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饒是羅太監性情穩重,也不禁傻了眼,問:「聖上……您這,是要去哪兒啊?」
待會還要上朝呢?
「傳朕的旨意,今日早朝取消。」
謝桐喝了幾口熱羊奶,又吃了些點心墊肚子,在羅太監驚詫的神情中,淡淡道:
「朕出宮一趟,有何要事,叫他們尋簡如是解決。」
羅太監忙問:「聖上要去何處?這冰天雪地的,奴才這就去安排侍衛……」
「不用,」謝桐步伐匆匆,轉瞬間出了殿,開口道:「朕自己去,約莫明日早晨能回來。」
羅太監震驚了,慌忙阻攔:「聖上,不可!這雪天路滑,您出宮已是冒險,若不帶侍衛,萬一有什麼事情……」
「朕身邊有暗衛,」謝桐蹙眉,說:「無需叫旁人跟隨。」
殿外,宮人已去牽了匹體格強壯的良馬,馬鞍、箭袋等物皆已配齊,羅太監一瞧,心內轉過一個念頭,有些不敢相信。
聖上該不會是……要親自去見聞太傅吧?
這、這……
羅太監還想再勸,卻看著謝桐出了寢殿,又進了御書房,從中拿出了一個扁長的匣子,用布包裹好,再放入馬兒腹邊的筒袋中。
「聖上,聖上。」
劉小公公又從旁邊追出來,懷裡抱著一個小小的布包,直奔謝桐,獻寶似的道:
「奴才給您準備了點吃食,您路上要是餓了,可以吃這個,准管飽。」
羅太監:「……」
要出言阻攔的話卡在喉嚨里,恨鐵不成鋼地瞪了劉小公公一眼,羅太監長嘆口氣,老老實實地替謝桐檢查馬匹上帶的隨身物,不再勸阻。
「聖上,萬一有人問起來,奴才便說您今個兒去了行宮,如此可好?」他壓低了嗓音問。
謝桐瞧他一眼,點頭道:「有勞羅公公。」
天色有一絲蒙蒙亮之時,羅太監等人目送謝桐乘馬出了宮,這才各自回去做事。
「都聽好了,」臨走前,羅太監清了清嗓子,開口:
「聖上去行宮內歇息一日,明兒白天便回,謹記你們的本分,不該打聽的少打聽,把嘴巴都閉嚴實了。」
*
出了宮門,謝桐騎著馬,從官道上往北而去。
又過了一個多時辰,天光漸亮,罕見的停了雪,雲朗風清,是個不錯的好天氣。
路旁樹幹枝杈皆覆白雪,天地間一片素淨,頗有幾分仙境般的意味。
謝桐卻無暇欣賞這美景,他在心中略估了估路程,就揚鞭縱馬,一路疾馳出了京郊。
——如果想在今日之內見到聞端的隊伍,那幾乎要一刻都不能停才行。
寒風烈烈,從大氅的縫隙中鑽入,持著韁繩的手也被凍得冰涼,謝桐卻只將左右手換著揣入袖中,稍暖了一暖。
當太陽升至頭頂之時,謝桐勒住馬兒,讓它緩步走了一小段路,又吃了幾塊劉小公公給他帶的糕點,打開水囊喝了幾口,瞥見不遠處有路過的農婦,於是上前詢問此處是何地。
得到答覆後,謝桐道了謝,又聽見那農婦問:「是去見北境軍中的家眷嗎?」
謝桐怔了一會兒,下意識道:「對。」
農婦點了點頭,臉上帶著笑意:「俺家的漢子也在軍中咧,不過他叫人帶了口信來,說要先隨軍進京領賞,然後才能回家。若是俺也會騎馬,也能像你一樣,自個兒先去見他了。」
謝桐微微一笑,開口道:「沒關係,很快就能見面了。」
農婦說:「那是,孩子都盼著他回來講那打匈奴的故事呢!」
問了路尋好方向,謝桐重新策馬疾行。
午後陽光照拂,地上的雪消了不少,行了這麼久,謝桐覺得有幾分熱,路過一矮山樹林時,扯了扯韁繩,低頭伸手去解身上狐毛大氅的系帶。
堪堪解到一半,他忽而聽見遠處有隱約的馬蹄聲傳來。
謝桐蹙了下眉,立時有幾分警惕。
如今年關將至,家家戶戶都在籌備過節,加上天寒地凍的,路上行人本就稀少,能有馬匹的更是寥寥無幾。
這個時候,是什麼人會從北邊過來?難不成是強盜麼?
