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楚帝收回自己的眼神,又提起硃筆,卻在寫了兩筆之後,發出一聲尾音上揚的鼻音聲,“嗯?”
聲音動作俱都波瀾不驚,就宛如平日裡聽常順稟報其他事一樣。可不知為何,常順卻感到一陣緊張,甚至有些口乾舌燥。
楚帝既然是如此表現,就是代表讓常順繼續說下去了。
他也不敢多想,便將自己所聽聞之事稟報了上來。
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不過是長安城內的一些小道消息,只是這次的小道消息是關於王家的。
據聞,嫁入王家多年一直未能懷有身孕的榮國夫人終於有喜了。
常順將這句話說出口後,聲音便戛然而止。
也許旁人不明白內里究竟,但在場的兩人都知曉其中異常
陰陽相師。要知道當年蕭九娘為了給當年還不是楚帝的楚王治療腿疾,答應毒女試藥的條件,之後雖性命無大礙,但卻再也沒有生育子嗣的能力。
知道這件事的人極少,除了蕭九娘本人,大抵也就是楚帝身邊的幾個心腹知道了。本是不能生,卻突然傳出有喜的消息,這其間總讓人感覺出那麼幾分詭異來。
龍案後的楚帝,手中的硃筆緊緊收緊,這動作不光站在下首處的常順沒有發現,連他自己都並未發覺。
楚帝沒有再說話,殿中再度恢復靜謐。
常順內心忐忑了一會兒,見楚帝沒有什麼反應,漸漸也放下心來。
他想,也許陛下並不在意那個蕭九娘吧。本就是一件小事,也是他多事才會拿出來說嘴。心中自是後悔自己沒事找事,打定主意以後再不管這些小事。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殿中一角處放著的鎏金盤龍沙漏,無聲無息往下掉落著細沙。
楚帝算得上是一個躬勤政事的好皇帝,雖然當年他登基之時,為許多人暗中詬病,但眾人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個難得的明君。執政多年以來,他知人善用、內政修明、勵精圖治、仁厚禮賢,撇除他有些難測的帝王心,與至今不順的子嗣問題,朝中甚至民間對他的風評甚至比先帝更高。比不過秦皇漢武,但也是一代明君。
他每日處理政務的時間,都要占他一日時間中之大半,甚至有許多時候會忙碌至深夜。明明後宮佳麗眾多,但他從不流連女色,甚至可以說在女色上十分寡淡。從他登基以來,至今無一子嗣誕出就能看出。
當然楚帝並不是不能生,而是後宮嬪妃俱沒有這個福分,這幾年來也有數位嬪妃傳出過有孕的消息,但無一皇嗣誕下,俱都還在腹中便小產了。
朝中眾多老臣十分擔憂此事,屢屢勸諫楚帝廣納天下之女,充盈後宮。楚帝也採納了,可至今都無好消息傳出,也算是前後兩朝唯一的一樁心病。
不過最近眾大臣們總算都鬆了一口氣,淳熙殿的孟貴妃孟娘娘有喜了,盼望她能一舉得男為陛下誕下一名皇子的人不在少數。
常順望了望立在殿中一角的鎏金盤龍沙漏,又看了一眼龍案後的楚帝,正躊躇著要不要開口提醒一聲。這時,從殿外輕手輕腳走進來一個內侍。
“稟陛下,淳熙殿那邊來人了,詢問晚膳可是還擺在淳熙殿?”
