些,也可以是男人談女人,女人談男人,或者朗誦詩歌。不過,這些我都不參加,我只是坐在那裡悶悶地抽菸、喝咖啡、喝酒、像一位痛苦的作家。如果碰見了面熟的人,我也會隨心所欲地聊一會兒,不長,一個小時之內只要提到《知音》和《讀者文摘》准能立即結束戰鬥。
不知為什麼,瀝川離開我之後,我失去了和男人交往的興趣。我和周圍的人,無論是鄰居還是同事,都保持很遠的距離,我會參加一些集體活動,也會禮尚往來,除此之外,不多說一句,不多走一步。我的宗旨是守殘抱缺,固本培元,不欠人情,沒有牽累。
儘管如此,一周之中我還是有那麼一兩天的晚上很空閒。令我覺得生活既無質量也無意義。瀝川,難道我就是為了瀝川而活著嗎?為情所困、以淚洗面——這就是我的狀態嗎?不!我需要擺脫一切糾結,為一種更高尚的目的而存在。我一直想不出什麼才是我人生更高尚的目的,直到我看見了這則GG。
這個世界,不是只有一個瀝川。還有瀕危的動物、還有枯竭的資源、還有污染的大氣和令人擔憂的戰爭!
我要保護動物、我要關心地球。我要成為一個白水素人!
按圖索驥,我打電話找到了那個叫“南宮”的男人。電話里是很好聽的男中音。
——“歡迎你來‘白水素人’。我們是免費俱樂部,大家都是素食愛好者,聚在一起聊聊天,每周碰次頭,交流素食經驗,就是這樣。一次一、兩個小時,長短不限。”
——“對,我們有自己的活動室。還有自己的廚房。不少時候我們是在交流烹調經驗。”
——“你來吧,今天晚就有活動。”
那個南宮真叫南宮,先前我還以為是化名。
“我是南宮六如。”接待我的是一個中等個子的男人,相貌平凡,三十來歲。氣色紅潤、身體健康,精力充沛,聲如宏鍾。
“我是謝小秋。”
“請問,你是素食嗎?”
“不是……正打算向這個方向發展。”
“沒問題,我們幫助你。”
“我挺喜歡吃肉,看了您的傳單,我有罪惡感。”
“傳單是宣傳用的,沒有那麼嚴重。呵呵。”他說,“我們的會員很多,但小組活動一般就是十個人,大家一起聊天,什麼都聊。我們在一起只因為我們都吃素食,其它情況各不相同,所以你不要以為我們成天談吃素,好像我們是一群糙食類恐龍。”
他請我坐沙發,遞給我一杯白開水:“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Vegan,最嚴格意義上的素食者。我不吃肉,不吃魚,不吃魚籽,不吃雞蛋,不喝酒,不喝牛奶,不吃蜂蜜,不吃任何用動物的身體做成或提煉成的東西,不穿皮衣。”
他看了我一眼,目光落在我的絲綢圍巾上,說:“我也不用任何絲製品。蠶也是動物。”
我趕緊把圍巾摘了。
“當然我們當中有些人不是很嚴格。 有些人吃魚,有些人吃蛋,有些人喝牛奶。但絕對沒有人吃肉。”
“我向您學習。您不吃的東西,我也不吃。”
“你養過寵物嗎?貓或狗之類?”
“沒有。不過我喜歡小動物,《動物世界》是我最喜歡的節目。”
“現在離活動開始還有半個小時,對於素食,你有什麼具體的問題需要我回答嗎?”
“我想知道怎樣變成一個素食者?具體步驟是什麼。”
“首先,你打算從哪天開始?”
“今天。”我看著他,“現在,此時,此刻。”
“一般我會推薦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他說,“考慮到你長期食肉,對肉食會有強烈的依賴性。你可以在頭一周不吃紅肉,第二周不吃白肉,慢慢來。”
依賴性。我覺得這是詞很重要。
“您說對了,我就是要克服這個依賴性。我希望果斷地進入素食階段。”
“那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發郵件給你所有的朋友,尤其是那些會經常和你一起出去吃飯的朋友,告訴他們你從今日起決定成為一個素食者。”
“好的。”
“你自己在家做飯嗎?”
