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季汐在回信中寫上了對於疫情的處理方式。

  他看了看曹植在《說疫氣》中對瘟疫成因的描述:「寒暑錯時,是故生疫。」

  有點像是流行性感冒。

  曹植收到回信後按照信中說的方法推廣開來,比如飯前便後要洗手,水要煮開了喝之類的。

  疫情得到了很大的控制。

  曹操一度想要立曹植為嗣,然而這一想法得不到周圍人的支持。

  曹植任性妄為,得罪的人太多了。

  早在去年,曹操就私底下問了倚重的幕僚們,提名曹丕和曹植,該立誰為嗣。

  名士崔琰公然反對立曹植為嗣。

  崔琰是曹植妻子的親叔叔,都反對曹操立曹植為嗣。

  曹植實慘,但慘的還在後面。

  崔琰含冤而死,後來發現是丁儀陷害的,而丁儀是曹植的人。

  這事就和曹植脫不了干係了。

  哪怕不是曹植指使的,也可以說成是丁儀對崔琰之前公然支持曹丕的事情打擊報復。

  曹植看重丁儀是因為他才華出眾。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曹植本身在文學方面的造詣就很高,自然是瞧不上沒有什麼才學的。

  往往因此買櫝還珠。

  如果季汐不是會講故事,一開始也入不了曹植的眼。

  和曹植關係好的幾乎都是文學家。

  但這些文學家幫不了曹植奪嗣,關鍵還是要靠程昱、賈詡這類謀臣。

  得到他們的支持,奪嗣就穩了。

  曹操趁著曹植在這次疫情中立了功的機會,又問了一遍身邊人的意見,該立誰為嗣。

  他希望有人能夠支持曹植。

  然而得到的回答還是千篇一律:「長幼有序,應該立嫡立長。」

  曹操:「……」

  他唯才是舉,對身份地位品性都不太看重,在選嗣方面也是一樣。

  怎麼就沒有人知曉他的心意呢?

  曹操見賈詡一直都沒有說話,仿佛看到了希望,急切地問道:「文和的意見呢?剛才為何不說話?」

  賈詡說道:「我是在想袁紹和劉表。」

  「哈哈哈……」曹操表面笑嘻嘻,心裡暗罵:操。

  袁紹和劉表那是什麼情況?

  父輩死了,留下了爛攤子給兒子,就算沒有立嗣之爭,也很快就會消亡。

  他這情況能一樣嗎?

  當年漢武帝錯殺了戾太子劉據,立了幼子當皇帝,不也平穩過渡了。

  但賈詡這麼說,是表明了態度。

  曹操雖然很想立曹植為嗣,但得不到眾人的支持,也只能作罷。

  他知道怎樣做才是正確的選擇。

  如果一意孤行,辛苦打下的基業怕是會毀於一旦。

  新主沒有人支持,是滅亡之兆。

  曹操不再猶豫了,立了曹丕為太子,將來繼承魏王的王位。

  曹植寫信給季汐訴苦。

  季汐心道:曹丕這太子可當不了幾天。

  作者有話要說:

  曹植:都說我是因為醉酒「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才與太子之位失之交臂,然而在此之前曹丕就已經是太子了。

  千古奇冤T^T

  原文:操嘗出征,丕、植並送路側,植稱述功德,發言有章,左右屬目,操亦悅焉。丕悵然自失,濟陰吳質耳語曰:「王當行,流涕可也。」及辭,丕涕泣而拜,操及左右咸欷,於是皆以植多華辭而誠心不及也。植既任性而行,不自雕飾,五官將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並為之稱說,故遂定為太子。

  譯文:一次,曹操帶兵出征,曹丕和曹植共同送到路旁,曹植稱頌曹操的功德,出口成章,旁邊的人都矚目讚賞,曹操自己也很高興。曹丕感到惆悵,若有所失,濟陰人吳質在他耳邊說:「魏王即將上路的時候,流淚哭泣即可。」及至辭行時,曹丕哭著下拜,曹操和部屬們都很傷感。因此,大家都認為曹植華麗的辭藻多而誠心不及曹丕。曹植既然做事任性,言行不加掩飾,而曹丕則施用權術,掩蓋真情,自我矯飾,宮中的人和曹操部屬大多為他說好話,所以最終被立為太子

  原文:太子抱議郎辛毗頸而言曰:「辛君知我喜不?」毗以告其女憲英,憲英嘆曰:「太子,代君主宗廟、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國,不可以不懼。宜戚而懼,而反以為喜,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

  譯文:太子曹丕抱住議郎辛毗的脖子說:「辛君,你知道我高興嗎?」辛毗把這件事對他女兒憲英談起,憲英嘆息地說:「太子是代替君王主持宗廟和社稷的人。代替君王,不可以不擾慮;管理國家,不可以不恐懼。他本應憂慮和恐懼,卻反而很高興,怎麼能長久!魏是不會昌盛的!」

  原文:久之,臨侯植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操大怒,公車令坐死。由是重諸侯科禁,而值寵日衰。植妻衣繡,操登台見之,以違制命,還家賜死。

  譯文:過很久,臨侯曹植違反制度,乘車在馳道正中行駛,打開司馬門而出。曹操大怒,掌管宮門的公車令被定罪處死。從此以後,他加重了對諸侯的限制,對曹植的寵愛也一天不如一天了。一次,曹植的妻子身穿錦繡的衣服,被曹操登上高台看見,認為她違反了禁止穿錦繡的制度,命她返回娘家,並賜自盡。

  第62章

  自古以來,幾乎都是北方的軍隊自北向南完成統一。

章節目錄