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頁
“梁王最近去紫宸殿去得有些勤了。”
穆元章說得很含蓄,但並不代表阮靈兒聽不懂。以前她困守在東宮,日子過得沒有希望,心中每日所存的唯一念頭,就是希望太子能夠活下去。如今穆元章辭了太子之位,又有了女兒安安,他的身體也漸漸開始好了起來,阮靈兒不免就會多思多想一些,所以對外面宮裡的一些動靜也是有所留意的。
淑妃和錢妃一直霸著宮權不放,太子妃礙於兩人長輩身份,不好多做質疑。而與此同時,梁王似乎得了承元帝的眼緣。即使阮靈兒勘不透其中的機鋒,但也知曉這是宮裡又要生事了。
她並不希望宮裡生事,如今他們在宮裡處境微妙,安安還沒名沒分,若是生了什麼亂子,就怕會牽扯到自身。畢竟在她來看,什麼名啊利啊權啊,都與他們一家三口沒什麼關係,他們只想安安穩穩的過自己的日子。
見穆元章臉色沉吟,阮靈兒猶豫問道:“那殿下你可是有什麼打算?”
見她面露忐忑之色,安安也沒有笑了,懵懵懂懂的看著爹娘,穆元章撐起笑道:“無事,這事你不用操心,我自有章程,你把女兒看顧好就行了。”
阮靈兒點了點頭,也沒多說什麼,她素來篤信自家殿下。
穆元章出聲叫福泰進來,讓福泰服侍他坐上輪椅,又準備了一番,便說要去紫宸殿。
阮靈兒將他送走,回頭看看小床上的女兒,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怎麼就不消停呢?!
……
紫宸殿
穆元章進去的時候,梁王剛從裡面出來。
梁王沒料到會碰到這個太子兄長,趕忙侷促的對穆元章行了禮,穆元章並未為難他,與他寒暄了兩句,便讓他離開了。
梁王一面往外走,一面忍不住回頭去看穆元章。
他從小就知道這位太子兄長,他天資聰慧、博學多才,無奈慧極必傷,從小身子骨就不好。他是父皇心尖尖上的人,地位凌駕於眾兄弟之上,每每有家宴之時,這位太子兄長的座位便在最靠近父皇的地方。
梁王自打懂事後,就非常羨慕穆元章,可他母妃卻屢屢教導他,不得羨慕,不得妄想爭寵,安分低調的過自己的日子就好,咱們羨慕不起,也爭不得那個寵。所以梁王就如同他母妃錢妃一般,在宮裡一直是個小透明的存在。
如今,梁王依舊羨慕這位太子兄長,卻不若之前那般只能揚著脖子仰望了。就仿若是一尊跌下神壇的神祗,自打這位太子兄長失去太子位後,梁王才發現原來太子也沒有他想像中那般高高在上,觸不可及。
尤其在最近父皇對他另眼相看以後。
他不免會想,也許有一天父皇也會如同寵愛太子的那般寵愛他。風水輪流轉,大家同樣都是父皇的兒子。
梁王看見阮榮海滿臉堆笑的將穆元章迎了進去,低低地垂下自己的眼,將眼中的神色掩了下來。
他每次來紫宸殿時,阮榮海可從沒這般待過他。
這就是差距!
梁王懂得這差距代表著什麼,他還得繼續努力。
穆元章進去後,問候了一下承元帝的身體情況,父子倆閒談了幾句,他便叫來福泰,讓他呈上他帶過來的堪輿圖。
福泰將偌大一張堪輿圖打開,和阮榮海兩人一左一右將圖撐了開來,呈現在承元帝和穆元章的眼前。
承元帝定睛一看,“哦?這是蓬萊山的堪輿圖?”
