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頁
衛珺辜負了阿菀,是間接造成了阿菀身死的罪魁禍首。他明知道阿菀身體不好,為父母之死而崩潰,被三公主下藥損折身子,又為守父母雙重孝,身體已是強弩之末,卻依然做著他的溫潤清華貴公子,守著所謂的規矩禮儀,致使家人將阿菀糟蹋如斯,也讓他怨恨之極。
而這輩子,衛珺與阿菀不過是宗室最平常的一對表兄妹,甚至沒有交情,剩下的只有康儀長公主與其母間的一點交情在,便再無瓜葛。衛珺娶了慶安大長公主第七個孫女,有慶安大長公主撐腰,日子過得不好不壞,卻無上輩子的風光,早已湮滅在宗室尋常子弟中,未得聖意。
衛家兄妹幾個,各有自己的幸與不幸,與上輩子的情況何其相似又何其不同。只是他們的酸甜苦辣自己嘗,只要他們不湊上來,衛烜懶得搭理他們,唯有閒瑕時,才有空聽聽他們的閒事。
雖然人在明水城,衛烜卻對京城之事熟練不過,前些日子得了關于靖南郡王府的消息,那裡依然是吵吵鬧鬧,如今的靖南郡王府莫菲與靖南郡王妃鬥法,卻因身子過於虛弱而小產,靖南郡王妃被慶安大長公主親自上門問責,接著是衛珝成親、衛珠定親……
比起衛家兄妹幾個,在衛烜心中最為忌憚的便是隱藏得最深的是蔡閣老,兩輩子,無論情況怎麼變化,唯有蔡閣老都是不變的,他深諳聖意,仿佛就是文德帝心中蟲子,皇帝打個哈欠,他便知道是什麼意思了,能依據聖意行事,讓文德帝對他越發的信任。
若是讓蔡閣老像上輩子般出手,怕是太子終究難逃其算計,最後落得被廢的下場。蔡閣老雖然不會明著出手,但他可以不著痕跡地左右帝王的想法,暗中將九皇子推上那位子,最後已然可預見蔡家權傾朝野的形勢。
所以,這次阿菀借著聯絡榮王之機,讓人去盯著蔡閣老,衛烜是極為贊同的。縱使阿菀沒有出手,他也要先一步出手,將一切事情扼殺在最初。
想著京城裡的事情,衛烜慢慢地閉上眼睛。
*****
衛烜回來了,不僅明水城可以過一個平和的冬天,衛府的人心也仿佛安定了不少。
阿菀不再擔心害怕,日子又恢復了以往的悠然自在。
只是隨著雪越下越大,當阿菀收到京城裡的消息時,不免有些擔憂。
這次的消息是關于靖南郡王府的事情。
自從來了明水城後,阿菀與靖南郡王府的聯絡漸漸少了,衛珠原先每個月還會給她寫信,托瑞王府的管事給她送過來,後來信件漸漸地變少,特別是今年,她已經有半年沒有收到衛珠的信了,卻不想現在卻收到了關於衛珠定親的消息。
對於衛珠,阿菀是憐惜的,總覺得她小小年紀沒了親娘,繼母又是個面甜心狠的,兩個兄長不能在後宅庇護她,使得她的心性漸漸地偏移,人也跟著有些偏激。如今衛珠也到了定親的年齡,卻未想到她定親的消息會如此的突然。
阿菀將這消息與母親一說,康儀長公主也有些怔忡。
“誰給她定的親事?定親的對象是誰?”
