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反正入了食行好處肯定不少。
比試定在隔日晚間,只規定了做一道,食材到了那邊抽,抽到什麼便做什麼,沒有雞鴨肉,只有海鮮。
江盈知也不用琢磨了,第二日午後忙完就去了,這次去,食行那個小院子出乎意料的熱鬧。
一進門,眾人的視線齊刷刷轉了過來,江盈知估摸著有二三十人,是不是同行一眼就能瞧出來,臂膀都不細。
沉默之際,何老師傅忙走出來說:「這是小滿,不知道大家認不認識,我們海浦今年的新秀。」
「誰能不知道,」有個胖廚子說,「我上那吃過一次,燒的菜火候不錯,樣式也新奇,別看人家姑娘年輕,手藝倒是真沒話說。」
另一個廚子,應該同江盈知年紀相仿,哼了聲,「誰知道呢,這菜啊,還是得自己嘗過才知道。這趟來的那兩位,一個之前在明府開了兩家酒樓,還參與過運河宴,另一位師傅,手藝更了不得,常年在外,五湖四海的菜都精通。」
「就是不知道這位小滿姑娘,手藝有沒有大家誇得這麼好了。」
江盈知才剛來,就碰到個下馬威,她沒動氣,站在那慢慢地挽著袖子,用所有人能聽見的聲音說:「那就比比看好了,尤其是這位師傅,不知道在哪高就?手藝如何?」
那年輕師傅見她接招,氣焰倒是弱了點,話卻說得響亮,「我從前不在海浦,是在臨安三福樓那,這你總聽過吧?」
「沒聽過,」江盈知實話實說,「這名頭喊得再響,不如手藝見真招。」
「等人來的工夫,不如我們兩個先過過招?」
在場的眾人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在那裡歡呼,哄的那年輕廚子下不來台,梗著脖子滿臉不服氣應下了。
有人立馬跑去拿來裝紙的盒子,滿臉興奮地讓兩人抽食材。
江盈知先抽,她隨便從一堆紙里抽了張,展開一看是黃姑魚,而那個年輕廚子,他抽到了干魷魚。
兩個人手氣都很一般,黃姑魚的肉質一般,偏硬,吃起來也不夠鮮美,味道在海魚里不算上乘。
而干魷魚,那麼做法上就有了局限,能燒制的菜無非是燉炒煮,以至於那年輕廚子一看到紙,臉色變得更加難看,只是礙於那麼多人,才沒有當眾發脾氣。
不過這人也算是有操守,應了過招,哪怕抽到的東西再不好,上了灶台也認真應付起來,並沒有絲毫敷衍。
由於不能用雞鴨肉,但是蔬菜不受限制,他便炒了一鍋飯,魷魚香菇飯。
他的炒飯做法很特別,並不是用冷飯來代替,只要把東西炒熟就行。
而是先將泡發好的干魷魚,切成合適大小的一段,入油鍋炸到魷魚向內捲曲,然後放進米里,沉在米湯里上鍋蒸熟。
這樣蒸出來的飯,魷魚上的油會在蒸煮的時候滲入,米飯會變得鬆散,同時也會沾上魷魚的香。
他的配菜芋頭也是炸到金黃,外皮硬而裡頭軟,才撈出備用,用豬油炒香菇丁和蒜苗,再把芋頭下入,蒸熟的米飯鬆散,魷魚漸軟,在翻炒的過程里,所有食材的味道漸漸融合,又全都分
散。
每一種都是不同的味道,米飯有著別樣的海味,咸中帶鮮,而魷魚沒有失去自己的韌勁,同時又在蒸煮中吸足了水分,一咬就斷,在嘴裡卻依舊嚼勁十足。
香菇增加了嫩和菌菇的風味,炸過的芋頭外皮硬,裡頭綿軟,蒜苗有獨特的香氣,綠色在其間顯得尤為亮眼。
這是鍋色香味俱全的炒飯。
相反江盈知做出來的,看似簡單許多,只是一碗撒了點蔥花增色的魚糜粥,裡面除了米,只有魚糜,香也沒有炒飯香。
這兩樣擺在一起似乎高下立見。
年輕廚子光是瞧了一眼,臉上就擺出了倨傲的神色,他哼了聲,加重聲音,「要是我來做黃姑魚的話,最差也是做個黃姑魚煲,做碗粥算什麼。」
他的話音剛落,立即響起另一道渾厚的聲音,「我覺得這碗魚粥頂好,一個字,就是鮮。」
「這魚粥瞧著不大起眼,燉得卻剛剛好,熬的米湯特別好,剛才看那黃姑魚也不算新鮮,這會兒剛產完卵,魚肉不緊實,可吃著這魚糜,倒覺得散有散的好,就該散一點。」
說話的人是位年紀很大的老人,他是管食行的,做飯手藝不說,一條舌頭卻極好,吃的也刁,少有他認可的東西。
「子昂,你的炒飯下的料多,味道好,輕重不顯,這抽到什麼食材,就該什麼食材為主,」老人搖了搖頭,「你這哪樣都好,魷魚味道凸顯在哪裡,我卻是不知,只知道太多太雜太亂。」
「你該嘗嘗這碗粥的。」
年輕廚子愣了下,連旁邊幫他挽尊的聲音也沒有聽見,只是往前走了幾步,看了眼那碗魚糜粥。
賣相真不能說很好,偏黃的米粒,粘稠的粥里有細膩的魚茸,也有大塊的魚肉,都是類似的顏色,只有蔥花凸出了點,而且並沒有那麼濃重的香氣。
