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這個消息一出,相信的人少不信的人多,但宮裡頭傳出來的消息有皇后的鳳印在!顧德妃以趙旭駕崩為由,傳召所有在京五品以上的大臣以及家眷入宮,永寧侯府自然也包括在內,在聽見消息的霎那,永寧侯便知道這事情不能善了,若是皇上沒死,這事兒還有迴轉的可能性,若是皇上真的出事了,那才是大亂的開始。
這一場宮變史稱庚午之亂,宮中顧德妃宮變在先,沉寂多年的七皇女趙晨,十皇女趙晃以救駕為名,糾結了十萬大軍,忽然發難。
孔尚瑾後來才知道,趙旭早就察覺十皇女的動作,對她多有提防,但怎麼都沒有想到,顧家和七皇女居然跟她聯手起來。
或者對顧家而言,一個不親近顧家的皇帝,遠遠不如年幼無知,能夠隨便顧家掌控的皇次女來得好,在七皇女和十皇女的蠱惑下,他們會動心也不奇怪。
宮裡頭顧德妃以為自己是黃雀,卻不知道自己才是別人眼中的螳螂,趙晨趙晃怎麼可能為他人做嫁衣裳。
如果不是趙旭將宮中清洗的厲害,他們沒有辦法神不知鬼不覺的對趙旭動手,也不會與顧家一起謀算。
幸好他們三房勢力各自都是心懷不軌,為了最後的皇位相互提防,這才導致一擊不中,給了趙旭反擊的餘地。
趙旭也是個狠人,在察覺到自己中計的時候,乾脆來了個將計就計,她倒是要看看,自己曾經的那些姐妹,到底還留下多少底牌。這次若是不能一舉將他們拔除,他也是如鯁在噎食難安寢。
只是趙旭沒有料到的是,叛變的人中,居然有她的親表弟顧德妃,而在太女死後,一直向她示好的顧家,義無反顧的直接反叛了。
被一個顧德妃禁錮宮中,趙旭的憋屈可想而知,這會兒她倒是感慨,自己能夠安然長大,先皇后的布局作用極大,如今看來,先皇后不愧是連死都讓先帝惦記的人。
顧皇后是個聰明人,他疼愛自己的一雙女兒,所以為他們留下了不少的眼線,但同樣的,他也是顧家的兒子,當這些人為顧家所用,便成了對付趙旭的一把利劍。
趙旭對這些人不會設防,顧德妃才會有動手腳的可能。
若是事情如七皇女與十皇女預料的那般,趙旭垂死,宮中為了皇位亂成一團,他們借著救駕的名義遣兵調將,到時候顧德妃罪名就擺在那兒,整一個顧家都只有死路一條,再然後,十皇女斷了一條手臂,不可能成為君主,那皇位就是七皇女的了。
只可惜的是,趙旭早有預料,雖然因為信任顧皇后留下的人,才中了暗招,但她布下的暗線很快掌握了宮中大局,看起來顧德妃將皇后一派逼得無路可走,只能鎖宮不出,實際上,如果不是趙旭昏迷未醒,恐怕顧德妃早就被拿下了。
而七皇女和十皇女所謂救駕的隊伍,剛剛將皇城包圍起來,就遇到了孔尚瑾帶回來的人馬,雙方展開了一番惡戰。
若是孔尚瑾晚了一步,那皇城在這兩人的掌控之中,到時候永寧侯府的人,都成了威脅她的把柄,只可惜孔尚瑾反映的太快,回來的也太快,以至於她們埋下的人還未來得及行動。
城外惡戰,宮內也是一番惡鬥,有皇后的鳳印在,大部分官員即使心中懷疑,也不得不進宮奔喪,這群人都是文人,一進宮便被顧家控制,其中曹亦德、永寧侯等人,更是被重點照顧。
聽著外頭的廝殺聲音,皇后臉色慘敗,身後的莊嬪緊緊抱著女兒,他心中明白,一旦顧德妃衝進來,第一個要殺的恐怕就是女兒。
皇后捏緊了拳頭,厲聲喝道:“皇上到底什麼時候能夠醒來。”
太醫也是一頭冷汗,連聲說道:“皇上所中的是斷腸糙之毒,幸而提前服用了護心丹,才為解毒爭取了時間,但這畢竟是劇毒,臣等只能竭盡所能……”
皇后抬手阻止了她的話,說道:“你只給我一句話,皇上到底什麼時候能夠醒來?”
