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幸而瓊州府衙還沒有被拆掉。方笑世進去轉悠了一圈,欣慰地道:“雖然缺磚少瓦,屋頂漏雨、四面漏風,牌匾掉色,柱子掉漆,但屋架子還是在的。”
瓊州通判王大志聽得滿頭大汗。
瓊州下轄二十三個小縣,不滿兩百戶的下縣占了大半,幾個剛剛滿四百戶的“大縣”又是不服管的,呆在這種鳥地方一輩子都出不了頭。通常這種下等州都由他們這些通判兼任知州,哪知上頭會把一尊大神放下來?
見方笑世滿口嫌棄,王大志趕緊說:“國舅爺要是不滿意,可以不住府衙……”
“很滿意。”國舅爺駁回之後,橫睨王大志一眼,吩咐:“去吧,找人把府衙里里外外修一遍。”
剛從府衙一把手降到二把手的王大志沒敢抗命,但遲疑地說:“府庫里的錢不多了。”
“不必從府衙出錢。”國舅爺笑了笑:“去找人吧。”
“國舅爺,官不修衙啊!”王大志所說的官不修衙卻是慣例,一來是不浪費鋪張以示自己的清廉,二來呢,地方官最久的便是三五年一換,誰願意出錢替別人修房子?所以府衙破敗是必然的。
國舅爺大言不慚:“論為官清廉,有人比得過我嗎?不必做這些門面功夫。”
一旁的方笑世譏笑:“‘為官’清廉!為人又如何?”
國舅爺依然毫不羞愧:“為人自然是怎麼舒坦怎麼來。”
王大志想想也對,在瓊州當官確實貪不起來,爛攤子倒有一堆,比方說前些時候大半的縣遭了海難,連稅收都繳不上。不過對於國舅爺兩人的對話,他卻是不敢插口的。
似乎注意到王大志還在邊上,國舅爺轉頭說了句:“王通判再去做個牌匾掛在府衙外吧,寫上‘官不休衙’,休閉的休。”
王大志大奇:“國舅爺準備日夜開堂接受百姓鳴冤?那可是很辛苦的!尤其是碰上刁民來搗亂,那可真是吃不消啊!不過若真是不休衙,官府的民望一定如日中天,國舅爺英明!”
“不是我,”耐心地等他說完,國舅爺笑得和善:“是王通判你。”
“什……什麼?”
“這人心胸狹窄,最容不得別人不聽他的。他叫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太囉嗦的後果是讓他覺得你很閒。”方笑世難得好心地解釋,“這下好了,你慢慢忙去吧。”這話更多的卻是幸災樂禍。
王大志欲哭無淚。
方笑世憐憫地拍拍王大志的肩,跟著國舅爺進了府衙後院。國舅爺突然說道:“你也很閒。”
方笑世笑了起來:“怎麼?決定對我委以重任?”
“不敢。”國舅爺漫道:“怎麼敢差遣襄樊季淳義季老的孫兒?”
方笑世一直以來自恃的冷靜與狂妄霎時消失了,那總是含著譏諷的眉眼冷了下來:“你去查我!”
“對於不請自來的人不查才奇怪,不是嗎?”國舅爺仍是雲淡風輕:“查到的也不多,說來不過是‘季家少子,少聰敏,有才名,然喜南風,戀同窗好友蘇言,其父怒之,逐出家門。夜尋蘇言,不得見。遂改從母姓,以笑世為名,遠遊他鄉’……與你所說的也沒什麼不同。”
方笑世雙手鬆了又握:“我自然是以誠待你!而你?派人去查我!”
似乎沒料到他會有這麼大的反應,國舅爺沒說話,逕自進了房。
“你知道我最後悔的是什麼嗎?”方笑世緊隨其後:“我後悔因為那點小事離家,我後悔他們瀕臨生死,我卻還在醉生夢死……我後悔,為了那麼一點委屈,就再也沒有回去。其實父親最心軟,只要我認了錯,他就不會怪我。如果我還在家裡,就算打昏了他們帶著南逃,我也會讓他們活下來的。”所以他不想任何人再提起!尤其是以那種淡極無謂的語氣提起!
方笑世說得混亂,國舅爺卻聽明白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疼鑽進心裡,軟下了向來的冷硬,他緩緩道:“其實你們季家還有人活著。”
方笑世霎時僵住:“還有人活著……”
“你大哥的兒子,眼下跟衡弟一般大。”國舅爺說:“如果你親自去查,也是很容易查到的。”
方笑世冷譏:“你要回汴京也是很容易的,為什麼你連進都不敢進?”