“偶爾做做。大部分時間吃盒飯。單位包午餐。”
“盒飯我建議你不要吃。沒營養,不論是犖是素,都用一個鍋炒。你可試著自己做些素菜,我們這裡有不少食譜,學起來很容易。還有,這個單子裡列了北京城裡所有的素菜館,不是很多,味道都不錯,也不貴。尤其是寺院開的幾家。我們常去那裡聚餐。”他遞給我一個綠色的小冊子。
“謝謝。”
“平時,最令我們煩惱的事情是同事、朋友突然決定聚餐。我們不能要求別人將就我們的口味,所以最常遇到的尷尬是到了一家餐館,發現沒有我們能吃的東西,只能餓著。因此,我建議你在自己的小包里永遠放一盒零食以備不虞,花生、杏仁、核桃都可以。”
“好的。”我掏出筆記本記下來。
“吃素菜的時候,要緩慢咀嚼。仔細聆聽你身體的反應,體會綠色食品的原味。時時刻刻,想著自己的健康、想著你挽救的動物,想著人類,想著地球。天人合一,你在以實際行動改善世界、促進和平。你應當感到自豪。”
“明白。”我想了想,忽然問:“為什麼您一直不問我要成為素食者的原因?”
“我們從來不問這些。這是你的選擇,不需要我來批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原因,我們只是有共同的興趣,所以走到了一起。就像讀書會、下棋協會、撲克協會、釣魚協會那樣。”
真是個理想的俱樂部。
“所有的活動我必須要參加嗎?”
“我們的組織非常鬆散。想來就來,不想來就不來。有些人參加頭幾次活動,發現堅持下來太難,又消失了。”
“南宮先生,我能問您一個私人問題嗎?”
“問吧。”
“您為什麼是素食者?”
“是這樣,我是農村人,以前什麼都吃的。我有一個弟弟,從小感情非常好,就是很淘氣,我逼著他參軍,他去了。結果他在軍事演習中出了事,被炸死了。粉碎的那種。從聽到這個消息的那一秒鐘起,我不能看見任肉類。”
“對不起,我不該問這事兒。”我喃喃地說。
“沒關係,已經很多年了。”說到這裡,他突然背過身去,聲音有些哽咽:“我需要安靜一下。”然後,他就走到另一間屋子裡去了。
我沒參加那一次活動,很羞愧地逃走了。
回到家裡,我一本正經地給我的幾個當翻譯的同事發了郵件,宣告我成為一個素食者,請她們多多關照。然後,我清理冰箱,扔掉了所有的肉和雞蛋。清理零食,扔掉了所有牛肉乾、魚片、肉鬆。我拎著菜籃去市場,買了一大堆青菜、水果、豆腐、豆漿。我吃了一天的素,沒覺得很難,只是晚上聞到街頭的羊肉串和烤雞翅,非常心動,我趕緊回家上床,把頭捂在被子裡。後來我忍不住,跑回街上觀察,驚喜地發現,其實燒烤中也有素的,比如烤豆腐、烤土豆片、烤玉米、烤生菜、烤藕、烤蘑菇,除了不是肉,味道都一樣!我的神啊!太好啦!晚餐就在這裡了,一下子吃了個飽。