那太醫擦了擦冷汗,忙說道:“最遲明日午時便能醒來。”
皇后臉色微微發白,看外頭的動靜便能知道,顧德妃怕是已經等不及了,只是皇上沒有醒來,他手中掌握的禁軍只有這麼點人,如今連宮門都出不去,京衛所那邊也不知如何了,到底能不能堅持到明日都是未知數。
最讓皇后擔心的一個是,七皇女和十皇女必定不會放過這般大好機會,一旦他們帶領的人馬闖入京城,就不是顧家這般的小打小鬧了。
皇后深深吸了口氣,心中也有一些慌神,看了眼身後的莊嬪,開口說道:“正德宮有一條暗道,直通宮外,若是真有萬一,你帶著皇長女先走。”
莊嬪沒料到皇后居然說了這般的話,連忙說道:“皇后娘娘,這……”
皇后卻說道:“不必多說,若是真的到了那樣的地步,你要為皇上留住唯一的血脈。”
至於那位顧家的皇女,若是顧家得勢那倒是還好,若是七皇女和十皇女得勢,那也只有死路一條。
莊嬪哆嗦著嘴唇,若是只有他自己的話,就是拼了性命,也是要與帝後共進退的,但他還有女兒,女兒還這么小,她不能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死在宮中。
皇后嘆了口氣,重新坐到床邊,看著略顯憔悴的皇帝,忍不住落下淚下,這時候她不免想著,若是孔尚瑾沒有出京,以她在軍中的地位,登高一喝,即使沒有趙旭的命令,恐怕也能暫時調遣京城衛所的人,解皇宮之危。
孔尚瑾若是知道皇后心中所想的話,恐怕也會吐出一口鮮血,她哪有那樣的本事,這邊有兵符在呢,忽悠這位錢峰錢指揮使過來救駕,都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幸好他們來的還算及時,與七皇女帶領的大軍正好遇上,雖然暫時誰也別想進京了,但同樣的也擋住了對方。
大軍對戰,並不是一時之間就能結束的,孔尚瑾記掛京中大局,暗中帶著數百人潛入京中,進京之後便知道局勢不妙,京城百姓對時局敏感的很,若不是發生了什麼大事兒,這時候肯定不能家家閉戶。
孔尚瑾原打算先回家探探消息,誰知道還未靠近永寧侯府,便看見許多暗中潛伏的人,只得先打消了這個消息,她心思一轉,直接去了孫家。
孫家主家並不在京城,這邊的宅子是孫錦濤自己住的,孫錦濤官位不高,跟永寧侯府的關係也不算近,這邊顯然不在顧家的監視之中。
看見忽然出現的孔尚瑾,孫錦濤也是大為吃驚,她隱隱察覺這些日子京中大局不對,已經閉門不出,這會兒原原本本的將自己打探到的消息說了一遍。
等聽到包括侯府在內,許多大人和內眷都已經進宮,孔尚瑾心頭一跳,知道事情不妙。
孔尚瑾猶豫了一番,終於開口說道:“錦濤,我需要你幫我去找一個人。”
孫錦濤臉頰微微抽搐,從心底說,她其實並不願意攙和這麼危險的事情,但她更明白,這是自己向上一步的大好機會,很快,孫錦濤便下定了決心,問道:“誰?”
“鎮國公。”孔尚瑾開口說道,不等孫錦濤驚訝,繼續說道,“如今也只有她,能夠帶我們進宮。”
孫錦濤很想問說,既然這麼多大人都被召進宮,鎮國公很可能也已經進宮了,但見孔尚瑾信誓旦旦的模樣,只好先出門打探。
孔尚瑾會想到鎮國公,也是真的沒了辦法,這次的事情,到了現在她才能確定,鎮國公恐怕只是一顆棋子,並且是並未主動跟他們合作的一顆棋子。孟兆楠的事情,乍一看最可能是鎮國公動了手,但掃開迷霧,便能發現這件事裡頭,鎮國公背了很多黑鍋,卻得不到任何的好處。
鎮國公若是真的那麼笨,就坐不穩鎮國公的位置,宮中異樣的信號,想必這位老大人肯定心知肚明,這位大人向來小心謹慎,必定有辦法先把詔令推辭。事實上,正如孔尚瑾所料,孫錦濤求見的時候,聽到的消息便是,鎮國公因為皇帝過世傷心過度,當場吐了血,如今倒地不起呢!