太液池蓬萊山上的那處東宮,當年是承元帝親自監造,自是瞭然在心。如今看到這張似曾相識的堪輿圖,頓時便明白是什麼了。
穆元章點點頭,道:“父皇命人重修蓬萊山,如今差不多已經修好了,是按照之前的堪輿圖所建,兒臣只在其上做出了幾點修改。”
他伸手指給承元帝看。
其實蓬萊山的重修,又何止是做了幾點改變,而是改了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樣子。之前這座偌大的宮殿群是照著太子一人所居修建的,中軸的主殿有兩座,一座是穆元章之前所居的浩然殿,一座便是太子妃所居的清然殿,另有幾座宮殿環繞在周圍,並有建有景致優美的園子供閒暇游賞。
而如今,主殿只留了一座,主殿其後分一左一右各佇立了幾座宮殿。
承元帝並未勘破這其中的玄機,只當穆元章是興之所致才會關心這方面的事。其實他心中也是有些愧疚的,當年蓬萊山的修建由他親自監造,而如今他龍體抱恙,平日裡精力有限,也顧不得兒子住處的修葺了。
“不錯,很不錯。你看著好便成,若是有什麼地方還需補充,你直接來與朕說便是。”承元帝道。
“兒臣並未覺得有什麼不足,五皇弟當初特意去找了兒臣,說有什麼問題直接命人吩咐工部和殿中省那邊便是,他們自會一一照著辦。兒臣前幾日去看了一下,很滿意。”
承元帝不滿地咕噥道:“他倒是會做好人,本就該這般,若不是……”
剩下的話,他並沒有說完,但穆元章不用聽就知道是什麼了。大抵就是若不是他礙於身子不好,請辭了太子之位,如今又怎麼輪得到穆謹亭去對他指手畫腳。
穆元章有時候不得不感嘆承元帝的性子,他這個父皇素來是這樣,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若是看誰不順眼,那就萬般皆不是了,雞蛋里都能挑出骨頭來。可若是真對誰上了心,那是千般好萬般從。
對於這種自打小就有的寵愛,穆元章並不會覺得誠惶誠恐,可能是習慣了吧,更多的時候則是一種無奈,就如同他此時的心情,無奈但卻捨不得質疑,因為父皇是真心對他好。
撇除了紛亂的心緒,穆元章笑容不改,一副興致勃勃的對承元帝繼續道:“這處主殿兒臣預備給父皇留下,兒臣則住在這裡。”
他對承元帝指了指主殿一旁的一處宮殿,“裡面的園子是原有基礎上重修的,又加了許多景致,用來散心和游賞皆不錯。這裡臨著太液池,兒臣記得父皇以前不是很喜歡垂釣嗎,只是苦於沒有空暇,如今可好了,兒臣也想和父皇學學垂釣,到時候父皇可不要拒了兒臣……”
隨著穆元章的話語說出來,一旁的阮榮海頭扎得越來越低,額頭上開始冒著冷汗,承元帝臉上的笑容也漸漸的收了起來,轉為一種質疑的目光去看穆元章。
殿中很靜,靜得連呼吸聲都沒有,落針可聞。
穆元章滿臉都是笑。
承元帝卻是一點表情都沒有。
“元章……”
“父皇。”
穆元章也收起臉上的笑容,目光有些忐忑的看著承元帝。
承元帝努力壓制著心中的怒火,揮揮唯一能動右手,阮榮海和福泰趕忙退了下去。福泰離開的時候,眼神擔憂地回頭看了穆元章一眼。
“元章,你這是什麼意思,勸著父皇禪位讓賢?”
承元帝聲音中滿是怒火,還有一種似乎是受傷的情緒。當著別人面,承元帝是不願落兒子面的,所以才會讓人都退了下去,連阮榮海這個老人都不例外。
穆元章沒有說話。
“他到底給了你什麼好處,讓你如此費盡心機在朕面前為他說好話。你先是為他鋪路,如今又變著法子勸朕給他讓位置,你真是大膽!”
