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頁
因為紅魚也是搖星浦漁場出來較多的。
當貨店在大娘大嬸里有了知名度,東西壓根就不愁賣,她們有的雖然摳門,但對好東西可上心,天天起早來買。
每日早上天還灰濛濛的,中街各家食鋪都沒有起來做生意,這裡便圍了不少人,久而久之,也是里鎮的一大奇景。
當然這只是貨店,四時鮮在里鎮、外島人嘴裡,才是被反覆提起,這會兒說起來的時候,已經不需要再加個前綴了,說是得了做魚第一鮮牌匾的才被人知道,或是才有排面。
現在單單提起四時鮮這三個字,幾乎沒人不知道,都能在路上引人回頭,然後幾個不認識的人湊在一塊,說著哪些東西好吃。
說完就開始犯饞,嘴巴里好像湧起了椒鹽、酸湯、烤魚、魚凍、臘帶魚、蟹黃湯包、蟹粉獅子頭等等的味道。
這錢花的讓人心甘情願。
只要早上到下午邊上,從里鎮急匆匆往城門趕的人,多半都是往四時鮮吃飯的,要是手裡還拿著碗筷,那就是從那買了東西回來,再拿回家吃的。
從來沒有哪家食鋪能在海浦做到這份上,名聲大振後,沒有同行拼命詆毀,反倒吸攏了不少同行青睞,四時鮮算是頭一份。
不過比起那些來,四時鮮口碑好的地方,是一直都流露著溫情。
給最開始食客的攤子一直都在,桌子也漸漸變得更多,而且吃食從來不漲價,價格還便宜,隔三岔五出新的吃食,食鋪里出海蠣餅,攤子上就賣蚵仔煎。
蚵仔煎也是用牡蠣做的,只不過用的是紅薯粉漿攤牡蠣,先放牡蠣,再倒粉漿,加雞蛋和蔬菜。煎出來的紅薯粉皮軟韌,混合著大顆的牡蠣,搭配著獨特的醬汁,還沒吃就先流口水。
這種地攤小食,讓漁港周圍的不大富裕的人家,也能盡情享受美味,延續著四時鮮的美好印象。
賺了很多錢,有了漁場後,江盈知的步子慢了下來,也會騰出時間來反哺大家。
比如今夜,這大概是海浦入秋以來,最冷的一個夜晚,她卻沒睡,熬了幾大桶魚湯和吃食送到漁港岸口。
那裡正在進行最後的打樁,明日開始鋪設碼頭的木板,漁民們忙碌著,燈籠點了一大堆,冰冷的海水裡還傳來嘩啦啦的聲音,有人在底下游。
小吏在打著哈欠,排點入港的漁船,滿載貨物的船隻漸漸停靠在岸口。
夜裡的風大,冷得人直哆嗦,江盈知招呼大家來喝湯,她熬的魚湯料特別足,魚肉、魚腸、魚丸、魚豆腐、蝦仁、豆腐,說是魚湯,其實是一鍋雜燴。
湯多料多,鮮美又滾燙,吃的人心裡也暖融融的。
而另一邊岸口,所官邊走邊跟王逢年說:「你說得在理,與其提高漁民工錢,不如放寬買賣鹽的斤數,不過價錢的話,我會跟上面說,畢竟碼頭這些你出的錢多,面子在這。」
所官笑著說:「哦,我這糟老頭子可就不留你了。」
王逢年收好文書,原本沒有表情的,突然有了點笑意,他半點不害臊說:「你可留不住我。」
「臭小子。」
王逢年走到分江盈知旁邊,自然地拿過勺子,江盈知看他一眼,沒說話,朝後頭的所官招了招手。
所官看著這一對,背過手去,感慨年輕真好。
第83章 肉蟹煲
要吃鮮帶魚, 還在浪崗面。
這句話江盈知懂,但卻也只是明白浪崗的帶魚好。
並沒有想到,這次浪崗居然釣到了帶魚王, 雖然沒有後世四米那麼誇張, 不過兩米的長度也夠長的。