第111章 夫郎威武
一直走到宮門口,鎮國公才驚覺自己居然被忽悠了,宮裡頭肯定是出了什麼事情,這位孔大人被派去賑災,那是滿朝文武都知道的,如今她私自回來倒也罷了,還讓自己偷偷摸摸的帶她入宮,所為的事情肯定非比尋常。
鎮國公看了看身邊穿著一身下仆衣裳的孔尚瑾,心中叫苦不迭,孔尚瑾似乎注意到她的眼神,還抬頭微微一笑,似乎真的胸有成竹。
鎮國公見她這般淡定,倒是也安心了一些,私底下覺得,說不準這次的事情,是皇帝和這位心腹大臣的合謀呢,自己幫上一把,總比袖手旁觀的好。
其實孔尚瑾心裡頭也是沒底,鎮國公或許沒有攙和之前的事情,但之後的事情會不會站到別人的身後,可就不一定了,要知道他們加所出的孫賢妃雖然進宮多年,但一來並不是很得寵,二來也沒有子嗣,對鎮國公而言,若是那兩位皇女誘以重利的話,叛變的可能性並不是不存在。
幸好,她冒險的舉動還是勝利了,鎮國公雖然猶豫萬分,在她的說服下,還是決定帶著他們冒險入宮。或許這位國公爺也是明白,若是皇帝沒事,她袖手旁觀的話,就算是保住了性命,也保不住鎮國公府的榮華富貴。
行至宮門前,看著鎮國公帶領十數人的隊伍,守衛將他們攔了下來:“國公爺,還請下轎步行。”
鎮國公一臉蒼白,看起來奄奄一息的模樣,聽見這話,似乎真的要下轎行走,但人還沒下轎呢,氣倒是先喘不過來了。
身後一位丫頭連忙上前給她順氣,一邊說道:“我家國公爺因為陛下傷心欲絕,當場就吐了血,哪裡還能走得動路,再說了,先帝時期早已經下過特赦,國公爺是可以坐轎入宮的。”
先帝時期,鎮國公頗為受寵,是有坐轎子入宮的權利,不過鎮國公那時候還是年輕力壯,為了不落人口舌,便一直都是步行。
聽了這話,那兩護衛對視一眼,只好說道:“國公爺乘轎入宮自然是無礙的,但後頭這些護衛……便有些不妥當。”
鎮國公聽了這話,有氣無力的擺了擺手,後頭一群護衛只好留在宮外,只有八個轎夫抬起了轎子。
等進了宮,鎮國公臉上的頹然一掃而空,壓低聲音問身邊的轎夫:“孔大人,我們只帶進來這麼點人,這可如何是好?”
孔尚瑾卻鬆了口氣,能進宮就好:“大人放心,即使顧德妃拿到了鳳印,皇后卻不可能同流合污,她能動用的禁軍屈指可數,別說我們有這麼多人,就是本官一個人,他們也奈何不得。”
鎮國公一想也對,禁軍原本就是只屬於皇帝的軍隊,若是皇帝真的死了,他們或許真的會聽命於這位顧德妃,但若是皇帝的死訊是假的,那孔尚瑾一出面,這些人倒戈的可能性非常大。顧家在宮中是有幾分勢力,但其實手中的武力並不強大。
這般想著,鎮國公又問道:“孔大人,你真的確定,陛下如今還安然無恙嗎?”