“信上沒說,與珠兒定親的淞州府的虞家,據說是當地望族,也不知道那虞家是個什麼情況。”阿菀有些擔憂,就怕是靖南郡王妃把持了繼子繼女的婚事,給她挑了個表面風光內里糙包的。
康儀長公主蹙眉,對她道:“我讓人去查查看。”到底還是擔心衛珠遇人不淑,被靖南郡王妃隨便許配了人。
半個月後,終於得了準確的消息,康儀長公主和阿菀不由得面面相覷。
衛珠這婚事不好也不壞,是慶安大長公主保的媒,想來其中也有莫菲的功勞在。只是衛珠定親的這虞家小少爺,卻是虞家老太太最疼的孫子,家中長輩寵著,性子難免有些嬌慣,幸好卻沒作過什麼大惡之事。衛珠性子比較倔強,又是個喜歡爭強好勝的,嫁去那一個大家子裡,又非長子媳婦,以後也不知道會如何。
“既然是姑母幫忙保的媒,想來虞家不會虧待她的,只是嫁得也遠了一些。”康儀長公主不由嘆息,心知慶安大長公主為了莫菲,真是用心良苦。
衛珠的性子有些牛性,與莫菲這姑嫂相處並不如意,若非有個繼母橫著,怕莫菲那性子綿柔得緊,早就受小姑的氣了。虞家是淞州望族,人丁興旺,族中有許多弟子在朝為官,家勢自是不錯的,配一個郡王府的姑娘也使得。
只是那虞家小少爺常年陪著祖父母居於淞州,衛珠出閣後應該是要在淞州定居,距離娘家極遠,算是遠嫁了,以後若是有什麼事情,也不會常往娘家跑。這樁親事既沒有虧待了衛珠,又將她遠嫁離了眼前,以後不會讓莫菲再因她受罪,可不正是好麼?
晚上,衛烜回來時,阿菀便和他說了衛珠的親事。
衛烜淡淡地聽著,他早在衛珠定親前便接到了消息,知道衛珠定親的對象是誰,果然與上輩子的不同,不過也是不好不壞,都是一樣遠嫁的命,心裡難有波瀾。
“也不知道她以後會如何。”阿菀心裡有些惆悵,惆悵於這時代女子的婚姻就像第二次生命,卻往往不能自己作主,好壞卻是自己品嘗。所以,女子的婚事素來要比男子慎重許多。
“不管好歹,都是自己過日子,你擔心再多也無用。”衛烜嘴上說得十分漂亮,很快便將阿菀勸得放下了這事情。
時光飛速,轉眼間,文德二十六年到了。?
☆、第 212 章
? 對於文德二十六年,阿菀心裡有個抹不去的疙瘩,原因便是太后的那個預言夢。
太后去年大病一場時,做了一個夢,在她的夢裡衛烜將於文德二十六年七月戰死於明水城外十里處的馬嵬坡,死後被兩代帝王追封,榮極一時,後世史書中怕也有他的一筆,可謂是青史留名。
可阿菀寧願他淹沒於歷史中,平平淡淡地過完一生,也不要如此轟轟烈烈地走過短暫的一生。
自從春天伊始,阿菀的情緒便有些不對,衛烜自然也感覺到了,詢問了幾次後,終於從阿菀那裡得知她的隱憂時,衛烜縱使心裡有感,面上卻雲淡風輕,只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皇祖母得了癔症,郁大夫說,這種病情最是難治,且容易陷入自我想像中,不過是她老人家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罷了,你怎麼也跟著亂操心?”
阿菀盯著他,“可是她一介深宮婦人,從未來過邊境,卻連馬嵬坡的泥土分布情況都夢得一清二楚!”雖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可是阿菀自己兩世為人,多少還是對神佛有感的,只是平時都是敬而遠之罷了。
所以,為什麼太后就不能做個預知夢?阿菀寧願相信太后這夢是個警示,讓衛烜逃過一劫的提前警示。
“指不定是她聽誰說過一嘴便下意識地記住了呢?你知道皇祖母素來疼我,知道我在明水城,她老人家自然是對這裡極為關注的,便有慣會揣摩上意的人將明水城的事情告訴她罷了。”
阿菀在這位世子爺的巧舌如簧下,勉強地相信了,只是心裡仍是隱隱有些不安。
終於將她說服後,衛烜深深地吸了口氣。
既然知道了上輩子自己是怎麼死的,他這輩子自然要避開了。上輩子死時雖有遺憾有憤恨,卻無牽無掛地死去了,甚至因為他以身殉國,在最後一刻保住明城不破,扼住了狄族南侵的步伐,加重了衛焯繼承瑞王府爵位的籌碼,也算是死得其所。而這輩子他終於抓到了心愛的人,想要和她一起人間白首,如何還捨得死去?
