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靖南王平亂有功,加封忠義公,麾下眾人均論功行賞,呂洵直平亂有功,封為鎮國將軍。統領都城禁軍及軍機營,呂將軍辭而不受,聖上遺憾之下,依呂將軍之意將呂將軍調往江南任督軍。
我們也在歡喜中盼著紀玉的喜報,傳來的消息卻是紀玉被賜婚。
景玄作為叛臣之後逃往塔西國,得塔西國王庇護,與塔西國王子情誼深厚,如今老國王去世,王子登基,在平亂戰事中,暗中相助景玄,才使得景玄能在半年內平亂。而塔西國公主跟隨使團見景玄時,卻看上了景玄的幕僚紀玉。
塔西國民風開發,公主大膽熱烈,直接向皇上要求賜婚,皇上此次得塔西相助,也想與塔西交好,龍顏大悅,御口親許不計較紀玉御前發誓不娶親的誓言,親自賜婚。
是紀正將這個消息帶回來的,他老淚縱橫地向我和爹娘磕頭:“我們公子不能抗旨啊……紀家就這一個獨苗了……只有這樣,我們公子才能名正言順地娶妻,大兄弟、大嫂子、喜姑娘,您們體諒我們公子的難處和孝心罷……”
我大哭了一場。
事情已經是這樣了,還能怎麼辦呢?
突然明白,紀玉為何在我上船離開時不顧禮儀與我擁抱,突然明白了紀玉說出“納妾的事作罷”時那眼底的黯然和傷心,原來他早就放棄了讓我做妾的想法,寧願不娶,也不願委屈於我。
怪他嗎?
怪他不顧我們之間的情誼?
怪他看重紀家的復興和榮辱重於兒女之情?
怪他不敢對抗強權不敢抗旨?
甚至……找不到怪罪的理由。
好像,也只能這樣了。
可心終究是痛的。
紀玉請求拜我爹娘為義父母,他磕頭泣血:“即使不能娶顏家女,也想成為顏家的親人。”
爹娘應了。
聖上大手筆賜良田百畝給顏家賀喜,收買人心。
突如其來的富貴,讓貧門慣了的顏家不知所措,但生活還得繼續。
紀玉尚公主,兩年後,公主生下嫡子的消息傳來。
接到來信那天,我站在屋檐下,看著天邊晚霞如荼,一如當年初見紀玉的那個傍晚。
誰知那天傍晚卻還有東西送來,是呂將軍托人帶來的新奇玩意兒。
在紀玉尚公主後,呂將軍就經常托人帶東西過來,有時還上門拜訪。
他就在江南任職,並不遠。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只是娘並不希望我嫁給呂將軍,顏家寒門幾代,她擔心我不能適應高門大戶的生活,不願拘束了我。
只是聽說呂將軍放出了話,就在江南置產留居,成親了也不會送家眷回都城呂府的。
娘仍操心著我的婚事。
可相來相去,大多不如意,原來相熟的農家,已不敢與顏家結親,因為已門不當戶不對,而那些官宦人家,我不甚願意,那些三妻四妾的人家,讓我心裡泛堵,而且他們也不一定看得起顏家半路上田的女兒家。
呂將軍再次上門求親。
而紀玉卻勸爹娘應了。
他與我的信內道:呂將軍親口應他喜歡我,親允不納妾。
他道:若我不嫁,他終身不安。
我握信沉默良久。
某一日,我如常到果園裡查看,雖然不用親手種植打理果樹,可我還是閒不住。
一顆橘子樹長了卷葉蟲,我認真查看了一會兒,回身對身後跟隨的莊戶大嫂道:“這棵樹……”
映如眼帘的,卻是一個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臉龐,他菱角分明的俊逸臉龐滿是笑意,劍眉下一雙眸笑意飛濺。
我怔了怔:“呂將軍,您怎麼來了?”四處找莊戶大嫂,卻早不見其蹤影。
呂將軍一挑眉:“我是來討債的。”
“討債?”我有些愣怔。
他道:“你七歲那年,我救過你的性命,對麼?”
我點頭。
陽光下,他的笑容暖意岸然:“以身相許如何?”
“啊?”