我的瑜珈課一周三次,每次60分鐘。裡面多是來減肥的媽媽們。做完瑜珈大家有時一起找地方喝茶吃點心,然後我去桑拿,桑拿二十分鐘,又去游泳。體育中心的年票很貴,儘量利用上。回到家裡八九點,很累,很快就入睡了。如果睡不著,我就喝啤酒,啃雞翅,或者到門外的小館子去吃羊肉串,和陌生人聊天。周末我泡吧。不是什麼吧都去,我最喜歡去的那個叫“波西米亞”,半沙龍性質,很多搞藝術、搞詩歌的人在裡面混。我在那裡活動了三年,所有的人都面熟,一個深交也無。我愛去那裡,因為那裡可以抽菸,有很好的咖啡,很好的酒,裝修是我喜歡的波西米亞風格。整個大廳又暗又嘈雜,瀰漫著一股廣藿香油的氣息。女人的眼眶塗得黑乎乎的,燙著波浪卷的長髮,手和頸上,掛著亮晶晶的銀飾。談吐也很高雅:從雨果到左拉,從波德萊爾到蘭波,從凱魯亞克到金斯伯格……當然,也不一定非談這些,也可以是男人談女人,女人談男人,或者朗誦詩歌。不過,這些我都不參加,我只是坐在那裡悶悶地抽菸、喝咖啡、喝酒、像一位痛苦的作家。如果碰見了面熟的人,我也會隨心所欲地聊一會兒,不長,一個小時之內只要提到《知音》和《讀者文摘》准能立即結束戰鬥。
不知為什麼,瀝川離開我之後,我失去了和男人交往的興趣。我和周圍的人,無論是鄰居還是同事,都保持很遠的距離,我會參加一些集體活動,也會禮尚往來,除此之外,不多說一句,不多走一步。我的宗旨是守殘抱缺,固本培元,不欠人情,沒有牽累。
儘管如此,一周之中我還是有那麼一兩天的晚上很空閒。令我覺得生活既無質量也無意義。瀝川,難道我就是為了瀝川而活著嗎?為情所困、以淚洗面——這就是我的狀態嗎?不!我需要擺脫一切糾結,為一種更高尚的目的而存在。我一直想不出什麼才是我人生更高尚的目的,直到我看見了這則GG。
這個世界,不是只有一個瀝川。還有瀕危的動物、還有枯竭的資源、還有污染的大氣和令人擔憂的戰爭!
我要保護動物、我要關心地球。我要成為一個白水素人!
按圖索驥,我打電話找到了那個叫“南宮”的男人。電話里是很好聽的男中音。
——“歡迎你來‘白水素人’。我們是免費俱樂部,大家都是素食愛好者,聚在一起聊聊天,每周碰次頭,交流素食經驗,就是這樣。一次一、兩個小時,長短不限。”
——“對,我們有自己的活動室。還有自己的廚房。不少時候我們是在交流烹調經驗。”
——“你來吧,今天晚就有活動。”
那個南宮真叫南宮,先前我還以為是化名。
“我是南宮六如。”接待我的是一個中等個子的男人,相貌平凡,三十來歲。氣色紅潤、身體健康,精力充沛,聲如宏鍾。
“我是謝小秋。”
“請問,你是素食嗎?”
“不是……正打算向這個方向發展。”
“沒問題,我們幫助你。”
“我挺喜歡吃肉,看了您的傳單,我有罪惡感。”
“傳單是宣傳用的,沒有那麼嚴重。呵呵。”他說,“我們的會員很多,但小組活動一般就是十個人,大家一起聊天,什麼都聊。我們在一起只因為我們都吃素食,其它情況各不相同,所以你不要以為我們成天談吃素,好像我們是一群糙食類恐龍。”
他請我坐沙發,遞給我一杯白開水:“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Vegan,最嚴格意義上的素食者。我不吃肉,不吃魚,不吃魚籽,不吃雞蛋,不喝酒,不喝牛奶,不吃蜂蜜,不吃任何用動物的身體做成或提煉成的東西,不穿皮衣。”
他看了我一眼,目光落在我的絲綢圍巾上,說:“我也不用任何絲製品。蠶也是動物。”
我趕緊把圍巾摘了。
“當然我們當中有些人不是很嚴格。 有些人吃魚,有些人吃蛋,有些人喝牛奶。但絕對沒有人吃肉。”
“我向您學習。您不吃的東西,我也不吃。”
“你養過寵物嗎?貓或狗之類?”