所以,阿菀的擔心有些無所謂。
阿菀原本也以為自己的擔心像衛烜認為的那般無所謂的,可是當進入三月,天氣漸漸回暖時,衛烜再一次率領三千騎兵進入糙原時,阿菀的心弦再次緊繃起來。
在衛烜再次帶兵進入糙原蹦躂時,京城也傳來了不好的消息。
自從春天伊始,文德帝的身子便有些不好了。
雖然文德帝極力隱瞞,可是隨著時間推移,漸漸地便會露出些許端倪,讓人很快便能察覺到文德帝的身體情況,甚至因為四皇子讓人窺探文德帝在太醫院的病例案表,至使文德帝勃然大怒,不僅四皇子被罰閉門思過,連同為四皇子求情的太子也被狠狠地訓斥,罰他在東宮閉門思過。
如此雷霆之怒,連太子也被關禁閉,眾人終於發現事情變得不對勁了。
現已有的成年皇子中,三皇子因病閉門謝客,已然失勢;五皇子也在前兩年被禁閉其府,再無翻身之日;太子漸漸失勢,和四皇子一起被罰禁閉,剩下的六皇子、七皇子、八皇子、九皇子等便成了打眼的幾位成年皇子,皆是各懷心思。
其中,又九皇子年紀不大不小卡在一個剛剛好的位置。
等到了五月份,京城的消息陸續傳來,特別是朝堂上官員更迭,太子失勢被幽禁東宮的消息傳來,讓阿菀心頭指不住地發緊,首次感覺到在這個皇權至上的朝代,個人的力量有多渺小。
康儀長公主也憂心忡忡,每日都關注著京城裡的消息,心急如焚。
就在這時,糙原那邊傳來了個好消息,衛烜在對糙原喀什海的戰役上,斬殺了糙原幾個部落首領,生擒了狄族的新王烏力葛爾。
消息傳來時,大夏頓時歡騰起來,而狄族的士氣卻是大降,陽城、慶和城、嘉陵關等地中的狄軍士氣被打壓,戰事頻頻失利,被大夏軍打壓得處處敗退,沒有援軍,後繼無力,不得不投降。
衛烜生擒狄王的消息傳來後不久,聖旨也到了邊境,皇上傳召衛烜進京。
衛烜才剛擒住狄族新王,這消息還沒有傳到京里,皇上便傳召他回京。這消息傳來時,眾人皆是不解,不由有些擔憂是否是京城出了什麼事情。
衛烜是在五月下旬時回到明水城的。
他親自去接了旨後,便對來傳旨的大內禁軍道:“臣擒住了狄王,欲將之押進京,獻與皇上。”
衛烜遵召回京,直言在午門獻俘,神色從容,並無懼意,讓來宣旨的禁軍暗贊不已。
阿菀從午時伊始便在府里等他,直到天擦黑時衛烜方才回來。
“阿菀,皇上宣召,我稍會便要隨禁軍回京。”衛烜將她緊緊地抱住,低頭在她耳畔輕聲道:“我得到消息,去年皇上身子便開始不行了,我懷疑他如今病情加重,方才會宣召我回京以防萬一,所以這次他才會等不及我擒住狄王獻與他。你不用擔心,我是他一手培養出來的,我已完成了他第一個要求,待回京後,我完成他第二個要求後,我便安全了,以後……”