他眼中的笑意更暖:“岳父岳母已經答應了,你還想跑嗎?”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一直支持著我的姑娘們。
我不想掩飾寫這篇文以來犯過的錯,斷更、爛尾,都齊了,可終究完結了。
這個結局是原來的設定好了的,只是,將它簡化了,因為簡化,所以顯得有些突兀,但我真的努力了,因為沒有大綱,寫到中途,又因為漸漸喜歡上紀玉這個人物而對原來的設定發生過動搖,結果就是寫得很卡,真的很卡很卡,卡得不知道該怎麼繼續,而斷更太久回來,發現自己已有些續不上去了,為了繼續下去,苦惱了好一段時間,思來想去,我發現真的很難以為繼。
有人說,爛尾不如棄坑,就像銀屏美女在最美的時候休影,激流勇退,還能讓人懷念,而爛尾,就像美人遲暮,好印象都毀了。
可我還是想完結了。我也追過文,其中一部分文是被作者棄坑,結局遙遙無期的,那種心情,失望、憤怒、牽腸掛肚……我不想讀者留下這樣的心情,所以,我個人是認為爛尾好過棄坑。
而且沒有完結,總有種事情沒有做完的感覺,一直惦記,一直惦記。
所以,就這樣了。
或許會有番外陸續寫出來。
讓姑娘們失望了,想拍板磚就拍吧,我接受批判。
如果有下一篇,我會整理好大綱再繼續,我會希望我能堅持,堅持不斷更,堅持不棄坑,不想再犯這樣的錯誤了。
☆、番外
1、關於心動
某一天,阿喜慵懶地躺在懶人榻上,接過旁邊伸過來的一隻手捏著的一小顆剝好了皮的葡萄,丟進嘴裡。
身旁,呂將軍一臉嚴肅地繼續剝葡萄皮。
阿喜突然想到了一個話題:“呂將軍,你什麼時候喜歡上我的?”
呂將軍那青石板一樣的臉上終於出現了一絲波動,他手頓了一下,沉默了一會兒,淡淡地道:“不知道。”
阿喜怒,瞪他。
他又想了一想,半響道:“大概是你在封府將譚衙內踢下池塘的時候吧。”
阿喜奇道:“為何?”
他道:“飛揚跋扈,簡單明了。直腸子的人最好相處。”
呃……這理由……算是誇獎嗎?
那就算是吧。
阿喜心安理得地繼續吃葡萄。
——————
2、關於教養孩子
某一天,呂家老太太閒極無聊,突然心血來cháo,想南下去看望長久分居江南的兒子和孫子、孫女兒。
孫子活潑可愛,雪團兒一般惹人愛。
眾人眾口稱讚有其父之風,從小就看得出來時為將當帥的料,呂老太太很滿意。
可是……呂老太太望著孫女兒:“女孩兒怎麼曬得這般黑?定是下人不盡心……”巴拉巴拉教訓了一番。
眾不敢言。
某一日,呂老太太無意撞見孫女在花園爬樹,怒:“好好個女孩兒哪有點兒斯文樣?!活脫脫養成個皮猴兒!”
回身怒喝僕婦:“快去把你家夫人叫來。”
眾僕婦不敢答話,眼角往樹上瞟。
阿喜灰溜溜地從樹上跳下來,揚起一臉討好的笑容:“婆婆,您找我?”
呂老太太頓覺兩眼昏黑。
——————————
3、納妾
呂老太太在江南呂家住了一段時日,愈發覺得兒子的日子過得昏暗。
這孩子,當年定要娶一個貧門小戶的姑娘,不但不聽勸,還拿非她不娶來作脅,也不知圖她什麼。
當初,老太太無奈點了頭,可如今……
這傻孩子喲,攤上這麼個粗野不羈的妻子,可憐見的。
呂老太太心裡無限感慨。
可雖看阿喜不順眼,阿喜待她卻是極恭順的,即使有時候她橫挑鼻子豎挑眼的,阿喜還是一臉和氣笑嘻嘻,看不出半點怨氣,讓她倒不好發作她了。
於是,呂老太太想了半天,終於想出了個方法,她兒子的正妻娶了就娶了,沒辦法了,可還可以納妾呀。
納上那麼兩個又美貌、又溫柔體貼、善解人意,解花語一般的妾,也算給她兒子的補償,也算圓滿了。
呂老太太越想越可行,笑眯眯的美著。
於是,她把阿喜喚來,眼角餘光如鷹,卻裝作慢條斯理地問道:“你一個人操勞著偌大個府衙,還要照顧我兒,也太辛苦了,我老太婆看著也心疼,不如給你添兩個妹妹,也給你分擔分擔?”