承元帝氣得手指頭都發顫了。
這是他第一次用如此疾言厲色的口氣與穆元章說話,所以分外顯得驚心動魄,尤其此時他臉上那抹夾雜著失望的表情,即使是當初穆元章親口對他說要請辭太子之位時,都不曾有過的。
看著這樣父皇,穆元章心肝發顫。
不是嚇的,而是質疑自己做得是否正確。
他這麼做到底到底對嗎?恐怕歷朝歷代以來都沒有他這麼大膽的太子,先是自請辭去太子位,之後又勸著皇帝給其他兒子退位讓賢。若是日後史書上記一筆,大抵會覺得他是迂腐荒誕至極。
可穆元章又覺得自己並沒有做錯,這條路早在之前就布置好了,對他好,對父皇好,對大家都好。早在伊始,他就沒了回頭路,只能這麼一步步走下去。
穆元章的嘴唇有些發抖,道:“兒臣承認當初是有意為五弟鋪路,但那是當初最好的選擇,其實父皇也明白,不是嗎?”
承元帝將他捧得太高,眾皇子中沒有一個不恨他的,唯一的例外就是五弟了。所以當初穆元章為穆謹亭鋪路是有私心的,沒人想死,他想活,尤其在知道阮靈兒有孕之後。
承元帝也明白這個道理,且對穆謹亭這個兒子,他雖不是很待見,但其能力是不可否認的,所以當初選穆謹亭,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穆元章繼續道:“至於父皇說兒臣勸著父皇給五皇弟讓位置,兒臣確實有這種想法,但五皇弟並沒有給兒臣什麼好處,是兒臣自己這麼想的。”
承元帝緊緊的咬著後槽牙,偌大的拳頭緊握,眼神狠戾的看著這個自己最寵愛的兒子。
“你、大、逆、不、道!”
這句話,是一個字一個字吐出來的。換其他任何一個人,恐怕這會兒都是被拖下去,死一千次一萬次的下場。可他不是別人,是穆元章,是承元帝從小親手帶大,寄予了無限希望的兒子。哪怕這個兒子從小體弱,讓他失望過很多次,可他也從來沒有放棄過他,依舊將他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鍥而不捨為其打算,掏心掏肺。
曾經有多麼重視,此時就有多麼失望。
承元帝萬萬沒有想到,穆元章今日竟會對他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瞬間,他蒼老了數十歲。
“兒臣確實大逆不道。兒臣無用,讓父皇屢屢失望,兒臣肩負不起江山社稷這個重擔,所以兒臣請辭了。兒臣勸著父皇禪位給太子,這是死一千次一萬次的大罪。”穆元章望著承元帝,一字一句的說著,眼淚順著臉頰流淌了下來,“但兒臣沒有私心,兒臣即使是有私心,也是為了父皇的龍體著想。父皇嘔心瀝血為兒臣打算,日日還要操持著朝政,兒臣每每看到父皇頭髮一點點白去,面容一日日的蒼老,兒臣就心疼。”
“兒臣怨自己,為什麼自己的身子如此不中用?竟幫不了父皇半分。兒臣甚至連個皇孫都誕不下來,兒臣還有什麼用!只能眼看著父皇陷入困境……若是沒有兒臣,父皇乃是九五之尊,處境絕不是如此,也不會落得臥病在榻的下場……”
穆元章痛哭出聲。
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對承元帝道出自己的心聲。有些時候有些話,明明彼此心知肚明,卻說不出口,也不能說。世人都說太子身體羸弱,可誰能想到這種所謂的羸弱,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身體本身的緣故,也有沉重的心思與負擔所在,若不然太醫們也不會屢屢讓穆元章少思少慮了。
可能少思少慮嗎?