自打孟貴妃有孕之後,楚帝總會抽時間去淳熙殿探望一二,尤其前幾日孟貴妃不適,連著幾日楚帝都會去淳熙殿用晚膳,若不然門外候著的內侍也不敢進來傳這樣的話。
龍案後,楚帝頓了一下,道:“今日朕不過去了,讓孟貴妃自己用。”
“喏。”
殿中再度恢復靜謐,又過了差不多一刻鐘的時間,楚帝才放下手中的硃筆,站了起身。
“回紫宸殿。”
*
淳熙殿,孟貴妃接到內侍來稟後,臉色便沉了下來。
一旁服侍的眾宮人俱是垂首屏息,生怕自己會被遷怒大魔術師。宮人紫瓊撐起笑容,小心翼翼地道:“娘娘,若不然您就先用吧,陛下大抵是還有政務要忙。”
孟貴妃嗯了一聲,沒有說其他,讓人服侍著去了桌前用膳。
剛用了兩口,又有人前來傳話,說陛下離開宣政殿,回紫宸殿了。
對比方才紫瓊所找的藉口,這無疑是一種打臉,孟貴妃頓時砸了手裡的牙箸。
一時間,旁邊服侍的宮人內侍盡皆跪了下來。
紫瓊急道:“娘娘,您可千萬注意自己的身子,萬萬氣不得。”
孟貴妃深深的吸了口氣,掩去臉上陰沉之色,站了起來,往內殿去了。
他不愛自己,她早就知道。可自打在年少之時,她對他芳心暗許,便再也收不回來。先帝一直不予他賜婚,她就拼命拖著自己的婚事,為此她不光要頂著家中長輩的責難,還要頂著外面質疑的流言蜚語聲。
及至他登基之後,他依舊沒有想娶自己的動靜,她苦費心機說動家中長輩,先是圖謀後位,可他即使空著後位,也置之不理眾多質疑聲。到了最後實在沒辦法,她借著新帝廣納後宮之事,讓自己進了宮,至此才來到他的身邊。
他冷心寡情,她知道。她想著自己總有一日能捂暖他,可堅持了這麼多年來,她漸漸有些迷惑了。她真有捂暖他的一日嗎?
他給了自己貴妃位,卻待她與她人沒有什麼不同。人人都說楚帝冷心寡情,只有她知道其實不是這樣的,至少有一人,他待她與眾人不同。
蕭九娘!
那個自打她第一眼見到,便覺得此人是自己此生最大敵人的蕭九娘。事實證明,她的感覺並沒有錯,當年她便是自己的攔路虎。之後她出嫁了,她也如願來到楚帝的身邊,她依舊覺得對方的影子無處不在。
她是楚帝登基以後,第一批進入這後宮的女人,在她之後源源不絕又來了許多人。楚帝冷情,鮮少涉足後宮,在男女之事上極為寡淡。可看久了,孟貴妃也能看出許多端倪來。那些被楚帝寵信,甚至能懷有身孕的女人,身上無一不帶著那個人的影子。或是眼睛,或是眉毛,或是氣質……也許旁人看不出,但她視那人為大敵,又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其中有一人最肖似她,那股明艷而尖銳的氣質,簡直就是那人的翻版。當年差點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不過此人最後也死在了她的手上。
一屍兩命。
不知為何,楚帝並未追究。
而如今,那個人也死在她的手中了。
估計,他還不知道吧。
想到這裡,孟貴妃心中一陣暢快,因為楚帝沒來淳熙殿的鬱悶,此時也消失殆盡了。
“把那邊的釘子拔了,別讓人看出端倪。”
紫瓊愣了一下,應了下來。
望著紫瓊出去的背影,孟貴妃眼中閃過一道厲光。
此番事罷,這紫瓊也不能留了。
番外之她死了以後<四>
楚帝喜靜,所以他在地方一般都是安靜無聲的。
回到紫宸殿後,一個人用了晚膳,又沐浴梳洗了一番,他便去了後寢殿一旁的書房中繼續去看奏摺。
不知為何,他腦海中總是閃爍著下午常順所說的那句話。
榮國夫人有喜了。
初始聽到這個消息,他下意識腦中閃過一個念頭,那人真是好福氣。可緊接著而來的,便是質疑。
關於蕭九娘的身子,再也沒有人比他更為清楚的了。當年他心中愧疚,明里暗裡使了好幾個杏林聖手去為她看過,但答案都是無解。難道事隔多年,真是出現了轉機?