所以他壓根不相信,這碗粥居然勝過了他的炒飯,抱著不甘心又不情願的心態,他舀了一勺粥入嘴。<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比試定在隔日晚間,只規定了做一道,食材到了那邊抽,抽到什麼便做什麼,沒有雞鴨肉,只有海鮮。
江盈知也不用琢磨了,第二日午後忙完就去了,這次去,食行那個小院子出乎意料的熱鬧。
一進門,眾人的視線齊刷刷轉了過來,江盈知估摸著有二三十人,是不是同行一眼就能瞧出來,臂膀都不細。
沉默之際,何老師傅忙走出來說:「這是小滿,不知道大家認不認識,我們海浦今年的新秀。」
「誰能不知道,」有個胖廚子說,「我上那吃過一次,燒的菜火候不錯,樣式也新奇,別看人家姑娘年輕,手藝倒是真沒話說。」
另一個廚子,應該同江盈知年紀相仿,哼了聲,「誰知道呢,這菜啊,還是得自己嘗過才知道。這趟來的那兩位,一個之前在明府開了兩家酒樓,還參與過運河宴,另一位師傅,手藝更了不得,常年在外,五湖四海的菜都精通。」
「就是不知道這位小滿姑娘,手藝有沒有大家誇得這麼好了。」
江盈知才剛來,就碰到個下馬威,她沒動氣,站在那慢慢地挽著袖子,用所有人能聽見的聲音說:「那就比比看好了,尤其是這位師傅,不知道在哪高就?手藝如何?」
那年輕師傅見她接招,氣焰倒是弱了點,話卻說得響亮,「我從前不在海浦,是在臨安三福樓那,這你總聽過吧?」
「沒聽過,」江盈知實話實說,「這名頭喊得再響,不如手藝見真招。」
「等人來的工夫,不如我們兩個先過過招?」
在場的眾人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在那裡歡呼,哄的那年輕廚子下不來台,梗著脖子滿臉不服氣應下了。
有人立馬跑去拿來裝紙的盒子,滿臉興奮地讓兩人抽食材。
江盈知先抽,她隨便從一堆紙里抽了張,展開一看是黃姑魚,而那個年輕廚子,他抽到了干魷魚。
兩個人手氣都很一般,黃姑魚的肉質一般,偏硬,吃起來也不夠鮮美,味道在海魚里不算上乘。
而干魷魚,那麼做法上就有了局限,能燒制的菜無非是燉炒煮,以至於那年輕廚子一看到紙,臉色變得更加難看,只是礙於那麼多人,才沒有當眾發脾氣。
不過這人也算是有操守,應了過招,哪怕抽到的東西再不好,上了灶台也認真應付起來,並沒有絲毫敷衍。
由於不能用雞鴨肉,但是蔬菜不受限制,他便炒了一鍋飯,魷魚香菇飯。
他的炒飯做法很特別,並不是用冷飯來代替,只要把東西炒熟就行。
而是先將泡發好的干魷魚,切成合適大小的一段,入油鍋炸到魷魚向內捲曲,然後放進米里,沉在米湯里上鍋蒸熟。
這樣蒸出來的飯,魷魚上的油會在蒸煮的時候滲入,米飯會變得鬆散,同時也會沾上魷魚的香。
他的配菜芋頭也是炸到金黃,外皮硬而裡頭軟,才撈出備用,用豬油炒香菇丁和蒜苗,再把芋頭下入,蒸熟的米飯鬆散,魷魚漸軟,在翻炒的過程里,所有食材的味道漸漸融合,又全都分
散。
每一種都是不同的味道,米飯有著別樣的海味,咸中帶鮮,而魷魚沒有失去自己的韌勁,同時又在蒸煮中吸足了水分,一咬就斷,在嘴裡卻依舊嚼勁十足。
香菇增加了嫩和菌菇的風味,炸過的芋頭外皮硬,裡頭綿軟,蒜苗有獨特的香氣,綠色在其間顯得尤為亮眼。
這是鍋色香味俱全的炒飯。
相反江盈知做出來的,看似簡單許多,只是一碗撒了點蔥花增色的魚糜粥,裡面除了米,只有魚糜,香也沒有炒飯香。
這兩樣擺在一起似乎高下立見。
年輕廚子光是瞧了一眼,臉上就擺出了倨傲的神色,他哼了聲,加重聲音,「要是我來做黃姑魚的話,最差也是做個黃姑魚煲,做碗粥算什麼。」
他的話音剛落,立即響起另一道渾厚的聲音,「我覺得這碗魚粥頂好,一個字,就是鮮。」
「這魚粥瞧著不大起眼,燉得卻剛剛好,熬的米湯特別好,剛才看那黃姑魚也不算新鮮,這會兒剛產完卵,魚肉不緊實,可吃著這魚糜,倒覺得散有散的好,就該散一點。」
說話的人是位年紀很大的老人,他是管食行的,做飯手藝不說,一條舌頭卻極好,吃的也刁,少有他認可的東西。
「子昂,你的炒飯下的料多,味道好,輕重不顯,這抽到什麼食材,就該什麼食材為主,」老人搖了搖頭,「你這哪樣都好,魷魚味道凸顯在哪裡,我卻是不知,只知道太多太雜太亂。」
「你該嘗嘗這碗粥的。」
年輕廚子愣了下,連旁邊幫他挽尊的聲音也沒有聽見,只是往前走了幾步,看了眼那碗魚糜粥。
賣相真不能說很好,偏黃的米粒,粘稠的粥里有細膩的魚茸,也有大塊的魚肉,都是類似的顏色,只有蔥花凸出了點,而且並沒有那麼濃重的香氣。
所以他壓根不相信,這碗粥居然勝過了他的炒飯,抱著不甘心又不情願的心態,他舀了一勺粥入嘴。<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