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孔尚瑾心中有些無法理解,要知道三皇女可是死在八皇女的手中,三皇女遺留下來的人手,即使是要打擊報復,首選的人,也該是斷了一條手臂,那位被養在京中的十皇女才是啊。

  再有一個,三皇女死的時候,先帝可還活著,如今趙旭的地位已經穩穩噹噹,他們不想著投誠,何必這般作死。

  凡是人做出一個舉動,必定有背後的利益在,在孔尚瑾看來,孟兆楠在江南一帶竭澤而漁,那就是自己作死!別的不說,趙旭上位之後,雖然並不重用其他皇女遺留下的人手,但也並不趕盡殺絕,畢竟大部分參與了黨爭的臣子,已經被先帝全部卡擦了。

  孟兆楠若是能安安穩穩的做她的巡撫大人,未必沒有風光告老那一日,而現在,江南的事情已經掩蓋不住,孟兆楠肯定也知道,即使她能弄死一個兩個的欽差,總不可能與整一個朝廷為敵,如今朝中無大事,趙旭肯定會騰出手來,狠狠的收拾她。

  到底是為什麼,孟兆楠選擇了這樣一條路,莫不是在三皇女受寵的時候貪的太多,以至於收不住手了。左思右想,孔尚瑾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這個理由了,倒是也有幾分可能,畢竟身在官場身不由己,三皇女一死,沒有人給這位孟大人背著,自然攤子只會越來越大。

  想到這些,孔尚瑾暫時將這個疑問拋到腦後,問道:“如今江南,哪裡的情形最糟糕?”

  李夢軒嘆了口氣,繼續說道:“麗州那邊,麗州一帶直接受災,百姓百無存一,不僅僅是良田,連房屋都所剩無幾,百姓求告無門,只能逃難到附近的州府,偏偏孟兆楠下了令,不許任何州府收容難民,強行將他們驅趕回原籍。”

  孔尚瑾皺了皺眉頭,若是這樣的狀況持續下去,恐怕不僅僅是大水,瘟疫,更有甚者會發生民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果然李夢軒已經繼續說道:“下官進京之前,已經聽說有難民集眾,搶掠富戶的事情發生。”

  “大人,若是真的如此的話,我們是不是先去鄭州,請那邊的指揮使派遣軍隊隨行,不然的話,大人的安全恐怕。”聽了這話,隨行的下官果然心中擔心,這次孔尚瑾帶出來的人,卻是十分機靈的趙志龍。

  孔尚瑾卻皺了眉頭,要知道鄭州在江南一帶的西邊,若是繞道鄭州再過去江南的話,前後肯定會耽誤不少的功夫。

  但趙志龍的話也是對的,若是自己只帶著這些人過去江南,恐怕不碰上難民,也會被孟兆楠一鍋端了。

  思索再三,孔尚瑾吩咐道:“你帶上幾位太醫和護衛隊,先趕往江南,在附近先找地方隱藏起來,等我帶人過來,會合之後再一起進去。”

  這般一來,不用擔心那幾位年老體衰的太醫耽誤行程,孔尚瑾親自去借兵,來回肯定比帶著這些人快。

  趙志龍一聽,連忙說道:“大人,這可使不得,若是您身邊一個人都沒有,到時候若是遇到了什麼事兒,這可怎麼辦?”

