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見他爺神色欣慰,藉機道:「祖父,孫兒今晚跟您睡,您跟孫兒說說長安的風景······」

  見兒子這般狗腿,莊九禾輕嗤:「看你這狗腿樣兒,出去了可別說是我兒子。」

  別看他父親醫術不遜於祖父,不過莊仁澤心裡不大看得上他父親,無他,他祖父曾經在太醫署為官,而他父親,最多算個鄉里名醫。

  翻著白眼道:「放心吧,我才不說哩。」手上越發使勁兒,嘀咕道:「長安誰知道您的名號啊,我要說也是報祖父的名號。」

  「哎,你個白眼狼,沒我能有你麼,憑什麼不報我的名號······」

  莊仁澤才不管他那已經氣急敗壞的父親,只管孝順祖父,想著晚上同寢吹吹耳旁風,讓祖父答應他考太醫署。

  老莊大夫豈能不知孫兒心思,只是,有些事兒現在看是有了轉機,但依然沒有定數。

  在孫兒喋喋不休一番後,語重心長道:「阿澤,你還小,家裡也不是非要你早早頂立門戶,你眼下要做的就是多看多學。」

  「你只覺得你天下第一,我只問你,淮南縣有幾家醫館?」

  莊仁澤一怔,眼裡的光芒消散。

  淮南縣縣城只一家醫館,而附近鎮上有醫館的也只有三水鎮,別的鎮上有人生病求醫只能來縣城,或是去三水鎮。

  「你族爺爺能開個風寒鼻塞頭疼腦熱的方子,別的卻是不能的,可一個醫館,靠給人按方抓藥能維持多久?」老莊大夫想著以往鮮少提及的家族史,娓娓道來,「我歸鄉後接手醫館,才慢慢好起來。」

  那段過往,灰暗晦澀,雖已過三四十年,可憶及彼時,老莊大夫依然心有鬱郁。

  「現在,還記得你族爺爺是仁濟堂坐堂大夫的人,沒幾個了。」還都是些老傢伙,別說年輕一輩,就是三四十的青壯,都沒幾個知曉仁濟堂曾經易主。

  「那我族爺爺呢?」莊仁澤疑惑,從他有記憶來,家裡的親戚就沒多少,來往最多的還是長柳村魏家。

  「上山啦!」老莊大夫想起這個族弟,嘆息道:「咱家雖子嗣不旺,卻也和睦,你族爺爺兒孫倒是多,可都是債啊!」

  當年他回鄉坐鎮仁濟堂,來看病的人多起來,後來縣裡大戶人家請他定期診平安脈,有些人不樂意了。

  「外出診平安脈,雖說診費是定數,可架不住大戶人家想求心安,額外的賞賜不會少,通常這些賞賜是出診大夫的。」

  「所以,他們排擠祖父?」

  「唉~」老莊大夫嘆氣,拍著依偎在身邊的孫子的肩膀,溫聲道:「咱們醫者立世,貴在仁心濟世。」

  所以,他給孫兒取名「仁澤」!

  「彼時,醫館裡的藥童小廝都是莊家族人,我那族侄慫恿攛掇他們,要我拿出賞賜的一半來平分,你族爺爺知曉是你族伯幹得,氣吐血,後來索性直接將醫館賣給我。」

  可惜,那些人怎麼可能善罷甘休,知曉醫館易主,竟然罷工。

  「你父親那時心裡正憋著一股氣,見他們用不上工來威脅,直接去人牙子那裡買人,不用他們了又跑來鬧,你父親就拎著藥刀站門口。」

  「你族爺爺也是沒辦法,就分家,沒兩個月,竟是去了,因著此事······」

  莊仁澤知曉,因著此事他家跟族裡生分,這也是他幼時跑街上玩,姓莊的同齡人不待見他的原因。

  「原本族裡有幾個後輩也算有些天賦,可家裡不允他們行醫,毀了前程。」

  說完家族史,老莊大夫教導孫子,「你此去長安,就會知曉什麼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醫道雖不像仕途那樣被世家把控,但世家擁有的醫術典籍遠非常人想像,你切莫狂妄!」

  莊仁澤心思沉沉。

  劉樹卻是不同,早早收拾好行禮,還貼心地準備了好些醬菜肉乾餅子。

  一天三趟的往魏家跑,不是又添了兩壇肉乾,就是又拿了一簍子變蛋。

  見他又提著籃子來,徐鈺無奈,「不用帶那麼多,路上缺了進城再買就是。」

  「師父,最後一點了,我保證。」說著,劉樹就將籃子裡的布袋往馬車上塞,「裝了點米和乾菜,帶著小爐子和陶鍋,半路也能在馬車上煮個粥喝。」

  徐鈺無奈搖頭。

  信義上前幫忙,提醒道:「那得帶點炭。」

  「噢對對對,你不說我還忘了,等我去買點,砍成小截,用的時候也方便······」

  見兩人又湊頭嘀咕,徐鈺嘆氣,「當時聽大哥說信義信智跟了他三年,我以為最小也是如你我一般大。」

  見到了人才知曉,竟是一個十三歲,一個十歲。

  算算,信義十歲帶著七歲的弟弟投奔了遠去北關看他二哥的大哥,在北關幫忙跑腿,到了淮南縣,靠在鏢局幫忙過活。

  說起來也是心酸!

  「我帶信義去,信智留在家陪你。」

  魏景行搖頭,「你都帶著,在外跑腿什麼的,有自家人也放心。」

  徐鈺犯愁,他這趕考隊伍過於年輕化!

  知曉大哥要去長安,信智就覺得,他們兄弟倆肯定得分開一段時間。

  畢竟初到魏家,主家怎會放心讓他兩都跟著小主子出門。

  知曉他也要去長安時,喜出望外又不敢相信。

  倒是劉樹,知曉兩兄弟都去,樂呵呵道:「那就趕兩輛馬車,我再去準備些東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