“沒有。不過我喜歡小動物,《動物世界》是我最喜歡的節目。”
“現在離活動開始還有半個小時,對於素食,你有什麼具體的問題需要我回答嗎?”
“我想知道怎樣變成一個素食者?具體步驟是什麼。”
“首先,你打算從哪天開始?”
“今天。”我看著他,“現在,此時,此刻。”
“一般我會推薦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他說,“考慮到你長期食肉,對肉食會有強烈的依賴性。你可以在頭一周不吃紅肉,第二周不吃白肉,慢慢來。”
依賴性。我覺得這是詞很重要。
“您說對了,我就是要克服這個依賴性。我希望果斷地進入素食階段。”
“那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發郵件給你所有的朋友,尤其是那些會經常和你一起出去吃飯的朋友,告訴他們你從今日起決定成為一個素食者。”
“好的。”
“你自己在家做飯嗎?”
“偶爾做做。大部分時間吃盒飯。單位包午餐。”
“盒飯我建議你不要吃。沒營養,不論是犖是素,都用一個鍋炒。你可試著自己做些素菜,我們這裡有不少食譜,學起來很容易。還有,這個單子裡列了北京城裡所有的素菜館,不是很多,味道都不錯,也不貴。尤其是寺院開的幾家。我們常去那裡聚餐。”他遞給我一個綠色的小冊子。
“謝謝。”
“平時,最令我們煩惱的事情是同事、朋友突然決定聚餐。我們不能要求別人將就我們的口味,所以最常遇到的尷尬是到了一家餐館,發現沒有我們能吃的東西,只能餓著。因此,我建議你在自己的小包里永遠放一盒零食以備不虞,花生、杏仁、核桃都可以。”
“好的。”我掏出筆記本記下來。
“吃素菜的時候,要緩慢咀嚼。仔細聆聽你身體的反應,體會綠色食品的原味。時時刻刻,想著自己的健康、想著你挽救的動物,想著人類,想著地球。天人合一,你在以實際行動改善世界、促進和平。你應當感到自豪。”
“明白。”我想了想,忽然問:“為什麼您一直不問我要成為素食者的原因?”
“我們從來不問這些。這是你的選擇,不需要我來批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原因,我們只是有共同的興趣,所以走到了一起。就像讀書會、下棋協會、撲克協會、釣魚協會那樣。”
真是個理想的俱樂部。
“所有的活動我必須要參加嗎?”
“我們的組織非常鬆散。想來就來,不想來就不來。有些人參加頭幾次活動,發現堅持下來太難,又消失了。”
“南宮先生,我能問您一個私人問題嗎?”
“問吧。”
“您為什麼是素食者?”
“是這樣,我是農村人,以前什麼都吃的。我有一個弟弟,從小感情非常好,就是很淘氣,我逼著他參軍,他去了。結果他在軍事演習中出了事,被炸死了。粉碎的那種。從聽到這個消息的那一秒鐘起,我不能看見任肉類。”
“對不起,我不該問這事兒。”我喃喃地說。
“沒關係,已經很多年了。”說到這裡,他突然背過身去,聲音有些哽咽:“我需要安靜一下。”然後,他就走到另一間屋子裡去了。
我沒參加那一次活動,很羞愧地逃走了。
回到家裡,我一本正經地給我的幾個當翻譯的同事發了郵件,宣告我成為一個素食者,請她們多多關照。然後,我清理冰箱,扔掉了所有的肉和雞蛋。清理零食,扔掉了所有牛肉乾、魚片、肉鬆。我拎著菜籃去市場,買了一大堆青菜、水果、豆腐、豆漿。我吃了一天的素,沒覺得很難,只是晚上聞到街頭的羊肉串和烤雞翅,非常心動,我趕緊回家上床,把頭捂在被子裡。後來我忍不住,跑回街上觀察,驚喜地發現,其實燒烤中也有素的,比如烤豆腐、烤土豆片、烤玉米、烤生菜、烤藕、烤蘑菇,除了不是肉,味道都一樣!我的神啊!太好啦!晚餐就在這裡了,一下子吃了個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