見他像刺蝟一樣豎起倒刺,國舅爺也知自己的做法確實傷了他。不過他從不隱瞞自己的惡形惡狀,懷疑就是懷疑,不信就是不信,他不會假惺惺地裝作惺惺相惜。
國舅爺取出一封密信遞給方笑世:“這裡面說的是你侄兒如何獲救和他如今的下落,看不看由你。”說完就關上房門出去了。
接著忙交接,忙布置,直到落日偏西國舅爺才重回後院。
方笑世橫坐榻上有一口沒一口地喝著酒,若不細看,定然沒法發現他眼眶微紅,有哭過的痕跡。
也許旁人不明白像他這樣一個人怎麼可能會哭?但想想那日他說“無親無友、無處是家的滋味我很明白”,再想想他方才說“最後悔離家”,就能瞭然了。
世間最難釋懷的,就是死別。
見國舅爺回來,方笑世難看地笑了:“你說,世上怎麼會有這麼傻的人?”
國舅爺也是看過那封信的,應道:“人總會為了某些東西變傻。”
“為什麼?明明說‘圖的是你的家世,你一無所有了,我只覺得骯髒’,到頭來卻為了救一個跟他沒親沒故的孩子送了命?你說世上怎麼會有這麼傻的人?他覺得這樣很偉大嗎?傻才對吧?你說是不是?”
國舅爺沒有應。
方笑世又自顧自地說:“傻的是我,你說我怎麼就看不清?他說的明明不是真的,我竟然信了,還說什麼‘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到頭來我才是笑話!”
原來當初在狄兵重圍下救方笑世侄兒脫險的,竟是那曾對方笑世惡言相向的蘇言!
蘇言的心思,國舅爺是能猜出來的。大抵是蘇言不願方笑世因一時迷戀而被趕出季家,因而故意說出絕情的話。他大概以為方笑世會回季家,根本沒想到方笑世會決然遠走他鄉。
說到底,不過是陰差陽錯的一段情殤罷了。
但情愛滋味國舅爺還不曾真正嘗過,所以面對驟然獲知真相的方笑世他也無從安慰,只能在旁聽他緩緩細說——說那府學窗邊伴著朗朗讀書聲的共坐,說那躡手躡足去別人院外偷李的時光,說那個光是十指交握就會紅透耳根的人,若是一口親下去,脖子都會泛了紅暈……那年少懵懂卻滲著蜜帶著甜的愛戀似乎怎麼說都說不盡。
“我這輩子大概再也不會那樣喜歡一個人了。”最後方笑世這樣說。
國舅爺想了想,淡道:“我也是。”
也不知是由誰而始,兩人又再交纏在一起,仿佛兩隻失了一切的野獸在夜幕掩映下互舔著傷口。
國舅爺知他此時需要的不是柔情,而是盡情的宣洩,因而一反當日有過的纏綿,完完全全地控住了喘息微促的方笑世。密雨般的吻落在他頰邊,頸邊,雙手則在他身上不斷挑弄,將他的情慾盡數引出。
反覆數回,方笑世終於沒了氣力,隱忍已久的熱淚也隨那沾滿國舅爺雙手的銀液溢出。眼前這人絲毫不懂情愛,眼前這人從來不說好話,眼前這人愛做真惡人真小人……眼前這人跟自己一樣,都像是天地間的孤魂。
身體總是輕易屈從於欲望,無論喜歡不喜歡,縱情肆意,總能得到快感,那心呢?
有那麼多無法挽回的事,有那麼多沒能做到的事,無一不是追悔莫及,那眼前的呢?
如果沒能把握,是不是也會後悔?
依然是裸呈相對,依然是緊密相貼,但比之上回,彼此之間仿佛近了一些、又遠了一些,某種看不清也摸不著得東西橫亘其中,令那原本只是相慰藉的行樂變得氤氳又朦朧。
第26章
翌日朝陽未升,府衙外就鬧哄哄地吵開了。
國舅爺剛走出後院,就見到通判王大志焦急地左右踱步。一見到他,王大志就像見了親娘一樣,立刻就熱淚盈眶:“國舅爺,不好了!刁民圍衙!刁民圍衙!”
“刁民圍衙?”國舅爺看了他一眼:“哪來的刁民?有多少人?誰領的頭?他們為什麼要圍衙?”
