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武樊還沒表露。

  「不是我不想,時機其實是快到了的。」武樊道,他頓了頓,對景霖道,「你還記得那幾個新生嗎?」

  景霖挑了下眉:「知道,楚大人和我講過,是沈遇汶和林珏。」

  「是。」武樊應道,「他們兩個坐上了高位,也不知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還是怎的,去年宋公子這邊還沒有準備完善,他們就已經把目光放到這來了。」武樊說:「偏偏那時候時機還不成熟,名聲又打的響,我不得已拿停職威脅發怒以避風口,要不然那兩個小生得死拽著我不放。和楚嘉禾打配合後,他在朝堂上也說了許多,把話題引到別的地方去了。現下倆小生也沒說什麼。」

  「沒說什麼不代表此事揭過。」宋雲舟回道,「那兩個人我曾經見過幾面,沈遇汶天真熱心,林珏則心細玲瓏。但你說朝上他倆舉止,這就不得不推敲一下了。怎麼上了高位,整個人就和變了一樣?」

  沈遇汶變得犀利挑刺,林珏也變得暗沉棘手。

  新官上任三把火,也不該是把自己脾性都燒沒了啊。

  「他們兩個……」景霖開了口。

  要說這裡面誰和沈遇汶林珏認識最深,還的是他。景霖可是目睹沈遇汶林珏這一路上來的人,從科舉到共事。

  在殿試前,他就私下和兩人見過了。不得不說,那時候他是真對兩人挺滿意的,不然也不會和他們說些囉嗦話。

  國之大器,朝中新血——那時他心裡是有這想法的。

  可世事演變,如今他想要和宋雲舟篡位,那兩個人卻站在了他的對立面。

  ……

  景霖嘆了口氣,接了後話:「這火候把握得不太好。」

  正因為對那兩人抱有期望,如今事與願違,他才惋惜。

  正因為對那兩人有過了解,如今兩廂對立,他才明白。

  忠君護主,到底該如何理解。

  那兩個人曾經便在走景霖的前路,如今還在走。

  他們對皇上有希冀,堵上自己身家,成為朝中肱股之臣,力挽狂瀾。

  站上高位,整頓大臣,體恤民生。

  ——正如景霖以往。

  「他們倆真像你倆的。」武樊聳聳肩,「可惜,人生並不是用來復刻的。」

  畢竟還是新手,就算幹了三年,可每個三年都不一樣。

  景霖那會,正值國家昌盛,景霖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和其餘官員周旋,並以此拿捏各位官員心性,以便後續控制。

  而如今這會,卻正逢水深火熱。

  天災,人禍。這三年層出不窮。

  沈遇汶和林珏的關注點更多是如何解決民生問題,保全國家穩定。他們和其餘官員打照面的籠絡的機會更少,若非朝中還有楚嘉禾韓與幾人,他們的處境更是舉步維艱。

  ——誰樂意見到比自己小的爬到自己頭上去呢?

  「武大人認為此局何解?」景霖將手挽至袖中,眼眸淡淡看著武樊。

  當抱有期許的後生成為了自己的強勁對手,此局何解?

  是放棄,還是斬草除根?

  武樊和景霖對視,怔然半響。

  那一眼真是……愛憎分明。

  宋雲舟笑了笑:「這話怎麼不問我呢?好歹我才是想成龍的人啊。」

  武樊回神,點頭:「這兩小生你們更熟一點,我的判斷已經失誤過一次,就不自取其辱了。」

  景霖嘴角勾了下。

  隨後,他微彎下身,對宋雲舟作了一輯。

  「那麼,我的陛下。」

  「——您認為,此局何解?」

  宋雲舟愣了下,須夷,他遙望天邊。

  天的盡頭,是奪目皇宮。

  太陽的光芒灑在他身上,他棕褐的眼眸被照的更加明亮了。

  「你們應該都知道,君王要立威……」宋雲舟淡然地接下後半句話。

  「肯定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他宋雲舟要稱王,自然是得把一切阻礙都清除。

  甭管以前情分有多重。

  是別人先站在他對立面的,就不要怪他不計往日情誼。

  優柔寡斷和一刀兩斷的區別和利弊,他心裡還是能掂量得清的。

  景霖抬眸,看著宋雲舟側顏。

  光輝盡灑,恍若真龍出世,金碧霞衣。

  緩緩,他吐出四個字。

  「陛下英明。」

  --------------------

  宋雲舟:哎嘛,我可太酷了。果然這就叫有實力在哪都發光。

  景霖:閃到我了。

  (話說冷兵器時代跨越到熱兵器時代……咳,不成形,不敢想【移開目光】算了)

  第110章 兩相對持·壹

  隨後幾日,武樊傳出送信鴿,傳信於楚嘉禾,告知不日將回之事宜,囑咐朝中先行鋪墊。

  景霖則通過烏塔拉羽毛命央國兵隊前來會和。

  三人商議,宋雲舟和景霖先行回京打探風聲,留花木游成四人與武樊鎮守木家。

  屆時裡應外合,一朝制敵。

  眾多謀士響應花家號召,安插於西北京城一條線路之中,分散朝中注意力,更多的是形成一條暗樁線。

  雲邊曉露,天色漸亮。

  天際划過一條白線,直指東方,停在雄偉的皇宮上方。

  四日後,雲詔麗豇。

  雲卷堂。

  許濟屏退醫館小生,走進隔間,將手中的包袱遞給遠道而來的主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