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頁
周巧女從後面出來,跟江盈知小聲嘀咕,「真給她買啊,年紀還是小了點,我怕守不住。」
「先看看嘛,叫她不要出去跟別人說,」江盈知看了眼外面的小梅,她轉回視線說:「年紀小沒事,女孩家有了房子,有了自己要做的事情,總不怕她以後沒底氣。」
江盈知又跟周巧女說了幾句話,她開始做菜,從這一堆的青蟹里,挑出軟殼蟹隔酒燉,又挑了幾隻雌蟹,裡面有膏黃。
她用這幾隻雌蟹來做青蟹糯米飯。
糯米是昨天夜裡泡的,泡完了中午上鍋先蒸熟,她往裡放了點油,蒸出來的米飯不會黏膩,反而很鬆散。
至於螃蟹,得開殼剁成幾塊,然後再下鍋炒熟,後面放糯米飯。
蟹的油脂在翻炒的時候,逐漸滲透到糯米飯里,糯米的外頭變得油潤,沾上了一顆顆紅紅的蟹籽,還有大塊的蟹膏。
最妙的是,青蟹的紅膏連同蟹肉,臥在糯米飯上,夾雜著點點青豆和香菇,所有的鮮味都混在一起。
炒的時候就香得人忍不住咽口水。
江盈知又開始熬湯,等到漲發泡大的魷魚,從乾巴巴的重新回到軟彈,切成塊後,同豬腳一同燉,還有黃豆,熬出來的膠質讓湯變得微微發稠,入口卻清爽。
燉湯的工夫,她順手做了盤蔥油海蜇絲,那熬好的蔥油從熱鍋里沸騰,倒進海蜇絲里,香味被熱油激發,蔥油味瀰漫在灶房。
江盈知打了個噴嚏,小梅從後面湊過來,毫不客氣抽筷子,先夾了點海蜇絲,一邊嚼一邊點頭,還要說:「娘,你也快來吃點。」
說完,又夾了點餵給江盈知。
江盈知一邊吃,一邊還炒了盤雞蛋,混了蝦米,炒的時候,王三娘從側門進來,手裡是條栓了草繩的大魚。
她嗓門亮,離得遠聲音卻響,「魚廠有人賣斧頭魚,瞧著還挺好,我買了條,這玩意燉湯最好。」
「諾,還有東頭那的豆腐,小滿上回說那的豆腐最嫩,今天繞道跑那,去晚了些,豆腐也老了點,不過不妨事,燉久點更好吃。」
江盈知臉上揚起笑,「這斧頭魚確實燉豆腐好吃。」
別聽斧頭魚這名字粗獷,實則樣子好看,身上的鱗片是銀粉帶金的,而且小刺特別少,很適合大快朵頤,也不會被卡著。
而且確實很適合燉湯,燉出來的湯是奶白色的,豆腐耐燉,但這斧頭魚的魚肉久燉後,把它夾起來,放到嘴裡,入口即化。
周巧女幫忙剖魚,刮鱗片的時候問,「有沒有把握?」
「阿姑,你們選管事是咋個選的,」江盈知也好奇問了句,「要不要我們幫幫忙啥的?」
魚廠每年到了秋汛,較為閒暇的時候,就
會開始重新選小管事,大管事,除了月錢能漲些,手裡的權力自然也大,比起只當個普通的鹽手要好多了。
王三娘搖了搖頭,「什麼把握,這要怎麼說。」
「這選管事誰知道,除了看魚鯗剖得好不好,為人怎麼樣,口條順不順,」她壓低了聲音,指指上頭,「更得看之前的管事怎麼說,我自個兒說有把握,那誰知道別人怎麼想。」
王三娘自個兒當然是想當小管事的,以前當個鹽手,能夠剖剖魚鯗,賺點小錢就覺得很不錯。
可人在魚廠那個環境裡,大家都在努力,她自然也變了想法,人總不能一直停留在原地,也得往上爬。
她自己也想得開,「今年不行就明年,明年不行就後年唄。」