孔尚瑾自然確定不了,但在鎮國公面前,卻是一副言笑晏晏的模樣,不知道的一看這笑容,真以為這是皇帝跟她聯手的一場好戲,鎮國公顯然不是那麼了解孔尚瑾,於是一看這笑容就安心了。
入宮步行了一段時間,忽然前頭傳來廝殺喧鬧的聲音,孔尚瑾的臉色一變,急忙帶著人往那邊走,就是一直裝作病重的鎮國公也顧不得了,跳下轎子緊跟而上。
一路聽著聲響到了玄武殿,裡頭卻傳來曹亦德曹大人正義凜然的聲音:“你們這群亂臣賊子,別妄想老夫會屈服,既然傳旨陛下大喪,那遺體在哪兒,皇后又在哪兒,從來沒有還未拜過陛下,就先忙著立新帝的道理。”
很快,裡頭傳出一個氣急敗壞的聲音,那是顧德妃的父親,顧家的家主大人:“哼,敬酒不吃吃罰酒,來人,給我壓著曹大人簽字畫押。”
忽然裡頭一陣亂糟糟的聲音,孔尚瑾再顧不得其他,帶著人沖了進去,一看倒是樂了,自家老娘正一馬當先,將一個禁軍踢翻在地。
看見闖進來的人,顧家的人臉色大變,曹亦德大人卻驚喜的叫道:“孔大人,你回來了,老夫就知道,我主聖明,怎麼可能中了這些賊人的jian計。”
曹大人那程亮的眼神,都讓孔尚瑾不好意思告訴她,這件事還真的是趙旭大意了,自己居然也中計了。
當然,這可不是解釋的時候,孔尚瑾冷冷一笑,看向那些人的眼中帶著無盡的冷意:“顧大人,您這是要做什麼?”
顧家家主臉色莫名,很快叫道:“孔尚瑾,聖上派遣你去江南賑災,你居然半路返回,莫不是要造反嗎!”
孔尚瑾卻忽然拿出兵符,在眾位大人面前一晃悠,足以讓他們看清楚兵符的模樣,隨後淡淡說道:“皇上早就知悉你們的陰謀,不過是想要看看,到底是哪些人心懷不軌,將計就計罷了。如今七皇女和十皇女的軍隊,都被絞殺殆盡,顧大人,您就不要冥頑不靈,趁早放下屠刀才是正理。”
兵符是真的,孔尚瑾又是皇帝的心腹,這話一出,大部分人都相信了,一時之間方才還有些猶猶豫豫的大人們,也對顧大人破口大罵起來。
顧大人臉色鐵青,忽然冷笑著說道:“巧辭令色,陛下已經駕崩,臨死之前傳旨二皇女接任新君,你等不從,便是欺君罔上。”
被掌控的一部分禁軍,原本就是先皇后留下的伏筆,這位統領大人跟顧家交情匪淺,一時之間只站在顧大人身後不說話。
孔尚瑾卻似乎一點兒也不著急,笑著問道:“何大人也是這般想的嗎?”
這一場宮變史稱庚午之亂,宮中顧德妃宮變在先,沉寂多年的七皇女趙晨,十皇女趙晃以救駕為名,糾結了十萬大軍,忽然發難。
孔尚瑾後來才知道,趙旭早就察覺十皇女的動作,對她多有提防,但怎麼都沒有想到,顧家和七皇女居然跟她聯手起來。
或者對顧家而言,一個不親近顧家的皇帝,遠遠不如年幼無知,能夠隨便顧家掌控的皇次女來得好,在七皇女和十皇女的蠱惑下,他們會動心也不奇怪。
宮裡頭顧德妃以為自己是黃雀,卻不知道自己才是別人眼中的螳螂,趙晨趙晃怎麼可能為他人做嫁衣裳。
如果不是趙旭將宮中清洗的厲害,他們沒有辦法神不知鬼不覺的對趙旭動手,也不會與顧家一起謀算。
幸好他們三房勢力各自都是心懷不軌,為了最後的皇位相互提防,這才導致一擊不中,給了趙旭反擊的餘地。
趙旭也是個狠人,在察覺到自己中計的時候,乾脆來了個將計就計,她倒是要看看,自己曾經的那些姐妹,到底還留下多少底牌。這次若是不能一舉將他們拔除,他也是如鯁在噎食難安寢。
只是趙旭沒有料到的是,叛變的人中,居然有她的親表弟顧德妃,而在太女死後,一直向她示好的顧家,義無反顧的直接反叛了。
被一個顧德妃禁錮宮中,趙旭的憋屈可想而知,這會兒她倒是感慨,自己能夠安然長大,先皇后的布局作用極大,如今看來,先皇后不愧是連死都讓先帝惦記的人。
顧皇后是個聰明人,他疼愛自己的一雙女兒,所以為他們留下了不少的眼線,但同樣的,他也是顧家的兒子,當這些人為顧家所用,便成了對付趙旭的一把利劍。
趙旭對這些人不會設防,顧德妃才會有動手腳的可能。
若是事情如七皇女與十皇女預料的那般,趙旭垂死,宮中為了皇位亂成一團,他們借著救駕的名義遣兵調將,到時候顧德妃罪名就擺在那兒,整一個顧家都只有死路一條,再然後,十皇女斷了一條手臂,不可能成為君主,那皇位就是七皇女的了。
