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怎麼回事?」梅硯問。

  宋瀾諾諾,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子討巧的意味,說:「這還不明顯麼,掉水裡了……」

  梅硯忍無可忍,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扯著宋瀾回了書塾,宋瀾一路上都沒敢為自己開脫半句,倒是那乳臭未乾的孩子十分仗義,扯著梅硯的胳膊說:「先生,不怪青冥哥哥,是我自己不小心掉進去的……」

  梅硯沒理會,給孩子換了衣裳又親自把人送回家,與那孩子的父母道了歉,這事才算作罷。

  等再回到書塾的時候宋瀾已經在門口等著了,雖換過了衣裳,但頭髮還是有些濕噠噠的,躊躇不安地喊了一聲:「少傅……」

  梅硯看了他一眼,轉身進了廚房給他熬薑湯,宋瀾自然跟上去了。

  「少傅沒生氣吧?」

  梅硯嘆了口氣,沒說自己生不生氣,只道:「日後不與你帶著這些孩子胡鬧了,他們來書塾是讀書的,如今書讀了多少不知道,摸魚攆狗的本事倒是學了一身。」

  宋瀾垂頭應了,十分失落。

  梅硯把薑湯遞給他,想了想又說:「你要是沒事兒做,帶著東明玩去,他也閒得慌。」

  宋瀾的表情越發苦悶,搖頭,「不行。」

  「為什麼?以前在盛京的時候,你不是最愛帶著東明去逮麻雀?」

  「東明他……」宋瀾竟有些委屈,「東明已經三天沒理我了。」

  這下輪到梅硯一愣,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出東明敢不理宋瀾的畫面,過了好半天才問:「這又是為什麼?」

  宋瀾喝完一碗薑湯,略恢復了些精神,這才道:「前些時日,廖華家裡給他說了門親事,我只當閒話說給東明聽了,誰知東明急了眼,一會兒問那姑娘是誰,一會兒問廖華是不是真的要與那姑娘成親,一會兒又問廖華為什麼沒有一起來錢塘,然後就不理我了。」

  宋瀾退位以後並沒有帶廖華來錢塘,他依舊留在盛京當他的禁衛軍總領。

  梅硯恍然大悟一般,「嘶」了聲才在宋瀾對面坐下,思量道:「我竟沒看出東明對廖華是這樣的心思。」

  是什麼心思,兩人自然心知肚明,宋瀾笑了笑,「少傅一直把他當孩子,沒看出來也正常。」

  靜默良久,梅硯若有所思地問:「那廖華是要娶那姑娘嗎?」

  宋瀾搖搖頭,壓低了聲音道:「剛來的書信,說他不願成親。」

  不願成親,而不是不娶那姑娘,梅硯點點頭,略明白了些。

  於是提議:「郡主快要生了,過幾日書塾休旬假,咱們回趟盛京,帶上東明?」

  宋瀾還沒來得及說好,就聽見有人在外拍手稱快。

  ——東明險些要把廚房的門晃下來。

  第121章 番外一·瀾硯3

  盛京城不愧冠了一個「盛」字。

  即便行經風雨、歷經戰亂、目睹王朝更迭, 也不曾有繁華落幕的時候。

  宋瀾與梅硯回來的時候已經又過了兩個月,恰趕上這一年的年節,梅毓親自到城門口接了他們。

  梅硯見了兄長就問:「聽說郡主已經生了?我們緊趕慢趕, 竟還是沒趕上。」

  梅毓斥他一聲:「你們趕上有什麼用,又替不了鸞音。」

  梅硯臉一紅,竟被懟得啞口無言, 末了是宋瀾將他一攬了一下, 維護道:「兄長何故要打趣少傅。」

  梅毓面上含笑,見狀倒不好再說什麼, 引著兩人往府上去,路上說:「鸞音這一胎是個女孩兒,我本是要等你們回來替她取名的, 誰知攝政王心急,說自己是孩子的小舅舅,怎麼還不能給外甥女娶個名字了。」

  宋瀾眉頭一跳,有些擔憂地問:「他給我外甥女取的什麼名字?」

  「叫銜嬋。」

  「嚯!」宋瀾蹦了一下, 意外道, 「宋南曛出息了。」

  梅毓點頭稱是, 可見是對自己女兒的名字十分滿意,「陸大人也這麼說。」

  一路說笑, 轉眼就到了梅毓府上, 梅銜嬋生得粉雕玉琢一般,眉眼像宋鸞音, 唇齒像梅毓, 即便是嬰兒模樣, 也已經看得出是個美人坯子。

  幾人看過了孩子, 宋鸞音便問梅硯:「景懷, 這次你們回來,過了年再走吧。」

  梅硯失笑,「我原本也說回來過年,可青冥不願意多待,我們年前便要走了。」

  如今看來,對盛京城徹底沒了留戀的不是梅硯,而是自小在盛京城長大的宋瀾。

  他幼時孤苦無依,在東宮之中步履維艱,真心相互的人都沒得到好的結果,周晚涼、宋雲川、周禾,到頭來只有一個梅硯,且還為了他受了好大的一場罪。老實說,盛京城的記憶於宋瀾而言並不十分美好,縱使有過叱吒風雲的時刻,縱使有過鮮衣快馬的時光,也都在後來的諸多事情中一一消磨了。

  正如宋瀾自己說的,他當初被立為太子並非自願,登基為帝也是趕鴨子上架,這皇位本不是他的,但既然做了,便也盡力將這座江山守護得很好。

  黎民動盪時,他可以是宋青冥,但更多的時候,他只是宋瀾。如今是太平盛世,他只想放下朝廷的擔子,和梅硯守拙歸田園,過清閒散漫的日子。

  梅硯深知宋瀾心中所想,在這一點上全依著他來,如今聽到梅毓問何時返程,梅硯也只是說:「還要待幾日,說好了要去見見延生他們。」

  梅毓卻蹙了蹙眉:「你們若是要去見沈大人、杭大人,那自可以去見見,若是要見陸大人卻並不著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