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會不會有危險……”她哽咽地問道,此時京中如污濁的泥潭,她怕他去了便回不來。
他為文德帝做了那麼多事,又是皇子們的磨刀石,將來無論哪個皇子登基,怕是他沒有好下場。只望著太子若能登基,依然仁心仁德,信守承諾。
衛烜不語。
當他沉默時,便是他無法回答她的問題,又不願意欺騙她,只能沉默。而這種沉默,卻讓她覺得遠比謊言更傷人,更痛苦。
阿菀頓時淚如雨下。
“別哭了,我沒事的!”他的聲音沙啞,眸色翻滾,眼裡隱隱有血色滑過,最後終於作了決定,用力地擁緊了她的身子,沙啞的聲音在她耳畔道:“縱使是為了你,我也會努力地活下來。”
上輩子,他將自己的生命獻給了大夏。
這輩子,他願意將自己的生命獻給她。
“等我回來!可好?”他親吻她的淚濕的眼瞼,輕聲道。
阿菀努力點頭,知他對自己的眼淚無措,努力抑住眼淚,用袖子擦了擦眼睛,說道:“你去吧,我會在這裡等你的消息,若是……”她抖了抖唇,終究是說不出那個不祥的後果。
衛烜連夜出了城,帶著他的親衛,押解著戰俘,隨著大內禁衛軍一起日夜兼程回京。
******
文德二十六年七月初十,皇帝駕崩。
文德二十六年七月十三,太后薨。
等太子服喪,舉辦登基大典、冊封皇太后、皇后、皇太子,舉辦先帝的葬祭儀式,大赦天下的消息傳來時,明水城已經開始飄雪了。
如今小長極已經快兩歲了,最愛做的事情便是往外面跑,縱使是降雪的日子,冰天雪地也阻止不了他嚮往外面廣闊自由天地的熱情,用著響亮的聲音大叫著雪雪,像只小猴子一樣往外躥,累得丫鬟婆子們追在他身後氣喘吁吁。
當長極再一次掀著帘子往外跑時,一頭撞到了來人身上,等他抬起臉,看到被自己撞到的人時,馬上伸出小手撲到來人身上,甜甜地大叫著:“祖母~~”
“是外祖母!”康儀長公主笑盈盈地將他抱了起來,點了下他可愛的小臉,笑道:“長極怎麼總是兩個字兩個字地往外蹦,你該說三個字了。”
長極朝她呵呵地笑著,見到跟在康儀長公主身後的羅曄時,笑彎了眼睛,又叫著:“祖父~~”
羅曄頓時笑得見牙不見眼,與康儀長公主不厭其煩的糾正不同,羅曄只覺得這聲“祖父”聽得他渾身舒泰,根本捨不得糾正外孫,雖說有些自欺欺人的成份在,但對於羅曄來說,他只有一個女兒,女兒生的孩子其實也跟孫子差不多了。
康儀長公主抱著外孫進來,便見到阿菀坐在炕上看信。
見到父母進來,阿菀忙下炕迎過來,給他們請安。
等丫鬟上了茶點後,皆退了出去,屋子裡只剩下一家四口人。
康儀長公主抿了口茶,笑問道:“京城來信了?說了什麼?”