楚帝從來不是一個喜歡用無端猜測來為難自己的人,既然這個問題能讓他思索這麼久,就代表有去查探的必要。
他吩咐下去,不多時長豐便來了。
“此事交由你去辦,到時候親自來稟朕。”
此時書房中只有自己和陛下兩人,且陛下又是如此吩咐,那就代表此事不能讓他人知曉,即使這人是常順。
長豐心下明悟,應道:“是。”
……
長豐不愧是長豐,當年能掌管楚王手下的暗衛與一應情報事宜,楚帝登基後,給他的權柄與支持更多,想查什麼事並不是太難。
很快,關於王家那邊的一些消息便遞了上來。
因著楚帝交代下來只是查榮國夫人有孕一事,長豐便沒有去查其他,只是將關於榮國夫人有孕的相關事宜稟報了上來。
榮國夫人確實有孕了,如今已身懷六甲。之所以會在最近才暴出此消息,大抵與王家內部情況有關係,王家內鬥十分厲害,會在起初瞞下這個消息,並不讓人意外。
唯一讓長豐覺得有些貓膩的是,在榮國夫人有孕之前,榮國夫人的親妹妹蕭如也曾偷偷請過大夫。長豐順藤摸瓜,由此也知道了蕭如也懷有身孕之事
帶著空間去抗日。
這樣一來,事情就顯得有些蹊蹺了。
那蕭如本是寡婦之身,如今寄居在親姐姐的婆家,她怎麼可能會在王家有孕,又是與誰有了苟且,才懷有身孕?甚至在有了孕之後,竟被榮國夫人遠遠的送走,連長豐都不知被送到了哪處去了。
不過長豐並未打算深挖,這是他一貫處事的作風,從不多事。只將異常查出來,至於接下來的章程如何,主子自然會吩咐。
查的同時,另一個人也顯露在長豐的眼前,那就是孟貴妃身邊的紫瓊。
紫瓊聽命吩咐人去拔安插在王家那處的釘子,按照孟貴妃一貫的處事風格,此人是必死無疑了。這主僕兩人本以為自己行事隱秘,且那王家最近幾年也沒落得厲害,根本不會有人會去注意王家台面之下的一些小事。尤其不過是處置一個小小的奴婢,抬抬手也就沒了,卻萬萬沒想到同時也有人在查王家。
這邊的動作自然落入長豐眼底,順藤摸瓜往上查去,就查到了孟貴妃身邊的紫瓊身上。
連紫瓊都被查了出來,孟貴妃還跑得了嗎?
畢竟事關懷有陛下子嗣的孟貴妃,長豐也不敢隱瞞,便將這幾件事一同報給了楚帝,其實不用楚帝吩咐,長豐便知曉這事兒還得往下面查。
果不其然,楚帝吩咐下來,這一次長豐打算將整個王家查個裡外朝天。
越是往下查,長豐越是心悸。
這不是他第一次在背地裡查王家了,也許常順不知道,但這幾年來他已經接到過兩次查王家的差事。王家那邊自然沒有什麼東西值得楚帝留意的,那麼不用說定是那蕭九娘。
長豐還在潛邸那時就在楚帝身邊侍候,對於當年之事也是歷歷在目。他也許沉默寡言,但他可不傻,這麼多年來他也就見主子對這一個女人如此上心過。只是主子的事,他也不好過多插言,也就只能那麼眼睜睜的看著。
曾經的曾經,他也曾暗裡罵過蕭九娘不識好歹,就憑有主子在,她日後怎麼可能沒有一個好前程。可她竟然棄了主子,跑去嫁人了,而主子竟然一點反應也無。即是如此,他一個做人屬下的還能說什麼。
歷時這麼多年來,長豐再度近距離接觸蕭九娘此人。
