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頁
「昭國的軍隊軍紀必須要親自學習,甘將軍想不去都不行!」
這一下子,甘寧又給自己倒了一碗酒一飲而盡。
「很好,長安的酒賣到荊州這邊來貴了不知道多少倍,能去長安一趟,我心無憾!」
半個月之後,太史慈帶領著自己的水軍和荊州的水軍進行大戰。
在這個過程之中,後方的甘寧突然叛變,整個夷陵徹底失守,蔡瑁直接被生擒。
劉表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直接吐出了一口血!
「父親,保重身體啊。」
劉琦跪在地上滿是擔憂,劉表心痛地看著自己這個傻兒子。
這種情勢下還能怎樣保重身體?失去了夷陵,襄陽馬上就要保不住,就算往南邊逃,又能逃到哪裡去?
更重要的是,就算他想往南邊逃,荊州的這群世家大族難道會陪他逃嗎?
在面臨滅亡危險之時,說不定先把他給綁了,然後直接作為投誠物品獻給昭國大軍。
眼下整個劉家危險了!
「琦兒,若真到了城破的那一天,不要相信蔡家,更不要相信其他家族。
你想辦法直接投降昭國就是!」
此言一出,劉琦震驚地瞪大了雙眼。
「父親,何至於此?」
劉表苦笑了一聲,原以為還得再過幾年,至少是昭國的大軍攻打了豫州之後,到時候才輪到他面臨選擇。
誰都沒想到,昭國先對他出手。
「你若想活下去,今日就記得我的話。
出去之後誰都別說,包括你身邊的親信,也包括你的妻子,聽明白了嗎!」
劉琦跪在地上訥訥點頭,心中已經升起了無限恐慌。
明明他是劉表長子,身份地位尊崇,在荊州這些年來一直高高在上,沒有人不捧著他。
他也以為自己是個人物。
可是今日突然被父親這樣警告,劉琦突然發現,原來他這身份也不過如此。
昭國的大軍一來,連父親都無能為力。
在荊州被陷入包圍之時,長安這邊辯論已經持續了幾個月了,可謂是精彩紛呈。
大概是因為長安風氣比較開明,再加上又有楊秋鼓勵,所以大家吵得你來我往。
每天都能有不同的見解在各大酒樓當中爆出,很多少年英才都在這場辯論當中出名了!
於是楊秋這才發現,諸葛亮和司馬懿居然都在長安,還參加了這場辯論出名了!
驚喜和意外常常這樣猝不及防!
在她派人調查之後,楊秋還發現這兩人成為了朋友。
而這兩人目前還和另一位歷史上留名的仲長統交好。
果然,聰明人都喜歡聚在一起交朋友。
不過楊秋並沒有插手這些年輕人的事情,她此時正在接待另一位天下名士,算是南邊世家大族認可的一位隱士,聞名天下的龐德公。
也就是那位在歷史上取出了臥龍鳳雛稱號的人。
雖然歷史線改變了,可能並不會再有這個稱呼,不過龐統也出現了,跟著龐德公一起來到了長安。
所以楊秋早就說了,這世上當隱士的人,哪裡能夠真的隱居一輩子?
現在荊州形勢驟變,龐家在荊州也是大家族,所以終於忍不住了。
畢竟荊州這個地方共同促成了龐德公的名氣,原本就是為了給南方爭奪自己的話語權。
讓他們荊州人自己品評他們當地的名士少年,總不能把話語權交給北方。
可是現在昭國大軍突進,荊州的人總要給自己爭取一些東西。
第184章
諸葛亮有兩個姐姐,大姐與蒯家聯姻,夫婿是蒯祺,也是蒯良、蒯越的侄子。
二姐和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定下了婚約,去年剛剛完婚。
所以仔細說起來,諸葛家族和荊州的牽扯其實還挺深。
只是諸葛瑾當時選擇了來昭國考試,這才把諸葛家另外的人帶到了長安來。
若沒有這個意外,其實諸葛一家人會在荊州繼續發展下去,靠著這層關係徹底在荊州站穩腳跟。
不過歷史拐了個彎兒,所以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這一次,龐德公來長安,那也是實在沒辦法了。
昭國的大軍步步緊逼,荊州眼看著就要徹底被昭國占據了,他們這些當地的士族豪強,都會擔憂家族的未來。
哪怕龐德公是一位隱士,之前還辭去了劉表的徵辟堅決不做官,就隱居在山林之中,但那只是為了做一個隱士。
一旦真的進了官場,很多事情都事不由己了,至少言論就不得自由。
在東漢末年的士族風氣當中,士族子弟喜歡品評人的德行,搞一些清議,做出一副淡泊隱居的名士形象。
這種趨勢形成起來後,其實有很多家族也回過味兒來了,掌握品評天下士族子弟的資格,這何嘗不是一種權利呢?