而且這批叫雷大王的帶魚,品相上佳,皮薄肉厚, 江盈知拿到手裡就開始笑, 腦中已經閃過不少帶魚的做法。
不僅如此,西塘關海灘上的望潮爬滿了海灘, 這種類似於章魚的海鮮, 但脆韌鮮美尤勝章魚。
她回去的時候, 大家撿了不少給她,都特別新鮮, 就是頂著個大腦袋, 張牙舞爪得嚇人。
上等的鮮貨多, 江盈知並沒有打算賣, 而是開始自製邀請函。
頭一封送給了王逢年。
她輕哼,「你應該感到榮幸。」
「是我的榮幸,」王逢年附和, 然後看手上的小宴邀請, 面色有了笑意。
然後下一刻,江盈知把另一封也給遞上, 「記得給良哥啊, 好久不見他了, 也不知道他最近在哪發財。」
王逢年微笑,「他很忙, 非常忙。」
守著島,閒到捉螃蟹的王良打了噴嚏。
江盈知哦了聲,甩甩手裡的請帖,「那沒事,等他忙完,我這邊叫上澤蘭和方兆興,還有胖師傅和孫掌柜。」
王逢年連笑容也維持不住,他說:「說是第一個請我,又請那麼多人。」
他晚點就去把王良趕回來。
「哎,人緣太好,沒得辦法,」江盈知得意地聳肩,又促狹地用剩下的帖子拍拍王逢年,「小王老大,心眼別太小。」
「我是死心眼,」王逢年說。
江盈知敗下陣來,她揮揮手,往後走說:「我要走了,你記得晚上來吃飯。」
她送請帖,除了跟王逢年磨嘰了會兒,其他都送得很順利,畢竟她做東,誰會不來。
陳三明提了兩大壺米酒來的,他比雙魚先到,到了就哼哼,「從前想想我來四時鮮吃飯多方便,我從河泊所下了工,還能吃上口熱乎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當貨店在大娘大嬸里有了知名度,東西壓根就不愁賣,她們有的雖然摳門,但對好東西可上心,天天起早來買。
每日早上天還灰濛濛的,中街各家食鋪都沒有起來做生意,這裡便圍了不少人,久而久之,也是里鎮的一大奇景。
當然這只是貨店,四時鮮在里鎮、外島人嘴裡,才是被反覆提起,這會兒說起來的時候,已經不需要再加個前綴了,說是得了做魚第一鮮牌匾的才被人知道,或是才有排面。
現在單單提起四時鮮這三個字,幾乎沒人不知道,都能在路上引人回頭,然後幾個不認識的人湊在一塊,說著哪些東西好吃。
說完就開始犯饞,嘴巴里好像湧起了椒鹽、酸湯、烤魚、魚凍、臘帶魚、蟹黃湯包、蟹粉獅子頭等等的味道。
這錢花的讓人心甘情願。
只要早上到下午邊上,從里鎮急匆匆往城門趕的人,多半都是往四時鮮吃飯的,要是手裡還拿著碗筷,那就是從那買了東西回來,再拿回家吃的。
從來沒有哪家食鋪能在海浦做到這份上,名聲大振後,沒有同行拼命詆毀,反倒吸攏了不少同行青睞,四時鮮算是頭一份。
不過比起那些來,四時鮮口碑好的地方,是一直都流露著溫情。
給最開始食客的攤子一直都在,桌子也漸漸變得更多,而且吃食從來不漲價,價格還便宜,隔三岔五出新的吃食,食鋪里出海蠣餅,攤子上就賣蚵仔煎。
蚵仔煎也是用牡蠣做的,只不過用的是紅薯粉漿攤牡蠣,先放牡蠣,再倒粉漿,加雞蛋和蔬菜。煎出來的紅薯粉皮軟韌,混合著大顆的牡蠣,搭配著獨特的醬汁,還沒吃就先流口水。
