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頁
她沒有勇氣也沒有信心,再去創造一個新生命了。
江馳卻是一定想要小孩的。
他要愛情,更要家庭;他做丈夫,也想做父親。
上輩子,江馳什麼事情就理解包容林麥了,唯獨這件事,他不能。
那是他無法打破的底線。
江馳的底線無法逾越,鍾麥的決定亦絕不會變更。
既然重來一次,也未必能有改變。
那最好一開始就不要重來。
鍾麥告訴他:「因為黎越和你不同。」
江馳默然。
他誤解她的意思,問:「你喜歡黎越,是嗎?」
鍾麥眸光閃了閃,沒有肯定,亦沒反駁。
她只是對少年微微一笑,說:「江馳,我走了。」
*
春熙火鍋北京分店開張前。
鍾慧儀給曾靜打電話,邀請她開業當天到店來吃飯時,才知道《舌尖上的煙火》竟然已經定檔。
歷時一年半,從夭折到重啟,如今這檔紀錄片終於能問世了。
播出就定在6月22日,夏至的當晚。
「不過計劃有變。」
曾靜說:「由於去年拍攝的素材風格,有了很大的改變,所以』春熙火鍋『的素材不能按計劃播出了。」
去年,曾靜被央視的橄欖枝砸中,以為一躍飛升。
但真正過去後才知道,其實央視的紀錄片,近幾年也是有關經濟和網際網路相關的題材,更受歡迎。
她的美食紀錄片項目雖然得到肯定,被頻道成功通過,但給她的時段並不好。
是放在深夜,用來填檔的那種時段。
不過,對曾靜而言。
進央視頻道填檔,也好過她在蓉城時,被排擠做冷板凳,連項目都沒得做。
曾靜是新人,肯吃苦,她便按照鍾慧儀的建議,領著團隊滿中國的跑。
專往鏡頭拍不到的偏遠地區走,西北荒漠、西南山區、沿海小漁村,別人不去的地方她去,別人不拍的小人物她拍。
大江南北,曾靜到了當地,都找本人街頭巷尾的群眾打聽,他們平時吃得最多的東西是什麼。
她真正做到了,只拍當地特色且最常見的美食。
拍著拍著,或許是旅途叫人平靜。
最後回到北京剪片子的時候,領導和她一起通審近萬小時的片子,整個鏡頭敘事都非常遠離城市,顯得寧靜悠遠。
如此,最開始在蓉城這個省會拍的火鍋,反而顯得突兀和喧囂了。
「把火鍋這個素材全部剪掉。」領導這樣要求。
曾靜心一跳:「可是,這是我做這個專題的起點和初心。火鍋集中了酸甜苦辣,雖然比起其他的美食,它顯得喧鬧了些,但以動寫靜未嘗不可!」
「不行,太割裂了。」領導很堅定。
曾靜也很堅持:「我堅持要加。這樣,您給我一次機會,我把它剪進正片你看看再決定,可以嗎?」
因為她的據理力爭,才終於為春熙火鍋贏來一線生機。
鍾慧儀聽到這裡,心中微微一糾:「那,最後結果怎麼樣?」
「火鍋的素材最後用上了嗎?」她為自己捏了一把汗。
她聽曾靜的描述,感覺這檔《舌尖上的煙火》,風格上實際和曾經大火的《舌尖上的中國》更相像了。
非常有潛力!
北京分店開張在即。
萬一《舌尖上的煙火》真的紅了,那簡直比什麼GG都有力。
鍾慧儀當然不想錯過這趟便車。
幸而,她是幸運的。
電話那端,曾靜的聲音幾分激動:「用上了!我把它剪到了最後一期播放,放心吧,春熙火鍋壓軸。」
鍾慧儀雙眼放光,真誠地道:「謝謝你,曾靜!」
「不用謝,這個紀錄片能問世,也離不開鍾老板你的點撥。」
曾靜揚唇:「鍾老板,我們7月1日北京見。」
鍾慧儀跟著微笑:「好,希望那天,我們兩個人能同時喝一杯慶功酒。」
「借你吉言!」
電話掛斷。
翌日的深夜,兩個女人隔著上千公里的距離,同時坐在了自家的電視機前。
《舌尖上的煙火》正式開播。
鍾麥最近學習任務重,已經提前開啟,晚上零點睡,早上六點半起的准高中生作息。
透過門縫,她看見客廳亮起微弱的光。
想起分店開業在即,她以為媽媽是壓力大睡不著,便推門而出。
結果門一開,發現媽媽竟然在看電視。
「什麼節目這麼好看?」鍾麥到媽媽身邊坐下。
跟女兒沒什麼不能說的,鍾慧儀當即表示:「03年版《舌尖上的中國》要開播了。」
啊?
鍾麥一臉迷茫,《舌尖上的中國》她拿來當過「電子榨菜」。
「什麼意思?」她疑惑說,「我記得《舌尖》是10年後的紀錄片吧。」
鍾慧儀就把自己建議曾靜拍攝《舌尖上的煙火》的事,給女兒大致講了一遍。
鍾麥:!!!