王大志不說話了。通判這職位本來就很微妙,在上等州通判是用來牽制知州的,而像瓊州這些下等州則索性不設知州。如今朝廷把堂堂國舅爺下放,王大志琢磨著這也許是個機會,所以才想借國舅爺的手為瓊州做些事。
瓊州通判王大志聽得滿頭大汗。
瓊州下轄二十三個小縣,不滿兩百戶的下縣占了大半,幾個剛剛滿四百戶的“大縣”又是不服管的,呆在這種鳥地方一輩子都出不了頭。通常這種下等州都由他們這些通判兼任知州,哪知上頭會把一尊大神放下來?
見方笑世滿口嫌棄,王大志趕緊說:“國舅爺要是不滿意,可以不住府衙……”
“很滿意。”國舅爺駁回之後,橫睨王大志一眼,吩咐:“去吧,找人把府衙里里外外修一遍。”
剛從府衙一把手降到二把手的王大志沒敢抗命,但遲疑地說:“府庫里的錢不多了。”
“不必從府衙出錢。”國舅爺笑了笑:“去找人吧。”
“國舅爺,官不修衙啊!”王大志所說的官不修衙卻是慣例,一來是不浪費鋪張以示自己的清廉,二來呢,地方官最久的便是三五年一換,誰願意出錢替別人修房子?所以府衙破敗是必然的。
國舅爺大言不慚:“論為官清廉,有人比得過我嗎?不必做這些門面功夫。”
一旁的方笑世譏笑:“‘為官’清廉!為人又如何?”
國舅爺依然毫不羞愧:“為人自然是怎麼舒坦怎麼來。”
王大志想想也對,在瓊州當官確實貪不起來,爛攤子倒有一堆,比方說前些時候大半的縣遭了海難,連稅收都繳不上。不過對於國舅爺兩人的對話,他卻是不敢插口的。
似乎注意到王大志還在邊上,國舅爺轉頭說了句:“王通判再去做個牌匾掛在府衙外吧,寫上‘官不休衙’,休閉的休。”
王大志大奇:“國舅爺準備日夜開堂接受百姓鳴冤?那可是很辛苦的!尤其是碰上刁民來搗亂,那可真是吃不消啊!不過若真是不休衙,官府的民望一定如日中天,國舅爺英明!”
“不是我,”耐心地等他說完,國舅爺笑得和善:“是王通判你。”
“什……什麼?”
“這人心胸狹窄,最容不得別人不聽他的。他叫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太囉嗦的後果是讓他覺得你很閒。”方笑世難得好心地解釋,“這下好了,你慢慢忙去吧。”這話更多的卻是幸災樂禍。
王大志欲哭無淚。
方笑世憐憫地拍拍王大志的肩,跟著國舅爺進了府衙後院。國舅爺突然說道:“你也很閒。”
方笑世笑了起來:“怎麼?決定對我委以重任?”
“不敢。”國舅爺漫道:“怎麼敢差遣襄樊季淳義季老的孫兒?”
方笑世一直以來自恃的冷靜與狂妄霎時消失了,那總是含著譏諷的眉眼冷了下來:“你去查我!”
“對於不請自來的人不查才奇怪,不是嗎?”國舅爺仍是雲淡風輕:“查到的也不多,說來不過是‘季家少子,少聰敏,有才名,然喜南風,戀同窗好友蘇言,其父怒之,逐出家門。夜尋蘇言,不得見。遂改從母姓,以笑世為名,遠遊他鄉’……與你所說的也沒什麼不同。”
方笑世雙手鬆了又握:“我自然是以誠待你!而你?派人去查我!”
似乎沒料到他會有這麼大的反應,國舅爺沒說話,逕自進了房。
“你知道我最後悔的是什麼嗎?”方笑世緊隨其後:“我後悔因為那點小事離家,我後悔他們瀕臨生死,我卻還在醉生夢死……我後悔,為了那麼一點委屈,就再也沒有回去。其實父親最心軟,只要我認了錯,他就不會怪我。如果我還在家裡,就算打昏了他們帶著南逃,我也會讓他們活下來的。”所以他不想任何人再提起!尤其是以那種淡極無謂的語氣提起!
方笑世說得混亂,國舅爺卻聽明白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疼鑽進心裡,軟下了向來的冷硬,他緩緩道:“其實你們季家還有人活著。”
方笑世霎時僵住:“還有人活著……”
“你大哥的兒子,眼下跟衡弟一般大。”國舅爺說:“如果你親自去查,也是很容易查到的。”
方笑世冷譏:“你要回汴京也是很容易的,為什麼你連進都不敢進?”