周巧女寬慰她說:「興許今年就成了。」
畢竟王三娘剖魚沒問題,能在魚廠里當個前三,至於其他的,誰能打包票。
「管它呢,」王三娘又露出笑,「我準備把順子送學堂里去了,魚廠後頭不是有個學堂,教的還成,不能讓他一天天給我混日子下去。」
順子如今十二歲,海娃和秀秀都上義塾了,他天天在攤子上玩,跟別人說話逗趣,沒人管,再這樣下去,都變得油嘴滑舌起來。
江盈知幸災樂禍,「那他可有得哭了。」
「哭就哭,這麼大年紀了,連自個兒名字都不認識,整天還嬉皮笑臉的,我對他有什麼指望,」王三娘真是氣不打一出來。
小梅哈哈笑,「確實得好好磨磨他這個性子了。」
這時陳強勝進門,他人還沒走進,興奮的聲音便傳了過來,「小滿,冰鮮船給定了下來!」
江盈知也遠遠隔著門,喊了聲,「真的?」
「那能有假的啊,」陳強勝趕緊走過來,面上是克制不住的喜悅,「船契都在這,我去看過了,是艘大船,只用了兩年。」
「而且之前的船工,不管是秤手還是記帳的,只要你覺得合用,人可以直接上船接著干。」
有了大捕船,肯定就少不了冰鮮船,海浦的冰鮮船分常年冰鮮船和季節性冰鮮船。
季節性一般只在大小黃魚、帶魚、鰻魚的時候出來,而常年的冰鮮船,在所有魚汛和海鮮汛的時候都能用。
有了冰鮮船,大捕船就可以不用只在近海航行,當天捕撈當天回來,而是能去更遠一點的海域,這樣海鮮品類會更多點。
除此之外,捕撈上來的海鮮也能在冰凍下更新鮮,現在海浦還沒有出伏,處暑也沒有過去,一陣熱一陣涼,撈上來的海鮮要是不做及時處理,也會漸漸腐爛。<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先看看嘛,叫她不要出去跟別人說,」江盈知看了眼外面的小梅,她轉回視線說:「年紀小沒事,女孩家有了房子,有了自己要做的事情,總不怕她以後沒底氣。」
江盈知又跟周巧女說了幾句話,她開始做菜,從這一堆的青蟹里,挑出軟殼蟹隔酒燉,又挑了幾隻雌蟹,裡面有膏黃。
她用這幾隻雌蟹來做青蟹糯米飯。
糯米是昨天夜裡泡的,泡完了中午上鍋先蒸熟,她往裡放了點油,蒸出來的米飯不會黏膩,反而很鬆散。
至於螃蟹,得開殼剁成幾塊,然後再下鍋炒熟,後面放糯米飯。
蟹的油脂在翻炒的時候,逐漸滲透到糯米飯里,糯米的外頭變得油潤,沾上了一顆顆紅紅的蟹籽,還有大塊的蟹膏。
最妙的是,青蟹的紅膏連同蟹肉,臥在糯米飯上,夾雜著點點青豆和香菇,所有的鮮味都混在一起。
炒的時候就香得人忍不住咽口水。
江盈知又開始熬湯,等到漲發泡大的魷魚,從乾巴巴的重新回到軟彈,切成塊後,同豬腳一同燉,還有黃豆,熬出來的膠質讓湯變得微微發稠,入口卻清爽。
燉湯的工夫,她順手做了盤蔥油海蜇絲,那熬好的蔥油從熱鍋里沸騰,倒進海蜇絲里,香味被熱油激發,蔥油味瀰漫在灶房。
江盈知打了個噴嚏,小梅從後面湊過來,毫不客氣抽筷子,先夾了點海蜇絲,一邊嚼一邊點頭,還要說:「娘,你也快來吃點。」
說完,又夾了點餵給江盈知。
江盈知一邊吃,一邊還炒了盤雞蛋,混了蝦米,炒的時候,王三娘從側門進來,手裡是條栓了草繩的大魚。