只可惜的是,趙旭早有預料,雖然因為信任顧皇后留下的人,才中了暗招,但她布下的暗線很快掌握了宮中大局,看起來顧德妃將皇后一派逼得無路可走,只能鎖宮不出,實際上,如果不是趙旭昏迷未醒,恐怕顧德妃早就被拿下了。
而七皇女和十皇女所謂救駕的隊伍,剛剛將皇城包圍起來,就遇到了孔尚瑾帶回來的人馬,雙方展開了一番惡戰。
若是孔尚瑾晚了一步,那皇城在這兩人的掌控之中,到時候永寧侯府的人,都成了威脅她的把柄,只可惜孔尚瑾反映的太快,回來的也太快,以至於她們埋下的人還未來得及行動。
城外惡戰,宮內也是一番惡鬥,有皇后的鳳印在,大部分官員即使心中懷疑,也不得不進宮奔喪,這群人都是文人,一進宮便被顧家控制,其中曹亦德、永寧侯等人,更是被重點照顧。
聽著外頭的廝殺聲音,皇后臉色慘敗,身後的莊嬪緊緊抱著女兒,他心中明白,一旦顧德妃衝進來,第一個要殺的恐怕就是女兒。
皇后捏緊了拳頭,厲聲喝道:“皇上到底什麼時候能夠醒來。”
太醫也是一頭冷汗,連聲說道:“皇上所中的是斷腸糙之毒,幸而提前服用了護心丹,才為解毒爭取了時間,但這畢竟是劇毒,臣等只能竭盡所能……”
皇后抬手阻止了她的話,說道:“你只給我一句話,皇上到底什麼時候能夠醒來?”
那太醫擦了擦冷汗,忙說道:“最遲明日午時便能醒來。”
皇后臉色微微發白,看外頭的動靜便能知道,顧德妃怕是已經等不及了,只是皇上沒有醒來,他手中掌握的禁軍只有這麼點人,如今連宮門都出不去,京衛所那邊也不知如何了,到底能不能堅持到明日都是未知數。
最讓皇后擔心的一個是,七皇女和十皇女必定不會放過這般大好機會,一旦他們帶領的人馬闖入京城,就不是顧家這般的小打小鬧了。
皇后深深吸了口氣,心中也有一些慌神,看了眼身後的莊嬪,開口說道:“正德宮有一條暗道,直通宮外,若是真有萬一,你帶著皇長女先走。”
莊嬪沒料到皇后居然說了這般的話,連忙說道:“皇后娘娘,這……”
皇后卻說道:“不必多說,若是真的到了那樣的地步,你要為皇上留住唯一的血脈。”
至於那位顧家的皇女,若是顧家得勢那倒是還好,若是七皇女和十皇女得勢,那也只有死路一條。
莊嬪哆嗦著嘴唇,若是只有他自己的話,就是拼了性命,也是要與帝後共進退的,但他還有女兒,女兒還這么小,她不能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死在宮中。
皇后嘆了口氣,重新坐到床邊,看著略顯憔悴的皇帝,忍不住落下淚下,這時候她不免想著,若是孔尚瑾沒有出京,以她在軍中的地位,登高一喝,即使沒有趙旭的命令,恐怕也能暫時調遣京城衛所的人,解皇宮之危。
孔尚瑾若是知道皇后心中所想的話,恐怕也會吐出一口鮮血,她哪有那樣的本事,這邊有兵符在呢,忽悠這位錢峰錢指揮使過來救駕,都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幸好他們來的還算及時,與七皇女帶領的大軍正好遇上,雖然暫時誰也別想進京了,但同樣的也擋住了對方。
大軍對戰,並不是一時之間就能結束的,孔尚瑾記掛京中大局,暗中帶著數百人潛入京中,進京之後便知道局勢不妙,京城百姓對時局敏感的很,若不是發生了什麼大事兒,這時候肯定不能家家閉戶。
孔尚瑾原打算先回家探探消息,誰知道還未靠近永寧侯府,便看見許多暗中潛伏的人,只得先打消了這個消息,她心思一轉,直接去了孫家。
孫家主家並不在京城,這邊的宅子是孫錦濤自己住的,孫錦濤官位不高,跟永寧侯府的關係也不算近,這邊顯然不在顧家的監視之中。
看見忽然出現的孔尚瑾,孫錦濤也是大為吃驚,她隱隱察覺這些日子京中大局不對,已經閉門不出,這會兒原原本本的將自己打探到的消息說了一遍。
等聽到包括侯府在內,許多大人和內眷都已經進宮,孔尚瑾心頭一跳,知道事情不妙。
孔尚瑾猶豫了一番,終於開口說道:“錦濤,我需要你幫我去找一個人。”
孫錦濤臉頰微微抽搐,從心底說,她其實並不願意攙和這麼危險的事情,但她更明白,這是自己向上一步的大好機會,很快,孫錦濤便下定了決心,問道:“誰?”