他一面暗罵蕭九娘不識好歹活該,竟然進了這樣一個狼窟,同時順著手中的線一路往下查去。
聲音動作俱都波瀾不驚,就宛如平日裡聽常順稟報其他事一樣。可不知為何,常順卻感到一陣緊張,甚至有些口乾舌燥。
楚帝既然是如此表現,就是代表讓常順繼續說下去了。
他也不敢多想,便將自己所聽聞之事稟報了上來。
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不過是長安城內的一些小道消息,只是這次的小道消息是關於王家的。
據聞,嫁入王家多年一直未能懷有身孕的榮國夫人終於有喜了。
常順將這句話說出口後,聲音便戛然而止。
也許旁人不明白內里究竟,但在場的兩人都知曉其中異常
陰陽相師。要知道當年蕭九娘為了給當年還不是楚帝的楚王治療腿疾,答應毒女試藥的條件,之後雖性命無大礙,但卻再也沒有生育子嗣的能力。
知道這件事的人極少,除了蕭九娘本人,大抵也就是楚帝身邊的幾個心腹知道了。本是不能生,卻突然傳出有喜的消息,這其間總讓人感覺出那麼幾分詭異來。
龍案後的楚帝,手中的硃筆緊緊收緊,這動作不光站在下首處的常順沒有發現,連他自己都並未發覺。
楚帝沒有再說話,殿中再度恢復靜謐。
常順內心忐忑了一會兒,見楚帝沒有什麼反應,漸漸也放下心來。
他想,也許陛下並不在意那個蕭九娘吧。本就是一件小事,也是他多事才會拿出來說嘴。心中自是後悔自己沒事找事,打定主意以後再不管這些小事。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殿中一角處放著的鎏金盤龍沙漏,無聲無息往下掉落著細沙。
楚帝算得上是一個躬勤政事的好皇帝,雖然當年他登基之時,為許多人暗中詬病,但眾人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個難得的明君。執政多年以來,他知人善用、內政修明、勵精圖治、仁厚禮賢,撇除他有些難測的帝王心,與至今不順的子嗣問題,朝中甚至民間對他的風評甚至比先帝更高。比不過秦皇漢武,但也是一代明君。
他每日處理政務的時間,都要占他一日時間中之大半,甚至有許多時候會忙碌至深夜。明明後宮佳麗眾多,但他從不流連女色,甚至可以說在女色上十分寡淡。從他登基以來,至今無一子嗣誕出就能看出。
當然楚帝並不是不能生,而是後宮嬪妃俱沒有這個福分,這幾年來也有數位嬪妃傳出過有孕的消息,但無一皇嗣誕下,俱都還在腹中便小產了。
朝中眾多老臣十分擔憂此事,屢屢勸諫楚帝廣納天下之女,充盈後宮。楚帝也採納了,可至今都無好消息傳出,也算是前後兩朝唯一的一樁心病。
不過最近眾大臣們總算都鬆了一口氣,淳熙殿的孟貴妃孟娘娘有喜了,盼望她能一舉得男為陛下誕下一名皇子的人不在少數。
常順望了望立在殿中一角的鎏金盤龍沙漏,又看了一眼龍案後的楚帝,正躊躇著要不要開口提醒一聲。這時,從殿外輕手輕腳走進來一個內侍。
“稟陛下,淳熙殿那邊來人了,詢問晚膳可是還擺在淳熙殿?”