阿喜道:“兩個妹妹?婆婆是要認兩個乾女兒麼?不知道是何人竟入了婆婆的金眼,也讓兒媳認識認識?”
我們也在歡喜中盼著紀玉的喜報,傳來的消息卻是紀玉被賜婚。
景玄作為叛臣之後逃往塔西國,得塔西國王庇護,與塔西國王子情誼深厚,如今老國王去世,王子登基,在平亂戰事中,暗中相助景玄,才使得景玄能在半年內平亂。而塔西國公主跟隨使團見景玄時,卻看上了景玄的幕僚紀玉。
塔西國民風開發,公主大膽熱烈,直接向皇上要求賜婚,皇上此次得塔西相助,也想與塔西交好,龍顏大悅,御口親許不計較紀玉御前發誓不娶親的誓言,親自賜婚。
是紀正將這個消息帶回來的,他老淚縱橫地向我和爹娘磕頭:“我們公子不能抗旨啊……紀家就這一個獨苗了……只有這樣,我們公子才能名正言順地娶妻,大兄弟、大嫂子、喜姑娘,您們體諒我們公子的難處和孝心罷……”
我大哭了一場。
事情已經是這樣了,還能怎麼辦呢?
突然明白,紀玉為何在我上船離開時不顧禮儀與我擁抱,突然明白了紀玉說出“納妾的事作罷”時那眼底的黯然和傷心,原來他早就放棄了讓我做妾的想法,寧願不娶,也不願委屈於我。
怪他嗎?
怪他不顧我們之間的情誼?
怪他看重紀家的復興和榮辱重於兒女之情?
怪他不敢對抗強權不敢抗旨?
甚至……找不到怪罪的理由。
好像,也只能這樣了。
可心終究是痛的。
紀玉請求拜我爹娘為義父母,他磕頭泣血:“即使不能娶顏家女,也想成為顏家的親人。”
爹娘應了。
聖上大手筆賜良田百畝給顏家賀喜,收買人心。
突如其來的富貴,讓貧門慣了的顏家不知所措,但生活還得繼續。
紀玉尚公主,兩年後,公主生下嫡子的消息傳來。
接到來信那天,我站在屋檐下,看著天邊晚霞如荼,一如當年初見紀玉的那個傍晚。
誰知那天傍晚卻還有東西送來,是呂將軍托人帶來的新奇玩意兒。
在紀玉尚公主後,呂將軍就經常托人帶東西過來,有時還上門拜訪。
他就在江南任職,並不遠。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只是娘並不希望我嫁給呂將軍,顏家寒門幾代,她擔心我不能適應高門大戶的生活,不願拘束了我。
只是聽說呂將軍放出了話,就在江南置產留居,成親了也不會送家眷回都城呂府的。
娘仍操心著我的婚事。
可相來相去,大多不如意,原來相熟的農家,已不敢與顏家結親,因為已門不當戶不對,而那些官宦人家,我不甚願意,那些三妻四妾的人家,讓我心裡泛堵,而且他們也不一定看得起顏家半路上田的女兒家。
呂將軍再次上門求親。
而紀玉卻勸爹娘應了。
他與我的信內道:呂將軍親口應他喜歡我,親允不納妾。
他道:若我不嫁,他終身不安。
我握信沉默良久。
某一日,我如常到果園裡查看,雖然不用親手種植打理果樹,可我還是閒不住。
一顆橘子樹長了卷葉蟲,我認真查看了一會兒,回身對身後跟隨的莊戶大嫂道:“這棵樹……”
映如眼帘的,卻是一個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臉龐,他菱角分明的俊逸臉龐滿是笑意,劍眉下一雙眸笑意飛濺。
我怔了怔:“呂將軍,您怎麼來了?”四處找莊戶大嫂,卻早不見其蹤影。
呂將軍一挑眉:“我是來討債的。”
“討債?”我有些愣怔。
他道:“你七歲那年,我救過你的性命,對麼?”
我點頭。
陽光下,他的笑容暖意岸然:“以身相許如何?”
“啊?”