羅曄也不由看得過去,對京城的局勢極為關心。
自五月份時衛烜被傳召回京,京城裡便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情,讓人目不瑕接。先是文德帝病重,衛烜被叫進宮裡侍疾,一待便是整整一個月,直到文德帝駕崩前,瑞王、榮王及幾位宗室郡王、內閣輔臣皆被傳召進皇宮,連被禁閉東宮的太子也在衛烜的請求下,終於被宣召到太極殿。
那一晚,太極殿的燈光亮了整晚。
接著,文德帝駕崩,太子登基,新舊交替,又是一翻忙亂。因文德帝駕崩得太過突然,京城中局勢有些不穩,幸虧有瑞王、榮王、衛烜等人聯手壓制,又有六皇子、七皇子帶頭跪拜太子,方才將八皇子、九皇子暗中掀起的混亂壓下,並將二人派去守皇陵,之後又用了一個月,京城終於平穩下來。
只可惜,因京中局勢不明朗,太子方才登基,衛烜現在卻不能離京,而是被新帝授羽林軍指揮使,暫時接管羽林軍。
“京里沒什麼事情,大家都好,讓我們不用擔心。”阿菀將信中的大概內容和他們說了下,然後若有所思地道:“不過阿烜可能不回明水城了,或許明年天氣暖和時,我們也要回京城了。”
聽到這個消息,羅曄喜出望外,高興得撫掌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長極年紀大了,也該回京城了,這明水城並非久留之地,對孩子以後的教育可不好。”
若非妻女都在這裡,羅曄根本不想在明水城久待,他一介文弱書生,雖說初來時覺得這等邊境之地處處讓他感慨,但是住得久了,便發現很多不便之處。能支撐他留在這裡的,還是妻女和疼愛的外孫都在的緣故,若是有比較,他自然是願意回京的。
阿菀和康儀長公主忍不住抿嘴一笑。
這時,小長極卻坐不住了,利索地爬到了羅曄的膝蓋上,歡快地指著外頭道:“祖父,玩~~”
羅曄笑呵呵地道:“外面冷,不好玩的,長極和外祖父在屋子裡玩好不好?屋子裡暖和。”
小長極卻將頭搖頭飛快,眼睛滴溜溜地轉著,跳下了羅曄的膝蓋,改抓著他的大手,扯著他要往門口走。
羅曄被那隻抓著自己的軟軟的小手弄得心軟不已,面上故作為難之色,慢吞吞地被外孫拉扯著,悄悄地將他帶到隔壁的花廳去玩了。
見這祖孫二人出去後,阿菀和康儀長公主對視一眼,母女倆皆忍不住笑起來。
笑過後,康儀長公主也拿了信過來看,看完信後,她若有所思地道:“終於一切都塵埃落定了,可以平靜個幾十年罷。”然後嘆了口氣,幾十年後,她也不在了,兒孫自有兒孫福,那時的事情已經不用她再操心了。
阿菀知道母親為他們這輩人操了大半輩子的心,明白她的感慨,不由得像小時候那般依過去靠著她,笑道:“到時候娘和爹就好好地享受兒孫福便好,我和阿烜、長極都會孝順你們的。”
康儀長公主笑而不語。
今兒得知京城來信時,她原本還想過來問問女兒,當初衛烜離開前,是不是作了什麼安排,而他又在文德帝駕崩之前待在皇宮裡的那段時間,扮演著什麼角色,皇帝突然駕崩與他有什麼關係?可是現下看女兒幸福的模樣,卻突然問不出口。
問清楚了又如何呢?知道衛烜做了什麼又如何?人難得糊塗一回,有時候知道得太多也不是件好事。不管如何,只要衛烜現在是她女婿,對女兒好便成了。
康儀長公主很快便釋然,轉而和女兒說起了京城的事情。
*****
京城,瑞王府。
天氣陰陰沉沉的,剛從西郊大營回來的瑞王大步走進了家門,迎面見到一襲赭色錦衣、張揚如烈火的衛烜走過來時,不由得叫住了他。
“你要去哪裡?”
衛烜看了他一眼,不耐煩地道:“隨便走走。”
瑞王皺眉,說道:“現下正是多事之秋,你需得收斂的時候,可別犯了皇上的忌諱。”現下的皇上可不是兄長,而是變成了侄子,雖然瑞王心裡惆悵,不過也收斂了許多,不再像以前那般行事沒個顧忌。
衛烜嗤笑一聲,“你放心,再過段日子,我便會將兵符上交給皇上,屆時我要去哪裡,他不會再干涉。”
瑞王聽得愣了下,然後目光有些複雜,半晌方道:“你是不是想去明水城接壽安他們母子倆?再過些日子罷,現在新帝上位,京城裡還不安生,他們母子倆回來,反而危險。”
衛烜不由得皺起眉頭,他心裡自是明白,所以這段日子一直在忍耐,縱使思念如狂,為著他們母子倆好,他不敢輕易流露出什麼。
終於,衛烜再度開口時,聲音堅定起來:“明年三月之前,我必須要去接他們!”
瑞王想了想,到了明年三月,一切應該已塵埃落定,京城的局勢會明朗起來,他們母子倆回來也不甚要緊,便不再說什麼。不過見衛烜仍是往外走,他又問了一句:“去哪兒?”
“進宮。”
瑞王跟著走了兩步,又嘆著氣停下來,只是看著那道頎長挺拔的身影有些失神。
什麼時候,這個兒子已經長得和他一樣高,身影變得沉穩而從容,如同鳳凰涅磐般,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甚至有膽子做下那等事情。
只是,若他不動手,便是他死!
那時的他,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才能狠得下心呢?