自打孟貴妃有孕之後,楚帝總會抽時間去淳熙殿探望一二,尤其前幾日孟貴妃不適,連著幾日楚帝都會去淳熙殿用晚膳,若不然門外候著的內侍也不敢進來傳這樣的話。
龍案後,楚帝頓了一下,道:“今日朕不過去了,讓孟貴妃自己用。”
“喏。”
殿中再度恢復靜謐,又過了差不多一刻鐘的時間,楚帝才放下手中的硃筆,站了起身。
“回紫宸殿。”
*
淳熙殿,孟貴妃接到內侍來稟後,臉色便沉了下來。
一旁服侍的眾宮人俱是垂首屏息,生怕自己會被遷怒大魔術師。宮人紫瓊撐起笑容,小心翼翼地道:“娘娘,若不然您就先用吧,陛下大抵是還有政務要忙。”
孟貴妃嗯了一聲,沒有說其他,讓人服侍著去了桌前用膳。
剛用了兩口,又有人前來傳話,說陛下離開宣政殿,回紫宸殿了。
對比方才紫瓊所找的藉口,這無疑是一種打臉,孟貴妃頓時砸了手裡的牙箸。
一時間,旁邊服侍的宮人內侍盡皆跪了下來。
紫瓊急道:“娘娘,您可千萬注意自己的身子,萬萬氣不得。”
孟貴妃深深的吸了口氣,掩去臉上陰沉之色,站了起來,往內殿去了。
他不愛自己,她早就知道。可自打在年少之時,她對他芳心暗許,便再也收不回來。先帝一直不予他賜婚,她就拼命拖著自己的婚事,為此她不光要頂著家中長輩的責難,還要頂著外面質疑的流言蜚語聲。
及至他登基之後,他依舊沒有想娶自己的動靜,她苦費心機說動家中長輩,先是圖謀後位,可他即使空著後位,也置之不理眾多質疑聲。到了最後實在沒辦法,她借著新帝廣納後宮之事,讓自己進了宮,至此才來到他的身邊。
他冷心寡情,她知道。她想著自己總有一日能捂暖他,可堅持了這麼多年來,她漸漸有些迷惑了。她真有捂暖他的一日嗎?
他給了自己貴妃位,卻待她與她人沒有什麼不同。人人都說楚帝冷心寡情,只有她知道其實不是這樣的,至少有一人,他待她與眾人不同。
蕭九娘!
那個自打她第一眼見到,便覺得此人是自己此生最大敵人的蕭九娘。事實證明,她的感覺並沒有錯,當年她便是自己的攔路虎。之後她出嫁了,她也如願來到楚帝的身邊,她依舊覺得對方的影子無處不在。
她是楚帝登基以後,第一批進入這後宮的女人,在她之後源源不絕又來了許多人。楚帝冷情,鮮少涉足後宮,在男女之事上極為寡淡。可看久了,孟貴妃也能看出許多端倪來。那些被楚帝寵信,甚至能懷有身孕的女人,身上無一不帶著那個人的影子。或是眼睛,或是眉毛,或是氣質……也許旁人看不出,但她視那人為大敵,又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其中有一人最肖似她,那股明艷而尖銳的氣質,簡直就是那人的翻版。當年差點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不過此人最後也死在了她的手上。
一屍兩命。
不知為何,楚帝並未追究。
而如今,那個人也死在她的手中了。
估計,他還不知道吧。
想到這裡,孟貴妃心中一陣暢快,因為楚帝沒來淳熙殿的鬱悶,此時也消失殆盡了。
“把那邊的釘子拔了,別讓人看出端倪。”
紫瓊愣了一下,應了下來。
望著紫瓊出去的背影,孟貴妃眼中閃過一道厲光。
此番事罷,這紫瓊也不能留了。
番外之她死了以後<四>
楚帝喜靜,所以他在地方一般都是安靜無聲的。
回到紫宸殿後,一個人用了晚膳,又沐浴梳洗了一番,他便去了後寢殿一旁的書房中繼續去看奏摺。
不知為何,他腦海中總是閃爍著下午常順所說的那句話。
榮國夫人有喜了。
初始聽到這個消息,他下意識腦中閃過一個念頭,那人真是好福氣。可緊接著而來的,便是質疑。
關於蕭九娘的身子,再也沒有人比他更為清楚的了。當年他心中愧疚,明里暗裡使了好幾個杏林聖手去為她看過,但答案都是無解。難道事隔多年,真是出現了轉機?