「我就說我媽媽是天才吧!」她秒懂媽媽的用意,「這麼趕巧,萬一紀錄片紅了,那GG效應得多牛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江馳卻是一定想要小孩的。
他要愛情,更要家庭;他做丈夫,也想做父親。
上輩子,江馳什麼事情就理解包容林麥了,唯獨這件事,他不能。
那是他無法打破的底線。
江馳的底線無法逾越,鍾麥的決定亦絕不會變更。
既然重來一次,也未必能有改變。
那最好一開始就不要重來。
鍾麥告訴他:「因為黎越和你不同。」
江馳默然。
他誤解她的意思,問:「你喜歡黎越,是嗎?」
鍾麥眸光閃了閃,沒有肯定,亦沒反駁。
她只是對少年微微一笑,說:「江馳,我走了。」
*
春熙火鍋北京分店開張前。
鍾慧儀給曾靜打電話,邀請她開業當天到店來吃飯時,才知道《舌尖上的煙火》竟然已經定檔。
歷時一年半,從夭折到重啟,如今這檔紀錄片終於能問世了。
播出就定在6月22日,夏至的當晚。
「不過計劃有變。」
曾靜說:「由於去年拍攝的素材風格,有了很大的改變,所以』春熙火鍋『的素材不能按計劃播出了。」
去年,曾靜被央視的橄欖枝砸中,以為一躍飛升。
但真正過去後才知道,其實央視的紀錄片,近幾年也是有關經濟和網際網路相關的題材,更受歡迎。
她的美食紀錄片項目雖然得到肯定,被頻道成功通過,但給她的時段並不好。
是放在深夜,用來填檔的那種時段。
不過,對曾靜而言。
進央視頻道填檔,也好過她在蓉城時,被排擠做冷板凳,連項目都沒得做。
曾靜是新人,肯吃苦,她便按照鍾慧儀的建議,領著團隊滿中國的跑。
專往鏡頭拍不到的偏遠地區走,西北荒漠、西南山區、沿海小漁村,別人不去的地方她去,別人不拍的小人物她拍。
大江南北,曾靜到了當地,都找本人街頭巷尾的群眾打聽,他們平時吃得最多的東西是什麼。
她真正做到了,只拍當地特色且最常見的美食。
拍著拍著,或許是旅途叫人平靜。
最後回到北京剪片子的時候,領導和她一起通審近萬小時的片子,整個鏡頭敘事都非常遠離城市,顯得寧靜悠遠。
如此,最開始在蓉城這個省會拍的火鍋,反而顯得突兀和喧囂了。
「把火鍋這個素材全部剪掉。」領導這樣要求。
曾靜心一跳:「可是,這是我做這個專題的起點和初心。火鍋集中了酸甜苦辣,雖然比起其他的美食,它顯得喧鬧了些,但以動寫靜未嘗不可!」
「不行,太割裂了。」領導很堅定。
曾靜也很堅持:「我堅持要加。這樣,您給我一次機會,我把它剪進正片你看看再決定,可以嗎?」
因為她的據理力爭,才終於為春熙火鍋贏來一線生機。
鍾慧儀聽到這裡,心中微微一糾:「那,最後結果怎麼樣?」
「火鍋的素材最後用上了嗎?」她為自己捏了一把汗。
她聽曾靜的描述,感覺這檔《舌尖上的煙火》,風格上實際和曾經大火的《舌尖上的中國》更相像了。
非常有潛力!
北京分店開張在即。
萬一《舌尖上的煙火》真的紅了,那簡直比什麼GG都有力。
鍾慧儀當然不想錯過這趟便車。
幸而,她是幸運的。
電話那端,曾靜的聲音幾分激動:「用上了!我把它剪到了最後一期播放,放心吧,春熙火鍋壓軸。」
鍾慧儀雙眼放光,真誠地道:「謝謝你,曾靜!」
「不用謝,這個紀錄片能問世,也離不開鍾老板你的點撥。」
曾靜揚唇:「鍾老板,我們7月1日北京見。」
鍾慧儀跟著微笑:「好,希望那天,我們兩個人能同時喝一杯慶功酒。」
「借你吉言!」
電話掛斷。
翌日的深夜,兩個女人隔著上千公里的距離,同時坐在了自家的電視機前。
《舌尖上的煙火》正式開播。
鍾麥最近學習任務重,已經提前開啟,晚上零點睡,早上六點半起的准高中生作息。
透過門縫,她看見客廳亮起微弱的光。
想起分店開業在即,她以為媽媽是壓力大睡不著,便推門而出。
結果門一開,發現媽媽竟然在看電視。
「什麼節目這麼好看?」鍾麥到媽媽身邊坐下。
跟女兒沒什麼不能說的,鍾慧儀當即表示:「03年版《舌尖上的中國》要開播了。」
啊?
鍾麥一臉迷茫,《舌尖上的中國》她拿來當過「電子榨菜」。
「什麼意思?」她疑惑說,「我記得《舌尖》是10年後的紀錄片吧。」
鍾慧儀就把自己建議曾靜拍攝《舌尖上的煙火》的事,給女兒大致講了一遍。
鍾麥:!!!
「我就說我媽媽是天才吧!」她秒懂媽媽的用意,「這麼趕巧,萬一紀錄片紅了,那GG效應得多牛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