瑞王閉了閉眼睛,將那股酸澀難受的心情壓在心中。
他從未想過,原來皇兄多年如一的疼愛,到頭來卻從未想過給烜兒一條活路,皇兄安排好了所有的事情,最後卻是要帶著烜兒一起離開的,要給新帝一個不受制掣的局面,忌憚著烜兒掌握的一切。而他的兒子,為了避開新帝的猜疑,選擇了將兵權上交。
瑞王從來不覺得自己傻,可是這回卻覺得自己傻得厲害,心裡止不住地疼痛,不由得仰起臉,怕眼淚會不受控制地流下。
其實,這樣已經很好了,至少這個他都捨不得傷害的兒子在那場鬥爭中好好地活下來。等到春天,兒媳婦和孫子回來後,兒子會振作起來的。
*****
衛烜從太極殿出來,看向京城陰沉的天空,想著此時的明水城,怕是已經下雪了吧。
等到春天,他會親自去接他們母子倆回來。
“世子殿下請稍等。”
身後傳來了內侍特有的尖利的聲音,衛烜回首看去,卻見現在已經榮升太極殿大總管的徐安抱著一件石青色刻絲鶴氅過來,笑呵呵地遞給他道:“世子,天氣冷了,眼看就要下雪了,這是皇上賞給您的鶴氅,讓您保重身子。”
衛烜目光微閃,在周圍宮人的注視下,將之接了過來,淡聲道:“有勞皇上惦記了,我這就去謝恩。”說罷,大步往太極殿走去。
等衛烜再次從太極殿出來,京城便流傳起了瑞王世子深得皇上信任的話。
皇后孟妘聽完夏裳說完皇上今兒午時賞賜了瑞王世子一件鶴氅時,沉默片刻,方淡淡地道:“本宮知道了。”
夏裳抿嘴一笑,便不再多言。
****
慶豐元年春,天氣回暖時,阿菀辭別了明水城的朱夫人、趙夫人等人,在侍衛的護送下,帶著兒子和父母離開了明水城,往京城而去。
時隔五年,阿菀再次回到了京城。
當車隊到達京城十里外的遠心亭時,遠遠地便傳來了一陣馬蹄聲。
正坐在母親懷裡歡快地啃著包子的長極小朋友聽到外面的動靜,好奇地探頭看向車窗,卻不想車窗被人打開了,然後是馬車旁,一個坐在高頭駿馬的赭色錦袍的男人探手進來,將他們母子倆一起抱到了馬上。
他為文德帝做了那麼多事,又是皇子們的磨刀石,將來無論哪個皇子登基,怕是他沒有好下場。只望著太子若能登基,依然仁心仁德,信守承諾。
衛烜不語。
當他沉默時,便是他無法回答她的問題,又不願意欺騙她,只能沉默。而這種沉默,卻讓她覺得遠比謊言更傷人,更痛苦。
阿菀頓時淚如雨下。
“別哭了,我沒事的!”他的聲音沙啞,眸色翻滾,眼裡隱隱有血色滑過,最後終於作了決定,用力地擁緊了她的身子,沙啞的聲音在她耳畔道:“縱使是為了你,我也會努力地活下來。”
上輩子,他將自己的生命獻給了大夏。
這輩子,他願意將自己的生命獻給她。
“等我回來!可好?”他親吻她的淚濕的眼瞼,輕聲道。
阿菀努力點頭,知他對自己的眼淚無措,努力抑住眼淚,用袖子擦了擦眼睛,說道:“你去吧,我會在這裡等你的消息,若是……”她抖了抖唇,終究是說不出那個不祥的後果。
衛烜連夜出了城,帶著他的親衛,押解著戰俘,隨著大內禁衛軍一起日夜兼程回京。
******
文德二十六年七月初十,皇帝駕崩。
文德二十六年七月十三,太后薨。
等太子服喪,舉辦登基大典、冊封皇太后、皇后、皇太子,舉辦先帝的葬祭儀式,大赦天下的消息傳來時,明水城已經開始飄雪了。
如今小長極已經快兩歲了,最愛做的事情便是往外面跑,縱使是降雪的日子,冰天雪地也阻止不了他嚮往外面廣闊自由天地的熱情,用著響亮的聲音大叫著雪雪,像只小猴子一樣往外躥,累得丫鬟婆子們追在他身後氣喘吁吁。
當長極再一次掀著帘子往外跑時,一頭撞到了來人身上,等他抬起臉,看到被自己撞到的人時,馬上伸出小手撲到來人身上,甜甜地大叫著:“祖母~~”
“是外祖母!”康儀長公主笑盈盈地將他抱了起來,點了下他可愛的小臉,笑道:“長極怎麼總是兩個字兩個字地往外蹦,你該說三個字了。”
長極朝她呵呵地笑著,見到跟在康儀長公主身後的羅曄時,笑彎了眼睛,又叫著:“祖父~~”
羅曄頓時笑得見牙不見眼,與康儀長公主不厭其煩的糾正不同,羅曄只覺得這聲“祖父”聽得他渾身舒泰,根本捨不得糾正外孫,雖說有些自欺欺人的成份在,但對於羅曄來說,他只有一個女兒,女兒生的孩子其實也跟孫子差不多了。
康儀長公主抱著外孫進來,便見到阿菀坐在炕上看信。
見到父母進來,阿菀忙下炕迎過來,給他們請安。
等丫鬟上了茶點後,皆退了出去,屋子裡只剩下一家四口人。
康儀長公主抿了口茶,笑問道:“京城來信了?說了什麼?”