楚帝從來不是一個喜歡用無端猜測來為難自己的人,既然這個問題能讓他思索這麼久,就代表有去查探的必要。
他吩咐下去,不多時長豐便來了。
“此事交由你去辦,到時候親自來稟朕。”
此時書房中只有自己和陛下兩人,且陛下又是如此吩咐,那就代表此事不能讓他人知曉,即使這人是常順。
長豐心下明悟,應道:“是。”
……
長豐不愧是長豐,當年能掌管楚王手下的暗衛與一應情報事宜,楚帝登基後,給他的權柄與支持更多,想查什麼事並不是太難。
很快,關於王家那邊的一些消息便遞了上來。
因著楚帝交代下來只是查榮國夫人有孕一事,長豐便沒有去查其他,只是將關於榮國夫人有孕的相關事宜稟報了上來。
榮國夫人確實有孕了,如今已身懷六甲。之所以會在最近才暴出此消息,大抵與王家內部情況有關係,王家內鬥十分厲害,會在起初瞞下這個消息,並不讓人意外。
唯一讓長豐覺得有些貓膩的是,在榮國夫人有孕之前,榮國夫人的親妹妹蕭如也曾偷偷請過大夫。長豐順藤摸瓜,由此也知道了蕭如也懷有身孕之事
帶著空間去抗日。
這樣一來,事情就顯得有些蹊蹺了。
那蕭如本是寡婦之身,如今寄居在親姐姐的婆家,她怎麼可能會在王家有孕,又是與誰有了苟且,才懷有身孕?甚至在有了孕之後,竟被榮國夫人遠遠的送走,連長豐都不知被送到了哪處去了。
不過長豐並未打算深挖,這是他一貫處事的作風,從不多事。只將異常查出來,至於接下來的章程如何,主子自然會吩咐。
查的同時,另一個人也顯露在長豐的眼前,那就是孟貴妃身邊的紫瓊。
紫瓊聽命吩咐人去拔安插在王家那處的釘子,按照孟貴妃一貫的處事風格,此人是必死無疑了。這主僕兩人本以為自己行事隱秘,且那王家最近幾年也沒落得厲害,根本不會有人會去注意王家台面之下的一些小事。尤其不過是處置一個小小的奴婢,抬抬手也就沒了,卻萬萬沒想到同時也有人在查王家。
這邊的動作自然落入長豐眼底,順藤摸瓜往上查去,就查到了孟貴妃身邊的紫瓊身上。
連紫瓊都被查了出來,孟貴妃還跑得了嗎?
畢竟事關懷有陛下子嗣的孟貴妃,長豐也不敢隱瞞,便將這幾件事一同報給了楚帝,其實不用楚帝吩咐,長豐便知曉這事兒還得往下面查。
果不其然,楚帝吩咐下來,這一次長豐打算將整個王家查個裡外朝天。
越是往下查,長豐越是心悸。
這不是他第一次在背地裡查王家了,也許常順不知道,但這幾年來他已經接到過兩次查王家的差事。王家那邊自然沒有什麼東西值得楚帝留意的,那麼不用說定是那蕭九娘。
長豐還在潛邸那時就在楚帝身邊侍候,對於當年之事也是歷歷在目。他也許沉默寡言,但他可不傻,這麼多年來他也就見主子對這一個女人如此上心過。只是主子的事,他也不好過多插言,也就只能那麼眼睜睜的看著。
曾經的曾經,他也曾暗裡罵過蕭九娘不識好歹,就憑有主子在,她日後怎麼可能沒有一個好前程。可她竟然棄了主子,跑去嫁人了,而主子竟然一點反應也無。即是如此,他一個做人屬下的還能說什麼。
歷時這麼多年來,長豐再度近距離接觸蕭九娘此人。
他一面暗罵蕭九娘不識好歹活該,竟然進了這樣一個狼窟,同時順著手中的線一路往下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