阿菀的眼睛有些濕潤,他的話雖然隱晦,卻透露了太多的東西,甚至讓她知道他的處境並不像世人所見那般風光,這樣的風光其實是他用命博來的。她一直知道衛烜一直聖眷不衰,是有條件的,卻未想到會是如此的不堪,若是稍有不慎,他便會陷於萬劫不復之地,所以才早早地安排了那麼多的安排,有意無意地培養她。
而這輩子,衛珺與阿菀不過是宗室最平常的一對表兄妹,甚至沒有交情,剩下的只有康儀長公主與其母間的一點交情在,便再無瓜葛。衛珺娶了慶安大長公主第七個孫女,有慶安大長公主撐腰,日子過得不好不壞,卻無上輩子的風光,早已湮滅在宗室尋常子弟中,未得聖意。
衛家兄妹幾個,各有自己的幸與不幸,與上輩子的情況何其相似又何其不同。只是他們的酸甜苦辣自己嘗,只要他們不湊上來,衛烜懶得搭理他們,唯有閒瑕時,才有空聽聽他們的閒事。
雖然人在明水城,衛烜卻對京城之事熟練不過,前些日子得了關于靖南郡王府的消息,那裡依然是吵吵鬧鬧,如今的靖南郡王府莫菲與靖南郡王妃鬥法,卻因身子過於虛弱而小產,靖南郡王妃被慶安大長公主親自上門問責,接著是衛珝成親、衛珠定親……
比起衛家兄妹幾個,在衛烜心中最為忌憚的便是隱藏得最深的是蔡閣老,兩輩子,無論情況怎麼變化,唯有蔡閣老都是不變的,他深諳聖意,仿佛就是文德帝心中蟲子,皇帝打個哈欠,他便知道是什麼意思了,能依據聖意行事,讓文德帝對他越發的信任。
若是讓蔡閣老像上輩子般出手,怕是太子終究難逃其算計,最後落得被廢的下場。蔡閣老雖然不會明著出手,但他可以不著痕跡地左右帝王的想法,暗中將九皇子推上那位子,最後已然可預見蔡家權傾朝野的形勢。
所以,這次阿菀借著聯絡榮王之機,讓人去盯著蔡閣老,衛烜是極為贊同的。縱使阿菀沒有出手,他也要先一步出手,將一切事情扼殺在最初。
想著京城裡的事情,衛烜慢慢地閉上眼睛。
*****
衛烜回來了,不僅明水城可以過一個平和的冬天,衛府的人心也仿佛安定了不少。
阿菀不再擔心害怕,日子又恢復了以往的悠然自在。
只是隨著雪越下越大,當阿菀收到京城裡的消息時,不免有些擔憂。
這次的消息是關于靖南郡王府的事情。
自從來了明水城後,阿菀與靖南郡王府的聯絡漸漸少了,衛珠原先每個月還會給她寫信,托瑞王府的管事給她送過來,後來信件漸漸地變少,特別是今年,她已經有半年沒有收到衛珠的信了,卻不想現在卻收到了關於衛珠定親的消息。
對於衛珠,阿菀是憐惜的,總覺得她小小年紀沒了親娘,繼母又是個面甜心狠的,兩個兄長不能在後宅庇護她,使得她的心性漸漸地偏移,人也跟著有些偏激。如今衛珠也到了定親的年齡,卻未想到她定親的消息會如此的突然。
阿菀將這消息與母親一說,康儀長公主也有些怔忡。
“誰給她定的親事?定親的對象是誰?”