顯然是不能的。
他一日坐在那個太子之位上,他身上所負擔的東西就一日減去不了。這裡面有很多原因,而最多的卻是承元帝固執且偏執的父愛。這種父愛穆元章拒絕不了,也不忍拒絕,只能一日日的那麼承受著,直到有一日承受不下去。
穆元章說得很含蓄,但並不代表阮靈兒聽不懂。以前她困守在東宮,日子過得沒有希望,心中每日所存的唯一念頭,就是希望太子能夠活下去。如今穆元章辭了太子之位,又有了女兒安安,他的身體也漸漸開始好了起來,阮靈兒不免就會多思多想一些,所以對外面宮裡的一些動靜也是有所留意的。
淑妃和錢妃一直霸著宮權不放,太子妃礙於兩人長輩身份,不好多做質疑。而與此同時,梁王似乎得了承元帝的眼緣。即使阮靈兒勘不透其中的機鋒,但也知曉這是宮裡又要生事了。
她並不希望宮裡生事,如今他們在宮裡處境微妙,安安還沒名沒分,若是生了什麼亂子,就怕會牽扯到自身。畢竟在她來看,什麼名啊利啊權啊,都與他們一家三口沒什麼關係,他們只想安安穩穩的過自己的日子。
見穆元章臉色沉吟,阮靈兒猶豫問道:“那殿下你可是有什麼打算?”
見她面露忐忑之色,安安也沒有笑了,懵懵懂懂的看著爹娘,穆元章撐起笑道:“無事,這事你不用操心,我自有章程,你把女兒看顧好就行了。”
阮靈兒點了點頭,也沒多說什麼,她素來篤信自家殿下。
穆元章出聲叫福泰進來,讓福泰服侍他坐上輪椅,又準備了一番,便說要去紫宸殿。
阮靈兒將他送走,回頭看看小床上的女兒,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怎麼就不消停呢?!
……
紫宸殿
穆元章進去的時候,梁王剛從裡面出來。
梁王沒料到會碰到這個太子兄長,趕忙侷促的對穆元章行了禮,穆元章並未為難他,與他寒暄了兩句,便讓他離開了。
梁王一面往外走,一面忍不住回頭去看穆元章。
他從小就知道這位太子兄長,他天資聰慧、博學多才,無奈慧極必傷,從小身子骨就不好。他是父皇心尖尖上的人,地位凌駕於眾兄弟之上,每每有家宴之時,這位太子兄長的座位便在最靠近父皇的地方。
梁王自打懂事後,就非常羨慕穆元章,可他母妃卻屢屢教導他,不得羨慕,不得妄想爭寵,安分低調的過自己的日子就好,咱們羨慕不起,也爭不得那個寵。所以梁王就如同他母妃錢妃一般,在宮裡一直是個小透明的存在。
如今,梁王依舊羨慕這位太子兄長,卻不若之前那般只能揚著脖子仰望了。就仿若是一尊跌下神壇的神祗,自打這位太子兄長失去太子位後,梁王才發現原來太子也沒有他想像中那般高高在上,觸不可及。
尤其在最近父皇對他另眼相看以後。
他不免會想,也許有一天父皇也會如同寵愛太子的那般寵愛他。風水輪流轉,大家同樣都是父皇的兒子。
梁王看見阮榮海滿臉堆笑的將穆元章迎了進去,低低地垂下自己的眼,將眼中的神色掩了下來。
他每次來紫宸殿時,阮榮海可從沒這般待過他。
這就是差距!
梁王懂得這差距代表著什麼,他還得繼續努力。
穆元章進去後,問候了一下承元帝的身體情況,父子倆閒談了幾句,他便叫來福泰,讓他呈上他帶過來的堪輿圖。
福泰將偌大一張堪輿圖打開,和阮榮海兩人一左一右將圖撐了開來,呈現在承元帝和穆元章的眼前。
承元帝定睛一看,“哦?這是蓬萊山的堪輿圖?”