“鎮國公。”孔尚瑾開口說道,不等孫錦濤驚訝,繼續說道,“如今也只有她,能夠帶我們進宮。”
孫錦濤很想問說,既然這麼多大人都被召進宮,鎮國公很可能也已經進宮了,但見孔尚瑾信誓旦旦的模樣,只好先出門打探。
孔尚瑾會想到鎮國公,也是真的沒了辦法,這次的事情,到了現在她才能確定,鎮國公恐怕只是一顆棋子,並且是並未主動跟他們合作的一顆棋子。孟兆楠的事情,乍一看最可能是鎮國公動了手,但掃開迷霧,便能發現這件事裡頭,鎮國公背了很多黑鍋,卻得不到任何的好處。
鎮國公若是真的那麼笨,就坐不穩鎮國公的位置,宮中異樣的信號,想必這位老大人肯定心知肚明,這位大人向來小心謹慎,必定有辦法先把詔令推辭。事實上,正如孔尚瑾所料,孫錦濤求見的時候,聽到的消息便是,鎮國公因為皇帝過世傷心過度,當場吐了血,如今倒地不起呢!
第111章 夫郎威武
一直走到宮門口,鎮國公才驚覺自己居然被忽悠了,宮裡頭肯定是出了什麼事情,這位孔大人被派去賑災,那是滿朝文武都知道的,如今她私自回來倒也罷了,還讓自己偷偷摸摸的帶她入宮,所為的事情肯定非比尋常。
鎮國公看了看身邊穿著一身下仆衣裳的孔尚瑾,心中叫苦不迭,孔尚瑾似乎注意到她的眼神,還抬頭微微一笑,似乎真的胸有成竹。
鎮國公見她這般淡定,倒是也安心了一些,私底下覺得,說不準這次的事情,是皇帝和這位心腹大臣的合謀呢,自己幫上一把,總比袖手旁觀的好。
其實孔尚瑾心裡頭也是沒底,鎮國公或許沒有攙和之前的事情,但之後的事情會不會站到別人的身後,可就不一定了,要知道他們加所出的孫賢妃雖然進宮多年,但一來並不是很得寵,二來也沒有子嗣,對鎮國公而言,若是那兩位皇女誘以重利的話,叛變的可能性並不是不存在。
幸好,她冒險的舉動還是勝利了,鎮國公雖然猶豫萬分,在她的說服下,還是決定帶著他們冒險入宮。或許這位國公爺也是明白,若是皇帝沒事,她袖手旁觀的話,就算是保住了性命,也保不住鎮國公府的榮華富貴。
行至宮門前,看著鎮國公帶領十數人的隊伍,守衛將他們攔了下來:“國公爺,還請下轎步行。”
鎮國公一臉蒼白,看起來奄奄一息的模樣,聽見這話,似乎真的要下轎行走,但人還沒下轎呢,氣倒是先喘不過來了。
身後一位丫頭連忙上前給她順氣,一邊說道:“我家國公爺因為陛下傷心欲絕,當場就吐了血,哪裡還能走得動路,再說了,先帝時期早已經下過特赦,國公爺是可以坐轎入宮的。”
先帝時期,鎮國公頗為受寵,是有坐轎子入宮的權利,不過鎮國公那時候還是年輕力壯,為了不落人口舌,便一直都是步行。
聽了這話,那兩護衛對視一眼,只好說道:“國公爺乘轎入宮自然是無礙的,但後頭這些護衛……便有些不妥當。”
鎮國公聽了這話,有氣無力的擺了擺手,後頭一群護衛只好留在宮外,只有八個轎夫抬起了轎子。
等進了宮,鎮國公臉上的頹然一掃而空,壓低聲音問身邊的轎夫:“孔大人,我們只帶進來這麼點人,這可如何是好?”