他眼中的笑意更暖:“岳父岳母已經答應了,你還想跑嗎?”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一直支持著我的姑娘們。
我不想掩飾寫這篇文以來犯過的錯,斷更、爛尾,都齊了,可終究完結了。
這個結局是原來的設定好了的,只是,將它簡化了,因為簡化,所以顯得有些突兀,但我真的努力了,因為沒有大綱,寫到中途,又因為漸漸喜歡上紀玉這個人物而對原來的設定發生過動搖,結果就是寫得很卡,真的很卡很卡,卡得不知道該怎麼繼續,而斷更太久回來,發現自己已有些續不上去了,為了繼續下去,苦惱了好一段時間,思來想去,我發現真的很難以為繼。
有人說,爛尾不如棄坑,就像銀屏美女在最美的時候休影,激流勇退,還能讓人懷念,而爛尾,就像美人遲暮,好印象都毀了。
可我還是想完結了。我也追過文,其中一部分文是被作者棄坑,結局遙遙無期的,那種心情,失望、憤怒、牽腸掛肚……我不想讀者留下這樣的心情,所以,我個人是認為爛尾好過棄坑。
而且沒有完結,總有種事情沒有做完的感覺,一直惦記,一直惦記。
所以,就這樣了。
或許會有番外陸續寫出來。
讓姑娘們失望了,想拍板磚就拍吧,我接受批判。
如果有下一篇,我會整理好大綱再繼續,我會希望我能堅持,堅持不斷更,堅持不棄坑,不想再犯這樣的錯誤了。
☆、番外
1、關於心動
某一天,阿喜慵懶地躺在懶人榻上,接過旁邊伸過來的一隻手捏著的一小顆剝好了皮的葡萄,丟進嘴裡。
身旁,呂將軍一臉嚴肅地繼續剝葡萄皮。
阿喜突然想到了一個話題:“呂將軍,你什麼時候喜歡上我的?”
呂將軍那青石板一樣的臉上終於出現了一絲波動,他手頓了一下,沉默了一會兒,淡淡地道:“不知道。”
阿喜怒,瞪他。
他又想了一想,半響道:“大概是你在封府將譚衙內踢下池塘的時候吧。”
阿喜奇道:“為何?”
他道:“飛揚跋扈,簡單明了。直腸子的人最好相處。”
呃……這理由……算是誇獎嗎?
那就算是吧。
阿喜心安理得地繼續吃葡萄。
——————
2、關於教養孩子
某一天,呂家老太太閒極無聊,突然心血來cháo,想南下去看望長久分居江南的兒子和孫子、孫女兒。
孫子活潑可愛,雪團兒一般惹人愛。
眾人眾口稱讚有其父之風,從小就看得出來時為將當帥的料,呂老太太很滿意。
可是……呂老太太望著孫女兒:“女孩兒怎麼曬得這般黑?定是下人不盡心……”巴拉巴拉教訓了一番。
眾不敢言。
某一日,呂老太太無意撞見孫女在花園爬樹,怒:“好好個女孩兒哪有點兒斯文樣?!活脫脫養成個皮猴兒!”
回身怒喝僕婦:“快去把你家夫人叫來。”
眾僕婦不敢答話,眼角往樹上瞟。
阿喜灰溜溜地從樹上跳下來,揚起一臉討好的笑容:“婆婆,您找我?”
呂老太太頓覺兩眼昏黑。
——————————
3、納妾
呂老太太在江南呂家住了一段時日,愈發覺得兒子的日子過得昏暗。
這孩子,當年定要娶一個貧門小戶的姑娘,不但不聽勸,還拿非她不娶來作脅,也不知圖她什麼。
當初,老太太無奈點了頭,可如今……
這傻孩子喲,攤上這麼個粗野不羈的妻子,可憐見的。
呂老太太心裡無限感慨。
可雖看阿喜不順眼,阿喜待她卻是極恭順的,即使有時候她橫挑鼻子豎挑眼的,阿喜還是一臉和氣笑嘻嘻,看不出半點怨氣,讓她倒不好發作她了。
於是,呂老太太想了半天,終於想出了個方法,她兒子的正妻娶了就娶了,沒辦法了,可還可以納妾呀。
納上那麼兩個又美貌、又溫柔體貼、善解人意,解花語一般的妾,也算給她兒子的補償,也算圓滿了。
呂老太太越想越可行,笑眯眯的美著。
於是,她把阿喜喚來,眼角餘光如鷹,卻裝作慢條斯理地問道:“你一個人操勞著偌大個府衙,還要照顧我兒,也太辛苦了,我老太婆看著也心疼,不如給你添兩個妹妹,也給你分擔分擔?”
阿喜道:“兩個妹妹?婆婆是要認兩個乾女兒麼?不知道是何人竟入了婆婆的金眼,也讓兒媳認識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