想到此處,謝桐抬手就要去取弓箭。
不料指尖剛剛碰上箭筒,那縱馬之人的身影繞過樹林,遙遙顯現,謝桐盯著看了片刻,突然停下了動作。
他凝眸望著那匹白馬上的挺拔人影,隔著這麼遠的距離,連那人的五官面容都瞧不清晰,只能隱隱看見一襲深墨騎射服,衣袍一角隨著策馬的動作揚起又落下,即便是遠遠觀之,也可見其人姿態平穩,氣度不凡。
謝桐一手勾著狐氅的系帶,一邊不由自主地催促馬兒往前又走了幾十步。
那迎面而來的人似乎也望見了什麼,輕勒韁繩放緩速度。
兩人一面對望,一面驅使馬匹緩慢前行,最後相隔幾十米遠時,終於看清對方的容貌。
短暫的怔愣後,那深墨袍服之人率先揚鞭策馬,疾馳到謝桐跟前,才猛地止住馬蹄,停下。
「聖上……怎麼來了?」
兩個多月不見,聞端似乎清減了一些,俊美的五官輪廓越發深邃,眉宇間雖有風霜倦意,通身卻整潔素淨,連墨發都是用冠束起,瞧上去,甚至與當初分別時,並無太多變化。
看見謝桐騎在馬上出現在此地,聞端神色中掠過幾分意外。
他下了馬,走到謝桐跟前,出聲問:「怎麼沒在宮中等候?」
待會還要上朝呢?
「傳朕的旨意,今日早朝取消。」
謝桐喝了幾口熱羊奶,又吃了些點心墊肚子,在羅太監驚詫的神情中,淡淡道:
「朕出宮一趟,有何要事,叫他們尋簡如是解決。」
羅太監忙問:「聖上要去何處?這冰天雪地的,奴才這就去安排侍衛……」
「不用,」謝桐步伐匆匆,轉瞬間出了殿,開口道:「朕自己去,約莫明日早晨能回來。」
羅太監震驚了,慌忙阻攔:「聖上,不可!這雪天路滑,您出宮已是冒險,若不帶侍衛,萬一有什麼事情……」
「朕身邊有暗衛,」謝桐蹙眉,說:「無需叫旁人跟隨。」
殿外,宮人已去牽了匹體格強壯的良馬,馬鞍、箭袋等物皆已配齊,羅太監一瞧,心內轉過一個念頭,有些不敢相信。
聖上該不會是……要親自去見聞太傅吧?