羅曄也不由看得過去,對京城的局勢極為關心。
自五月份時衛烜被傳召回京,京城裡便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情,讓人目不瑕接。先是文德帝病重,衛烜被叫進宮裡侍疾,一待便是整整一個月,直到文德帝駕崩前,瑞王、榮王及幾位宗室郡王、內閣輔臣皆被傳召進皇宮,連被禁閉東宮的太子也在衛烜的請求下,終於被宣召到太極殿。
那一晚,太極殿的燈光亮了整晚。
接著,文德帝駕崩,太子登基,新舊交替,又是一翻忙亂。因文德帝駕崩得太過突然,京城中局勢有些不穩,幸虧有瑞王、榮王、衛烜等人聯手壓制,又有六皇子、七皇子帶頭跪拜太子,方才將八皇子、九皇子暗中掀起的混亂壓下,並將二人派去守皇陵,之後又用了一個月,京城終於平穩下來。
只可惜,因京中局勢不明朗,太子方才登基,衛烜現在卻不能離京,而是被新帝授羽林軍指揮使,暫時接管羽林軍。
“京里沒什麼事情,大家都好,讓我們不用擔心。”阿菀將信中的大概內容和他們說了下,然後若有所思地道:“不過阿烜可能不回明水城了,或許明年天氣暖和時,我們也要回京城了。”
聽到這個消息,羅曄喜出望外,高興得撫掌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長極年紀大了,也該回京城了,這明水城並非久留之地,對孩子以後的教育可不好。”
若非妻女都在這裡,羅曄根本不想在明水城久待,他一介文弱書生,雖說初來時覺得這等邊境之地處處讓他感慨,但是住得久了,便發現很多不便之處。能支撐他留在這裡的,還是妻女和疼愛的外孫都在的緣故,若是有比較,他自然是願意回京的。
阿菀和康儀長公主忍不住抿嘴一笑。
這時,小長極卻坐不住了,利索地爬到了羅曄的膝蓋上,歡快地指著外頭道:“祖父,玩~~”
羅曄笑呵呵地道:“外面冷,不好玩的,長極和外祖父在屋子裡玩好不好?屋子裡暖和。”
小長極卻將頭搖頭飛快,眼睛滴溜溜地轉著,跳下了羅曄的膝蓋,改抓著他的大手,扯著他要往門口走。
羅曄被那隻抓著自己的軟軟的小手弄得心軟不已,面上故作為難之色,慢吞吞地被外孫拉扯著,悄悄地將他帶到隔壁的花廳去玩了。
見這祖孫二人出去後,阿菀和康儀長公主對視一眼,母女倆皆忍不住笑起來。
笑過後,康儀長公主也拿了信過來看,看完信後,她若有所思地道:“終於一切都塵埃落定了,可以平靜個幾十年罷。”然後嘆了口氣,幾十年後,她也不在了,兒孫自有兒孫福,那時的事情已經不用她再操心了。
阿菀知道母親為他們這輩人操了大半輩子的心,明白她的感慨,不由得像小時候那般依過去靠著她,笑道:“到時候娘和爹就好好地享受兒孫福便好,我和阿烜、長極都會孝順你們的。”
康儀長公主笑而不語。
今兒得知京城來信時,她原本還想過來問問女兒,當初衛烜離開前,是不是作了什麼安排,而他又在文德帝駕崩之前待在皇宮裡的那段時間,扮演著什麼角色,皇帝突然駕崩與他有什麼關係?可是現下看女兒幸福的模樣,卻突然問不出口。
問清楚了又如何呢?知道衛烜做了什麼又如何?人難得糊塗一回,有時候知道得太多也不是件好事。不管如何,只要衛烜現在是她女婿,對女兒好便成了。
康儀長公主很快便釋然,轉而和女兒說起了京城的事情。
*****
京城,瑞王府。
天氣陰陰沉沉的,剛從西郊大營回來的瑞王大步走進了家門,迎面見到一襲赭色錦衣、張揚如烈火的衛烜走過來時,不由得叫住了他。
“你要去哪裡?”