就相當於後世的媒體、報紙等東西,也就是輿論權,又或者是水軍,反正只要他的地位夠高,給你來個批語,你就能成為一個天下名人。
當然,東漢末年的人還沒有後世那麼無恥,能夠掌握這種權利,對其他人品評才學的人,確實也是真的才學甚佳,德高望重。
肚子裡沒點貨,大家也是看不上的。
所以當時每個地方幾乎都會有意識的推舉出一個人,然後讓這個人品評他人才學。
這一下子,甘寧又給自己倒了一碗酒一飲而盡。
「很好,長安的酒賣到荊州這邊來貴了不知道多少倍,能去長安一趟,我心無憾!」
半個月之後,太史慈帶領著自己的水軍和荊州的水軍進行大戰。
在這個過程之中,後方的甘寧突然叛變,整個夷陵徹底失守,蔡瑁直接被生擒。
劉表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直接吐出了一口血!
「父親,保重身體啊。」
劉琦跪在地上滿是擔憂,劉表心痛地看著自己這個傻兒子。
這種情勢下還能怎樣保重身體?失去了夷陵,襄陽馬上就要保不住,就算往南邊逃,又能逃到哪裡去?
更重要的是,就算他想往南邊逃,荊州的這群世家大族難道會陪他逃嗎?
在面臨滅亡危險之時,說不定先把他給綁了,然後直接作為投誠物品獻給昭國大軍。
眼下整個劉家危險了!
「琦兒,若真到了城破的那一天,不要相信蔡家,更不要相信其他家族。
你想辦法直接投降昭國就是!」
此言一出,劉琦震驚地瞪大了雙眼。
「父親,何至於此?」
劉表苦笑了一聲,原以為還得再過幾年,至少是昭國的大軍攻打了豫州之後,到時候才輪到他面臨選擇。
誰都沒想到,昭國先對他出手。
「你若想活下去,今日就記得我的話。
出去之後誰都別說,包括你身邊的親信,也包括你的妻子,聽明白了嗎!」
劉琦跪在地上訥訥點頭,心中已經升起了無限恐慌。
明明他是劉表長子,身份地位尊崇,在荊州這些年來一直高高在上,沒有人不捧著他。
他也以為自己是個人物。
可是今日突然被父親這樣警告,劉琦突然發現,原來他這身份也不過如此。
昭國的大軍一來,連父親都無能為力。
在荊州被陷入包圍之時,長安這邊辯論已經持續了幾個月了,可謂是精彩紛呈。
大概是因為長安風氣比較開明,再加上又有楊秋鼓勵,所以大家吵得你來我往。
每天都能有不同的見解在各大酒樓當中爆出,很多少年英才都在這場辯論當中出名了!
於是楊秋這才發現,諸葛亮和司馬懿居然都在長安,還參加了這場辯論出名了!
驚喜和意外常常這樣猝不及防!
在她派人調查之後,楊秋還發現這兩人成為了朋友。
而這兩人目前還和另一位歷史上留名的仲長統交好。
果然,聰明人都喜歡聚在一起交朋友。
不過楊秋並沒有插手這些年輕人的事情,她此時正在接待另一位天下名士,算是南邊世家大族認可的一位隱士,聞名天下的龐德公。
也就是那位在歷史上取出了臥龍鳳雛稱號的人。
雖然歷史線改變了,可能並不會再有這個稱呼,不過龐統也出現了,跟著龐德公一起來到了長安。
所以楊秋早就說了,這世上當隱士的人,哪裡能夠真的隱居一輩子?
現在荊州形勢驟變,龐家在荊州也是大家族,所以終於忍不住了。
畢竟荊州這個地方共同促成了龐德公的名氣,原本就是為了給南方爭奪自己的話語權。
讓他們荊州人自己品評他們當地的名士少年,總不能把話語權交給北方。
可是現在昭國大軍突進,荊州的人總要給自己爭取一些東西。
第184章
諸葛亮有兩個姐姐,大姐與蒯家聯姻,夫婿是蒯祺,也是蒯良、蒯越的侄子。
二姐和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定下了婚約,去年剛剛完婚。
所以仔細說起來,諸葛家族和荊州的牽扯其實還挺深。
只是諸葛瑾當時選擇了來昭國考試,這才把諸葛家另外的人帶到了長安來。
若沒有這個意外,其實諸葛一家人會在荊州繼續發展下去,靠著這層關係徹底在荊州站穩腳跟。
不過歷史拐了個彎兒,所以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這一次,龐德公來長安,那也是實在沒辦法了。
昭國的大軍步步緊逼,荊州眼看著就要徹底被昭國占據了,他們這些當地的士族豪強,都會擔憂家族的未來。
哪怕龐德公是一位隱士,之前還辭去了劉表的徵辟堅決不做官,就隱居在山林之中,但那只是為了做一個隱士。
一旦真的進了官場,很多事情都事不由己了,至少言論就不得自由。
在東漢末年的士族風氣當中,士族子弟喜歡品評人的德行,搞一些清議,做出一副淡泊隱居的名士形象。
這種趨勢形成起來後,其實有很多家族也回過味兒來了,掌握品評天下士族子弟的資格,這何嘗不是一種權利呢?
就相當於後世的媒體、報紙等東西,也就是輿論權,又或者是水軍,反正只要他的地位夠高,給你來個批語,你就能成為一個天下名人。
當然,東漢末年的人還沒有後世那麼無恥,能夠掌握這種權利,對其他人品評才學的人,確實也是真的才學甚佳,德高望重。
肚子裡沒點貨,大家也是看不上的。
所以當時每個地方幾乎都會有意識的推舉出一個人,然後讓這個人品評他人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