  說到底,孔尚瑾才是他們的主心骨,若是這位大人出事,即使他們能把事情辦得圓圓滿滿的,皇帝也不會高興到哪裡去。

  孔尚瑾卻好笑的說道:“你們跟著我才是累贅,遇到什麼事情,我總是能自救的。放心吧。”

  李夢軒這時候卻說道:“不如我隨大人一起趕往鄭州,我與那位鄭州指揮使略有相識,能夠省卻幾分功夫。”

  孔尚瑾眼神微微一閃,想了想還是點頭答應下來,轉頭吩咐那些護衛:“你們好好保護幾位大人的安全,先不要貿貿然行動。”

  為首的隊長有些猶豫的說道:“但是皇上吩咐,讓我們一定要保護大人的安危。”

  孔尚瑾卻說道:“皇上也說了,讓你們聽我的話,再說了,我前去借兵,能有什麼事兒。”

  那隊長聽了這話,總算是沒有再堅持,孔尚瑾看了看他們的隊伍,又囑咐了趙志龍一番,才帶著李夢軒朝著鄭州的方向趕去。

  這頭趙志龍心中忐忑,帶著人一路快行,那幾位太醫身體有些吃不消,但也知道事情輕重,並不敢有任何怨言。

  誰知道一路走走停停,趙志龍越看越覺得心裡頭奇怪,按理來說,江南一帶出了那般的大事,這一路走來,就算孟兆楠將難民全部攔住,也不可能一點兒風聲都沒有。

  越是靠近江南,趙志龍越是心驚肉跳,周圍的百姓雖不是笑容滿面,但並無多少愁苦,她詢問了幾次江南的事情,她們也都是一問三不知。

  別以為百姓愚昧,這樣的大事,首先知道的就是他們,趙志龍心中赫然明白,這件事是個陰謀。真要是那樣的話,單獨行動的孔大人,這會兒肯定遇上了麻煩。

  正如趙志龍所想,這會兒孔尚瑾確實是遇到了大麻煩,看著手臂上的傷口,對面那原本斯文文人模樣的李夢軒如今戴上了猙獰的臉孔,手中的尖刺上頭尤帶著血色,哪裡還有絲毫為國為民的模樣。

  孔尚瑾冷笑一聲,將佩劍擋在面前:“終於忍不住了嗎?”

  李夢軒臉色微微一變,冷冷說道:“莫非你早就知道。”

  孔尚瑾卻搖了搖頭:“原本我確實不知,還以為有人能夠手段通天,不但攔住了驛站的消息,還讓檢察院毫無作為,不過這一路走來,李大人的體格,實在讓我心中懷疑。”

  李夢軒冷冷一笑,卻不知道自己哪裡露出了破綻。孔尚瑾卻說道:“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大人,似乎很著急的趕路,但即使如此,這位大人也不該忽視了身邊的百姓才是。”

  李夢軒忽然想到,昨日晚上,他們借宿民家,她大晚上的肚子餓,便讓那家的夫郎做了一晚肉絲麵。

  孔尚瑾自然不會因為這般細小的事情,就懷疑了這位寫了血書的李大人,只是一路走來,即使李夢軒假裝的很好,多多少少有些破綻,不是真正的好人,即使演繹的再好,細心觀察的話,總還是有些不對勁。

  孔尚瑾心中有了懷疑之後,便細心觀察,等看見李夢軒手掌裡頭帶著薄薄的繭子時,才確定了一些。

  雖然不是說文人便不會習武,但按照朝廷的記載,這位李大人可不是會武藝之人,而她手中的繭子,沒有個幾十年也下不來。

  李夢軒冷冷一笑,嘲諷著說道:“你就是知道了又能如何?如今可是太晚了!”

  孔尚瑾卻說道:“怎麼會晚,既然知道你是假的,那江南大難恐怕也是假的,孟兆楠固然不是個清官,但不可能昏庸殘暴至此,想必大水是有,但早已經被解決了吧,你們此次動作,莫不是只為了引我出京。”

  作為戶部尚書,想拉她下馬的人不在少數,但這般大費周章,總不可能只為了她。孔尚瑾心思百轉,唯一意識到的是,京中恐怕已經爆發了大亂子。

  果然,那李夢軒笑著說道:“就算我殺不死你,但狗皇帝一死,你便是喪家之犬,自然有人會幫我收拾你。”

  孔尚瑾眼神一冷,若是真的如她所料,這次京中的麻煩還不小,她相信趙旭並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人,但一想到家中老小,難道有些心浮氣躁:“那我就先收拾了你,黃泉路上,你可以慢慢等,看我會不會下來陪你!”