見他像刺蝟一樣豎起倒刺,國舅爺也知自己的做法確實傷了他。不過他從不隱瞞自己的惡形惡狀,懷疑就是懷疑,不信就是不信,他不會假惺惺地裝作惺惺相惜。
國舅爺取出一封密信遞給方笑世:“這裡面說的是你侄兒如何獲救和他如今的下落,看不看由你。”說完就關上房門出去了。
接著忙交接,忙布置,直到落日偏西國舅爺才重回後院。
方笑世橫坐榻上有一口沒一口地喝著酒,若不細看,定然沒法發現他眼眶微紅,有哭過的痕跡。
也許旁人不明白像他這樣一個人怎麼可能會哭?但想想那日他說“無親無友、無處是家的滋味我很明白”,再想想他方才說“最後悔離家”,就能瞭然了。
世間最難釋懷的,就是死別。
見國舅爺回來,方笑世難看地笑了:“你說,世上怎麼會有這麼傻的人?”
國舅爺也是看過那封信的,應道:“人總會為了某些東西變傻。”
“為什麼?明明說‘圖的是你的家世,你一無所有了,我只覺得骯髒’,到頭來卻為了救一個跟他沒親沒故的孩子送了命?你說世上怎麼會有這麼傻的人?他覺得這樣很偉大嗎?傻才對吧?你說是不是?”
國舅爺沒有應。
方笑世又自顧自地說:“傻的是我,你說我怎麼就看不清?他說的明明不是真的,我竟然信了,還說什麼‘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到頭來我才是笑話!”
原來當初在狄兵重圍下救方笑世侄兒脫險的,竟是那曾對方笑世惡言相向的蘇言!
蘇言的心思,國舅爺是能猜出來的。大抵是蘇言不願方笑世因一時迷戀而被趕出季家,因而故意說出絕情的話。他大概以為方笑世會回季家,根本沒想到方笑世會決然遠走他鄉。
說到底,不過是陰差陽錯的一段情殤罷了。
但情愛滋味國舅爺還不曾真正嘗過,所以面對驟然獲知真相的方笑世他也無從安慰,只能在旁聽他緩緩細說——說那府學窗邊伴著朗朗讀書聲的共坐,說那躡手躡足去別人院外偷李的時光,說那個光是十指交握就會紅透耳根的人,若是一口親下去,脖子都會泛了紅暈……那年少懵懂卻滲著蜜帶著甜的愛戀似乎怎麼說都說不盡。
“我這輩子大概再也不會那樣喜歡一個人了。”最後方笑世這樣說。
國舅爺想了想,淡道:“我也是。”
也不知是由誰而始,兩人又再交纏在一起,仿佛兩隻失了一切的野獸在夜幕掩映下互舔著傷口。
國舅爺知他此時需要的不是柔情,而是盡情的宣洩,因而一反當日有過的纏綿,完完全全地控住了喘息微促的方笑世。密雨般的吻落在他頰邊,頸邊,雙手則在他身上不斷挑弄,將他的情慾盡數引出。
反覆數回,方笑世終於沒了氣力,隱忍已久的熱淚也隨那沾滿國舅爺雙手的銀液溢出。眼前這人絲毫不懂情愛,眼前這人從來不說好話,眼前這人愛做真惡人真小人……眼前這人跟自己一樣,都像是天地間的孤魂。
身體總是輕易屈從於欲望,無論喜歡不喜歡,縱情肆意,總能得到快感,那心呢?
有那麼多無法挽回的事,有那麼多沒能做到的事,無一不是追悔莫及,那眼前的呢?
如果沒能把握,是不是也會後悔?
依然是裸呈相對,依然是緊密相貼,但比之上回,彼此之間仿佛近了一些、又遠了一些,某種看不清也摸不著得東西橫亘其中,令那原本只是相慰藉的行樂變得氤氳又朦朧。
第26章
翌日朝陽未升,府衙外就鬧哄哄地吵開了。
國舅爺剛走出後院,就見到通判王大志焦急地左右踱步。一見到他,王大志就像見了親娘一樣,立刻就熱淚盈眶:“國舅爺,不好了!刁民圍衙!刁民圍衙!”
“刁民圍衙?”國舅爺看了他一眼:“哪來的刁民?有多少人?誰領的頭?他們為什麼要圍衙?”
王大志不說話了。通判這職位本來就很微妙,在上等州通判是用來牽制知州的,而像瓊州這些下等州則索性不設知州。如今朝廷把堂堂國舅爺下放,王大志琢磨著這也許是個機會,所以才想借國舅爺的手為瓊州做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