“信上沒說,與珠兒定親的淞州府的虞家,據說是當地望族,也不知道那虞家是個什麼情況。”阿菀有些擔憂,就怕是靖南郡王妃把持了繼子繼女的婚事,給她挑了個表面風光內里糙包的。
康儀長公主蹙眉,對她道:“我讓人去查查看。”到底還是擔心衛珠遇人不淑,被靖南郡王妃隨便許配了人。
半個月後,終於得了準確的消息,康儀長公主和阿菀不由得面面相覷。
衛珠這婚事不好也不壞,是慶安大長公主保的媒,想來其中也有莫菲的功勞在。只是衛珠定親的這虞家小少爺,卻是虞家老太太最疼的孫子,家中長輩寵著,性子難免有些嬌慣,幸好卻沒作過什麼大惡之事。衛珠性子比較倔強,又是個喜歡爭強好勝的,嫁去那一個大家子裡,又非長子媳婦,以後也不知道會如何。
“既然是姑母幫忙保的媒,想來虞家不會虧待她的,只是嫁得也遠了一些。”康儀長公主不由嘆息,心知慶安大長公主為了莫菲,真是用心良苦。
衛珠的性子有些牛性,與莫菲這姑嫂相處並不如意,若非有個繼母橫著,怕莫菲那性子綿柔得緊,早就受小姑的氣了。虞家是淞州望族,人丁興旺,族中有許多弟子在朝為官,家勢自是不錯的,配一個郡王府的姑娘也使得。
只是那虞家小少爺常年陪著祖父母居於淞州,衛珠出閣後應該是要在淞州定居,距離娘家極遠,算是遠嫁了,以後若是有什麼事情,也不會常往娘家跑。這樁親事既沒有虧待了衛珠,又將她遠嫁離了眼前,以後不會讓莫菲再因她受罪,可不正是好麼?
晚上,衛烜回來時,阿菀便和他說了衛珠的親事。
衛烜淡淡地聽著,他早在衛珠定親前便接到了消息,知道衛珠定親的對象是誰,果然與上輩子的不同,不過也是不好不壞,都是一樣遠嫁的命,心裡難有波瀾。
“也不知道她以後會如何。”阿菀心裡有些惆悵,惆悵於這時代女子的婚姻就像第二次生命,卻往往不能自己作主,好壞卻是自己品嘗。所以,女子的婚事素來要比男子慎重許多。
“不管好歹,都是自己過日子,你擔心再多也無用。”衛烜嘴上說得十分漂亮,很快便將阿菀勸得放下了這事情。
時光飛速,轉眼間,文德二十六年到了。?
☆、第 212 章
? 對於文德二十六年,阿菀心裡有個抹不去的疙瘩,原因便是太后的那個預言夢。
太后去年大病一場時,做了一個夢,在她的夢裡衛烜將於文德二十六年七月戰死於明水城外十里處的馬嵬坡,死後被兩代帝王追封,榮極一時,後世史書中怕也有他的一筆,可謂是青史留名。
可阿菀寧願他淹沒於歷史中,平平淡淡地過完一生,也不要如此轟轟烈烈地走過短暫的一生。
自從春天伊始,阿菀的情緒便有些不對,衛烜自然也感覺到了,詢問了幾次後,終於從阿菀那裡得知她的隱憂時,衛烜縱使心裡有感,面上卻雲淡風輕,只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皇祖母得了癔症,郁大夫說,這種病情最是難治,且容易陷入自我想像中,不過是她老人家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罷了,你怎麼也跟著亂操心?”
阿菀盯著他,“可是她一介深宮婦人,從未來過邊境,卻連馬嵬坡的泥土分布情況都夢得一清二楚!”雖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可是阿菀自己兩世為人,多少還是對神佛有感的,只是平時都是敬而遠之罷了。
所以,為什麼太后就不能做個預知夢?阿菀寧願相信太后這夢是個警示,讓衛烜逃過一劫的提前警示。
“指不定是她聽誰說過一嘴便下意識地記住了呢?你知道皇祖母素來疼我,知道我在明水城,她老人家自然是對這裡極為關注的,便有慣會揣摩上意的人將明水城的事情告訴她罷了。”
阿菀在這位世子爺的巧舌如簧下,勉強地相信了,只是心裡仍是隱隱有些不安。
終於將她說服後,衛烜深深地吸了口氣。
既然知道了上輩子自己是怎麼死的,他這輩子自然要避開了。上輩子死時雖有遺憾有憤恨,卻無牽無掛地死去了,甚至因為他以身殉國,在最後一刻保住明城不破,扼住了狄族南侵的步伐,加重了衛焯繼承瑞王府爵位的籌碼,也算是死得其所。而這輩子他終於抓到了心愛的人,想要和她一起人間白首,如何還捨得死去?