  論單打獨鬥,李夢軒自然不是孔尚瑾的對手,既然孔尚瑾已經對她起了疑心,自然繞開了去鄭州最容易被埋伏的路,李夢軒臨死之前,還在狂笑,那種笑聲讓孔尚瑾心中暴躁。

  幸好,這裡距離鄭州已經不遠,如果京城出事,那麼鄭州的軍隊,很可能成為救命的關鍵。

  這些人肯定不會想到,千辛萬苦的將她弄出京城,使得趙旭斷掉了一條臂膀,卻帶來了另一個大麻煩。

  或許在他們的心中,趙旭即使信任孔尚瑾,也不會將兵符給她,最多不過是下一道聖旨,讓孔尚瑾能夠驅使鄭州的軍隊賑災罷了。

  一沒有兵符,二沒有聖旨,孔尚瑾即使巧舌如簧,也不可能說動那位指揮使。畢竟沒有御旨,隨意動用軍隊可是抄家滅族的大罪。

  可惜的是,趙旭超乎預料的信任這個師妹,居然私下裡將兵符給了她,從而給了孔尚瑾絕地反擊的機會。

  當然,只憑著一個李夢軒,幾句似是而非的話,就敢直接拉著軍隊往京城走,也不是尋常人敢做的事情。

  錢峰錢指揮使這會兒還暈暈乎乎的,雖然孔尚瑾拿出了真真實實的兵符,但三倆句話,怎麼就把他忽悠帶著人往京城趕。

  京城那邊沒有絲毫的消息,錢峰越想越是不安,如果這位孔大人的消息是錯誤的,那她貿貿然的動用了軍隊,恐怕不但不能建功立業,連現在的職位都保不住。一想到慘澹的未來,錢峰恨不得現在就拉著隊伍回去。

  只是孔尚瑾怎麼可能給她這樣的機會,每次看見錢峰大指揮使那張苦臉,便安慰道:“放心吧錢大人,此次之後,您的大功,皇上一定看在眼中。”

  錢峰每次要開口,一看見孔尚瑾畫出來的新鮮大餅子,就控制不住的想冒險一次。

  雖然面上淡定,孔尚瑾心中也是著急上火,但越是這樣的時候,她越是不能慌亂,若是連她都慌亂起來,誰還能去支持京中的人。

  一時之間,孔尚瑾只希望自己推測錯誤,即使因此自己會獲罪也無所謂。

  京衛指揮使司和禁軍早就是趙旭的人,不可能會不露痕跡的全部叛變,若是有人打算動手政變,最有可能還是從趙旭本人身上動手。

  皇宮雖然是皇帝的地盤,但其實勢力複雜,尤其是先帝時期,幾位后妃爭權的厲害,看看先徐妃能夠弄出一隊男兵,直接控制了□□,就可見一斑。

  皇后……想到這位後宮之主,孔尚瑾忍不住皺了皺眉頭,皇后無女,皇帝安然無恙的時候自然沒問題,一旦趙旭出現了問題,這位身世一般,還沒有誕下皇女的皇后,恐怕說話的分量還不如其餘幾個身家顯赫的妃子。

  第110章 血夜

  會讓趙旭相信,並且當機立斷的派出孔尚瑾作為欽差處理江南大事兒,自然不可能只是憑著李夢軒的一封血書,隨之而來的,還有萬民聯名上書和幾位大人的親筆信,這些東西究竟是真是假,孔尚瑾現在也拿不準,江南畢竟遠離皇城,若是有人從那邊動手腳的話,收買幾個人也是可能的。