衛烜看了他一眼,不耐煩地道:“隨便走走。”
瑞王皺眉,說道:“現下正是多事之秋,你需得收斂的時候,可別犯了皇上的忌諱。”現下的皇上可不是兄長,而是變成了侄子,雖然瑞王心裡惆悵,不過也收斂了許多,不再像以前那般行事沒個顧忌。
衛烜嗤笑一聲,“你放心,再過段日子,我便會將兵符上交給皇上,屆時我要去哪裡,他不會再干涉。”
瑞王聽得愣了下,然後目光有些複雜,半晌方道:“你是不是想去明水城接壽安他們母子倆?再過些日子罷,現在新帝上位,京城裡還不安生,他們母子倆回來,反而危險。”
衛烜不由得皺起眉頭,他心裡自是明白,所以這段日子一直在忍耐,縱使思念如狂,為著他們母子倆好,他不敢輕易流露出什麼。
終於,衛烜再度開口時,聲音堅定起來:“明年三月之前,我必須要去接他們!”
瑞王想了想,到了明年三月,一切應該已塵埃落定,京城的局勢會明朗起來,他們母子倆回來也不甚要緊,便不再說什麼。不過見衛烜仍是往外走,他又問了一句:“去哪兒?”
“進宮。”
瑞王跟著走了兩步,又嘆著氣停下來,只是看著那道頎長挺拔的身影有些失神。
什麼時候,這個兒子已經長得和他一樣高,身影變得沉穩而從容,如同鳳凰涅磐般,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甚至有膽子做下那等事情。
只是,若他不動手,便是他死!
那時的他,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才能狠得下心呢?
瑞王閉了閉眼睛,將那股酸澀難受的心情壓在心中。
他從未想過,原來皇兄多年如一的疼愛,到頭來卻從未想過給烜兒一條活路,皇兄安排好了所有的事情,最後卻是要帶著烜兒一起離開的,要給新帝一個不受制掣的局面,忌憚著烜兒掌握的一切。而他的兒子,為了避開新帝的猜疑,選擇了將兵權上交。
瑞王從來不覺得自己傻,可是這回卻覺得自己傻得厲害,心裡止不住地疼痛,不由得仰起臉,怕眼淚會不受控制地流下。
其實,這樣已經很好了,至少這個他都捨不得傷害的兒子在那場鬥爭中好好地活下來。等到春天,兒媳婦和孫子回來後,兒子會振作起來的。
*****
衛烜從太極殿出來,看向京城陰沉的天空,想著此時的明水城,怕是已經下雪了吧。
等到春天,他會親自去接他們母子倆回來。
“世子殿下請稍等。”
身後傳來了內侍特有的尖利的聲音,衛烜回首看去,卻見現在已經榮升太極殿大總管的徐安抱著一件石青色刻絲鶴氅過來,笑呵呵地遞給他道:“世子,天氣冷了,眼看就要下雪了,這是皇上賞給您的鶴氅,讓您保重身子。”
衛烜目光微閃,在周圍宮人的注視下,將之接了過來,淡聲道:“有勞皇上惦記了,我這就去謝恩。”說罷,大步往太極殿走去。
等衛烜再次從太極殿出來,京城便流傳起了瑞王世子深得皇上信任的話。
皇后孟妘聽完夏裳說完皇上今兒午時賞賜了瑞王世子一件鶴氅時,沉默片刻,方淡淡地道:“本宮知道了。”
夏裳抿嘴一笑,便不再多言。
****
慶豐元年春,天氣回暖時,阿菀辭別了明水城的朱夫人、趙夫人等人,在侍衛的護送下,帶著兒子和父母離開了明水城,往京城而去。
時隔五年,阿菀再次回到了京城。
當車隊到達京城十里外的遠心亭時,遠遠地便傳來了一陣馬蹄聲。
正坐在母親懷裡歡快地啃著包子的長極小朋友聽到外面的動靜,好奇地探頭看向車窗,卻不想車窗被人打開了,然後是馬車旁,一個坐在高頭駿馬的赭色錦袍的男人探手進來,將他們母子倆一起抱到了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