所以,阿菀的擔心有些無所謂。
阿菀原本也以為自己的擔心像衛烜認為的那般無所謂的,可是當進入三月,天氣漸漸回暖時,衛烜再一次率領三千騎兵進入糙原時,阿菀的心弦再次緊繃起來。
在衛烜再次帶兵進入糙原蹦躂時,京城也傳來了不好的消息。
自從春天伊始,文德帝的身子便有些不好了。
雖然文德帝極力隱瞞,可是隨著時間推移,漸漸地便會露出些許端倪,讓人很快便能察覺到文德帝的身體情況,甚至因為四皇子讓人窺探文德帝在太醫院的病例案表,至使文德帝勃然大怒,不僅四皇子被罰閉門思過,連同為四皇子求情的太子也被狠狠地訓斥,罰他在東宮閉門思過。
如此雷霆之怒,連太子也被關禁閉,眾人終於發現事情變得不對勁了。
現已有的成年皇子中,三皇子因病閉門謝客,已然失勢;五皇子也在前兩年被禁閉其府,再無翻身之日;太子漸漸失勢,和四皇子一起被罰禁閉,剩下的六皇子、七皇子、八皇子、九皇子等便成了打眼的幾位成年皇子,皆是各懷心思。
其中,又九皇子年紀不大不小卡在一個剛剛好的位置。
等到了五月份,京城的消息陸續傳來,特別是朝堂上官員更迭,太子失勢被幽禁東宮的消息傳來,讓阿菀心頭指不住地發緊,首次感覺到在這個皇權至上的朝代,個人的力量有多渺小。
康儀長公主也憂心忡忡,每日都關注著京城裡的消息,心急如焚。
就在這時,糙原那邊傳來了個好消息,衛烜在對糙原喀什海的戰役上,斬殺了糙原幾個部落首領,生擒了狄族的新王烏力葛爾。
消息傳來時,大夏頓時歡騰起來,而狄族的士氣卻是大降,陽城、慶和城、嘉陵關等地中的狄軍士氣被打壓,戰事頻頻失利,被大夏軍打壓得處處敗退,沒有援軍,後繼無力,不得不投降。
衛烜生擒狄王的消息傳來後不久,聖旨也到了邊境,皇上傳召衛烜進京。
衛烜才剛擒住狄族新王,這消息還沒有傳到京里,皇上便傳召他回京。這消息傳來時,眾人皆是不解,不由有些擔憂是否是京城出了什麼事情。
衛烜是在五月下旬時回到明水城的。
他親自去接了旨後,便對來傳旨的大內禁軍道:“臣擒住了狄王,欲將之押進京,獻與皇上。”
衛烜遵召回京,直言在午門獻俘,神色從容,並無懼意,讓來宣旨的禁軍暗贊不已。
阿菀從午時伊始便在府里等他,直到天擦黑時衛烜方才回來。
“阿菀,皇上宣召,我稍會便要隨禁軍回京。”衛烜將她緊緊地抱住,低頭在她耳畔輕聲道:“我得到消息,去年皇上身子便開始不行了,我懷疑他如今病情加重,方才會宣召我回京以防萬一,所以這次他才會等不及我擒住狄王獻與他。你不用擔心,我是他一手培養出來的,我已完成了他第一個要求,待回京後,我完成他第二個要求後,我便安全了,以後……”
阿菀的眼睛有些濕潤,他的話雖然隱晦,卻透露了太多的東西,甚至讓她知道他的處境並不像世人所見那般風光,這樣的風光其實是他用命博來的。她一直知道衛烜一直聖眷不衰,是有條件的,卻未想到會是如此的不堪,若是稍有不慎,他便會陷於萬劫不復之地,所以才早早地安排了那麼多的安排,有意無意地培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