她嗓門亮,離得遠聲音卻響,「魚廠有人賣斧頭魚,瞧著還挺好,我買了條,這玩意燉湯最好。」
「諾,還有東頭那的豆腐,小滿上回說那的豆腐最嫩,今天繞道跑那,去晚了些,豆腐也老了點,不過不妨事,燉久點更好吃。」
江盈知臉上揚起笑,「這斧頭魚確實燉豆腐好吃。」
別聽斧頭魚這名字粗獷,實則樣子好看,身上的鱗片是銀粉帶金的,而且小刺特別少,很適合大快朵頤,也不會被卡著。
而且確實很適合燉湯,燉出來的湯是奶白色的,豆腐耐燉,但這斧頭魚的魚肉久燉後,把它夾起來,放到嘴裡,入口即化。
周巧女幫忙剖魚,刮鱗片的時候問,「有沒有把握?」
「阿姑,你們選管事是咋個選的,」江盈知也好奇問了句,「要不要我們幫幫忙啥的?」
魚廠每年到了秋汛,較為閒暇的時候,就
會開始重新選小管事,大管事,除了月錢能漲些,手裡的權力自然也大,比起只當個普通的鹽手要好多了。
王三娘搖了搖頭,「什麼把握,這要怎麼說。」
「這選管事誰知道,除了看魚鯗剖得好不好,為人怎麼樣,口條順不順,」她壓低了聲音,指指上頭,「更得看之前的管事怎麼說,我自個兒說有把握,那誰知道別人怎麼想。」
王三娘自個兒當然是想當小管事的,以前當個鹽手,能夠剖剖魚鯗,賺點小錢就覺得很不錯。
可人在魚廠那個環境裡,大家都在努力,她自然也變了想法,人總不能一直停留在原地,也得往上爬。
她自己也想得開,「今年不行就明年,明年不行就後年唄。」
周巧女寬慰她說:「興許今年就成了。」
畢竟王三娘剖魚沒問題,能在魚廠里當個前三,至於其他的,誰能打包票。
「管它呢,」王三娘又露出笑,「我準備把順子送學堂里去了,魚廠後頭不是有個學堂,教的還成,不能讓他一天天給我混日子下去。」
順子如今十二歲,海娃和秀秀都上義塾了,他天天在攤子上玩,跟別人說話逗趣,沒人管,再這樣下去,都變得油嘴滑舌起來。
江盈知幸災樂禍,「那他可有得哭了。」
「哭就哭,這麼大年紀了,連自個兒名字都不認識,整天還嬉皮笑臉的,我對他有什麼指望,」王三娘真是氣不打一出來。
小梅哈哈笑,「確實得好好磨磨他這個性子了。」
這時陳強勝進門,他人還沒走進,興奮的聲音便傳了過來,「小滿,冰鮮船給定了下來!」
江盈知也遠遠隔著門,喊了聲,「真的?」
「那能有假的啊,」陳強勝趕緊走過來,面上是克制不住的喜悅,「船契都在這,我去看過了,是艘大船,只用了兩年。」
「而且之前的船工,不管是秤手還是記帳的,只要你覺得合用,人可以直接上船接著干。」
有了大捕船,肯定就少不了冰鮮船,海浦的冰鮮船分常年冰鮮船和季節性冰鮮船。
季節性一般只在大小黃魚、帶魚、鰻魚的時候出來,而常年的冰鮮船,在所有魚汛和海鮮汛的時候都能用。
有了冰鮮船,大捕船就可以不用只在近海航行,當天捕撈當天回來,而是能去更遠一點的海域,這樣海鮮品類會更多點。
除此之外,捕撈上來的海鮮也能在冰凍下更新鮮,現在海浦還沒有出伏,處暑也沒有過去,一陣熱一陣涼,撈上來的海鮮要是不做及時處理,也會漸漸腐爛。<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