孔尚瑾卻鬆了口氣,能進宮就好:“大人放心,即使顧德妃拿到了鳳印,皇后卻不可能同流合污,她能動用的禁軍屈指可數,別說我們有這麼多人,就是本官一個人,他們也奈何不得。”
鎮國公一想也對,禁軍原本就是只屬於皇帝的軍隊,若是皇帝真的死了,他們或許真的會聽命於這位顧德妃,但若是皇帝的死訊是假的,那孔尚瑾一出面,這些人倒戈的可能性非常大。顧家在宮中是有幾分勢力,但其實手中的武力並不強大。
這般想著,鎮國公又問道:“孔大人,你真的確定,陛下如今還安然無恙嗎?”
孔尚瑾自然確定不了,但在鎮國公面前,卻是一副言笑晏晏的模樣,不知道的一看這笑容,真以為這是皇帝跟她聯手的一場好戲,鎮國公顯然不是那麼了解孔尚瑾,於是一看這笑容就安心了。
入宮步行了一段時間,忽然前頭傳來廝殺喧鬧的聲音,孔尚瑾的臉色一變,急忙帶著人往那邊走,就是一直裝作病重的鎮國公也顧不得了,跳下轎子緊跟而上。
一路聽著聲響到了玄武殿,裡頭卻傳來曹亦德曹大人正義凜然的聲音:“你們這群亂臣賊子,別妄想老夫會屈服,既然傳旨陛下大喪,那遺體在哪兒,皇后又在哪兒,從來沒有還未拜過陛下,就先忙著立新帝的道理。”
很快,裡頭傳出一個氣急敗壞的聲音,那是顧德妃的父親,顧家的家主大人:“哼,敬酒不吃吃罰酒,來人,給我壓著曹大人簽字畫押。”
忽然裡頭一陣亂糟糟的聲音,孔尚瑾再顧不得其他,帶著人沖了進去,一看倒是樂了,自家老娘正一馬當先,將一個禁軍踢翻在地。
看見闖進來的人,顧家的人臉色大變,曹亦德大人卻驚喜的叫道:“孔大人,你回來了,老夫就知道,我主聖明,怎麼可能中了這些賊人的jian計。”
曹大人那程亮的眼神,都讓孔尚瑾不好意思告訴她,這件事還真的是趙旭大意了,自己居然也中計了。
當然,這可不是解釋的時候,孔尚瑾冷冷一笑,看向那些人的眼中帶著無盡的冷意:“顧大人,您這是要做什麼?”
顧家家主臉色莫名,很快叫道:“孔尚瑾,聖上派遣你去江南賑災,你居然半路返回,莫不是要造反嗎!”
孔尚瑾卻忽然拿出兵符,在眾位大人面前一晃悠,足以讓他們看清楚兵符的模樣,隨後淡淡說道:“皇上早就知悉你們的陰謀,不過是想要看看,到底是哪些人心懷不軌,將計就計罷了。如今七皇女和十皇女的軍隊,都被絞殺殆盡,顧大人,您就不要冥頑不靈,趁早放下屠刀才是正理。”
兵符是真的,孔尚瑾又是皇帝的心腹,這話一出,大部分人都相信了,一時之間方才還有些猶猶豫豫的大人們,也對顧大人破口大罵起來。
顧大人臉色鐵青,忽然冷笑著說道:“巧辭令色,陛下已經駕崩,臨死之前傳旨二皇女接任新君,你等不從,便是欺君罔上。”
被掌控的一部分禁軍,原本就是先皇后留下的伏筆,這位統領大人跟顧家交情匪淺,一時之間只站在顧大人身後不說話。
孔尚瑾卻似乎一點兒也不著急,笑著問道:“何大人也是這般想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