太液池蓬萊山上的那處東宮,當年是承元帝親自監造,自是瞭然在心。如今看到這張似曾相識的堪輿圖,頓時便明白是什麼了。
穆元章點點頭,道:“父皇命人重修蓬萊山,如今差不多已經修好了,是按照之前的堪輿圖所建,兒臣只在其上做出了幾點修改。”
他伸手指給承元帝看。
其實蓬萊山的重修,又何止是做了幾點改變,而是改了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樣子。之前這座偌大的宮殿群是照著太子一人所居修建的,中軸的主殿有兩座,一座是穆元章之前所居的浩然殿,一座便是太子妃所居的清然殿,另有幾座宮殿環繞在周圍,並有建有景致優美的園子供閒暇游賞。
而如今,主殿只留了一座,主殿其後分一左一右各佇立了幾座宮殿。
承元帝並未勘破這其中的玄機,只當穆元章是興之所致才會關心這方面的事。其實他心中也是有些愧疚的,當年蓬萊山的修建由他親自監造,而如今他龍體抱恙,平日裡精力有限,也顧不得兒子住處的修葺了。
“不錯,很不錯。你看著好便成,若是有什麼地方還需補充,你直接來與朕說便是。”承元帝道。
“兒臣並未覺得有什麼不足,五皇弟當初特意去找了兒臣,說有什麼問題直接命人吩咐工部和殿中省那邊便是,他們自會一一照著辦。兒臣前幾日去看了一下,很滿意。”
承元帝不滿地咕噥道:“他倒是會做好人,本就該這般,若不是……”
剩下的話,他並沒有說完,但穆元章不用聽就知道是什麼了。大抵就是若不是他礙於身子不好,請辭了太子之位,如今又怎麼輪得到穆謹亭去對他指手畫腳。
穆元章有時候不得不感嘆承元帝的性子,他這個父皇素來是這樣,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若是看誰不順眼,那就萬般皆不是了,雞蛋里都能挑出骨頭來。可若是真對誰上了心,那是千般好萬般從。
對於這種自打小就有的寵愛,穆元章並不會覺得誠惶誠恐,可能是習慣了吧,更多的時候則是一種無奈,就如同他此時的心情,無奈但卻捨不得質疑,因為父皇是真心對他好。
撇除了紛亂的心緒,穆元章笑容不改,一副興致勃勃的對承元帝繼續道:“這處主殿兒臣預備給父皇留下,兒臣則住在這裡。”
他對承元帝指了指主殿一旁的一處宮殿,“裡面的園子是原有基礎上重修的,又加了許多景致,用來散心和游賞皆不錯。這裡臨著太液池,兒臣記得父皇以前不是很喜歡垂釣嗎,只是苦於沒有空暇,如今可好了,兒臣也想和父皇學學垂釣,到時候父皇可不要拒了兒臣……”
隨著穆元章的話語說出來,一旁的阮榮海頭扎得越來越低,額頭上開始冒著冷汗,承元帝臉上的笑容也漸漸的收了起來,轉為一種質疑的目光去看穆元章。
殿中很靜,靜得連呼吸聲都沒有,落針可聞。
穆元章滿臉都是笑。
承元帝卻是一點表情都沒有。
“元章……”
“父皇。”
穆元章也收起臉上的笑容,目光有些忐忑的看著承元帝。
承元帝努力壓制著心中的怒火,揮揮唯一能動右手,阮榮海和福泰趕忙退了下去。福泰離開的時候,眼神擔憂地回頭看了穆元章一眼。
“元章,你這是什麼意思,勸著父皇禪位讓賢?”
承元帝聲音中滿是怒火,還有一種似乎是受傷的情緒。當著別人面,承元帝是不願落兒子面的,所以才會讓人都退了下去,連阮榮海這個老人都不例外。
穆元章沒有說話。
“他到底給了你什麼好處,讓你如此費盡心機在朕面前為他說好話。你先是為他鋪路,如今又變著法子勸朕給他讓位置,你真是大膽!”