這種地攤小食,讓漁港周圍的不大富裕的人家,也能盡情享受美味,延續著四時鮮的美好印象。
賺了很多錢,有了漁場後,江盈知的步子慢了下來,也會騰出時間來反哺大家。
比如今夜,這大概是海浦入秋以來,最冷的一個夜晚,她卻沒睡,熬了幾大桶魚湯和吃食送到漁港岸口。
那裡正在進行最後的打樁,明日開始鋪設碼頭的木板,漁民們忙碌著,燈籠點了一大堆,冰冷的海水裡還傳來嘩啦啦的聲音,有人在底下游。
小吏在打著哈欠,排點入港的漁船,滿載貨物的船隻漸漸停靠在岸口。
夜裡的風大,冷得人直哆嗦,江盈知招呼大家來喝湯,她熬的魚湯料特別足,魚肉、魚腸、魚丸、魚豆腐、蝦仁、豆腐,說是魚湯,其實是一鍋雜燴。
湯多料多,鮮美又滾燙,吃的人心裡也暖融融的。
而另一邊岸口,所官邊走邊跟王逢年說:「你說得在理,與其提高漁民工錢,不如放寬買賣鹽的斤數,不過價錢的話,我會跟上面說,畢竟碼頭這些你出的錢多,面子在這。」
所官笑著說:「哦,我這糟老頭子可就不留你了。」
王逢年收好文書,原本沒有表情的,突然有了點笑意,他半點不害臊說:「你可留不住我。」
「臭小子。」
王逢年走到分江盈知旁邊,自然地拿過勺子,江盈知看他一眼,沒說話,朝後頭的所官招了招手。
所官看著這一對,背過手去,感慨年輕真好。
第83章 肉蟹煲
要吃鮮帶魚, 還在浪崗面。
這句話江盈知懂,但卻也只是明白浪崗的帶魚好。
並沒有想到,這次浪崗居然釣到了帶魚王, 雖然沒有後世四米那麼誇張, 不過兩米的長度也夠長的。
而且這批叫雷大王的帶魚,品相上佳,皮薄肉厚, 江盈知拿到手裡就開始笑, 腦中已經閃過不少帶魚的做法。
不僅如此,西塘關海灘上的望潮爬滿了海灘, 這種類似於章魚的海鮮, 但脆韌鮮美尤勝章魚。
她回去的時候, 大家撿了不少給她,都特別新鮮, 就是頂著個大腦袋, 張牙舞爪得嚇人。
上等的鮮貨多, 江盈知並沒有打算賣, 而是開始自製邀請函。
頭一封送給了王逢年。
她輕哼,「你應該感到榮幸。」
「是我的榮幸,」王逢年附和, 然後看手上的小宴邀請, 面色有了笑意。
然後下一刻,江盈知把另一封也給遞上, 「記得給良哥啊, 好久不見他了, 也不知道他最近在哪發財。」
王逢年微笑,「他很忙, 非常忙。」
守著島,閒到捉螃蟹的王良打了噴嚏。
江盈知哦了聲,甩甩手裡的請帖,「那沒事,等他忙完,我這邊叫上澤蘭和方兆興,還有胖師傅和孫掌柜。」
王逢年連笑容也維持不住,他說:「說是第一個請我,又請那麼多人。」
他晚點就去把王良趕回來。
「哎,人緣太好,沒得辦法,」江盈知得意地聳肩,又促狹地用剩下的帖子拍拍王逢年,「小王老大,心眼別太小。」
「我是死心眼,」王逢年說。
江盈知敗下陣來,她揮揮手,往後走說:「我要走了,你記得晚上來吃飯。」
她送請帖,除了跟王逢年磨嘰了會兒,其他都送得很順利,畢竟她做東,誰會不來。
陳三明提了兩大壺米酒來的,他比雙魚先到,到了就哼哼,「從前想想我來四時鮮吃飯多方便,我從河泊所下了工,還能吃上口熱乎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