這、這……
羅太監還想再勸,卻看著謝桐出了寢殿,又進了御書房,從中拿出了一個扁長的匣子,用布包裹好,再放入馬兒腹邊的筒袋中。
「聖上,聖上。」
劉小公公又從旁邊追出來,懷裡抱著一個小小的布包,直奔謝桐,獻寶似的道:
「奴才給您準備了點吃食,您路上要是餓了,可以吃這個,准管飽。」
羅太監:「……」
要出言阻攔的話卡在喉嚨里,恨鐵不成鋼地瞪了劉小公公一眼,羅太監長嘆口氣,老老實實地替謝桐檢查馬匹上帶的隨身物,不再勸阻。
「聖上,萬一有人問起來,奴才便說您今個兒去了行宮,如此可好?」他壓低了嗓音問。
謝桐瞧他一眼,點頭道:「有勞羅公公。」
天色有一絲蒙蒙亮之時,羅太監等人目送謝桐乘馬出了宮,這才各自回去做事。
「都聽好了,」臨走前,羅太監清了清嗓子,開口:
「聖上去行宮內歇息一日,明兒白天便回,謹記你們的本分,不該打聽的少打聽,把嘴巴都閉嚴實了。」
*
出了宮門,謝桐騎著馬,從官道上往北而去。
又過了一個多時辰,天光漸亮,罕見的停了雪,雲朗風清,是個不錯的好天氣。
路旁樹幹枝杈皆覆白雪,天地間一片素淨,頗有幾分仙境般的意味。
謝桐卻無暇欣賞這美景,他在心中略估了估路程,就揚鞭縱馬,一路疾馳出了京郊。
——如果想在今日之內見到聞端的隊伍,那幾乎要一刻都不能停才行。
寒風烈烈,從大氅的縫隙中鑽入,持著韁繩的手也被凍得冰涼,謝桐卻只將左右手換著揣入袖中,稍暖了一暖。
當太陽升至頭頂之時,謝桐勒住馬兒,讓它緩步走了一小段路,又吃了幾塊劉小公公給他帶的糕點,打開水囊喝了幾口,瞥見不遠處有路過的農婦,於是上前詢問此處是何地。
得到答覆後,謝桐道了謝,又聽見那農婦問:「是去見北境軍中的家眷嗎?」
謝桐怔了一會兒,下意識道:「對。」
農婦點了點頭,臉上帶著笑意:「俺家的漢子也在軍中咧,不過他叫人帶了口信來,說要先隨軍進京領賞,然後才能回家。若是俺也會騎馬,也能像你一樣,自個兒先去見他了。」
謝桐微微一笑,開口道:「沒關係,很快就能見面了。」
農婦說:「那是,孩子都盼著他回來講那打匈奴的故事呢!」
問了路尋好方向,謝桐重新策馬疾行。
午後陽光照拂,地上的雪消了不少,行了這麼久,謝桐覺得有幾分熱,路過一矮山樹林時,扯了扯韁繩,低頭伸手去解身上狐毛大氅的系帶。
堪堪解到一半,他忽而聽見遠處有隱約的馬蹄聲傳來。
謝桐蹙了下眉,立時有幾分警惕。
如今年關將至,家家戶戶都在籌備過節,加上天寒地凍的,路上行人本就稀少,能有馬匹的更是寥寥無幾。
這個時候,是什麼人會從北邊過來?難不成是強盜麼?
想到此處,謝桐抬手就要去取弓箭。
不料指尖剛剛碰上箭筒,那縱馬之人的身影繞過樹林,遙遙顯現,謝桐盯著看了片刻,突然停下了動作。
他凝眸望著那匹白馬上的挺拔人影,隔著這麼遠的距離,連那人的五官面容都瞧不清晰,只能隱隱看見一襲深墨騎射服,衣袍一角隨著策馬的動作揚起又落下,即便是遠遠觀之,也可見其人姿態平穩,氣度不凡。
謝桐一手勾著狐氅的系帶,一邊不由自主地催促馬兒往前又走了幾十步。
那迎面而來的人似乎也望見了什麼,輕勒韁繩放緩速度。
兩人一面對望,一面驅使馬匹緩慢前行,最後相隔幾十米遠時,終於看清對方的容貌。
短暫的怔愣後,那深墨袍服之人率先揚鞭策馬,疾馳到謝桐跟前,才猛地止住馬蹄,停下。
「聖上……怎麼來了?」
兩個多月不見,聞端似乎清減了一些,俊美的五官輪廓越發深邃,眉宇間雖有風霜倦意,通身卻整潔素淨,連墨發都是用冠束起,瞧上去,甚至與當初分別時,並無太多變化。
看見謝桐騎在馬上出現在此地,聞端神色中掠過幾分意外。
他下了馬,走到謝桐跟前,出聲問:「怎麼沒在宮中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