  在孔尚瑾離開京城之後,趙旭也隱隱覺得不安,讓京衛所和禁軍加強了巡邏,只是不管是京衛所還是禁軍,都沒有察覺到任何的異常,趙旭也覺得可能是自己想太多,她如今皇位穩穩噹噹的,不是別人隨便可以撼動的。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忽然一日,該上朝的趙旭忽然昏迷不醒,就是太醫也找不到任何的問題,朝堂譁然,一時之間惶惶不可終日。就如孔尚瑾考慮的那般,趙旭一倒下,朝堂之中沒有可以全然做主的人,後宮之中,皇后倒是先出面穩住了其他人,但隨著趙旭一日日昏迷不醒,見見的,皇后的話便有些不管用起來。

  如今後宮之中,生育了皇女的兩位后妃,一個是沒落家世出生,如今只是嬪位的莊嬪,莊嬪為人低調,如果不是生下了皇長女,恐怕一直都活默默無聞下去,據說莊嬪並不受皇帝喜歡,固然幸運的生下了皇長女,如今的分位也是不高,而皇長女的身體據說一直不太好,病病歪歪的。

  另一個皇女卻是顧德妃生下的黃次女,德妃是先皇后的侄子,這位皇次女的身份,可比皇長女貴重許多,就是趙旭也多有重視。如今皇長女三歲,皇次女兩歲,都還是不曉事兒的年紀,趙旭一出世,莊嬪心中害怕,只把皇長女帶在身邊,將宮門牢牢緊閉,竟是來了個閉門不出。

  比起莊嬪,德妃卻膽大的多,日日都帶著皇次女到趙旭跟前盡孝,先不說才兩歲的皇次女知不知道孝順兩個字如何寫,他這般一來,直接導致皇后的威信下降,宮內議論紛紛,若是趙旭出事,只怕皇位就會落到這位皇次女的手中,這般一來,到時候德妃還真有可能成為太后。

  宮中最是不乏踩低捧高之人,隨著趙旭昏迷的時間越來越差,德妃如日中天,隱隱有超越皇后的趨勢。皇后對這樣的情況也是驚怒不已,找德妃私下談了好幾次,只可惜德妃顯然不再把他的話放在心上,甚至隱隱透露出,皇帝若是好不了,就該迅速傳位的意思。

  國不可一日無君,趙旭昏迷不醒,就是太醫院的人也說不出個究竟來,這時候顧家首先發難,要求讓皇次女上朝監政。

  顧家玩了這麼一手,卻也有一些人同意,但大部分人卻堅持反對,其中反對的人以曹亦德為首。

  曹亦德為人迂腐,卻著實是為老大人,在她看來,雖然如今皇上昏迷不醒,但只要朝中大臣們各行其是,明朝暫時不會出大問題。

  皇次女監政,這是哪朝哪代都沒有的事情,別說這位皇次女只是庶出,如今也只有兩歲的年紀,就算是年富力強的成年女子,也沒道理無名無份的占據了政事。

  曹亦德的意見,代表了大部分人的意見,皇次女才兩歲,她監政,那還不是她背後的顧家說了算。這可不是大部分人願意看到的。

  皇后生怕顧家狗急跳牆,直接對皇長女動手,若是宮裡頭只剩下一個皇女,那皇次女的身份可就名正言順多了。

  皇后索性將莊嬪和皇長女接到自己宮中,幸好皇帝對他還算信任,他手中也有一道密令,在特殊時期能夠直接動用禁軍。

  皇后這般動作,也是做了最壞的打算,但沒有料到的是,他前腳將皇長女帶走,德妃後腳就帶著皇次女上門了。

  這一場宮變以孔尚瑾被用計調遣出京,趙旭昏迷不行為開端,顧德妃效仿先徐妃,採用宮人和內侍為主的武裝隊伍,封鎖了皇后的正德宮,雖然有皇后緊急調遣的禁軍在,他們一時奈何不得,但宮中這一日卻往外傳出消息,趙旭已經駕崩,臨終之前傳位二皇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