承元帝氣得手指頭都發顫了。
這是他第一次用如此疾言厲色的口氣與穆元章說話,所以分外顯得驚心動魄,尤其此時他臉上那抹夾雜著失望的表情,即使是當初穆元章親口對他說要請辭太子之位時,都不曾有過的。
看著這樣父皇,穆元章心肝發顫。
不是嚇的,而是質疑自己做得是否正確。
他這麼做到底到底對嗎?恐怕歷朝歷代以來都沒有他這麼大膽的太子,先是自請辭去太子位,之後又勸著皇帝給其他兒子退位讓賢。若是日後史書上記一筆,大抵會覺得他是迂腐荒誕至極。
可穆元章又覺得自己並沒有做錯,這條路早在之前就布置好了,對他好,對父皇好,對大家都好。早在伊始,他就沒了回頭路,只能這麼一步步走下去。
穆元章的嘴唇有些發抖,道:“兒臣承認當初是有意為五弟鋪路,但那是當初最好的選擇,其實父皇也明白,不是嗎?”
承元帝將他捧得太高,眾皇子中沒有一個不恨他的,唯一的例外就是五弟了。所以當初穆元章為穆謹亭鋪路是有私心的,沒人想死,他想活,尤其在知道阮靈兒有孕之後。
承元帝也明白這個道理,且對穆謹亭這個兒子,他雖不是很待見,但其能力是不可否認的,所以當初選穆謹亭,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穆元章繼續道:“至於父皇說兒臣勸著父皇給五皇弟讓位置,兒臣確實有這種想法,但五皇弟並沒有給兒臣什麼好處,是兒臣自己這麼想的。”
承元帝緊緊的咬著後槽牙,偌大的拳頭緊握,眼神狠戾的看著這個自己最寵愛的兒子。
“你、大、逆、不、道!”
這句話,是一個字一個字吐出來的。換其他任何一個人,恐怕這會兒都是被拖下去,死一千次一萬次的下場。可他不是別人,是穆元章,是承元帝從小親手帶大,寄予了無限希望的兒子。哪怕這個兒子從小體弱,讓他失望過很多次,可他也從來沒有放棄過他,依舊將他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鍥而不捨為其打算,掏心掏肺。
曾經有多麼重視,此時就有多麼失望。
承元帝萬萬沒有想到,穆元章今日竟會對他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瞬間,他蒼老了數十歲。
“兒臣確實大逆不道。兒臣無用,讓父皇屢屢失望,兒臣肩負不起江山社稷這個重擔,所以兒臣請辭了。兒臣勸著父皇禪位給太子,這是死一千次一萬次的大罪。”穆元章望著承元帝,一字一句的說著,眼淚順著臉頰流淌了下來,“但兒臣沒有私心,兒臣即使是有私心,也是為了父皇的龍體著想。父皇嘔心瀝血為兒臣打算,日日還要操持著朝政,兒臣每每看到父皇頭髮一點點白去,面容一日日的蒼老,兒臣就心疼。”
“兒臣怨自己,為什麼自己的身子如此不中用?竟幫不了父皇半分。兒臣甚至連個皇孫都誕不下來,兒臣還有什麼用!只能眼看著父皇陷入困境……若是沒有兒臣,父皇乃是九五之尊,處境絕不是如此,也不會落得臥病在榻的下場……”
穆元章痛哭出聲。
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對承元帝道出自己的心聲。有些時候有些話,明明彼此心知肚明,卻說不出口,也不能說。世人都說太子身體羸弱,可誰能想到這種所謂的羸弱,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身體本身的緣故,也有沉重的心思與負擔所在,若不然太醫們也不會屢屢讓穆元章少思少慮了。
可能少思少慮嗎?
顯然是不能的。
他一日坐在那個太子之位上,他身上所負擔的東西就一日減去不了。這裡面有很多原因,而最多的卻是承元帝固執且偏執的父愛。這種父愛穆元章拒絕不了,也不忍拒絕,只能一日日的那麼承受著,直到有一日承受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